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去民间采风_900字
哲学家说,一滴水中见大海,一粒沙中见世界。为了探寻生活背后的“学问”,关注习焉不察的民风民情,我踏上去远方的路,到民间采风。
第一站——彩云南国
刚一到云南,满眼的山野风光,飘荡着自然热土的气息。正当沉醉佳景时,耳后传来轻松,欢快的乐曲,闻声寻人——三个妇女,生长得一张黑中透红枣子脸,满口白白的糯米牙,腰间围个钉满小银片扣花葱绿围裙,脚下穿双云南乡下特有的绣花透孔鞋。她们自由地歌唱着,以对歌为乐,作为一种娱乐活动。我想,这正是我所追寻的——云南的“歌”。后听当地人介绍才知“金满斗会”是民歌风俗中盛大的集会。乡村男女老少百多人,六人围一桌,足足坐满了三十来张矮方桌,一连三天才散场,主要目的是传歌,男女老少连唱三天,不愧是“十年难逢金满斗”。
彩云南国,歌满天国,踏着歌声去旅行。
第二站——钱塘江畔
亲临浙江,只见家家户户忙里忙外,小孩子脸上笑开了花,想必是到了邀饮春酒的时日了。漫步大街小巷,四处飘荡着自酿的八宝酒的香气,这是在别处不曾有过的香味。我想,这正是我所追寻的——浙江春酒。一到过年,人们最期盼的就是喝春酒,早在一个月前,用黑枣,荔枝,桂圆,杏仁,陈皮,枸杞子,薏仁米,两粒橄榄泡着,酒香加药香,香得醉人。
钱塘江畔,酒香飞飘,斟着春酒去旅行。
第三站——华北门户
刚到天津,我就直奔泥人张店铺,看着一个个活灵活现的泥人从泥人张手中诞生,真是惊叹不已。在捏泥人像时可以不看不瞅,瞬息而就。形神兼备,出神入化,当之无愧的“奇人”啊。杨七,杨巴也是两位响当当的人物,杨七手艺好,杨巴口才好,精明细致。关于这三位“奇人”,有这样一段评说:手艺道上捏泥人,咸丰年间两地带,明山偶遇张海五,斗智斗勇传奇事;兄弟合伙生意火,中堂大人怒摔场,巧嘴滑舌解危难,杨巴茶汤名远扬。
华北门户,奇人倍出,带着惊趣去旅行。
第四站——祖国心脏
北京巷文化家喻户晓,听到最多的就是那街头吆喝声,这小小的吆喝声也别具一番韵味。简简单单几句话,就将货物的特征或制作过程精准地介绍给过客。儿化音,合辙押韵,方言等均为吆喝的声乐艺术,这些声音中平实透着儒雅,质朴不失鲜活,简直就是艺术。
祖国心脏,吆喝文化,赏着韵律去旅行。
没有了记忆的城市是可悲的,没有了文化奠基的民族是可怕的。带上行李,踏上旅途,伴着民风,追寻一份独特,一份风情,一份韵味。
篇二:到民间采风去_550字
“到民间采风去?什么风啊?”也许你会有些疑问,不过看了下面,你就会明白了。
人情风(中国作文网 www.t262.com)
这第一风自然是要采这人情风了。俗话说得好:“远亲不如近邻”,咱这诺大的中国若是没了这乡里互相帮助的人情风,恐怕是安宁不了了。乡亲之间你帮我、我谢你,和睦融洽,何乐而不为?所以人情风就是这民间最亮丽的风景线了。
节日风
家乡的`节日多的很!虽不比那“洋”节排场、但也是这泱泱大国的传统啊!“每逢佳节倍思亲”,节日是游子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亲人的不舍与牵挂。对于现在的90后来说,比较潮的就是情人节了,不过他们只晓得二月十四日的情人节,哪里知道七月七日的牛郎与织女啊!
特产风
说到这特产风咱安徽最出名的便是那徽菜与茶了。徽菜咱天天都吃,虽不知其详也略知一二。茶叶最好的应是那黄山毛峰了吧!自己虽然没能有幸品尝,其盛名却已久闻了。这特产就先聊到这了,别的我也不知道了。
习俗风
家的习俗到现在也剩不了多少了。除了那一两样重要的,便都被科学现代化潮流给冲跑了。清明节‘踏青’也是大家都知道的。其用意就是以祭奠祖先,顺带告诫后生小子要好好读书。
其实家乡的风也挺多的只是本人才疏学浅写不忘家乡的本色风韵,只能在大家面前写写皮毛。
采民风采不完民间的万种风情,看家乡看不尽家乡种种俗事。
【去民间采风作文】相关文章:
3.我们去采风作文
4.采风作文
5.采风镇江感怀
6.快乐的采风
7.郭家沟采风记作文
9.采风活动作文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