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只鹤 读后感
在这里,请允许我摘录一段百度百科对《千只鹤》的评价:在川端康成的整个创作中,《千只鹤》占有重要地位,这部作品从多方面反映了作家创作的独特风格;同时,《千只鹤》也是一部十分复杂、非常容易引起歧义的小说。
我从百度百科的评论中获取了两个信息:一是《千只鹤》是一部代表川端写作风格的重要小说;二是《千只鹤》是一部复杂的小说。
《千只鹤》是川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三大作品之一,因此说《千只鹤》是一部重要的小说,恐怕没有异议。然而和《古都》、《雪国》比起来,《千只鹤》是一部另类的小说。《古都》、《雪国》把叙事和写物交错起来,在叙事同时穿插大量景物和风俗的描写,甚至让人感到事件镶嵌于景物中,因此情节显得很松散;但《千只鹤》始终在叙事,即使在写物上也是绝对紧跟情节走,而不像《古都》、《雪国》那样发散,因此《千只鹤》的情节就显得格外紧凑。《古都》、《雪国》尽量避免直面矛盾,因而情节上就显得很平和;而《千只鹤》则直面矛盾,如书中有让文子与菊治对峙、让文子与近子对峙这两个情节。《古都》,特别是《雪国》,都刻画了性格较为鲜明的人物;而在《千只鹤》中,除了栗本近子,其他人几乎没有给我留下什么印象。《古都》、《雪国》后让人印象颇深的是那一个个人物,而读完《千只鹤》则引发对剧情和道德的思考。
然而,毕竟是川端的小说,《千只鹤》也有着和《古都》、《雪国》相似的地方。从文风上看,《千只鹤》用词精确,描写细致入微,常常从一个细节发散到全局,构成川端式的象征。如小说的标题“千只鹤”是指稻村雪子皮包囊上的装饰,而川端从把这个细节象征成了雪子,也象征成了菊治对无暇之美的渴望。小说的对话也和《古都》、《雪国》那样极富日本连歌的韵味,对话能充分表现人物性格,并且耐人寻味,典型的川端式对话。和《古都》、《雪国》一样,《千只鹤》在展开情节时以文化风俗作为载体;《古都》是以京都的风景及节日为载体,《雪国》是以雪国的风景和传统为载体,而《千只鹤》是以茶道为载体。因此川端的小说总有浓浓的日本风情。虽然《千只鹤》直面矛盾,不过在处理矛盾方面,和《古都》、《雪国》一样,都把矛盾给弱化了。如尽管菊治和太田夫人发生了不道德的情爱,但只有近子和文子知道这件事,并且近子只是关心太田夫人不要再“打扰菊治少爷”,而文子只是归咎于她的母亲,这样一来,由不道德的乱-伦所产生的矛盾被大大弱化;再如当菊治得知文子结婚的假消息,川端立马就让文子出面澄清,把这个误会消除了。这种将矛盾弱化的写法在《古都》表现得更为明显。这种写法使《千只鹤》还有川端其他的小说摆脱于世俗纠葛的沼泽,而显得清新。
但和《古都》、《雪国》相比,《千只鹤》显然是不同的作品。有人把川端的作品分为两类:一者就像《伊豆的舞女》、《古都》、《雪国》那样的清新小说;一者就如《千只鹤》、《睡美人》、《一只胳膊》这样的色调比较阴暗的小说。
《千只鹤》的确是一部复杂的小说,复杂得让我不知道如何来写这篇读后感。其实,我之所以把《千只鹤》的读后感单独来写就是因为这部小说十分复杂。我一度很犹豫是否写这篇读后感。由于我年纪尚小,文学造诣很浅,并且生活阅历少,使得我难以把握《千只鹤》的主题;再者,《千只鹤》是我最近所读的川端的作品,没有足够的时间领会小说的主题,如果再过三四年,可能我会对《千只鹤》有更加深刻的体会。但现在,我只能把我所感受的写在这里,
《千只鹤》的复杂具体体现在故事情节、记叙手法、思想主旨这三个方面。
