哲理故事:境界1
一个小沙弥,出家修行多年,一直没有开悟,他相当痛苦烦恼。一天夜晚,小沙弥去拜见老方丈,向老方丈诉说自己内心的苦楚纠结。
老方丈对小沙弥问道:“徒儿,你知道人生三境界吗?”
小沙弥请教道:“师父,人生有哪三境界呢?”
老方丈说道:“第一境界是求。世人生活在物质的世界里,觉得物质追求是生活的动力,一辈子都被物质假相迷惑所困,以为有了充足的物质,就能得到人生的全部美好幸福;不少人都倾尽一生的精力去追求财富名利欲望,身体消亡的那一刻也没弄明白自己为何而来,应该回归何处,这一世都等于白来。世间大部分人活在这个境界中。第二境界是缘。一些人在物质丰富之时,发现物质只能带给人们一些快乐、一些美好;物质并非能够带给人们全部美好幸福。尤其在物欲横流之时,人们内心常常会充满多愁善感、苦闷迷惘、忧悒伤痛,却不知道如何消解排遣。一些人开始了内心精神的求索,寻求内心精神的宁静、安逸,逐步脱离部分物质控制,有意识地选择放下一些外在物质的东西,开始回归到身体本质层面,明白身体是修行的根基,生命是人生之本,开始珍爱自己、珍爱周围亲近的人,花费精力去修复还原自我的身体和心灵。这些人已经懂得了回归生命,进入到生命的本源。世间少数人活在这个境界中。第三境界是舍。一些人在内心精神修行中,上升到灵性境界,终于悟到一切遇到的人,一切创造的事,一切经历的情,都是为了帮自己完成这一世的修行圆满,每个与自己有缘者都是自己生命的贵人。无论好与坏、对与错,看清了自己经历的一切痛苦都来自头脑的判断分别,人再也不为一切所困扰,没有了执着、痛苦,懂得调控情绪,意识与身体逐渐完整合一,体会到了所谓真正的幸福和快乐所在,心灵开始成长、成熟,知道创造奉献比索取拥有更美好幸福,明了感恩回报是人生最美的幸运与幸福,明白创造奉献、惠泽众生、造福众人才是人生最美好的幸福之道,这是人生的最高境界;世间极少数人才能达到人生最高境界。”
小沙弥听了老方丈这番话,有所开悟道:“师父,你是说人生的境界越高,内心就越宁静,精神就越崇高,灵魂就越高尚,人生就会美好幸福。”
老方丈说道:“徒儿,你知道人生还有三层楼吗?”
小沙弥问道:“师父,人生有哪三层楼呢?”
老方丈说道:“人生有三层楼:第一层楼是物质生活,第二层楼是精神生活,第三层楼是灵魂生活。具有第一境界的人居住在第一层楼,具有第二境界的人居住在第二层楼,具有第三境界的人居住在第三层楼,人生的三层楼与人生的三境界都是互相对应的。你知道自己居住在哪层楼吗?”
小沙弥说道:“我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不知道自己身处何境界?我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谁,也不知道自己心住在哪层楼?”
老方丈说道:“这就是你迷惘不悟的根源呀!徒儿,只有明智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身处何境界,才能定位自己、求索人生,才能完善自己、成就人生。只有明智自己到底是谁,自己心住在哪层楼,才能有效地修行自己、造就人生。只有真正地明智人生,觉悟人生,定位人生,修行人生,努力人生,奋斗人生,才能创造大成人生。”
小沙弥瞬间开悟——只有明智人生,觉悟人生,定位人生,修行人生,努力人生,奋斗人生,才能创造大成人生。
哲理故事:境界2
人生有三重境界,这三重境界可以用一段充满禅机的语言来说明。这段语言便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这就是说一个人的人生之初纯洁无瑕,初识世界,一切都是新鲜的,眼睛看见什么就是什么。人家告诉他这是山,他就认识山;告诉他这是水,他就认识了水。
随着年龄渐长,经历的世事渐多,就发现这个世界的问题了。进入这个阶段,人是激愤的、不平的、忧虑的、疑问的、警惕的、复杂的,不愿意再轻易地相信什么。人这个时候看山也感慨,看水也叹息。山自然不再是单纯的山,水自然也不再是单纯的水。一切的一切都是人的主观意志的载体,所谓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一个人倘若停留在人生的这一个阶段,那就苦了这条性命了。人就会这山望了那山高,不停地攀登,争强好胜,与人比较,永无满足的一天。因为这个世界原本就是一个圆的,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循环往复,绿水长流;而人的生命却是短暂的、有限的,哪里能够去与永恒和无限计较呢?
