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现在就让我们写一篇走心的读后感吧。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2000字(精选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2000字 篇1
看完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的感触很深。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前苏联著名作家奥四的代表作。书中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坚忍不拔、顽强拼搏的无产阶级英雄形象。并以保尔·柯察金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展现了苏联广阔的历史画面和人民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写出苏联时期斗争的艰苦和那个时代的美好品质—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品质。
我很敬佩保尔的这一点品质,他的确是一个顽强的人,当他负伤不得不退出战场之时,他仍然在后方不停地为社会的发展做着贡献。当他被诊断出神经中枢有毛病时,他还是一如既往的想方设法的工作,争取多为社会做事。最后,他两腿瘫痪、双目失明,不得不放弃工作。但他仍然坚决的拿起笔,再次顽强地与命运做起了斗争。正如贝多芬所说:“人应该扼住命运的咽喉!”这是很有道理的,人不应该屈服于命运,应该奋斗终生,顽强拼搏。在小说中,我最欣赏其中的一句话:“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
我认为这话很对,准确地说明了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意义。难道不是这样吗?一个人不应虚度年华,也不应碌碌无为。一个人总应该为社会、为大家甚至为自己做一点事,那怕是一点点,也不能虚度此生,才能算得上是在“活着”。
对于我们来说,狼烟滚滚已成为历史。《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让我们了解了历史,让我们铭记许许多多的革命先辈们,认识到今天的幸福来之不易。所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不愧为是一本好书。
小说主人公保尔·柯察金早年丧父,12岁被母亲送去车站食堂洗碗,饱受苦难。后到发电厂烧火,认识了朱赫来。红军撤走后,德军进攻保尔的家乡,加上阶级斗争,人民的日子很艰难。布尔什维克朱赫来被追捕时,暂住保尔家,给他讲许多革命道理,对他很有影响。后来,朱赫来被捕,保尔打倒押送兵,放走朱赫来,自己却入狱。出狱后,他住在冬妮亚家冬妮亚找到保尔的哥哥阿尔焦姆,他让保尔参加红军。一次激战中,保尔头部受重伤,但最终死里逃生。出院后,不宜回前线,便做团的工作,修筑铁路等,以后他参加工业建设和边防战斗,入了党。由于他多次受伤生病,忘我工作等原因,1972年他几乎完全瘫痪,双目失明,他在忍受极大痛苦的情况下,决心帮妻子达雅进步,并开始文学创作,以另一种方式生活。保尔能成为英雄主要在于他的追求和努力的塑造。他从小就有一身正气,反对以大欺小,以强欺弱,反对官僚主义。他佩服朱泽培·加里波第,在朱赫来的教育下,他更加明白他要做的是什么——就是将个人事业与祖国的需要相结合,做一个能尽一切力量奉献于祖国的革命者。为了这个理想,他经受住了生活和战争的考验,的确称得上是一名坚强的革命者。在他的心中,革命事业与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在任何情况下,他的革命信念总是坚定不移的,所以他才有力战胜死亡与病痛,将毕生投入事业中。这就是保尔这个革命者的崇高精神,钢铁就是在这如同烈火燃烧的斗争考验中炼成的。
从小说中,我们也看到了对待挫折的正确方法。保尔瘫痪失明后,想到自杀,但自杀就等于背叛革命,于是他又极力鼓励自己振作起来,想办法活下去。对待挫折,不是逃避,死亡是最愚蠢的办法,活着就是一种希望,没有什么比坚强地活下去更有意义了。在面对挫折时,应该想到目标,你还有多少没有完成,你应该从痛苦中走出来,重新为它努力奋斗,理想是永远不会消失的,即使破坏了,还可以再树立一个,像保尔那样的处境,都能摸索出适合自己的生活道路,你为何不可呢?
