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苏轼1
是眺望大江东去的哲人,是竹杖芒鞋的达者,是赤壁泛舟的游者,是饮酒扣弦的歌者……
苏东坡,以一个诗人不朽的才情点缀了北宋文学永恒的一笔,唐宋八大家他占得一席之地,苏氏家族他才气最高。苏轼一生坎坷,仕途不顺,但屡次的贬谪并未改变它为政的初衷,当权者的轻视亦不减他人格的正气。在经历人生的风雨后,他毅然吟唱出:“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豁达胸襟。
东坡的词和他的一生,都值得去细细品读与体会。政治上的失意让他的抱负无可施展,将他的一生压抑在被贬的途中。苏轼的一生,大部分是在人生的低境中挣扎的。也正是由于这种人生境遇,造就了苏轼豁达豪放的性格。要坚持自己的原则,却又才不得施?被贬的苏轼又如何?由是,“何妨吟啸且徐行。谁怕?一衰烟雨任平生”。苏轼是坚定了自己的信念的,即使一生都活在风雨中也不足惧怕,由此催生了其雄壮超脱的东坡词。
苏轼是一位哲人。“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面对东逝之流水,时近中年的苏轼亦感慨于时光易逝,但赤壁一行,他悟得生命之永恒这一人生哲理。于是,他喜极而饮,肴核既尽,杯盘狼藉,不知东方之既白。
豁达豪放的苏轼,亦有其幽怨的一面,爱妻逝去,生死相隔,内心的凄凉苦楚,大丈夫也留下了眼泪,“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回首望去,如浩淼烟尘。那种幽然不灭的伤痛,该去如何忘记,又有谁来抚慰。千里之外,孤身一处。纵是心中溢满凄凉苦楚,更与何人说?梦境隐约,又至故乡,轩窗犹存,镜前梳妆……
2下一页
@_@我是分割线@_@
我心中的苏轼2
我时常梦见大文豪苏轼,梦游他的诗词,伴他游历名川,畅谈人生。
苏轼站在曾经是三国人物竞风流的赤壁前,像一个关西大汉,手持铁板,大声高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这是他经历风雨后的坦然,这是他真情的告白。他要在有生之年,以美酒以豪词来抒写如画的江山,如梦的人生。
古人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美丽的西湖承载了多少中国文人的梦。苏轼虽被贬至此,然而他没有悲怆,没有哭天地,没有愤愤不平。他风雨任平生,他懂得“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于是,一道苏堤便横卧西湖,他造福了百姓。西湖储藏了他的情,荡去了他的忧伤。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他被贬至天涯海角的海南,可他却品荔枝的甜美醇香,热爱偏远的岭南热土。他一辈子就是这样,正如一个普普通通的百姓,他痛恨污浊的官场。这是何等豁达的心境啊!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一词道尽了苏轼的思家念亲人的心境,官场失意、兄弟分离的痛心都表达的淋漓尽致。然而,词人并没有颓唐消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他以豁达的胸襟、哲学的敏锐目光,解释了眼前的困境。他乐观的人生态度之一,就是正确的自我疏导和安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词人由自己的悲欢想到了天下人,劝慰离别的人要学会寄托自己的感情,相信明月会代表彼此的心意,相信团圆的日子就在眼前。
他——一代文豪苏轼,为官清廉,为人豁达仁慈。他的一生,是风雨的一生,美丽的一生,豁达的一生。
苏轼,我心中的偶像,我将永远跟随你的脚步,走过人生的风风雨雨。
我心中的苏轼3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首《水调歌头》如扇古色的大门,我轻推大门,仿佛走进了苏轼内心的世界。