《千只鹤》的故事情节的确复杂。丧失双亲的三谷菊治与亡父的情人太田夫人发生了情爱关系,太田夫人死后,其女儿太田文子与菊治保持联系,最后也发生了关系。另一方面,菊治亡父的又一个情人,茶道师傅栗本近子(也有的地方翻译成栗本千花子)憎恨太田夫人,认定太田夫人会打扰菊治的幸福,于是把自己的女弟-子稻村雪子推荐给菊治。文子最后离开了菊治,(书中暗示可能是自杀了)而那个左乳上长着巴掌大的黑痣并且长着毛成了中性人的栗本近子仍按原来的方式生活下去…《千只鹤》的故事情节之复杂,可见一斑。
然而,川端把这样一个复杂的乱-伦故事——其中还穿插了十分纠结的人物关系——有条不紊,并且不削弱感情-色彩地叙述出来,是十分不简单的。这恐怕就要归功于川端高超的叙事技巧。大多数作家为了叙述一个复杂的故事,都会用一个别具匠心的技巧。如《百年孤独》采用独特新颖的倒叙方法来阐述马贡多的历史。但川端的技巧与众不同,他的技巧在于让人看不出他用了技巧。川端在叙述《千只鹤》这样一个复杂的故事时,情节的发展给人的印象是自然而然的。《千只鹤》里纠结的人物关系,经川端的叙述后,让人感到是清晰并且是深刻的,而不是杂乱无章的,但事后思考川端是怎么将其叙述下来的,却毫无印象。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川端为了使《千只鹤》情节紧凑,始终围绕菊治叙述情节,而与菊治无关的情节大多采用插叙。在插叙方面,川端十分注意分寸。如在小说开头第一次插叙关于栗本近子的情况,只交代了她是菊治亡父的旧情人,而与栗本近子息息相关的太田夫人是在后来菊治见到太田夫人才开始插叙介绍的。《千只鹤》有大量人物心理活动的描述,有时候甚至是心理活动而推动情节发展的。川端之所以能有分寸地插叙和利用心理活动推动情节,是因为他把一切建立在人物意识流动的基础上。无论是插叙,还是心理活动,实际上都是由菊治这个人物的意识流动展开的。小说开头插叙介绍栗本近子,正是因为菊治要去参加栗本近子的`茶道会;而小说插叙介绍太田夫人,则是因为菊治在茶道会见到太田夫人的缘故。正是因为川端将意识流动作为中心,才使《千只鹤》才叙述情节上有条不紊。
《千只鹤》的思想内涵无疑是复杂的,就像百度百科说的那样“非常容易引起歧义”。我曾经看《千只鹤》的书评,几乎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理解,甚至每个人的理解有天壤之别。然而《千只鹤》也许就像《小王子》那样,阅历不同的人阅读有不同的感受,而且在不同的年龄段阅读也有不同的感受。作为一名高中毕业生,我也有自己肤浅的理解。
网上很多人认为《千只鹤》写的是真爱和道德之间的矛盾。网上认为,太田夫人和太田文子是绝对的受害者。虽然太田夫人与菊治父亲有不道德的婚外情,太田夫人与菊治有乱-伦之恋,文子与菊治的恋情也不太道德,但太田夫人与菊治父亲的爱是真心的,太田夫人与菊治肉体上的乱-伦也是两情相悦的,特别是文子对菊治怀有甘愿牺牲自己的博大的爱,最后菊治也爱上了文子。相反,栗本近子则是一个绝对的反面人物。她多次阻拦菊治和太田夫人以及文子的事,还有她千方百计地为菊治和雪子牵红线,完全是她自己对太田夫人恨的体现。正因为有近子,菊治最后不能和文子在一起,造成了悲剧。
网上的这种理解完全把《千只鹤》看成了一部言情小说,这显然是违背川端的原意的。川端并没有把太田夫人以及文子当做绝对的弱势群体,也没有可怜她们。在《千只鹤》里多次描写太田夫人因高龄而表现的丑陋,并且隐隐地表现出太田夫人善于博取别人同情的狡诈的一面。在描写文子时,尽管川端用了诸如“单纯”、“美”等褒义词来修饰文子,但由于与雪子对比的缘故,文子的美不深刻。相反,文子似乎变成了她母亲太田夫人的化身,继承了她母亲丑陋的一面。栗本近子尽管在表面上刻画得无比丑陋,但她也不是绝对的反面人物。