保尔曾说过:“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这句话说有了人应该有伟大的理想,有了理想就要行动,行动了就要尽力,尽力了才不会有遗憾,他这种为实现理想而拼搏的恒心、决心与行动实在令人震惊,正是他这种精神让中老年人怀念,又鞭策了无数年轻人,为千万青年人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在时过境迁的现代社会,人们对事业的追求不再那么执着了,往往是力不从心,茫然无措或是一蹶不振,人们仍需要从这样的书中汲取精神。应该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本永远不会过时的好书,保尔是一个永远的人生强者,一个乐观主义的勇敢者,他的精神永远是不变的向导。
实现理想并不是件容易之事。不过,你应该明白,理想就像空中的风筝,离你再遥远,你手中的线总是牵着它,一切尽在你的掌握中,你得从每件小事做起,哪怕只是捡起一颗钉子,为别人倒水,都是实现理想,培养高尚品格的一小步——因为你的事业一定是要奉献于人的,如果能这样看待,挫折不也只是一小步么。
让我们从现在做起,由小事起步,努力锻炼自我,你也会是一块钢铁,相信,你一定有抓住“风筝”的一日。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2000字 篇2
如果你曾见过大海,见过海的万丈波澜,你定会明白什么叫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如果你曾读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体会过保尔·柯察金的顽强沉着,你定会明白什么叫永恒的生命。
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出生于乌克兰的一个贫困家庭,父亲已故,只靠母亲洗衣服,哥哥打工赚钱。从小受够了阶级歧视的他,参加了革命,并成了人们心目中的英雄。
书中所云:“钢铁是在熊熊大火和骤然冷却中炼成的……我们这一代也是在斗争和艰苦中考验中锻炼出来的。”这句话蕴涵了比生命更深层的意蕴。每个人的成长历程中,生命之旅中,都不会一帆风顺的。当你“冷却”的时候,不必怨天尤人,自艾自怜,引经据典,以长篇道理来安慰自己。首先,应该让自己站起来,直着身子走路,去听一听水滴是如何汇成河流的,闻一闻梅花在苦寒中散发怎样的香味。体会发现,生命之美来自于自身的自强不息,钢铁,是经过无数大起大落的考验后炼成的。
曾几何时,校园里流行这样一首诗:“做不成太阳,就做一颗星星吧!”做不成大树,就做一株小草吧!“这是一个谬论,保尔·柯察金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遗产,他们的付出远远大于索取;而庸人生生死死,流下了什么,又拿来了什么?我想,如果我是保尔·柯察金,我一定会把这首诗改为”不甘做星星,就做一个太阳吧!不甘做小草就做一棵大树吧!“
人的一生中总要有个奋斗的目标,然后为实现它而努力。而保尔的目标就是为革命事业而努力。综观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都抱着”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淌得人憔悴“的信念,才达到”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境界。也只有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吃苦,锻炼意志,实现了自身素质的提高,人生的价值才能不断的升华!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回首往事,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卑鄙庸俗而羞愧;临终之际,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
其实,生命只是一个形式,而寻梦的过程才是生命中沉淀的感动,灵魂中由表及里的真情,才是永恒的生命。我愿做风雨中一棵参天大树。怒吼的狂风挡不住澎湃的潮水,澎湃的潮水挡不住我前进的执着;秋的沉醉挡不住凄凉的秋风,凄凉的秋风挡不住我对春忘情的冲动;夜的深沉挡不住闪烁的明星,挡不住我对黎明的企盼!风雨中,我依然是一棵树,一棵对生活充满憧憬的树!是真正永恒的生命!