许多人到了人生的第二重境界就到了人生的终点。追求一生,劳碌一生,心高气傲一生,最后发现自己并没有達到自己的理想,于是抱恨终身。但是有一些人通过自己的修炼,终于把自己提升到了第三重人生境界。人在这个时候便会专心致志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不与旁人有任何计较。面对芜杂世俗之事,一笑了之。这个时候的人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了。正是: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便也就是真正的做人与处世了。
哲理故事:境界3
弟子问师父:我欲云游参学,并向众生宣讲佛法,不知可否?
师父说,你现在的修行还不够,先去爬一爬那座山吧。
师父,我自小就在这跟您修行,那座山我不知爬了多少遍,为什么现在还要再去爬呢?
师父一笑,说,当你看到与儿时看到的不一样的风景的时候,便是圆满之时了。
他决定一试。
第二天,他回来了。弟子说,师父,我从来没有爬到过那么高的地方。儿时,我只在山脚徘徊,看到一些花花草草便满足了。然而,这一次,我爬到那么高的地方,才明白,原来山上有如此奇妙之景。师父,我现在可以远行了吗?
师父微微一笑,说:不行,还远着呢。你再去试试。
这一次,他沿着昨日足迹往上攀登。到了昨日登过的最高处,已无可登之路。他想,今日所见,与昨日并无不同。难道要往上,才能看到不一样的风景?可是,向上便是悬崖峭壁,如何能上?
思忖过后,他决定,冒死攀爬而上。
两日过后,他疲惫且伤痕累累地回来了。但是,他脸上却很高兴,说:师父,上面的植物并不繁多,也不奇妙。可是,云雾在山间缭绕,恍如天境。这就是师父所说的“不一样的风景”吗?
师父微微一笑,说,不,还差得远呢。你再去试试。
他顾不得疲惫与伤痛,再次前往。
三日过后,他回来见师父。弟子一脸平静,说,师父,我决定留在这继续跟您修行,直至圆满。
师父拈须一笑。
许多年之后,师父圆寂,他下了山,云游讲学,最终成为了一代高僧。
有一天,他跟他的弟子说起那时登山的经历:
每一次登山,我都只注意脚下的风景,却从未想过上面还有更妙的景致。在山脚,我以为见到的奇花异草已是稀奇之物,却从未想过,山间的云雾更为神奇;登至山腰,见云雾缭绕,恍如天境,却不知自己已为云雾所迷;而当你登至山顶,遍览天下,才明白,何谓真正的“境界”。于是,你才真正明白自己的渺小,才不会满足于曾经所见之景,才会向着更高之境勇猛迈进。
哲理故事:境界4
这天,一个刚步入社会的大学生去拜访一位赋闲在家的老领导,问:“前辈,我怎么做才能像您一样功绩卓著、受人尊重、一生辉煌、老有所养呢?”
