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作文

2021-04-03 诗歌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诗歌吧,诗歌具有音韵和谐,节奏鲜明,读起来朗朗上口的特点。诗歌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诗歌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诗歌作文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诗歌作文 篇1

  去年的某日,你还是个女汉子

  平头、短发、一脸的淘气

  那天我费了好大的劲

  才弄清你与那些男孩的差异

  已经忘了是你的胸部不够大

  还是你的臀部还不够翘

  总之,你给人的感觉可不够妙

  衣衫总是那么别扭

  模样总是那样简陋

  我只想让你赶紧从我身边gogo

  许多人像我一样对你表示鄙夷

  这无关理智,只关情趣

  可没想到你真会突然消逝

  没有理由,也没有任何消息

  你走的竟是那样神秘

  从此就再无踪迹

  我记忆的大门也从此对你关闭

  直到,直到你出现的当日

  过往的记忆突然被屏蔽

  站在我面前的你

  竟让我莫名地颤栗

  似曾相识,却又难以回忆

  扑面而来的是你逼人的清丽

  这让我不由得张开鼻翼

  大口大口地喘起了粗气

  啊呀呀,怎么可以

  是谁的妙手创造出的奇迹

  一笑一颦,眉宇间写上了黛玉

  一举一动,湘云的味道在你身上充溢

  从小我就喜欢丑小鸭的故事

  灰姑娘是每一个女孩励志的神谕

  说不出对你的一片情愫

  先前的鄙夷竟然悄然而逝

  你就是女王呀

  我愿意接受你的全权统治

  我甘愿俯伏在地

  无怨无悔地做你的奴隶

  只求你不要将我鄙弃

  请原谅我有眼无珠、趋炎附势

  可世人不都是这样无耻势利

  我,我已无法在你面前保持理智

  你的美貌就是一种绝对的权力

  你将我拿去吧

  任凭你怎样处置

  我的存在已变得毫无意义

  我的女神

  现在,你就是我万能的上帝

诗歌作文 篇2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其中,诗歌更是我们民族情感和智慧的凝结,值得我们每个人去传承和发扬!

  诗歌是一种情感表达!现代人路过朋友的居所时,通常只会短暂停留。但是古人在访客这件事上,却颇有讲究。孟浩然在《过故人庄》里道:“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主人相邀客人来聚,把酒言欢,离别之时,甚至约好了下次见面的时间。这样的真情厚意,需要我们细细体味和感悟。

  诗歌也体现了社会风情。“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天的喜悦就这样被渲染出来了,在那个以农耕为主的年代,时令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便有了许多与节气相关的文化留在了诗歌当中。“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时节的落寞悲戚,满溢于诗句中。直至今日,中华民族清明祭祖的传统还在代代延续,这与无数优秀诗文的传播密不可分。

  诗言志,在中国文化中,诗歌常常表达的是一种精神!有抒大志大勇者:“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是一种壮士的豪情,一种勇者的无畏。有抒家国情怀者:“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一种为国效忠的誓言,一种心怀家国的英雄主义气概。当然,也有抒个人精神者:“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这是一种品性,一种人生追求。

  古往今来,无数诗歌抒发人文情愫,表达文化传承,体现出优秀的民族精神。作为当代人,我们应该把这份优秀的文化瑰宝,代代传承下去。

  美国有全民读诗日,他们认为,诗歌是一个民族的秘史,是全民的灵魂。中国将诗词编于中小学课本之中,一点点地用诗歌熏陶着孩子们的心灵。从最简单的“春眠不觉晓”到大开大合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每一首都是我们心灵深处的记忆。但这些还远远不够。我们的社会,各行各业的人,都需要这样的瑰宝来浸润。于是,像“中国诗词大会”这样的节目应运而生了,既汲取了诗歌的精髓,又创新性地融入了现代人的生活。给传统文化新包装,使它顺应时代,融入时代。

  几千年灿烂的中华文明,为我们留下了众多的诗词瑰宝。在当今传媒手段千变万化的时代,我们应用新方法、新视角、多样式传承诗歌和发扬诗词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诗歌作文 篇3