毅力乃成功之本,是一种韧劲,一种积累。毅力的表现往往是一个人在挫折中所展示地惊人的一股力量,有了它,人们就不会向挫折和困难低头,更会坚强地去面对。这是我读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最大的感慨。在与时俱进的现代社会中,自我献身的精神,坚定不移的信念,顽强坚忍的意志更成为现代人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正是塑造了一个从战争年代中脱颖而出的英雄青年--保尔·柯察金,也同样让我们感到了深深的责任,听到了社会对理想人格的呼唤。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它生动地描写了一代工人阶级青年在苦难中诞生,在斗争中成长的过程;在风雨如磐的沙皇暴政下,在地主资本家,反动哥萨克,外国侵略者的重重压迫下,他们懂得了爱和恨,增长了知识,炼就了坚韧顽强的性格,在十月革命的风暴中,经过共产党的教育,百炼成刚,从自发的反抗者逐渐锻炼成了自觉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文中的保尔是个不幸的人。他双目失明,全身瘫痪,但他意志坚强,为了信念,为了实现人生的价值,把自己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虽然现实生活中未必再要求我们像保尔当年那样一天发起十七次冲锋去攻占一个城堡,也未必要求我们在身患伤寒的情况下踩着寒冷彻骨的烂泥去修建小铁路,但是在我们日常学习生活中,保尔的那种为人类进步和解放而无私奉献的精神;那种把崇高理想和每一个具体行动结合起来,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精神;那种不畏任何艰难险阻,百折不挠,勇于进取的精神;那种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仍是我们在学习中应该有的精神与行动。
可能有人认为保尔·柯察金只是一个虚构的人物,他并不存在,那就错了,这本书虽然不是传记作品,但它所反应的基本上是作者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本人极不平凡的人生,是作者对生活的切身体验,对人生价值和人生意义的哲理性思考与总结。在他双目失明,全身瘫痪的情况下,他以惊人的毅力创作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品基本上是靠作者口述,亲朋好友笔录下来的。
虽然和平的年代不需要让我们为战争牺牲,但那从无数牺牲中总结出来的不变的意志与信念是万万不能由我们来放弃的。只有把握住自己的理想与目标,凭借坚强的意志奋斗,拼搏,才能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才能理直气壮的对自己说:”我成功了!“保尔所处的那个烽火年代已过去大半个世纪,而保尔精神仍被一代代地继承。保尔·柯察金那种反对压迫,反对凌弱,反对官僚主义,反对假公济私,见义勇为,知难而进,不怕艰苦,忠于职守,为公众的利益献身而无怨无悔的高尚情操,依然光彩夺目。这种社会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一种新的时代要求,那就是在市场经济新的历史条件下,人们谈物质多了,谈精神少了,而一个人文精神失落的社会,它是不健全的,甚至是危险的。
整部小说的主要价值,正在于塑造了保尔这样一个无产阶级革命英雄的典型形象。然而十九世纪英国的运动中,虽然早以出现了无产阶级文学的萌芽。但那主要是诗歌。至于其他的古典作家,他们对旧社会腐朽黑暗的揭露尽管非常深刻,但他们没有塑造出一个令人满意的正面人物形象。保尔的出现,无论是形象的高大或形象的纯真质朴而言,都是一个新的高峰。
有些人死了,却仍然活在人们心中;有些人活着,却已经死了。千千万万死去却仍然活着的人才不愧为国家的英雄,人民的英雄!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2000字 篇3
