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心灵一处安静的庇护所
文章的作者大半出于浪漫主义,小半出于投资,在临海的一个小城市买了一套有阁楼的小房子。作者之所以选择它,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想从阁楼上吊下一个秋千,然后在落地窗后晒着太阳、荡着秋千、看着大海。令她没想到的是,在后来的岁月里,这个小房子竟成了她的“第三地”——婚姻出了问题,躲到那里去思考;事业出现褶皱,她跑到那里去休息。无论是为了什么到达那里,再回到喧嚣的都市时,她已经不再忧伤,不再无奈,人和思想都会轻松很多,因为她的心已经得到海的滋润,得到“第三地”的庇护。
读完该文,我对本文的作者拥有那么一个“第三地”羡慕不已。是的,谁都有身心疲惫的时候,特别是当夫妻闹矛盾,工作上遇到压力,身体不舒服,心里烦躁时,真的希望有个地方能让自己容身,静静地呆上一段日子,等自己把伤口疗好,心情得以平静。然而,这样的想法,只能想想而已。
去一个僻静的地方买上一所小房子,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这样的经济承受能力也不是没有,问题是,你能像文中的“我”一样洒脱地做么?你能突然从你的生活中消失,连续十天半月不去上班?理由是什么?暂时厌倦了这份工作?你能突然离家出走连续十天半月不和家里联系?理由是什么?心里烦,想出去散散心?这让领导同事家人如何理解,还不让人觉得你精神出了问题?
记得去年春天去南山竹海玩,当我走过水平如镜的“镜湖”,置身于翠绿的竹海深处,我的心里也曾冒出这样一个天真的想法:“要是能一个人在这里住上十天半月,尽情尽兴,享受一个人的宁静,该多好呀!”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竹子,本来就是我喜欢的植物。在这样远离尘嚣的绿色世界里生活,聆听竹叶沙沙,鸟儿啾啾,溪流潺潺,把自己完全融进大自然中,该是多么惬意又多么有诗情画意的事呀!可是,这也只能是一时的想法而已!凡人终究不能在此久留,只能留下无奈的唏嘘和长久的怀念。
在很多时候,我们是身不由己的。作为个体,我们要追求个人的幸福和自由,但我们每个人又都是社会人,不是孤立地存在于天地之间,还得承担很多很多的义务和责任,同时也受着很多牵制和约束。我们不能随心所欲,想怎么就怎么!除非你不在乎社会舆论,或者你是自由职业者又是独身,能像独行侠一样,来去无牵挂,否则这是很难做到的'。我认为,敢想敢做,敢爱敢恨,是年轻人的专利,只有他们才有那样奋不顾身的勇气。到了中年,则多了思前想后的犹豫,多了世俗的困扰,多了生活的理智。
所以,在临海的城市或僻静的地方拥有一个小房子虽然美好,但似乎离我们太遥远了,每个人拥有一个“第三地”也并不现实。在某些时候,对于某些事情,我们只能私下里,静静地,傻傻地,默默地想一想。呵呵,女人大都爱做梦。那么,我们就多做几个美好的梦吧!在梦里,我们可以用手指搭一所小房子,为心灵找个寓所,隔开习以为常的家和无聊枯燥的办公室,让疲惫的身心得以片刻的滋养和歇息。待梦醒后,我们就摇摇头,挥挥手,继续上路,按部就班地工作,安分守己地过日子。
因为,工作是不得不面对的,生活亦是一定要继续的……
梦想和现实,在很多时候并不能划等号。对于普通人来说,生活就是这样有点无奈。
【给心灵一处安静的庇护所】相关文章:
安静07-13
安静的躺下07-13
安静的小城02-06
安静造句11-09
安静自己02-04
给心灵放个假08-02
给心灵留些空隙05-21
安静的校园,昏黄的路灯01-31
给心灵加双翱翔的翅膀10-23
丰富的安静 读后感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