老领导说,我给你讲讲我的经历吧。我刚参加工作那会儿,也就是二十郎当岁,有精力,有知识,风风火火,什么事情都做得“有声有色”,自然成绩斐然,最终得到领导的赏识。
后来走上领导岗位,三十出头,有活力,有智慧,风生水起,把分管的工作搞得“有声无色”,大家有口皆碑,上级领导颇为满意。
当了主要领导后,正年富力强,有魄力,有胆识,把单位上上下下各项事务打理得“无声有色”,各种荣誉接踵而至,领导、员工民心所向。
再后来,做了企业集团的一把手,年逾半百的人,有能力,有经历,里里外外,一切事情都处理得“无声无色”,企业发展达到空前水平,跃居国内500强大型企业之列。
现在退下来了。你看,我天天养养花,喂喂鸟,优哉游哉,此生无悔。
大学生听得一脸糊涂。
老领导继续说:“年轻人,我用我大半辈子的经验告诉你,能把工作做得‘有声有色’的人,说明他有精力;能做得‘有声无色’的人,说明他有活力;能做得‘无声有色’的人,说明他有魄力;而能做得‘无声无色’,那是一个人真正的能力,也是做事的最高境界。”
做事至“无声无色”,方显一个人的心态,一个人的境界。
哲理故事:境界5
一位化妆师谈他对化妆的最高境界的认知。
在他看来,化妆的最高境界可以用两个字来形容,那就是——“自然”。最高明的化妆术,让人家看起来跟没有化过妆一样,并且这化出来的妆与主人的身份相配,能自然地表现人的个性与气质。
次一点的化妆是把人突显出来,让她醒目,引起众人的注意。
拙劣的化妆是一站出来别人就发现她化了很浓的妆,而这层妆是为了掩盖自己的年龄或缺点的。
最坏的一种化妆,是化过妆以后扭曲了自己的个性,又失去了五官的协调,例如小眼睛的人竟化了浓眉,大脸蛋的人竟化了白脸,阔嘴的人竟化了红唇,等等。
三流的化妆是脸上的化妆,它能改变的很少。二流的化妆是精神的化妆,让一个人改变生活方式。一流的化妆是生命的化妆,可改变气质,让人自爱而有尊严。
哲理故事:境界6
有一次,游名山,朋友们都登绝顶而去,我懒得爬山,便在山脚闻名遐迩的宝刹憩息。天很热,我坐在井边纳凉,寂寞寺院,寥落蝉声,显得少有的寂静。只见一位和尚,一担一担地挑水,去冲洒殿前的青石台阶。他年纪不大,话也不多,但言谈得体,识见不俗。这样我知道他是个游方的僧人,好像是佛家规矩,凡挂单者,总得为寺院做些什么力所能及的事。
忽然,钟磬齐鸣,佛号长诵,原来从海峡那边来了一位法师,以及随同多人,都披着金光灿烂的袈裟,在正殿里做法事,并布施若干万元。然后,又看到方丈引路,长老陪同,住持拈香,几乎所有的僧众都簇拥着贵宾,瞻观膜拜。相比之下,这位穿着直裰短打的行脚僧,看来只有自食斋饭,自宿僧房,无人搭理的冷落了。我说,同是佛家子弟,何必厚此薄彼?但他很坦然,继续挑着一担担井水,不紧不慢,将大雄宝殿前面,冲洗得干干净净,尘埃不沾,暑气尽消。
我打量这位僧人,不由肃然起敬。整个下午,我看他从井筒里,至少挑有四五十担水,每一次把水筲从井口提出来的时候,都是绳直而不弯,水满而不盈。然后将水再倒进铁桶里,几乎很少泼洒在井栏上。担水一路,步履安详,也不见溅溢出来。这种从容不迫,举止得当的神态,令我神往。我想换了我,是做不到的,尤其那些有钱的和尚在身边走来走去的时候,大概是无法沉得住气和大度起来的。
于是,我向他请教心静之术。他合十说,佛是不许打诳的,他没有想得这么多,甚至根本不曾想,心里只有这桶水,也就不可能生出其他杂念了。他虽然不是高僧,但他的话,他的行为,却透出一种颖悟。从此,每当我感到心烦意躁之时,就想想这位担水的和尚,顿觉有习习凉风,由腋下生起,不由轻快许多。其实,杂念即欲。人世间的许多烦恼,皆因太在乎那桶水外的名欲和物欲,纠缠其中,才不能自拔的。如果只求挑好自己那桶水,摒除杂念,力臻宁静淡泊的境界,我想,无论对已,还是对人,都会是一件有益的事情。
通常,人老了,意味着成熟。作家老了,尤其应该如此。我特别钦佩文学长者笔下,那种对于命运的领悟,人生的豁达,世情的谙悉,社会的了解,所言所行,常常于不期然中所闪烁出的智慧之光,足使我们这些后辈于迷蒙中清晰,混沌中了然,而获益匪浅。因此,我总感觉到这些老者的人品,风范,学问,乃至于炉火纯青的文章,由于经过了长时间的历练磨砺,虽岁月迁移,世道变幻,已无碍于那光辉的存在。于是在我脑海里,对这些敬仰的前辈,遂凝固成一个如玉之润,如石之坚,如水之静,如海之深的永恒印象。
不知道这是否可称之为在历史中的永恒,读者心目中的不朽?