初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在初中的时候。记得当时老师让我们读这本书,并写下自己的读书心得。年少的我只是草草的摘抄几句话应付了事。而现在,再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重逢这位旧友,对他,我有了更深的感受、体会。
《钢铁是怎么样炼成的》这个书名,形象的概括了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一个人只有在最困难的时候战胜敌人,而且超越自我,时时刻刻把自己的理想与祖国未来、人民利益联系在一起,才能真正的创造奇迹,才能真正的成为一名无产阶级战士。真正的勇士、真正的革命者要有在斗争中成长,这是小说的主题。小说通过主人公保尔为了党和人民,敢于战胜任何困难的刚毅性格,形象地告诉我们,什么是共产主义理想,怎么样为这个伟大的目标去奋斗。革命战士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人生。我清楚地记得主人公保尔在凭吊战友娃莲的时候说过这样一段话,这段话是他的人生自白,更是对小说主题的阐发“: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是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小说就是要告诉我们,人的一生,就是应该像保尔一样努力的向上的生活着。
在保尔身上,我看见了人类最宝贵的东西:青春和理想。青春是上天对每个人的恩赐。因为年轻,我们不服输,因为青春,我们有了理想。人只有拥有目标,才会有动力走向生活的下一个路口。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所说的”志“便是信念、理想。一个人有了理想,便有了生命最本质的意义。青春和理想一样,它无需言语的装饰,但是却会在你的生命里生根发芽、成长,最后释放出巨大的力量。在聚集能量的途中也许会有坎坷,但是因为我们年轻,因为我们心里有了理想、确立了方向与目标,途中的所遇的一切便会成为一种风景。
郭沫若说过”:人世间,比青春再宝贵的东西实在没有,然而青春也最容易消逝。最宝贵的东西都不甚为人所爱惜,最容易消逝的东西却在促进它的消逝。谁能保存永远的青春的,便是伟大的人。“青春对谁都是公平的,并不为爱她的人更多地留下脚步。我有个朋友在博客里这样写”:青春这东西就像一张白纸,亲手把它烧成灰,然后在老的时候拿出来翻看,直到老泪纵横。“
曾经有人把青春献给了大西北,也有人说不堪碌碌无为,便从此忙碌一生。有人说过,因为有梦想才伟大,最终直到白发苍苍却也惦记着那些实现的和未曾实现的。那些绚烂的、自负的、自以为燃烧不尽的时光里,我们选择了世界,也被世界所选择。那些经历过的时光,假若潸然泪下的话,并不足为委屈和懊恼,而是我们比谁都深爱着的只属于自己的,唯一的青春。青春一去不再回,我们却深深眷恋着那些时光,深深陷入那些只属于我们自己的爱恨纠葛中。因为那些莽撞的、带起风尘的时光和记忆只属于我们一个人的。
在青春的花海里,最娇艳的一支叫做理想。我相信理想并不专属于年轻人,但是它确实在年轻人身上最具有原始的活力。因为有了理想,心中便好像有了一团火,我们义无反顾的奔跑。因为自己的目标,我们可以流泪流汗甚至流血,既然选择了前路,哪怕是风雨兼程?在追逐理想的途中,我们可以小憩但是不能贪睡,可以停顿但是不能停滞。因为如果我们不是让尘土飞扬的人,就必定是尘土满面的人。
保尔说过”:生命的主要悲剧,就是停止斗争。“保尔说这句话,就是因为他仍拥有青春,他所说的”斗争“就是他心中坚定的理想,是他一直坚定相信的社会主义理想。因为这份执着与追求,他才可以这么坚持。理想是一种信念,一种毅力。毅力乃成功之本,是一种积累,一种韧劲。荀子有云”:锲而舍之,朽木不舍;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人生的不如意是有,但是只要我们坚定自己的理想,什么困难都是难不倒我们的,因为困难险阻都是理想实现的必要前提。巴尔扎克曾经说过”:挫折是块磨刀石。“锋利的刀如果很久没用,也会变迟变钝的。这时候,便需要”挫折“这块磨刀石使理想重新锋利起来。认得一生精彩无限,有酸有甜有苦有辣,没有追逐途中的坚持,又怎么能有享受成功的喜悦呢?