  轻舟行去,从渡口廊桥,经入水亭台,进入青石小巷。依在睡梦中,却不知如何走进了婉约清丽的秦淮河畔。在一本书看到一句话:“时间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走,没有晚一步,刚好遇见了你。”我想,在青春苍茫的岁月里,执一卷诗,在午后、黄昏安静的时间里,独坐楼宇,字字唇齿间轻轻流转,如涉水的美好。

  夜幕下的秦淮河显得寂静,忽然想起那句诗“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月色里的淮河,薄雾在一束冷淡的月光里袅袅散去,模糊了岸边的烛火;可琴弦瑟瑟,人移影动,在缓缓的水流里入映成静美的剪纸画。

  夜深,人渐渐睡了去。当一抹晨光射进这古老城镇,眼前商贾、文人往来不绝,街道旁整齐列着古画、珠玉、翡翠和丝绸,所见令人眼花缭乱。河边鸥鹭慵懒张开双翅,轻轻掠过水面,朝远飞去。岸边梨花似雪,淡淡的香,在春风里化不尽,柳絮如烟。妆楼纷繁热闹,沉入梦中的酒客面带笑意,似还在回味吴姬压酒。

  行至古桥,只见对面迎来一骑青骡的素衣女子,腰若流纨素,纤纤细指,不施粉黛,或许是遇见了熟人,眉眼里有几分关切,却又不露声色,只听得一句“生可安好?”抬头见她面淡如水。随后,轻扬而去,或许是曾经爱过的男子吧!却能够如此,不纠缠,不依恋。原以为秦淮河边的爱情必定是如梁祝般缠绵,如杜十娘与李甲般敢爱敢恨,可一句“生可安好”的平淡却不失色于“山无棱,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的热烈。足可见秦淮女子的聪慧与淡定,所谓过往,付于前尘,皆不计较。

  看着女子远去的背影,总觉得有一瞬间的熟悉,踩着青石,忽思绪如潮涌来,那脸上的淡定恰似那个柳如是。秦淮河水赋予了此地女子温婉如水,小家碧玉的特点,但女子的才学却并不亚于秀丽的容貌。柳如是虽身于青楼,却与当时复社、几社和东林党的文人都相交甚深,一起纵谈时势。她在明清之际享誉盛名,位于秦淮八艳之首,可见之奇。词坛千古一帝李煜也生于秦淮,被称为词坛翘楚的纳兰容若曾说:“花间之司,如古玉器,贵重而不重适用,宋词适用而少质重,李后主兼有其美,饶烟水迷离之致。”李煜之词后期多以凭栏远眺,梦里重归为主悼写亡国之痛,《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为其追忆往事之代表作。

  不知何时又踱回了秦淮河边。我想,秦淮盛极之时,淮河静静流淌着。或许它早已知晓这座喧闹的古镇会有一天变得岑寂。“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谁遣凄凉满眼中?萍花渺渺又秋风”。曾经的繁华终究还是败落,金陵城中尽凄凉,歌舞散去,楼台尽空。淮河依旧沉默着,后人遣责“商女不知之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它也不言语,不辩驳。秦淮之富饶虽已经消逝,但它至少曾经让那么多人神往,它曾经的美好已经成为人们心中一道永恒的风景。

  曾经“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的场景,曾经“含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的佳语,都在夕阳斜入地平线的瞬间,褪去华裳,进入这一片水域,洗尽铅华,淡去浮世尘嚣。如那聪灵女子,白日入眼尽是些纷繁复杂,便于夜拂去红尘,一袭素衣就着月色清辉入睡,这般,更贴进了灵魂清澈无瑕。

  此时,眼前的秦淮依旧是纷繁热闹的,一采莲女一楫轻舟,浴着清风,从芙蓉浦归来,于溪口浣衣,一曲轻歌,日暮归去。而我嘴角也勾起了一抹微笑,若有来生,愿生于秦淮河边,不是非要成为什么英雄儿女,如那采莲女般,足矣。