有一年的冬天,我去积雪覆盖着的托尔斯泰的庄园参观。那庄园叫亚斯纳亚,位于离莫斯科不很远的图拉附近。也怪,那天也不知为什么,偌大的庄园,银装素裹,一望皆白,竟再无其他来参观的人,显得十分地落寞。当时,我心中涌上来很冷清,也很凄凉的感慨。因为看不到太多脚印的雪地,是冷落的最好见证。
托尔斯泰就这样很不起眼地埋葬在他的庄园里,一条平平常常的土路旁边。
他的坟墓只是稍稍隆出地面的一块小丘,除了周围的参天高树外,别无任何明显的标志。那些照例有的,也应该有的碑石啊,祭坛啊,十字架啊的装饰,在这里是看不到的,真是平凡得无法再平凡的了。要不是插在不远处的一个小小的木板上,写了两行字,我们就会走过去了。
这两行字,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大意是这样:请你把脚步放轻些,不要惊扰正在长眠的托尔斯泰!
多好!一片洁白,万籁无声,连时间也仿佛凝固了。这一块普通的木板上的两行字,倒体会出这位大文豪朴素中的伟大磊落,淡泊中的高风亮节。我忘了查考这是谁的手笔,但使我豁然贯通,眼下这份寂寥空廓,不正是这位文学巨人,最后走出亚斯纳亚,在风雪中,追寻不知所终的辽阔苍茫的境界么?
虽然陪伴着这位文学巨人的,是那晶莹的雪和那冷冽的空气,但他的智慧之光,却会永远点亮世人的心。
哲理故事:境界7
古时人们崇尚“以礼待人”,如今人们追求狂傲不羁,气势至上,什么都要讲究个霸气。历史洪流推着我们不断前进,但是,我们在前进的道路上不是去学会摆架子,蔑视他人,而要以低姿态生活,不断走向进步,走向高境界。
“一个成功的人永远不会骄傲。”金马影帝黄渤这么说。也正如他所说的那样,他将“谦虚”看得很重,即便是影帝也从不耍大牌,他为人谦逊,讲究义气,他从不说“你不行,我比你优秀”等狂语,而总是带着淳朴的微笑和谦逊的姿态漫步于名利场。
相比之下,那些傲视群雄,站在高处却“狗眼看人低”的所谓成功人士,显得那么“卑微”与“庸俗”。一位18岁的围棋冠军,放出狠话,满满的自信让对方尊严尽失,有人说“自信的人最美”,孰不知建立在否定他人基础上的自信不要也罢,因为那种自信是一种不尊重他人的浅薄和没有涵养的狂傲。
老师总是念叨“胜不骄,败不馁”,其意图就是让我们铭记谦虚的重要性,铭记不要太在乎眼前的成败得失,因为一时的成败并不意味未来的成败。生活总充满着变数,世界也从来没有常胜或常败将军,俗话所说的“人无百日好,花无百日红”,也是告诉我们为人处事要低姿态,狂傲终将让你落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的悲剧下场。
中国人常以谦虚为荣,一句“很美”的赞扬,中国人回答“过奖”,而西方人则以“谢谢”默认,当这种传统礼节逐渐演化为装腔作势,高姿态也孕育而生。于是所谓的“土豪”出现了,他们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在公开场合粗声大气地显现出“非凡脱俗”的霸气,一股老子天下第一的神情早已让他走向庸俗不堪的境地,因而为人所不齿。
俗话说:“骄兵必败。”一些小有成就的所谓成功人士为什么最后为人所不齿?很大的原因是他们不知谦虚谨慎,不知收敛,有了成绩就不可一世,就狂傲不羁。假如他们成功时放低姿态,谦虚待人,学会约束自己,严于律己,相信他们定会有更辉煌的未来。
当然,我所说的低姿态也不是要我们为人低三下气,在事业中不要挑战,不要突破,而是说我们心中可以有不甘人后的傲气、傲骨,但为人做事要低调,不要目空一切,学会在低调的沉淀中追求高目标、高境界的事业,这样,才能绽放人生的华彩。