我曾思索用何词来形容苏轼,是独赏明月的孤寂,是贬谪后的乐观,是游赤壁的阔达,还是对亡妻的忠贞?我无法用一两个词来描述这位伟人在我心中的崇高,因为他多情,没有哪个独立的词汇可以包容他的一切。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他被贬官,身在异乡,仰望着八月十五的月亮,独自一人喝酒,只能对明月诉说心愿。寂寞,孤独陪着他,凄冷的月光洒向其肩。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他是乐观的。异乡思念着父亲和弟弟,用乐观来开脱自我,用乐观的心态面临着孤独寂寞。月会变得,人也会分开的,一切只是世间的正常变化,何必要哀叹呢?我赞颂苏轼的乐观,看淡世间的分分合合,笑对苦难。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他深情悼念亡妻,十年已过,他却没有忘记妻子。朴素的诗句,流露了深沉之感,他重情义,时间也无法抹去他对妻子的爱与思念。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他的感慨是无尽的愁,乌台诗案的童在他心中留下太深的疤痕,但他希冀自己的人生只是南柯一梦,过往的马蹄声告诉他,这是事实,悲痛之余,用一樽美酒祭拜亘古长空的明月。
在我心中,苏轼是多情的,是传奇的。他是古代的学者;他才华横溢,才一直怀才不遇;他不畏挫折,历经坎坷;他乐观豁达,铸成了壮丽诗篇。
风雨一声,坎坷一生,豁达一生。
我心中的苏轼4
你是否明白“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蕴含深刻的人生道理?你是否知道“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中对国家战事的担忧 和付出?你是否懂得“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及惋惜?你可曾了解过我国历史上一个叫做苏轼的文学家。
很 多人都知道苏轼,他的一首《水调歌头》流芳百世,他的一词《念奴娇?赤壁怀古》流传千古,可他们只知道他的作品,却从未真正了解过苏轼。苏轼是北宋最杰出 的文学家,为什么说他是文学家?因为如果只说他是一位诗人,但他在写诗方面的造诣是非同凡响的;如果只说他是一个词人,可他在最作诗方面的才华也是无可否 认的,所以说他是文学家是最为恰当的。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眉州人,曾经担任过翰林院学士、礼部尚书等职位,后来因党争而多次遭遇贬职。苏 轼与弟弟苏辙、父亲苏洵合称“三苏”,入唐宋八大家之列。他的`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都是宋诗的代表;他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皆是宋词的先锋。
苏 轼的诗、词在风格上与李白、李清照等名人大不相同。李白一生崇尚自由,因此他的诗总是感情炽热,充满丰富想象和鲜明形象,浪漫而自然;李清照晚年凄凉,故 而她的词大都是弥漫着颠沛流离的悲惨氛围。苏轼则不同,在战争不断,杀戮甚多的时代背景下,创作了多首风格豪迈,具有无限英雄气概和雄心壮志的不朽之作。
《江 城子?密州出猎》中的“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达苏轼作为一代忠臣想要为国效力的 真挚心意:酒已酣胆尚开气更壮,鬓边增添几根白发算得了什么?何时能像云中太守那样再受重用,立功边疆?那时我便要亲自挽雕弓如满月,望西北,射下天狼 星。苏轼作为一名优秀的文学家,不但在豪放风格领域大胆开创,抒情、委婉的风格也算是他的“拿手好戏”,如《春夜》: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歌 管楼台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花儿清香、月色朦胧,楼台里传出轻柔而细微的歌声。庭院里秋千的影子沉寂在夜幕之中,都产生一种隐约而别致的美。
苏轼就是这样一位特别的文学家,他不会用太多华丽的言语去修饰他的作品,仅用真挚的词语表达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在我心中,苏轼就是我国诗词历史上最伟大的里程碑。