  秦淮入夜了,而我在梦境中不肯醒来,怕太过匆忙,指间不能留得一丝清香,想听完淮河谱就的这曲曼妙之歌,在记忆中留下永恒的弦音,温暖我苍促的青春之路。

诗歌作文 篇4

  北方

  已被大雪覆盖

  寒风在旷野上怒奔

  黑夜冻得四处哀号

  而伊人心中

  却没有容留冬天停留

  诗句中

  依然是荷花的清香

  和桃花的蓓蕾

  伊人将窗花

  编制成江南的三月

  把炉火调旺

  让蝉儿自由的欢鸣

  伊人踏波而来

  披着春月的轻纱

  闪烁着秋水的眸子

  朱唇开启

  便是一串泉水般的悠然

  伊人依水而居

  拈花轻嗅

  把孤寂默默捻出香味

  在柔软的词调中蔓延

  伊人也偶尔开门远望

  让寒冷催醒思绪

  捧一捧雪用相思

  慢慢消融

  或一把揽过黑夜

  用梦境捂暖

  并轻放寒风

  押稳锦文的韵脚

  伊人在北方

  心中没有冬天

  冬天只是词句中的豪放

  放在花间集里

  也只是偶尔激昂的一阕

诗歌作文 篇5

  冬之怀古

  冬天可以说是最难熬的季节了,寒风凛冽,万物肃杀。路上的行人都耸肩驼背、神色匆匆,急着躲回房间保暖,似乎对什么都没有了太大的兴趣。就算是下点雪吧,大家又开始烦恼出行的麻烦了。这么漫长的冬季,我们的古人是怎么度过的呢?就让我们穿越时空,看看古人的冬天吧。

  冬日与酒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白居易

  古人的冬天是一定离不开酒的。寒冷的冬夜,两三知己,围坐在火炉旁,谈古论今,纵情诗酒,那是多么清雅又深厚的情意。或是家人簇个火盆,吃饭的时候热热的喝上一壶老酒,又御寒又温馨。而那些孑然一身、落魄飘零之人在冬日更是要日日与酒为伴了。还记得《水浒传》中林教头发配沧州看管草料场时,花枪上挑的酒葫芦吗?在这里,酒既是林冲寒冷冬天的御寒之物,更成了他奋起反抗、走上梁山的催化剂。酒,可以说是冬日的最佳点缀。

  冬日与雪

  才见岭头云似盖,已惊岩下雪如尘。千峰笋石千株玉,万树松萝万朵云。 ——元稹

  古人浪漫而多情。常常会“因雪想高士”。《世说新语》记载:“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雪夜美景,名士风流,想来既让人捉摸不透又觉得余韵无穷。谁能明白王子猷在那个四望皎然的雪夜想到了些什么呢?而明朝张岱在大雪三日之后,在“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之时,独往湖心亭看雪的清兴又怎是一个“痴”字说的完的呢?雪,给冬日增添了一抹动人的雅致。

  冬日与梅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王冕

  梅因它的凌寒而开和冰清玉洁一直是诗人们喜爱的吟咏对象。踏雪赏梅更是古人冬日最雅致的活动。想一想吧,一个银装素裹的琉璃世界,一树一树的白梅红梅在寒风中颤抖着美丽的花瓣,空气里是沁人心脾的梅香??这是多么诗意美好的生活啊!怪不得李清照在《清平乐》中叙道:“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赏着寒梅,酒不醉人人自醉啊!而《红楼梦》里妙玉收拂红梅上的雪来烹茶的清雅兴致更是让人无比神往!

  《雪梅》

  [宋]卢梅坡

  有雪无梅不精神,

  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

  与梅并作十分春。

诗歌作文 篇6

  你在月下轻叹一声:“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时的惆怅与孤寂,我是记得的。

  你在漫游中度过了大半生,李白,你的喜怒为后人留下了传诵的经典;你的哀乐为我们展现了豪放旷达的美篇。当从你的诗中读出你那犀利的感情与非凡的意境时,我想,我是倾心于你的。当在你的诗中寻找到我前进的方向时,就注定,我将乘着你诗歌的翅膀一路成长!