《千只鹤》反复强调近子乳-房上那块巴掌大并且长着毛的黑痣,使近子的形象让人作呕。小说还强调近子记仇、缠人、尖刻等缺点,特别是近子对太田夫人的恨以及对文子的捉弄似乎已经到了不可理喻的地步。但是小说中又有一段近子对自己的辩护:“我已经习惯当反派角色......虽说谈不上是报恩,不过,今天我是主动来充当这个反派角色的。”当川端在《千只鹤》加上这么一段话后,栗本近子似乎就不是那种胡搅蛮缠的人了。我们会想,也许近子看透了太田夫人的阴险狠毒和善于博取同情,所以才那么着急地为菊治做媒吧。因此,太田夫人、文子、近子都不是单纯的人物。《千只鹤》有不少菊治和文子两个人对话的描写。上面网上的评论认为在这些对话中,川端给了文子独立的人格,刻画了文子的性情之美,菊治也渐渐地爱上了文子。但是如果我们稍加观察的话,菊治和文子的对话一直都是围绕太田夫人而展开的,因而文子的性格在她母亲的阴影下就很不明朗,似乎并没有表现出文子的性格之美,菊治对文子的爱也只是因为菊治把文子和太田夫人混为一人的缘故。因此,上文中网上的那个看法是站不住脚的。
我认为,川端在《千只鹤》表现了人在尘世中的无奈感、人对道德的破坏欲望、人对无暇之美的渴望。
“菊治并不是软弱,而是无奈。”有人像这样评价菊治。《千只鹤》没有一句描写菊治对命运的绝望,也没有直接表现菊治被束缚的感觉,但菊治的确是被束缚的。栗本近子介入菊治的生活是因为近子是菊治亡父的情人,太田夫人和文子介入菊治的生活也是因为太田夫人是菊治亡父的情人。从根本来讲,菊治是绝对不想和近子有过多接触的,在没见到太田夫人及文子之前,他也是十分排斥她们的。但是就只因为亡父的缘故,菊治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一直都生活在亡父的阴影中。小说中近子三番五次地擅入菊治的宅邸,拦都拦不住;近子无理取闹似地为菊治安排婚姻。这些都增加了菊治的无奈感。菊治多次表示要卖掉亡父留给他的宅邸,不正是他对无法左右自己命运的反抗的体现吗?
长期生活在尘世这种压抑的、被规矩束缚的环境下,任何人都会有一种潜在的抵触道德的欲望,只不过大多数人没有勇气尝试,而菊治尝试了。菊治跟比自己年长近二十岁的亡父的情人太田夫人有了肉体关系,在太田夫人死后,菊治在文子上找到了太田夫人的痕迹,与文子又发生了肉体关系。如果要说这是川端对传统价值观念的挑战,不如说这是川端真实地揭示了潜藏在人物内心的欲望。
《千只鹤》里,无论是近子、太田夫人,还是菊治、文子,都不是正常的人物,他们的心理都有或多或少的畸变。只有那个拥有印着千只鹤包袱囊的稻村雪子是绝对纯净,绝对正常的人物。川端也把象征着稻村雪子的千只鹤作为小说名。川端在《千只鹤》对雪子的写法近似于他在《雪国》对叶子的写法:用墨少,描写抽象,性格符号化。叶子在《雪国》是作为岛村的臆想产物,而雪子在《千只鹤》中则是作为了菊治对无暇美的渴望。在雪子身上,没有违背道德的忤逆,但也没有遵循道德的印记。雪子所表现出来的,没有什么道德与非道德之分,体现的是超凡脱俗的和-谐。也许,川端的价值观既有着对传统道德的抗-议,也无可避免地遵从传统道德。在两者的矛盾中,川端就创造出了雪子这个纯净得无道德与非道德之分的理想化的人物。在《千只鹤》中,尽管菊治对雪子有着潜意识的渴望,但雪子无可避免地与他越走越远,这似乎象征了雪子这个人物是不现实的。(据说川端还写过《千只鹤》的续篇《波千鸟》,《波千鸟》里菊治还是和雪子结婚了。在这里就不考虑续作对原作在理解上的影响。)
【千只鹤 读后感】相关文章:
1.狐狸和鹤读后感
2.陈鹤琴读后感
3.陈鹤琴全集读后感
8.蒋捷:瑞鹤仙
9.陈淞《瑞鹤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