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品里的家国情怀

2017-11-02 高考作文

藏品里的家国情怀 

文/余果  北京市赵登禹学校初二(7)班

我家成了一个小小博物馆,到处是爸爸的藏品——最多的是旧书刊,还有连环画、老照片、宣传画、字画、像章、纪念章、瓷瓶、邮票、门票、火花、烟标等。仅旧书旧报,爸爸就装了20多个书柜,名家的签名本、报刊的创刊号、号外分别也有千余种。

我家的房子原本不算小,却被爸爸的藏品占据得满满当当的。听妈妈讲,我家好几次不是因为人的需要而购房,而是因为爸爸的藏品空间太“拮据”而被迫搬新家。爸爸是北京旧货市场的“常客”,经常带我们去潘家园淘红色藏品。他的确太贪婪,不到罢市不收心,好些老报刊、老物件成了他的至爱,被一一收入囊中,我们倒成了他的搬运工。每每“拣漏”,他都乐得合不拢嘴。爸爸常说,这些旧藏品是“红色经典”,能唤醒历史记忆。最初我有些懵懂,后来在爸爸写出的好些有关共和国历史的畅销书里我读到了这话的真谛。

以前有人称爸爸是“文忙”,现在有人戏言他“啃老”——这“啃老”不是依靠老人过日子的意思,是笑话他依据自己收藏的一些老藏品写作。爸爸一直没有从故纸堆里走出来,他越啃越有滋味。妈妈也为爸爸高兴,因为爸爸通过这些老藏品做了不少研究,有些成果听说还填补了国家一些历史研究的空白。

爸爸说,他的藏品可以分成许多专题,有的可以见证老百姓的生活,有的可以感受新中国的进步,有的能够缅怀共和国的英雄人物,还有的能够再现新中国的岁月。好些东西我可能还不很了解,因为需要积累足够的相关历史背景知识,但是我愿意在学习中慢慢走近它们。这些年来,爸爸带我们去得最多的地方是博物馆、纪念馆,看得最多的是历史文物。

每逢什么纪念日或国家开什么大会的时候,爸爸就忙起来了,到附近的报摊搜刮自己想要的藏品。妈妈曾说他是个“拾荒的”,爸爸则说,昨天的.物件是今天的文物,今天的新闻是明天的历史,多找机会收一些,让孩子长大后知道当年的那些大事。我记得前些年的一天,妈妈冒着倾盆大雨到各大报摊帮爸爸收购建党90周年的报纸。

让我感动的是,我出生的当天与第二天,爸爸珍藏了大量的报纸,尽管现在报纸已有些微黄,但每每翻起这些生日报,我就似乎看到爸爸当年四处搜集的身影,感受到爸爸忙碌背后的爱意,从这些报纸里我读到了出生时海内外发生的大事,也知道生活的这个城市发生了什么,了解到这个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化和生活的美好。

在爸爸的藏品里,我看到了自己之前没有见过的粮票、布票。妈妈说,几十年前,国家还困难,供应很紧张,就是你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到东西,许多生活日用品要凭票供应。爸爸也告诉我,那个年代做新衣要凭领取的布票去店里买布,他当年穿过的衣服叔叔接着穿,有时穿旧了爷爷用土方法染色后给孩子当新衣穿。我无法想像当年的情景,只是看到如今物资这么丰富,没有买不到的生活日用品,我们庆幸生活在这么好的时代。  

爸爸的特殊收藏,是自己对过去岁月的一种特殊情怀,也可能是他们那代人或几代人的集体记忆。这些东东多是纸质品,爸爸很注意它们的品相,淘时尽可能找些个画面完整、封面整洁的。他只进不出,不受一些市场上的升值诱惑而动心出售,这方面让人佩服。 

我家珍藏有《人民日报》创刊号金箔版,历次国庆阅兵的《人民日报》也收藏有,还有开国大典当天与第二天的报纸。我家还收藏有几卷家谱,上面记载了我们这个家族繁衍发展的过程和本族一些人的事迹。爸爸说,国家有史,地方有志,家族有谱,“很多姓氏有很深厚的历史文化,我们要了解自己的姓氏、自己的家族历史,从自身的历史了解开始,再去了解中国历史、世界历史”。家谱上面名字很多,一代代的发展下来很不容易,一个国家应该也是如此。

渐渐地,爸爸的收藏有了一些规模,于是他想开设一个属于自己的“红色中国博物馆”,让更多的人能近距离接触到那些老藏品,分享藏品背后的故事。如果他的“红色中国博物馆”建成了,那么我理所当然成了这私人博物馆的第一个参观者。我期待……

【藏品里的家国情怀】相关文章:

1.家国情怀

2.我的家国情怀

3.家国记忆

4.森林里的音乐家

5.家国天下读后感

6.三国里歇后语

7.三国演义里的拟人句

8.落叶的情怀散文

18岁的青春,18岁的梦想 听,自然之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