我心中的苏轼5
对苏东坡的认识始于一首《念奴娇》,也似乎止于一首《念奴娇》。一提起苏东坡我头脑中便立刻闪现出一个长衫大胡子的中年人在滚滚的长江边上想心事的画面来。
十多年来,这幅画面就像是成语坐井观天里面的那个井口一样尾随着我,让我这只青蛙目力不周。一个人,要知道他的身高、体重、爱好、血型,那种认识就就直观多了;现在的许多明星乃至诗人、作家给我最初的印象多是通过这么一个小小的介绍。而苏东坡呢?我努力想去追寻他的时候,中间隔了许多东西,包括那恍惚一千年的时光。
我原本并不喜欢苏东坡,尽管也并不讨厌他。东坡能诗,则有李白;东坡能词,则不合规则;东坡能书,则有王羲之、柳公权及几位和尚。于诗而言,我喜欢魏晋之人,于词而言,我喜欢柳七、易安;自习现代诗以来,则又多喜现代诗人,人命众多且生疏,不一一列举。
但在徐希平老师的课上,我却重新认识了苏东坡。从古至今,只要成其一家,便可流名千古,而苏东坡则几乎精通世间业务,并有着巨大的人格魅力。
先摘一段文字过来: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嘉佑二年(1057年)进士。曾任杭州通判,又知密州、徐州、湖州,政绩卓著。北宋文坛领袖,有多方面文学建树,唐宋八大家之一。各种书目对其介绍相差无几,但仅凭这么一点文字来概述苏东坡,显然是苍白无力的。
苏东坡出生于眉山一个寒门地主家庭。其父苏询自称“西南之匹夫”,苏东坡说“家世至寒”,苏辙说“田庐之多寡,与扬子云等”。可见苏东坡虽出生于地主之家,但门第并不显赫。不过这些多苏东坡都无关紧要,重要的是其父苏询亦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才华出众,其母程氏为大理寺丞文应之女,想必也颇有才学;作为父母,他们为苏东坡提供了良好的启蒙教育。
东坡文长,前人之述备矣,我不消多言。我所钦佩的是他广阔的胸襟和超强的动手实践能力。
出仕后,东坡在险恶的官场中几经沉浮,最后一再贬谪,从内地到广东,再到海南,始终以一种广大的胸襟承受着一切,乐观、坚强地生活着。我们现在还年轻,日后肯定会遇到各种曲折,而东坡绝对是一个好榜样。
东坡自己酿酒,自己选茶,自己做饭,甚至自己务农。历史上的诗人,自己亲自动手务农的只寥寥几位,而东坡一位大文豪,一位官员,能亲自动手来做这些事情,实在是难能可贵。在这个方面,我有点讨厌不识五谷的孔子。
东坡还有很多优点,如对广大人民的悲悯等。作为一位封建的文人士大夫,这样的全才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说了半天,我始终感觉没有把东坡说清楚,只好惶惶搁笔。
几千年来,东坡只此一位,东坡不朽!
我心中的苏轼6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首《水调歌头》如扇古色的大门,我轻推大门,仿佛走进了苏轼内心的世界。
我曾思索用何词来形容苏轼,是独赏明月的孤寂,是贬谪后的乐观,是游赤壁的阔达,还是对亡妻的忠贞?我无法用一两个词来描述这位伟人在我心中的崇高,因为他多情,没有哪个独立的词汇可以包容他的一切。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他被贬官,身在异乡,仰望着八月十五的月亮,独自一人喝酒,只能对明月诉说心愿。寂寞,孤独陪着他,凄冷的月光洒向其肩。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他是乐观的。异乡思念着父亲和弟弟,用乐观来开脱自我,用乐观的心态面临着孤独寂寞。月会变得,人也会分开的,一切只是世间的正常变化,何必要哀叹呢?我赞颂苏轼的乐观,看淡世间的分分合合,笑对苦难。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他深情悼念亡妻,十年已过,他却没有忘记妻子。朴素的诗句,流露了深沉之感,他重情义,时间也无法抹去他对妻子的爱与思念。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他的感慨是无尽的愁,乌台诗案的童在他心中留下太深的疤痕,但他希冀自己的人生只是南柯一梦,过往的马蹄声告诉他,这是事实,悲痛之余,用一樽美酒祭拜亘古长空的明月。