可能,出生于新时代,成长于幸福生活中的我们,没有条件像保尔一样经受枪林弹雨的洗礼,体味视死如归的壮烈,经历生离死别的`苦楚。生活在新社会的我们,没办法再去那峥嵘岁月中体会当时的点点滴滴。但是我们和主人公有着同样的理想,就是为了共产事业而奋斗终身。有了这理想我们就好像在无尽的黑夜中有了一盏明灯——照明前路,指引方向。保尔坚定自己的理想,通过了种种的考验,实现了他在故乡烈士公墓前立下的誓言,实现了他的理想,把整个生命都献给了人类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斗争,钢铁就是这样锻炼成的。他是一个让我十分佩服的理想主义者,就算是在后来,他的下半身残疾了,他也没有放弃自己的革命事业。只要有一口气在,也一定要坚持到最后。
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往往一点小小的挫折就放弃了自己坚持已久的理想,自暴自弃。但试问,有谁能一步登天?未经风浪,便一举成功?我们熟知的伟大的人类导师马克思写《资本论》用了40年的时间;著名医师李时珍编撰《本早纲目》花费了30载;司马迁编著的《史记》历时20余年。古今中外,真正能够实现理想的人,都是能一直能坚持到最后的人。
在青春的岁月中,有理想做伴,想想那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啊。每当我自己遇到困难要退缩的时候,眼前便浮现出保尔那高大的身影,信心瞬间倍增。为我们独一无二的青春,为我们心中的理想,我们一定要坚持到最后。
青春是张白纸,我愿意用理想做笔,在上面写上无怨无悔。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2000字 篇4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长篇小说通过描写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生活道路,反映了苏联革命和建设初期的广阔前景,揭示了苏维埃国家新一代的紧张激烈的革命风景中锤炼成为具有钢铁般的坚强意志和崇高的品德的无产阶级英雄人物的过程。
作者通过主人公保尔·柯察金从一个普通的工人子弟成长为无产阶级的故事,反映了俄国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经过十月革命、国内战争到恢复经济时期经历的天翻地覆的变化。它深刻地告诉人们创建和捍卫无产阶级政权的斗争是何等光荣与艰巨;它歌颂了老一辈布尔什维克为革命赴汤蹈火、前扑后继的的崇高品格;它生动地描绘了第一代共青团员成长的战斗过程。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在回顾自己的一生时曾说:”钢铁是在熊熊烈火和骤然冷却中炼成的……我们这一代也是在斗争和艰苦考验中锤炼出来的。“
保尔·柯察金是苏联第一代共青团员,坚强的布尔什维克战士。一次他来到烈士墓前,悼念为革命而英勇牺牲的战友时,曾默默地想到”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生命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就能够说‘我已把我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最伟大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这段名言既是贯穿全书的思想,又是保尔·柯察金一生恪守的原则。
保尔在电厂工作时认识了朱赫来,也是朱赫来启发了他的阶级觉悟。不久,保尔从匪徒手中救出了朱赫来,自己却不幸被捕。这也是他平生第一个自觉的革命行为。
对十月革命的深刻理解,对苏维埃政权的无比热爱,使保尔·柯察金为自己阶级的事业勇于献身的精神日益发扬光大。在战场上,保尔策马扬刀,无所畏惧,满怀对旧世界的深仇大恨而冲锋陷阵。正如保尔所在部队连长普罗洋夫斯基说的那样:”当你感到真理在你这边,你甚至会从容就义,英雄行为就是这样产生的。“
当保尔在重伤初愈即将返回前线的前夕,母亲曾暗暗悲伤。满怀革命豪情的保尔向母亲表示:他的任务就是要把全世界的敌人清除,在国内取得革命胜利之后还要到”美洲去解决资产阶级。“可见,保尔和他的同志们革命到底的决定何等坚定,为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而奋斗终身的革命热情何等高涨!
