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为何失败读后感

2017-10-28 小学生作文

孩子为何失败读后感

《孩子为何失败》是的作者是美国教育改革者,美国当代教育改革之父霍特的作品,这是他根据自己的教学日记写出的第一本书。

读了这本书以后,对书本的内容有一些感想:孩子为什么失败,我想关键在于无效的学习。孩子在课堂上运用策略保护自己这一举动就能够说明学习在他们心中是件让他们倍感恐惧的事情。因为家长和老师都相信通过学习孩子会变得聪明,而未经孩子的同意就强加一些意念在他们身上,孩子的身心都遭到束缚恐惧感便产生了。孩子来学校上课只是无奈而被动地服从家长的意志。他们在学校的任何表现也只是为了应付老师而已,有点行尸走肉的样子。

霍特先生的学生马朱莉在他叫学生举出p结尾的动词后,激动的叫起来“我做不到”。霍特起先不知道她为什么如此激动,后来通过慢慢询问终于知道了马朱莉根本不知道动词的含义而只是一味地跟着老师的步骤在想问题,而这些问题她根本想不出,因此她十分恐慌。像马朱莉这样习惯听命与老师的安排、习惯听取老师给予的答案的学生在中国传统教育的课堂上有很多。在古代的私塾,一般都是老师一边念四书五经一边讲解,学生只需要听着然后回去背诵。这中填鸭式的教学形式一直延续至今,无形中规定了师生的关系——生服从师。这种关系是机械学习的问题所在。虽然现在很多教师都想改变课堂上的师生关系,但是很多都只是自己的一厢情愿。于是关系一旦约定俗成便很难改变,就像推翻封建王朝那样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

像马朱莉这样机械地跟着老师走的学习是没有内质的,也就是说这个过程中根本没有她自己的思考存在。她就想是流水线上的员工机械地操作着。艾米丽也是个操作工,她背单词时总是不去看单词而随便拼一个,而后也不去验证是否符合发音规律,更无论说将拼读与意义联系在一起。在我们班上也有着这样的学生,他们有口无心地读着语文课文,结果在要求背诵课文时便总是疙疙瘩瘩的;他们也会有手无心地抄写着我划给他们的词语,结果有些学生写出的字是形似而已,拼出的拼音总是平翘舌不分、前后鼻音不分,总之杨相百出。这种机械行为主要在于缺乏“思考”,进而缺乏“理解”。我观察过我们班的几个聪明的`孩子,他们不仅字写得好而且很准确,背书时也是一字不错。也就是说这些做得好的孩子并不是赢在多花了时间上,而是想霍特先生说的是赢在了里自控能力上,他们知道自己如何掌控自己的态度以及知道要用自己的思考去理解所要完成的任务,就是说要想在学习上略胜一筹就必须有自我意识。

学校生活往往不适合那些善于思考的学生

霍特承认,身为老师,他经常会以为自己和学生的兴趣基本上是一致的,他觉得学生们端坐在教室里听课是渴望学习,后来他才认识到,学生们来上学是情非得已。学生们上学的心理就像上医院一样。虽然医生强调他所开的药方对这些孩子具有特殊功效,但这些孩子所想到的却是药味苦涩,效果不彰,说不定还对身体有害。

在书中,霍特阐述了自己的教学理想:创设一个自由的课堂,学生们没有思想负担,就像他们小时候一样,对这个世界充满求知欲。对于一个教师来说,这是最重要的任务,要让学生感受到这个世界有趣、令人激动的一面,同时要让他们觉得这个世界是透明的,他们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学是孩子们的另一个家,一个随时设身处地为孩子着想的家,这里是学习的天堂,而绝不是禁锢孩子们的地狱!

【孩子为何失败读后感】相关文章:

1.生为何欢死为何惧

2.为何而生

3.向失败挑战的读后感

4.信任为何

5.失败是成功之母读后感

6.向失败者取经读后感

7.顽皮孩子读后感

8.发现孩子 读后感

9.跑吧孩子读后感

我是北大穷学生读后感 男孩为何要穷养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