在我心中,苏轼是多情的,是传奇的。他是古代的学者;他才华横溢,才一直怀才不遇;他不畏挫折,历经坎坷;他乐观豁达,铸成了壮丽诗篇。
风雨一声,坎坷一生,豁达一生。
我心中的苏轼7
我时常梦见大文豪苏轼,梦游他的诗词,伴他游历名川,畅谈人生。
苏轼站在曾经是三国人物竞风流的赤壁前,像一个关西大汉,手持铁板,大声高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这是他经历风雨后的坦然,这是他真情的告白。他要在有生之年,以美酒以豪词来抒写如画的江山,如梦的人生。
古人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美丽的西湖承载了多少中国文人的梦。苏轼虽被贬至此,然而他没有悲怆,没有哭天地,没有愤愤不平。他风雨任平生,他懂得“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于是,一道苏堤便横卧西湖,他造福了百姓。西湖储藏了他的情,荡去了他的忧伤。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他被贬至天涯海角的海南,可他却品荔枝的甜美醇香,热爱偏远的岭南热土。他一辈子就是这样,正如一个普普通通的百姓,他痛恨污浊的官场。这是何等豁达的心境啊!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一词道尽了苏轼的思家念亲人的心境,官场失意、兄弟分离的痛心都表达的淋漓尽致。然而,词人并没有颓唐消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他以豁达的胸襟、哲学的敏锐目光,解释了眼前的困境。他乐观的人生态度之一,就是正确的自我疏导和安慰。“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词人由自己的悲欢想到了天下人,劝慰离别的人要学会寄托自己的感情,相信明月会代表彼此的心意,相信团圆的日子就在眼前。
他——一代文豪苏轼,为官清廉,为人豁达仁慈。他的一生,是风雨的一生,美丽的一生,豁达的一生。
苏轼,我心中的偶像,我将永远跟随你的脚步,走过人生的风风雨雨。
我心中的苏轼8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首妇孺皆知的词是我最早接触的诗词。而这首《念奴娇?赤壁怀古》的作者也下辈我最崇拜的古代大文学家——苏轼。
苏轼你一定耳熟能详,他又号称东坡居士。读这首《念奴娇赤壁怀古》不难看出,他的词豪放清新,令人格外震撼。苏轼是个全才,是北宋成就最高的文学家,而且他通晓书法绘画,在音乐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他的词在当时的北宋被很多人争相传唱。但不幸的是,苏轼政治生涯非常坎坷,多次遭贬,甚至一贬再贬。
苏轼的一生虽然坎坷不平,但他却以他独特的方式快乐地生活着。
“汉西来,高楼下、蒲萄深碧。犹自带:岷峨雪浪,锦江春色。”——《满江红寄鄂州朱使君寿昌》
苏轼喜好游山玩水。虽然他多次被贬,但他每到一处,就放开心胸,尽情地走进深山,走进河滩,到自然中寻找精神上的解。与其说是游山玩水,不如说是走进另一个真实的世界,可以使心灵平静,继而去关于思考作文关于人生的一些问题。正如《西江月》中所写:“照野弥弥浅浪,横空暧暧微霄。障泥未解玉骢骄。我欲醉眠芳草。可惜一溪明月,莫教踏破琼瑶。解鞍敧枕绿杨桥。杜宇一声春晓。”在山水中,看见的不仅仅是美丽和寂然,更多的是寻求心里的寄托,不断关于思考作文人生的哲理。这些确实能使他忘记或暂存被一的痛苦与屈辱。“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不正是他对人生的哲理的诠释吗?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喜好交友。他被流放到哪里,哪里就关于朋友作文遍地。他的关于朋友作文不分身份贵贱,从农民到官员,从文人到侠客……可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赤子之心。他们之间流动着一种宝贵的气息——侠义。而且他对关于朋友作文以诚相待,总有许多关于朋友作文在身边。聚合后来他被贬,人们躲他还来不及,他的关于朋友作文们却始终陪伴着他共渡难关。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着甚干忙。事皆前定,谁弱又谁强。”——《满庭芳》
