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的杨修读后感
《杨修之死》读后感
读完整篇文章,我的脑海中不禁浮出一个疑问:杨修之死是谁之过?
细想,这是杨修咎由自取,正所谓聪明反被聪明误。
首先,纵观杨修一生,他并没有像谋士程昱那样,在军事上或政治上给曹操出过什么对策,只是一味地在“门内添活乃阔”和“一人一口酥”等小事上卖弄小聪明,他还自解“鸡肋”,惑乱军心,这是何等大事,曹操岂会放过他?
他还参与了曹氏立世子的争斗中,这本就是为人臣子的大忌。即使曹操现在不杀他,日后,曹丕也一定不会放过他。
当曹操问谋士贾明的时候,贾明没有表态。单从这一点上看,贾明比杨修聪明多了。
再有曹操“梦中杀人”,本来就是玩弄权术,以掩人耳目,而杨修偏偏要说破,叫曹操如何容他?
杨修有确学识渊博,才华过人,能够读懂曹操的心思,但他察觉到曹操的杀修之心了吗?我想应该是没有,他真是小事聪明,大事糊涂啊!
我认为,杨修之死怪不了别人,只怪他卖弄才华,锋芒太露,又恃才放旷,不知检点。
所以,一个人聪明,学识渊博是好事,但为人处事要谦虚、谨慎,否则一定会惹祸上身!
杨修之死
笔者最早接触到有关杨修的文字是在《三国演义》中。据该书的第七十二回记载,杨修平时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曹后借口“鸡肋”事件,以惑乱军心之罪杀之。其实,这并不可信。据陈寿的《三国志》载:“……植既以才见异,而丁仪、丁廙、杨修等为之羽翼。……植尝乘车行驰道中,开司马门出。太祖大怒,公车令坐死。由是重诸候科禁,而植宠日衰。太祖既虑终始之变,以杨修颇有才策,而又袁氏之甥也,于是以罪诛修。”后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时,对杨脩之死有一个比较完全的记载:“《典略》曰:……植后以骄纵见疏,而植故连缀修不止,修亦不敢自绝。至二十四年秋,公以修前后漏泄言教,交关诸候,乃收杀之。修临死,谓故人曰‘我固自以死之晚也。’其意以为坐曹植也。”由是观之,杨脩之死,乃因曹植失宠所致也。
至于杨修的传记,则略见于《后汉书》卷五十四《杨震列传》:“修字德祖,好学,有俊才,为丞相曹操主簿,用事曹氏。”亦见于《典略》:“杨修字德祖,太尉彪子也。谦恭才博。建安中,举孝廉,除郎中,丞相请署仓曹属、主簿。是时,军国多事,修总知外内,事皆称意。自魏太子已下,并争与交好。”其实,杨修不过是“为丞相曹操主簿,用事曹氏”,官不居要位,其身名远不及其祖父杨震、父亲杨彪,死时年仅三十有四,却以才思敏捷而闻当世,这从解“活”、解曹娥碑文等足见一斑。难怪《后汉书·杨震列传》结尾以“才子”赞之。
《三国演义》中说曹操嫉妒杨修的才能,借口鸡肋事件,杀之而后快。但这于情于理都是不合的,因为曹操既是一代奸雄,又是一代文学家,是“建安风骨”的中流砥柱,对在“建安七子”中无一席之地的杨修,他是没有理由与之过不去的。据《后汉书·杨震列传》载:“后子修为曹操所杀,操见彪问曰:‘公何瘦之甚?’对曰:‘愧无日惮先见之明,犹怀老牛舐犊之爱。’操为之改容。”曹操动容的原因不外乎有二:一是有感于杨彪的爱子之情;二是对杀杨修有那么一点后悔之意。且说曹操杀了杨修之后,还给杨修的父亲杨彪写了一封信,即《与太尉杨彪书》。在信中,曹操可是把杀修的责任推得干干净净,还说杨修是咎由自龋“今军征事大,百姓骚扰,吾制钟鼓之音,主簿宜守。而足下贤子,恃豪父之势,每不与吾同怀,即欲直绳,顾颇恨恨。谓其能改,遂转宽舒。”说杨修依仗父亲的权势,不遵守军令制度,还专门同他作对。还说“复即宥贷,将延足下尊门大累,便令刑之。”言外之意,杀杨修是替杨彪清理门户。杨彪读后不禁心惊肉跳,只得违心地回答说:“相子之行,莫若其父,恒虑小儿必致倾败。足下恩怨,延罪至今,闻慰之日,心肠酷裂!”试想,不给你来个满门抄斩,诛连九族,已是不幸中的.万幸了。这样,杨修之子杨器、孙杨准才有机会“知名于晋世”。与杨修同事的丁仪、丁廙兄弟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三国志》载:“文帝(曹丕)即王位,诛丁仪、丁廙并其男口。”曹操想通过严明军纪,提高战斗力。而杨修不过是认为军纪过于严厉,可以更“宽舒”些。从某种程度上讲,杨修是站在老百姓的立场,是为老百姓着想的。只可惜,他不讲究方法,不能晓之以理地说服他的顶头上司,而是自作聪明,公然带头对着干,这样的人对上司而言,自是眼中钉,肉中刺,欲去之而后快。更要命的是,杨修所处的大环境是“中国虽清,方外未夷”,而曹操是心怀大志之人,早就想一统天下。由此可见,杨修并不是一位识时务者的俊杰。
【聪明的杨修读后感】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