  是啊,你在怀才不遇,颠沛于人生流离中时,仍以旷达的心态挥写下“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千古名句。你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的身影,又怎能不让我铭记你的精神和意志?又怎能不让我在成长道路上遇到挫折和困难时打起勇气?吟着你的诗句,我坚定向着也许坎坷、也许不易的未来毫无顾虑的迈开大步,尚还稚嫩的眉宇中写满了坚毅与自信,不畏失败的挑战和前方的艰辛。在成长的道路上,是你,让学会了挑战与自信。

  而在我经历失败之后,尤其是最不堪的失误:就像自己本以为发挥得很好的文章意外落榜;就像自己在演唱最熟悉的乐曲是意外破音;就像自己在课堂上自信满满的说出了答案,可结果却是错的……这些是让自己最接受不了的难堪。可是,当我想起你在茫然踌躇时仍会举杯吟出:“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言壮语时,我坚定了信念。是的,世上能有什么可以让自己颓唐不堪的呢?只要想起你,你那些被世人传诵千古的诗词,我定会从失落中站起来,再一次坚定自己的脚步与梦想。在成长的道路上,是你,壮大了我将要坠入深渊的心,是你,让我学会了勇敢与坚强。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即便你颠沛流离,但仍能不畏权贵,洁身自好,淡泊名利。这不但使你留下了千古美名,更让后人领略到了你高洁的风骨。而我不仅要敬佩你,仰慕你,更要将这种精神发扬。在成长的道路上,正是你,让我懂得了坚韧与清高。

  李白,你是中国诗歌道路上一尊永恒的.丰碑。你那雄奇豪放的诗词歌篇,我将以它为师,为友。在我成长中最迷惘的时刻,我的目光将会因它而变的明晰,坚定……

诗歌作文 篇7

  诵读这个词大家都非常熟悉,但是在诵读和选书方面就不一定能懂了。古人在《弟子规》这本经典中写到“非圣书,摒勿视。蔽聪明,坏心志”。在诵读时也有这样的讲究,“读书法,有三道。心眼口,信皆要”。

  我的青春就是从诵读开始的。

  在上一年级的时候,爸爸就明智的给我选择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弟子规》,还给我找了一位教我诵读的崔老师。当我第一次到崔老师家的时候,崔老师一见面就先和蔼可亲的像我们鞠了一个标准的九十度躬。当时我还小,只知道老师做什么我就做什么。所以就糊里糊涂的轻轻弯了一下腰。我的第一堂诵读课就这样开始了。

  在一个十多平米的小客厅里。崔老师领着我坐在一张桌子旁。她坐在我的对面。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的和崔老师接触。她长着圆圆的脸蛋,细而黑的眉毛下有着一双安详、慈爱的眼睛,说起话来柔和、缓慢。我的心一下子就不紧张了。这时,崔老师说:“老师先给你讲一下为什么要鞠躬,一是鞠躬是给自己鞠的------时刻提醒自己保持谦恭的心。二是鞠躬是给对方鞠的-------学会尊重他人是做人最基本的美德。好了,接下来我们就开始学习诵读。崔老师说:”诵读有几个要点。

  1、要先洗手,目的是要保持书本的整洁。

  2、要静坐一会儿,目的是去除好动的毛病。

  3、诵读还要做到《弟子规》的“凡道字,重且舒。

  勿急疾,勿模糊”。这句话的意思是告诉我们在诵读的时候要口齿清晰,咬字要清楚不要太快,更不要模糊不清。然后崔老师就一段一段的教我诵读《弟子规》,直到读熟为止。诵读完后我的心里非常的清净、安详。这种清净、安详的心一直伴随我到现在,虽然有的时候还会浮躁,但一想起崔老师的教诲。我的心就会很快平静下来。

  那时,崔老师还跟我讲过,《弟子规》原名叫《训蒙文》,是由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根据《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所编写的。后来经过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编成一千零八十字的《弟子规》。有道是“读书百遍,其意自现“。只要我们用真诚、清净的心来做事,来诵读。就没有不成功的事情。

  就这样,我少年时代就养成了良好的诵读习惯。后来,由于离开了崔老师,诵读的习惯就开始时断时续了。现在才感觉到特别后悔,后悔那时没有抓紧时间好好学习。书到用时方恨少,我现在悔悟了,决心继续坚持学习诵读。争取让经典诵读伴随我的一生。

【诗歌作文集合7篇】相关文章:

1.诗歌作文集合六篇

2.诗歌作文集合五篇

3.【精华】诗歌作文集合8篇

4.【精华】诗歌作文集合10篇

5.【热门】诗歌作文集合6篇

6.精选诗歌作文集合五篇

7.轻叩诗歌作文集合7篇

8.【推荐】诗歌作文集合6篇

上一篇:轻叩诗歌作文 下一篇:诗歌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