苏轼淡薄名利,不慕虚荣。官场上,官员们必须阿谀逢迎,不小心就会丢掉性命,甚至牵扯一家老小。尽管如此,仍然有无数人不顾一切跻身官场,而且还低声下气,只为荣华富贵。而苏轼却看透了官场的黑暗,不看重名利金钱,在得到朝廷重用的时候仍然选择远离官场。多么超然脱俗的一种境界啊!我想,正是因为他看透一切尘世烦恼,才使得他如此乐观豁达,人格高尚。
这就是苏轼,这就是豁达乐观的苏轼,这就是我心目中的苏轼。
我心中的苏轼9
1037年的一日,在温暖的四川盆地中,一颗光华将普照万世的文坛巨星出生了,他便是苏轼。他为后世留下不计其数的诗书作品,他的一生如万顷巨波中的一叶小舟,曲折坎坷,但是,他却能航行得十分自在。自在的心灵不只影响他的诗文,生活更被后世所赞扬。但这背后也隐藏了许多辛酸,许多神秘,他就是这样一个人,这样一个独特的苏轼。
苏轼的品格、事迹、作品已经被后世吹捧得万古无一,然而在他乐观豁达的神奇身影后,也藏着不凡人所具有的喜怒哀乐。苏轼的为人也许并不如他的精神一般超脱俗世,然而正是在这超脱俗世的精神影响之下,才造就了他的为人,才造就了他的故事,他的诗文。苏轼与其弟弟、父亲在同一年进京赶考,三人竟也都能在朝廷谋得官职,可谓是北宋众举子中的特例。但他们也生不逢时,活在一个表面平静,实则暗流涌动的社会。尤其是在勾心斗角的朝廷中面对王安石的新法与其它势力的掺杂,让初涉政事的苏轼未免有些为难,但他的文人直觉却为他做出了选择,可惜是与大潮流相左的,自己被抓入乌台,许多朋友为保得自身安宁而攻击他,让本来欣赏他的皇帝也为了难。最终保住了性命,被发配黄州。他的第一次被贬的经历,让我看出他那追求自我理想的文人之心,让他不能扎根于朝廷,我们也不难从中看出一个固执的封建文人的形象。
苏轼的大半部分人生几乎在贬谪之中,而他许多精彩的诗文也是写作于此时。在苏轼真正获得乐观旷达的品格前有着许多悲惨的心情。苏轼初到黄州住在一户寺庙中,一天晚上夜深人静,苏轼回想曾经的美好时光,对比如今悲惨境遇,写下了一首《采桑子》,“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诗中的场景孤寂悠远却令人惊悚,无处不流露出诗人悲伤的心情,这也能看出此时苏轼并不具备一颗旷达的心。他的性格还是和大众一样,因挫折而生悲。
苏轼虽然也有成功后的阴影,但他的文学造诣是有目共睹的,西湖、庐山、月夜——世界万物早已化作他的知心朋友,与他作伴与他同行。他又精于散文,无论在石壁耸立,江水汹涌的赤壁,还是在黄州的月夜下,他用他简练而优美的语句,勾勒出一幅幅美丽的画卷。他的书法与文章也相得益彰,广播后世。他的思想受到不同文化的感染,让人神秘莫测。他也与世无争,耕耘着自己的东坡。苏轼的一生如一首交响曲,每个乐章都带着不同的感情,但始终有着相同的信念。
苏轼其人也许正像他笔下的庐山,我们无法看清他的正面目。但我相信他的思想与精神已经随着时间,渗入了中国人的灵魂。
我心中的苏轼10
提到苏轼,我脑中第一时间出现的就是杭州的苏堤。
杭州的景色秀丽,想必苏堤也是充满了优美的的气息。再和苏轼的文章《浣溪沙》联系起来,一位心系百姓,文风优雅,风度翩翩的才人展现在我的眼前。来到山东诸城,苏轼的《密州出猎》又映入我的脑海。这种情绪又和在杭州苏堤上有所不同,是一种坚定的报国之心,虽然报国无门,可是苏轼却毫无自暴自弃之心。我不禁又对苏轼对于朝政的忠诚之心肃然起敬。每当我看到苏轼那拥有超水准的字画书法时,我对苏轼的文采有崇敬万分。这是一位为人正直,文采超绝的伟人,抱着对苏轼的崇敬之心,我去参观了杭州,看到了西湖一刹那,更能体会苏轼当时醉赏西湖所写下的《饮湖上初晴上雨》时的心情,同时,苏轼更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对于已获成就无数的他任然为人亲和,这是我最欣赏苏轼的其中一点。
【我心中的苏轼】相关文章:
1.我心目中的苏轼
2.我心中的烦恼
3.我心中的梦想
4.我心中的榜样
5.我心中的冬天
6.我心中的冬天
7.我心中的校园
8.我心中的未来
9.我心中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