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新生如何写好作文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一直是个不能回避的话题,尤其是初一新生。语文老师必须面对自己学生的特点采取适宜的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任务。因为作文能力的高低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在这个方面的探讨、研究可以说是硕果累累,文章汗牛充栋。然而似乎至今没有找出一个可以推广的模式,依然处在一种“绕圈子”的状态。
初一的学生还未摆脱小学生的稚气,在作文中无论是章法还是用词都不够成熟,许多学生连起码的行文要求谋篇布局都不会,更谈不上水平的发展、提高。近几年来,我觉得在中学作文教学中,我们每次的作文指导上要抛开理论说教,要具有可行性,要让学生尽快入门,掌握常用的基本的行文方法。然后才能在今后的两年学习中谈发展、提升。在具体的操作中我是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现整理出来供大家参考。
一读为写先行
这个道理我们就不多说了,问题是平时真正落实的太少了。作文的很多能力是依赖读的,是在阅读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为了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每个星期的2节早读课我要求至少有一天在课代表的带领下按一定顺序集体朗读课外资料上的文章。我反对唯书本论,一本走天下。语文学科的特殊性,使我们不能满足教科书,没有几本课外资料是我一直认为一种荒唐的学习方法,在阅读上是不能减负的。我在不过分增加学生经济负担的前提下,让学生征订一份20元左右的月刊:《中学语文读写天地》。这是一份不错的杂志,不仅文字精美,文章数量多,内容范围也广,是学生阅读的好资料。在阅读中吸取别人的思想,学习别人的用词及其章法,给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另外每逢周末,适当布置一些读写任务,为了防止学生走过场,要求写读书笔记,在笔记中一般要写清书名、作者、故事情节、感受、文中精彩的片段或细节并注明欣赏的理由,最后由家长签字。
这个训练的过程是非常艰难的,因为阅读量大,给人的感觉似乎游离了教课书,在做无用功。刚开始的几个月是没有任何效果的,学生不习惯,很容易放弃,回到老路上去。要知道语文能力在于积累,要结果一定的量变才会有质变。无论怎么样,我们一定要牢记:没有一定量的阅读就没有语文能力,没有一定量的阅读是无法让学生的思想达到一定高度的,“我手写我心”的语文宗旨,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来表情达意就是一句空话。阅读的过程就是学习吸收的过程,接受影响的过程,其道理人人都懂,但真正做起来是要付出一定努力和精力的。我还认为教课书只能是一种工具而不是语文的全部。我们的语文学习若仅局限在课本上,我们的语文就死掉了,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议也僵化了。读,是非常重要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是至理名言
二仿为写先导
在作文中,人们一直反对学生抄袭模仿,要求写出有创意的文章。创新固然是作文的生命,本意固然很好,但这个提法我一直觉得脱离了刚进入初中一年级学生的实际。他们虽然在小学里写了一些作文,但在教学实际中发现,现在的初一许多学生连最起码的谋篇布局都不会,基本的词汇也没有,行文的要求更是不懂,修辞几乎为零,怎么去创新?作文是一门艺术,表情达意的艺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艺术地合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的,必须要经过学习训练,掌握基本的方法。小学作文,只能算是感觉阶段。“定出公式和框子是不对的,但是要求初学者熟悉并且掌握作文的基本步骤和方法,还是需要的,对于初步培养学生的思维条理也是有益的”。所以我认为要想提高作文水平,必须让学生先掌握一般的作文格式,了解某一类题材、主题的文章一般运用什么格式来写,怎么去处理中间的'一些材料,在表达手法上一般有哪些技巧等等,就像数学教学中让学生掌握某一类例题一样,有了入门的一般文体常用的套路,才能谈创新,写创意。
入门的捷径之一,我首推仿写,若连仿都不会的个别学生,我主张做一定的“抄袭”训练。这个“抄袭”不是传统上说的将别人的文章从头抄到尾,而是抄其精彩的语段,抄自己写不出、分析不出但必须要有的文字,是“借用”一下。我戏称这叫“借它山之石”。我认为这种“抄袭”也是一种学习,最起码能通过这样“不正确的方式”在作文的起始阶段学到一些“正确的语言和思想”,学到一些“正确的结构和章法”,形成一种“定性思维”,以后会“依葫芦”地画出些自己的“瓢”,这总比茫然无序,到处乱撞要好多了。至少能打开一扇门,知道某类作文怎么去安排材料了,为以后的精雕琢磨做了铺垫。
为了减少学生作文中抄袭的次数,尽快摆脱这样的依赖,掌握一定的文法,结合平时的作业和朗读我还时常要求学生做一些摘抄精美语段,摘抄文章的开头和结尾等练习。
通过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反复接触作文中我们常用的语言和表达的方法,从而熟悉我们生活中作文的一般使用的技巧,进而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
【初一作文怎么写】相关文章:
2.材料作文怎么写
3.写黄河初一作文
6.友情的作文怎么写
7.书评怎么写
8.借条怎么写
9.写友谊的初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