由此,我想到我国那八年的抗战时期。我国那些革命先烈是以坚强的决心及毅力来支持自己,以顽强的革命斗志使人民团结起来,最终使人民解放。
作品中还胡关于友谊和爱情的描写,反映了保尔·柯察金在建立共产主义道德情操的斗争中,是怎样严于律己、克服缺点、不断前进的。
少年时期的保尔与林务官的女儿冬尼亚相爱。随着时光的流逝,冬尼亚在资产阶级环境的熏陶下,小资产阶级的劣根性愈加显露。而此时的保尔认识到集体主义的力量和意义指导所以郑重地向冬尼亚申明:革命的利益是至高无上的。并再三劝告冬尼亚和他一道为摧毁统治阶级而奋斗。后来保尔得知冬尼亚另有所图便毅然地与之分手。
后来的一次,保尔·柯察金与丽达·乌斯金诺维苏在学习理论的日子中发生了爱情。但是,保尔自从把丽达的哥哥误认为是丽达的男友而陷入深深的痛苦之中以后,就把这种强烈的爱情看作是革命不能相容的累赘,并以他特有的意志国抑压下去:”情给人带来多少不安与痛苦,难道现在是闹爱情的时候么?“且认为:在紧张的战争年代时期考虑爱情是对革命的不忠。当武装斗争的紧张时期过去以后,保尔意识到当年在爱情上的表现,完全是受了小资产阶级革命者牛虻的影响,照牛虻的偏见和方式,把爱情当成”痛苦地考验自己的意志力的一个无谓的悲剧“的时候,一切已经晚了,丽达·乌斯金诺维苏已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这时的保尔只是从容地接受了现实,对丽达只表示了纯洁的友谊并表示自己得到的还是比失去的要多得多。
这里的保尔·柯察金在爱情方面是一个失败者,但我从他身上还是看到了他那种旷达的胸怀,当爱情与革命不相容时,毅然放弃爱情。虽有不舍,但还是毫不犹豫地放手。没有那种盲目、没有死缠烂打。现实中的人们又有多少可以做到这一点呢?为爱而殉情的比比皆是。这种思想甚至延续到追星上面。刘德华的忠实fans刘丽娟为刘德华而痴迷,甚至沦落到后来自己的父亲为了她能见刘德华一面而自杀,可悲的是父亲的死并没有换回女儿的醒悟……
在三年的国内战争中,苏联的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国内动荡,为了解决一系列问题,必须修一条从波那卡车站通往森林的铁路,以便所需物品的运输。党把这一光荣的任务交给了共青团。修建铁路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保尔·柯察金和他的战友们,经受了这一场考验。在有奥力匪帮不断袭击以及恶劣的环境下,共青团员们一边战斗,一边艰苦劳动。到处响彻磁卡”铁棒和铁锹碰磁卡石头发出的沉重的声音“,到处看到”锄头的闪光和那些在紧张的劳动中弯着的脊梁“。有久,寒冬来临了。人们踏着深厚的积雪去上工。在冰天雪地里有力地刨开冻硬了的土地。工地负责人托卡列夫激动地说:”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在这样人力和装备极缺的情形下,想筑成这条铁路是不可能的,但只要我们还有一口气未断,就一定能把它建好。“这段话说出了共青团员共同的心愿。因此,当老布尔什维克朱赫来来到土地上,面对这动人的景象时,不禁心潮澎湃,感慨万端:”他们真是无价之宝,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啊!“
还有一点令我敬佩保尔的是他在修铁路时,装束简陋,一双破烂的套鞋”使他那五个脚指总是一齐露在外面“、”脖子围着一条脏毛巾,脸上的胡子很久没有修理了“,只有那一双光焰不熄的眼睛跟从前一样。而这时,又偶然遇见了冬尼亚。这时的冬尼亚已是一位脚上穿着漂亮的长统雪靴,头上戴磁卡翻皮海豹帽子的贵夫人了。冬尼亚以旧时代剥削阶级的名利、地位与荣辱来看待保尔·柯察金。面对冬尼亚的挑衅,保尔·柯察金一针见血地直刺冬尼亚的灵魂:”我的生活倒是挺美好的,只是你的生活已变得比我想象的还要腐臭。“因为在他看来居住在秀彼多夫卡镇时期的冬尼亚,还不过是个小资产阶级的小姐;那么,现在的冬尼亚已完全成为时代的落伍者和寄生虫、腐朽的资产阶级的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集中表现在她对生活的”好“与”惨“的评价之中。保尔·柯察金为自己能成为新时代的开拓者而骄傲,为能够为无产阶级创业而自豪。
