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纲 读后感
十一放假前,在讲到春秋战国历史进行总结提升时,我依托课本知识和学生共同得出周朝的历史发展趋势:“西周分封——春秋争霸——战国兼并——嬴政统一”。结果一出,有学生提问:为什么春秋只是争霸,到了战国才开始兼并?我语塞。
假期我找到了张荫麟先生的唯一专著《中国史纲》(上古篇)拜读。张荫麟(1905—1942),字素痴,广东东莞石龙人。著名学者;历史学家。1922年毕业于广东省立第二中学。次年,考入清华学堂,张荫麟在清华求学7年,以史、学、才三才识出众知名,与钱钟书、吴晗、夏鼐并称“文学院四大才子”。1929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清华大学。是年获公费到美国斯坦福大学攻读西洋哲学史和社会学。1934年,回国应清华大学之聘,任历史、哲学两系专任讲师,并兼北大历史、哲学课。《中国史纲》原为高中历史教材,更是一种别具一格的通史读物。张先生依据自己的历史观对东汉前的历史作了较为严格的选择和取舍,用讲故事的方式写出中国历史的变迁、思想的贡献及若干重大历史人物性格和活动。
在“封建组织的崩溃”中我读到了这样文字:至迟在东周的初期,整个帝国里已有与此相类似的情形,充满了这个时代历史的是王室和诸侯间的冲突,诸侯彼此间的冲突,公室和氏室间的冲突,氏室彼此间的冲突。但亲者不失为其亲,宗族或姻戚间的阋争,总容易调停,总留点余地。-----宗族和姻戚的情宜经过的世代愈多,便愈疏淡,君臣上下的名分,最初靠权力造成,名分背后的权力一消失,名分便成了纸老虎,必被揭穿,它的窟窿愈多,则权威愈减。光靠亲族的情宜和君臣的名分维系的组织必不能长久,何况姬周帝国之外本来就不能特殊的'这两种链锁拘束的势力。
在“经济的进步与战争的变质”中,张先生写道:顾名思义,战国时代的特色仍在战争。这时代的战争,在质量上都大变春秋的旧样。在春秋时代,征战的目以取俘夺货、屈敌行成为常例;以占夺土地、残杀敌人为例外。在战国时代,则征战的目的以占夺土地、残杀敌人为常例,而仅只取俘夺货、屈敌行成为例外。国家对士兵,以首级论-功,每次战争动辄斩首十万八万,甚至二十万,甚至一坑四十万。我们的字典中最凶残的“屠城”一词是在战国时代出现的。“师这所处必生荆棘”,“大兵之后必有凶年”,都是这个时代形容战祸的实话。
至此,我被学生语塞的问题找到了答案。但我愈发被先生的文字所吸引。
诚如先生在《自序》(作于1940年2月)中所说:“回顾过去十年来新的史学研究的成绩,把他们结集,把他们综合,在种种新史观的提警之下,写出一部分新的中国通史,以供一个民族在空前大转变时期的自知之助,岂不是史家应有之事吗?”这一原则为此书树立了新异性、实效性、文化价值性、训悔功用性、现状渊源性五条取裁标准, “选择少数的节目为主题,给每一所选的节目以相当透彻的叙述,这些节目以外的大事,只概略地涉及以为背景;社会的变迁、思想的贡献和若干重大人物的性格,兼顾并详。”正是由于张先生的才华、学识,让大师们对他敬佩不矣。钱穆说:“故友张君荫麟┈┈年力方富,又博通中西文哲诸科,学既博洽,而复关怀时事,不甘仅仅为记注考订而止。然则中国新史学之大业,殆将于张君之身完成之。” 熊十力说:“张荫麟先生,史学家也,亦哲学家也┈┈其为学,规模宏远,不守一家言,则时贤之所夙推而共誉也。” 贺麟说:“他立志做第一等人,终能在史学界取得第一流的地位。书中真挚感人的热情,有促进社会福利的理想,有简洁优美的文字,有淹博专精的学问,有透彻通达的思想与见识。”陈寅恪说:“张君为清华近年学术品学俱佳者中之第一人。”许冠三说:二十世纪中国新史学的开山大匠,是两个广东人,一为新会梁启超,一为东莞张荫麟。
大师们敬佩的人却不是大师。
大家都知道,史论结合是历史研究和历史学习的基本原则,舍此原则历史学将不再是科学。《中国史纲》通篇采用史论结合的叙述方式,随处可见,这是本书体例的一大特色,我臆想这可能是张先生考虑到读者群是中学生的缘故。
大师的才华从他的笔下可略见一斑。在介绍“楚原兴起”,谈楚人生活充满了优游闲适的空气时写到:楚国的王族不是胼手胝足的农神,而是飞扬缥缈的火神楚人想象中的河神不是治水平土的工程师,而是含睇宜笑的美女。楚人的神话里,没有人面虎爪、遍身白毛、手执斧钺的蓐收(上帝的刑神),而是披着荷衣、系着蕙带、张着孔雀盖和翡翠旍的司命(主持命运的神)。适宜于楚国的神祇的不是牛羊犬豕有膻腥,而是蕙肴兰藉和桂洒椒浆的芳烈;不是苍髯皓首的祝史,而是采衣姣服的巫女。在写到“三晋及田齐的兴起”时写到:春秋时代的历史大体上好比安流的平川,上面的舟楫默运潜移,远看仿佛静止;战国时代的历史好比奔流的湍濑,顺流的舟楫,扬帆飞驶,顷刻之间,已过了峰岭千重。论世变的巨繁,战国的十年可抵得过春秋的一个世纪。若把战争比于赌博,那么,春秋的列强,除吴国外,全是涵养功深的赌徒,无论怎样大输,决不致卖田典宒;战国时代的列强多半是滥赌的莽汉,每把全部家业作孤注一掷,每在旦夕之间,以富翁入局,以穷汉出场,虽然期间也有一个赌棍,以赌起家,终于把赌伴的财产骗赢干净。
张先生还有一本文集,如能寻得,将细细品味,可谓幸事。
【中国史纲 读后感】相关文章:
1. 《童年》读后感
2.《童年读后感
3.《绿》读后感
4.《宽容》读后感
5.风筝读后感
6.《往事》读后感
7.毛毛读后感
8.幸福读后感
9.成人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