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好的读后感
牡丹的拒绝
读《牡丹的拒绝》时,看到这样的文字:"它被世人所期待、所仰慕、所赞誉 它因而增值而名声大噪,是否因此勾起人的好奇也未可知 "不知为何,在那一刹那,我想到了一个虽离我很遥远却一直让我牵挂着的人。
我是如此地热爱着这个人:我曾在四川因自己到达过他的出生地而欣喜不已;我曾对着他修剪的西湖苏堤久久凝望;我曾站在他一心向往的终南山巅抒发感慨 我甚至会在凛凛秋风中奔赴黄州,只为在他足迹所到达的赤壁旁吟诵一篇《赤壁赋》
他是苏轼。一个刻在我心脏里的信仰。
读课文时总觉得文中孤傲不群、安之若素的牡丹花与他是那么的相似,亦如他一般地坚持自己的主张,拒绝向权势低头;亦如他一般地惊才绝艳,宠辱不惊;亦如他一般地孤芳自赏,壮烈而洒脱。就像他那首千古流传的《卜算子》所写:"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剩捡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自比孤鸿的他,如文中的牡丹一样,那么骄傲,那么清高,即使是被贬,也不自艾自怜,而是顽强的发展,甚至出落地比以前更好。犹记得他曾在《超然台记》中这样评价过自己:"余之无所往而不乐者,盖游于物之外心。"于是,这样旷古乐天的豁达便呼之欲出了。
张抗抗无疑是个典型的中国文人,而现代作者或多或少会受到古人思想的影响。这篇《牡丹的拒绝》,似乎正是在那种"苏子遗风"的牵引下,诠释着一个带着几分不羁和狂放、挟着几丝对自然和对社会的嘲弄,却又无忧无惧、自在自得的形象。所谓托物言志,无非是将自己的向往灌注在笔下所描写的事物中,由此看来,作者所仰慕的,也无非是如苏轼一般豪放旷达的心境。
以前曾抄下苏轼的几句词贴在书桌上:"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现在看来,这便是那一带文豪超然物外的人生观及世界观的写照了吧。
我也曾一度为苏轼的遭遇而感到悲愤不已--这样一位积极执着地盼着精忠报国的奇才竟然被他的国家所遗弃,怎能不令人扼腕?!然而,这也许也正印证了余秋雨在《苏东坡突围》中的那句话:"越是超时代的文化名人,往往越不能相容于他所处的具体时代。"悲哀之余,也不得不释怀:也许正是因了这层层的重压和深深的痛苦,才造就了这样一个豪迈狂放的苏东坡!
而我所追寻的,也不过是这千年不泯的苏子遗风。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既是一部军事经典著作,又是一部光辉的哲学著作,是我国灿烂的古代文化中一份珍贵的遗产。孙子在书中揭示的一系列具有普遍意义的军事规律,不仅受军事学家所推崇,在经济领域、领导艺术、人生追求甚至家庭
关系等方面,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初读《孙子兵法》,只觉得晦涩;再读《孙子兵法》,脑袋会思考了,好象是有那么回事。如今,又捧起《孙子兵法》,想写点感悟,谈谈它在商业与
人生上的应用及它与它的影响力相关的东西。
一、《孙子兵法》与人生
世上每一个人都有各自的人生道路,但是人生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人生旅途中,既有坎坷,也有坦途;即有荆棘,也有鲜花;既有眼泪,也有歌声;既有痛苦,也有幸福;即有陷阱,也有成功……选择什么样的人生道路,如何面对人生道路上的种种不测,是摆在每个人面前严峻的人生课题。
孙子曰:"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 (《军争篇》) "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夫众陷于害,然后能为胜败。" (《九地篇》)这两句话意思是说,军队争取先机之利最困难的地方,是要把迂回的弯路变为直路,要把不利变成有利。把士卒投入危地,才能转危为安;陷士卒于死地,才能转死为生。军队陷入危境,然后才能夺取胜利。历史上不少名君良将正是运用孙子这一用兵思想,导演了一幕幕转败为胜,转死为生,转患为利的活剧。我国古代著名战将韩信井陉背水之战,就是"以患为利"的著名战例。人生竞争如同战场军争。在人生的旅途中,不但常有失意、挫折和失败,有时还会遇到突如其来的厄运。明智的人,正是在这一次次的挫败和一个个逆境中,逐渐变得坚强起来,成熟起来,从中获取了一次次胜利和成功。生活的辩证法告诉我们,逆境固然是人生道路上的不利条件,但当这种不利因素转化为催人发奋,战胜厄运的强大动力时,它又变成了好事。逆境可以激励弱者,造就强者;逆境可以磨炼意志,笑对人生。
孙子曰:"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可全。" "故知兵者,动而不迷,举而不穷。" (《地形篇》)这两句的'意思是说,了解对方,了解自己,争取胜利就不会有危险;懂得天时,懂得地利,胜利就可保万全。所以懂得用兵的人,他行动起来决不会迷惑,他的战术变化不致困窘。孙子在讨论"知胜之道"时,认为贤能的将帅,必须做到"知彼知己", "知天知地",不仅要了解敌人,还要了解自己;不仅要懂得天时,还要懂得地利。也就是说,必须把敌我双方的情况搞得非常清楚,才能下定战役决心,选择好战役的突击方向,这样的"知兵者"才能"动而不迷,举而不穷"。他打起仗来绝不会感到迷惑,他采取的作战措施一定会变化无穷而不困窘。借用孙子这一用兵思想,我们可以说,真正懂得人生的人,也绝不会在人生道路上迷失方向。在人生的旅途中,人们的各种实践活动总是有一定的目的性。而人生的目的是人生的根本问题,它决定着一个人的归宿和生命的价值,对人生的根本方向、根本态度起着决定的作用。人生目的是人类在实践过程中以认识为基础形成的一种行为指向和结果。在纷纭的大千世界里,丧失人生目的,就会迷失方向,就会徘徊県徨,随波逐流,浑浑噩噩地虚度年华。
人们对每一个目标的追求都是人生目的中的一个阶段,这种追求既是崇高的也是没有止境的。所以,应当把某种追求的实现看作是向更高一级追求或者另一种追求的开端。有一位年逾花甲的科学家,他掌握了六种外语,然而依然锲而不舍地学习第七种外语。有人问他究竟为什么,他笑笑回答:为了不懈地追求,为了不断扩大生存空间,为了不断地开拓有助于发现新的追求目标的窗口。这种人在人生的旅途中会始终不渝地沿着既定的方向前进,永远不会迷失目标,永远对自己的人生有新的安排,这种人实际上就是孙子所说的那种"动而不迷,举
而不穷",能打善战的"知兵者".
【有什么好的读后感】相关文章:
2.有什么搞笑的谜语
6.好雪片片的读后感
8.什么有危险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