当今社会,物质生活的诱惑实在是太大了。有多少人成为了金钱的奴隶,陶醉于灯红酒绿之中,在他们的眼里好的物质条件就是享受,那才是天堂般的感觉。于是出现了钓金龟婿、傍大款以及抢劫的事例。对此,我不知道该咋形容,只是感到可悲。为了所谓的幸福而葬送自己的青春,到头来只是无尽的悔意。由此,我对保尔·柯察金的敬意又增加了一分。他可以为了革命而付出自己的一切,看淡金钱,这也正是当今社会所缺乏的。
当”体力全部丧失“的悲剧降临到保尔·柯察金身上的时候,他失去了最可贵的东西—进行斗争的能力,于是保尔举起了枪……但是面对枪口时,他狠狠地自责:”朋友,你是一个假英雄!任何一个傻瓜在任何时候能结束自己。这是最怯懦也是最容易的出路。有没有尝试去战胜这种生活呢?“于是他又拿起了新的武器—笔。最后他信心百倍地创作了《暴风雨里诞生的》。
人生的曲折是众所周知的,一但挫折来临时人们想到的就是死,一了百了。刘丽娟的父亲就是这样,面对自己的女儿痴迷刘德华而自己无能为力时想到以死来结束自己的生命,也希望以死来呼唤刘德华对自己女儿的注意。是的,他死了。但结果呢?痛苦的还是自己的家人。死,实际上什么效果也达不到。还有的人,连死的勇气也没有,面对死亡,他们的脚步退缩了,绝望、最后自甘堕落。
我觉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不仅是生活的教科书,也是艺术珍品。”无疑将唤醒世人最美好的、奋发向上的良知。“,作品的取胜之处不在于语言的优美,不在于情节的曲折;而在于从斗争、劳动、友谊和日常生活各方面描写保尔的性格及其成长的过程,从而体现出来的震撼人心的精神力量和引人深思的人生哲理与人生价值。
现在的我,经历了高考,也有过挫折与失败,但这又算得了什么呢?生命总是在挫折和磨难在茁壮的;思想总是在徘徊和失意中成熟的;意志总是是在残酷和无情中坚强的。人生豪迈,不过是从头再来,这不就是保尔的风格么?
现在徘徊在大学的校园里,咀嚼着保尔的品格与毅力,心中的热情和执着油然而生,它早化作一团烈火,永远在我的心中燃烧!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2000字 篇5
这是我第二次读这本书。而探索的问题仍和第一次一样:生命的价值在此书和现实中究竟是什么?体现在哪里?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描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保尔·柯察金从小生活在革命年代,他当过饭馆中的雇工、电工,以及入团后的骑士……他参与过推翻德军的统治,与乌克兰匪徒的斗争,之后是与波兰匪军的斗争。他的伤病——双目失明,双腿瘫痪,只是右手有直觉,勉强能写字。他为他的追求无憾——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我想任何人看过此书都会有这样的问题,也都会有这样的描述:生命对于每个人而言就只有一次,是珍贵的,不论历经怎样的艰辛与付出,每个都必须把生命投入到为人类解放的事业中,这样才算是有价值,有意义。
但我们也会意识到这样一个问题:为人类解放的事业对于今天的中国而言,可能已成为一个革命年代特有的标志。今天商业发达,生活安定,科技正在进步……种种迹象表明中国脱离了压迫、受制于人的旧社会,走上了自己的发展道路,何来”为人类解放“这一革命名词呢?这样保尔的生命价值又如何才能在新时期中体现呢?
首先,我们必须意识到,之所以说”解放“,是因为有压迫,而这种压迫在未进入社会主义阶段之前来自多方面——奴隶社会来自于奴隶主的压迫,封建社会来自于君主的专制,资本主义社会来自于资产阶级的剥削。所以,解放就意味着摆脱压制和剥削,同资产阶级、封建专制斗争,这样,辛亥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可以算是不同程度的解放。这种传统的”解放观“一直存在人们心中,好像是不变的真理,人们为此的努力在取得胜利的同时,也升华了生命的价值。
而如果有人今天在大街上高喊:”中国人民,你们得到解放了吗?“大家都会认为这人一定是大脑受到了什么刺激以致精神失常,也有人会认为他没读好历史,还有人认为当地的党委书籍该给他进行思想教育……
你们真的解放——在思想上与精神上解放了吗?你们真的享受到思想上与精神上解放的快乐和无拘无束了吗?