诗人这么写到:“心有猛虎,细嗅蔷薇。”纵使心中有只猛虎促你前进,也得放下姿态,以“三人行必有我师”的修养多向他人包括向对手学习,这样才会在淡然中走向成功,走向人生的高境界。
哲理故事:境界8
只有懂得放弃的人,才能永远拥有最新、最强的自己,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放弃不是认输,而是为了争取更好的机会。
遇到一个难题时,戈登·摩尔可能会有五六种解决方案,很多人可能都会浪费大量的时间把这些方案一一试验探索,再淘汰那些可行性比较差的办法,而戈登·摩尔却仿佛拥有一种奇异的淘汰直觉,他会毅然放弃其余方案,只选定一种解决途径,而最终结果总是证明他所使用的方法是效果最佳的。
也许因为具有这种才能,他精彩的一生都是用不断地淘汰所点缀起来的。
在获得了物理化学博士学位后,戈登·摩尔先是到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应用物理实验室工作。虽然发表的研究论文能有每个单词5美元的稿费,但又有多少人会认真地研读他费尽心血研究出来的理论呢?为了让自己的研究能体现出应用价值,戈登·摩尔把自己从实验室“淘汰”了出来,应邀到诺贝尔奖获得者、晶体管的合作发明者威廉·肖克利的半导体公司工作。
肖克利虽然是个天才科学家,却不善经营,所以尽管他的实验室网罗了罗伯特·诺伊斯、布兰克、拉斯特以及戈登·摩尔等才华横溢的年轻人,可是一年过去了,居然没有研制出一件像样的产品。于是,在诺伊斯的提议下,戈登·摩尔与他带着另外六个志趣相投的年轻人集体递交辞呈。他们就是肖克利后来口中的“八个天才的叛逆”。
1957年9月,“八叛逆”在被35家公司拒绝了35次后,终于被费尔柴尔德老先生赏识,为他们提供了3600美元的种子基金,创立了仙童半导体公司。虽然仅用了10年时间,他们的营业额已经接近2亿美元,这在当时是个天文数字,但因为母公司的总经理总是把他们的利润转移到东海岸,用以支持总公司的盈亏平衡,1968年,戈登·摩尔又果断地和诺伊斯带着当时还默默无闻的格罗夫脱离了仙童公司,创立了“英特尔”(Intel)公司。很快,他们就在存储器芯片上做出了大名堂。1974年,他们推出了被专家赞誉为有史以来最成功的微处理器之一的“8080”,从8080开始,个人电脑渐渐在全球范围内发展起来。
1974年,诺伊斯卸任英特尔公司总裁,原任副总裁的戈登·摩尔接替他的职位,成了英特尔的总裁和首席执行官。因为技术出身的优势,使他十分注重技术的转化,英特尔在他的带领下飞速地发展起来,很快就确立了其市场巨人的地位。
谁知,就在他们以为找不到对手而洋洋自得时,日本最大的5家电气公司联合组建了一个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研究所,仅用4年时间就取得了非凡的成绩。1980年3月,惠普公司总经理安德森在华盛顿的一次会议上发表了一份日美两国芯片质量的比较报告上,报告显示:美国最好的产品的次品率竟要比日本最差的产品高出5倍。这简直让硅谷狠狠地震动了一下。这还没完,1981年12月,英特尔刚自信地拿出8087芯片时,日本松下马上推出了3200芯片。虽然英特尔的这个64K动态随机存储芯片包含了65536个元件,不仅能读,而且能够像黑板一样擦写。但日本的64K芯片,却倚仗着低成本和高可靠性,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挤占了美国市场,英特尔的单个芯片价格因此在一年内就从28美元惨跌至6美元。大象竟被蚂蚁劈断了腿,英特尔简直成了硅谷的笑话,更令整个美国一片哗然。