曾经看到过一个新闻,说是富士康员工因过度强度的工作而跳楼。由此可见那些员工的压力是如此之大。也听说许多高校跳楼事件。我们在惋惜他们失去生命的同时,有没有想过,中国现在确确实实是政治解放了,但为什么有些人享受不到这种解放带来的平安与幸福,真正的快乐与该享受的自由。
现在的学生——特别是初三和高三的学生,他们一到第二学期边忙得不得了。为了升学,他们不得不恶补功课,有些人整天生活在忙碌中,便渐渐迷失了方向。现在的工作,听我的朋友说,也是紧张万分,为了挣钱、养家糊口,不得不狠命地干。在如此充满竞争,讲求经济、利益、条件的社会中,不少人成为金钱的奴隶,成为工作的奴隶,甚至成为就把的奴隶,还有的接近于成为作业的奴隶。这些”奴隶“们的内心是没有得到解放的,他们只知道该使劲干活,使劲挣钱,使劲做作业,使劲喝酒。当你问他是否有目标时,除了回答”被奴隶“的项目上的目标,他不会有其他任何的回答。
现在请再回答这个问题:你是否被解放了呢。
我们必须明确这样一个道理:政权和社会性质的改变,在客观规律中是理所当然的,这时”解放“被定义为”推翻阻碍社会发展的因素,为新的社会发展铺平道路“。但心灵的解放是最为关键的,一个人如果随社会性质改变,他的思想仍受旧时期传统思想的压制,那么可理解为他未得到真正的解放;以个人如果因着社会性质改变,但仍受现实生活种种辖制,这种人得不到新的社会条件下带来的自由、快乐、满足与幸福感。这等人是可怜的,因为他看不到现实中正义、公平的一面,只是一味的在痛苦与挣扎中生存。当辖制他们的,完全胜过他们能承受的能力时,他们对社会的报复心或自残、轻生就容易发生,也就产生了一幕幕残局。
解脱惨剧是有可能的,他的心灵,必须改变!
健康一次在科学界的定义是:身体没有疾病,心理上保持积极的状态,并且有良好的社会适应力。这里的”积极的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力“是相辅相成的,一个人虽然会因事业、梦想而忙碌,但他的心不会因此死去,他对未来仍有美好又真实的盼望。
而人生的价值,就是在于一个人在解脱心灵辖制时,获得新的生命,不断地更新生命,尝试着用新的眼光,解放被金钱、学位、长期工作压制的痛苦与失望,得到真正的快乐与幸福。
智者会站在较高的位置看问题,他历经世事沧桑,知道何时喜何时悲,因此不会为一己之见、外物、内心压制而过度痛苦和悲伤。
在通过一个生命为解放心灵而努力的光辉历程中,其他人也会因那人的新生命而所感染,并且也会因着他的改变而改变。这样就会像石子投湖,激起万层浪四围散开,影响万人。
我们能否重新审视自己所追求的呢?如果只是为了学历、将来的工作而学习,那么视野难免是窄的,因为高学历,高收入不能代表一个人是否真正的成功。如果只是为了领导的好评,将来的事业而狠命工作,那么视野是窄的,因为领导可能会变,事业可能不会一帆风顺,也许中途遭遇挫折,会让你彻底绝望。有了这些审视,我们便知学习和工作只是人生的一部分。上帝既然安排你我在这地上,祂就希望我们能忠心地完成他给我们的任务,所以,我在学习中很快乐,即使是在紧张的初三下半学期也是如此,因为我相信他的带领与扶持。这样,结果确实是好的。
是的,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实则是为了心灵的解放而斗争,为着更高、更有意义的生命价值而斗争。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2000字(精选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