在这个时候,戈登·摩尔突然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策:进行战略转移,专攻微型计算机的“心脏”部件——CPU。因为他敏锐地预测到,个人电脑在未来的成功,所以决心冒险全盘放弃存储芯片市场,只对准微处理器(控制芯片)市场。这个决定让全公司的员工人心惶惶。有很多人说他疯了,放弃了自己的优势——存储芯片,那不是把江山乖乖地送给对手吗?而且失去了这个优势,英特尔又将如何立足?但戈登·摩尔却顶住了所有的压力。后来的事实证明,就是他这个果敢的决策,确立了英特尔现在在全球微处理器市场上的霸主地位。而英特尔的辉煌背后,戈登·摩尔是最大的推动者和胜利者。
早在1965年,戈登·摩尔就曾预言:集成电路上能被集成的晶体管数目,将会以每18个月翻一番的速度稳定增长,并在今后数十年内保持着这种势头。这个预言后来得到了证实,而且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保持了有效性,被誉为“摩尔定律”,并成为新兴电子产业的“第一定律”。
“摩尔定律”的核心其实就是不断淘汰。而这种淘汰就是放弃,只有懂得放弃的人,才能永远拥有最新、最强的自己,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放弃不是认输,而是为了争取更好的机会。放弃,并不意味着失去,因为只有放弃才会有可能获得更多的机会,也许今天的放弃,就是为了明天的得到。干大事业者不会计较一时的得失,他们都是懂得放弃的人。放弃,是一种境界,一个入学会了放弃,也便迎来了成熟。会,也许今天的放弃,就是为了明天的得到。干大事业者不会计较一时的得失,他们都是懂得放弃的人。
哲理故事:境界9
几乎每个人都有犹豫的时候,仔细观察,我们便可从中看出不同的境界。
孔子无疑是个有智慧的人,可是他坚决不谈鬼神,“子不语怪力乱神”,“敬鬼神而远之”。子路向老师请教如何侍奉鬼神,孔子的回答是:“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子路又问人死后会去哪里,孔子的回答是:“未知生,焉知死?”在那个时代,孔子又不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他还精通祭祀的礼仪,也“敬鬼神”。可是,他为什么不正面回答子路的问题呢?《说苑·辨物》中的一段记载让我们看出了孔子的犹豫。这段记载是——
子贡问孔子:“人死之后有知还是无知?”
孔子回答:“不说。”
子贡问:“为什么不说?”
孔子回答:“我若说死者有知,恐怕孝子贤孙会过分厚葬死者而妨碍生者的生活;若我说死者无知,又恐怕不孝子孙丢弃遗体不予安葬,败坏了道德。所以,我既不能说有知也不能说无知。”
这便是大师的犹豫。孔子之所以犹豫,是因为他考虑得周全,他不仅要照顾到有与无、真与假,还要照顾到好与坏、情与理;他不仅要做出事实判断,还要做出价值判断,所以他不肯满足于一般性的事实陈述,还要考虑事实陈述之后可能引发的各种后果。作为圣人,孔子当然不能说谎——即便是善意的谎言,也会有流弊(别人会以此为借口说谎不脸红)。可是,若说出了全部的真相而使人们丧失了敬畏之心,那也是很可怕的。所以,权衡再三,孔子选择了沉默——搁置鬼神问题的讨论。
这是一种高境界。他一方面让人不要迷信鬼神,把最主要的精力用在“事人”上,另一方面也让人们保持必要的敬畏之心,不要狂妄自大、为所欲为。
我们在老子的《道德经》中也可以看到这种高境界的犹豫。《道德经》开篇就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有人以为老子是在搞文字游戏,是在玩玄学。其实不然,这是思想大师的一种犹豫。他深知,自己因为写下《道德经》会得到后世的推崇。因为推崇,有些人就会对他的话深信不疑,并以此为全部真理,而这无疑是一种误读。为了向后世传播思想,老子不得不借用文字,但他同时也知道,后人若执著于文字,反而会有误解思想的危险,所以,他在开篇就做郑重的提醒。道(真理、规律)确实是可以说的,但是,一定要明白,说出来的道其实已经与真实的道不一样了,二者之间至少隔着一层语言的幔帐。何况,语言有时是很笨拙的,它有着无法超越的局限性。
思想大师的犹豫代表着一种微妙的分寸感,是一种难得的远见卓识。此为犹豫的第一境界。
第二种犹豫可以理解为帝王或当权者的心虚。史书记载,陈桥兵变的前几天,京城开封的百姓就在传,说赵匡胤要发动兵变当皇帝。赵匡胤听到传言后回到家,问正在厨房做饭的姐姐:“外面传言很凶,你说我该怎么办呀?”赵匡胤的姐姐毫不客气地说:“大老爷们儿做事,一人做事一人当,行与不行你自己决定,干吗回来吓唬我们这些妇道人家?”得到了姐姐的“授权”之后,赵匡胤才发动了陈桥兵变。
在发动兵变之前,赵匡胤和他的幕僚们当然进行了周密的策划,对于胜算,他有十足的把握。可是,他为什么还要回家问姐姐?因为他还是有点心虚。在内心深处,他知道这样夺人家孤儿寡母的江山不厚道,缺乏足够的道义支持。就实力而论,他发动兵变的胜算几乎是100%,可就心理而言,他还有一个道德的门槛需要跨越。他询问姐姐,其实是在犹豫,是在试探,是在寻求一点来自民间的微弱的.道义支持(起码不是激烈反对)。我们设想,若他的姐姐激烈反对,他还可能真就不发动陈桥兵变了。
对于帝王和当权者的这种犹豫,我们亦应给予一定的认可。因为这说明赵匡胤还是有点敬畏之心的。他起码知道:在这个世界上,除了枪杆子,除了实力,还有一种别的力量——道义的力量,这也是不能不考虑的。因此,我们说这种犹豫是次一等的犹豫。
最差一等的犹豫就是凡夫俗子的斤斤计较、患得患失。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这类人的犹豫无关思想,无关大局,只关一己之利害(有时甚至只是多得点还是少得点的问题)。可是,就这点小利害,不知让世人生出了多少烦恼!禅宗里有一个狗叼热骨头的例子最能形容此种犹豫的痛苦:狗叼着一根刚出锅的热骨头,骨头烫嘴,想扔掉不舍,一口吃下去又不敢。其实,这种情况下,一口吞下或者果断放弃都是解脱之法,可实际上,很多狗都是选择了犹豫。犹豫的原因是患得患失,犹豫的结果是被热骨头烫坏了嘴巴和牙齿。
哲理故事:境界10
有一个神仙下凡闲游的时候,正好遇见一个凡人在赶路,于是便与这个凡人结伴同行。
凡人走到一半时突然觉得口渴。他并不知道旁边的同伴是神仙,只看见这位同伴的腰间挂着一个葫芦,于是便开口问道:“你的葫芦里面有没有装水?”
神仙慷慨地解下腰间的葫芦,递给凡人说:“这里有满满一葫芦的水,你要喝就尽管喝吧!”
凡人喝了葫芦里的水之后,不但止了渴,还觉得精神百倍,赶路的疲劳似乎都消除了。
又走了一会儿,凡人突然异想天开地看着葫芦说:“要是你的葫芦里装的是酒,不知该有多好!”
神仙笑了荚,又把葫芦递给了凡人,说道:“里面是满满一葫芦的酒。你想喝就喝吧!”
凡人半信半疑地接过葫芦,一喝之下,发现里面的水竟然都变成了酒,而且香醇无比。
凡人非常惊讶,心里暗自想道,自己一定是遇上神仙了,不然怎么可能要什么有什么呢?
凡人发觉了这一点,很高兴地对神仙说:“你的葫芦里要是装着可以长生不老的仙丹,该有多好!”
神仙听了凡人的话,便笑着打开葫芦的塞子。凡人以为神仙要把仙丹倒进自己的口中,于是便张开嘴等着接,没想到神仙什么也没有倒出来,只是摇了摇葫芦,就这么消失踪影了。
俄国文学寡克雷洛夫曾经在寓言故事中说:“贪心的人想把什么都弄到手,最后结果却是什么都失掉了。”只有聪明的人,才懂得在适当的时候切断自己的欲望。当然,所谓的切断,并不表示你必须就此放弃,而是要你换个恰当的方法来达到目的。
就像故事中的凡人,如果不是那么急躁地要得到长生不老的仙丹,神仙也不会觉得他贪得无厌,这么快地消失。做事时也是如此,循序渐进一定比毛毛躁躁来得稳当,只有适时切断自己的欲望,你才能达到更多的愿望。满足不失为一种更高的精神境界。
哲理故事:境界11
好莱坞影片《王牌对王牌》讲的是两个警方谈判专家斗智斗勇的故事。丹尼原本是芝加哥警察局谈判专家,因为遭到陷害,铤而走险绑架了局长等一些重要人物,想通过与警方对话为自己洗刷罪名。警方起初派出的谈判专家根本不是丹尼的对手,他只知道苦口婆心地劝说和哀求,结果被咄咄逼人的丹尼耍得团团转,最后痛哭流涕地败下阵来。而后警方从另一个分局请来一个谈判高手——史宾恩。俩人通话,丹尼仍然毫不客气地嘲弄对手,提出各种各样夸张的要求。史宾恩也不含糊,干脆利索地挂断电话,喋喋不休的丹尼一下子愣住了。
在那种剑拔弩张、人质生命危在旦夕的情况下,谈判专家对绑匪常常都是哄着劝着,生怕绑匪一时激动叩动扳机。怎么史宾恩居然敢在对手说得正得意的时候挂断电话呢?这是因为,他知道对方的目的不是为了杀人,而是为了与警方讨价还价。他挂断电话,中止谈判,是为了让对方明白,这件事情没什么好谈的,你必须接受警方开出的价码,否则就是死路一条。结果,丹尼醒过神来之后,果然主动给史宾恩拨电话,俩人才真正开始现实的谈判。
这种切断联系的谈判办法其实就等于是放弃自己的控制权,做出任凭事态发展的姿态。对于对手来说,这是一种非常可信的威胁,既然谈不下去了,就必须认真考虑你的开价。1965年美国曾有过一场监狱,当时典狱长便拒绝听犯人的任何要求,直到犯人释放了所挟持的警察为止。典狱长完全拒绝和犯人对话的做法等于是在昭告众人,他绝对不会让步。
这种切断联系的方式在商场谈判中也很有用,比方说,假设你遇到一位买主不肯接受目前的报价,因为他相信你很快就会提出更好的价钱。为了让这位买主相信你不会降价,你可以先给他一个最后的报价,然后就停止谈判,连他的电话、传真或电子邮件也不回。拒绝接触,可以增加威胁的可信性。
你也可以把事情丢给完全没有权力让步的手下去办。假设你是一名将军,想要攻占一座城堡,而且你的部队已经搭船向城堡所在的岛屿驶去。每个人都知道假如你决定进攻到底,最后一定会取胜,但如果这样的话,这场战役会持续很久,而且伤亡惨重,所以你迫切盼望敌军能够投降。
敌军也知道自己最终无法赢得这场战争,因此只好投降。遗憾的是,你的敌人耳闻了你的怜悯之心。你可能不在意他们的死活,却很担忧自己手下人的性命。所以假如他们能够坚持足够长的时间,你就会为避免伤亡过重而撤退。
在这种情况下你该怎么办?仅仅威胁要坚持到最后没有多少说服力,你要做的是交出自己的控制权。你可以先下令部队要战到最后一兵一卒,然后再把他们单独留在岛上。假如敌军看见你一走了之,并相信岛上没有其他人可以收回成命,那么他们就会认为你的部队会奋战到底。既然如此,还是投降比较好。
在现实中,当律师想要结束诉讼时,往往会宣称他们的委托人只授权他们到某个程度。假如对手相信他们的权限只到这里,常常只能答应他们的条件。
当机立断地挂断电话正是为了进一步谈下去。在放弃自己控制权的同时,你已经将谈判的主动权掌握在手中。
【哲理故事:境界】相关文章:
4.忘我境界哲理故事
7.哲理文章哲理故事
8.哲理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