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一600字

2017-07-23 300字

读后感(一)

小说本来的故事可以证明一个道理,那就是人类对自然的无节制的索取对自然环境造成了可怕的破坏,这种破坏应该而且必须停止。本来如果在这个意义上阐发下去应该是个立意很不坏的小说。可惜作者笔锋一转,得出了一套很奇怪的理论,所谓农耕文明的劣根性,所谓游牧民族对农耕民族的输血。看的一头雾水,让人难受至极。
首先从作者的故事是得不出什么农耕民族软弱,游牧民族伟大的结论的。最多只能说明环境保护的重要而已。为什么作者要阐发这样一个理论呢?我不好猜测,但作者的.观点,我决不赞同。
农耕文明相对游牧文明是一种生产力的巨大进步,农耕民族创造了更多的社会财富,而且推动了文化和科技的进步。农耕文明产生了大量的剩余产品,才孕育了商业文明。可以说,没有农耕文明,就没有今天的现代文明。游牧文明在生产力上是落后的,农耕文明对游牧文明而言是进步,不是倒退!

明白?草原里面现在打一只狼,牧民奖励你一只羊。

【读后感(一)600字】相关文章:

高一英语读后感10-28

初一寒假读后感10-28

读后感(一)200字07-24

读后感(一)500字07-24

读后感一200字07-22

读后感(一)300字07-23

读后感(一)100字07-22

高一历史读后感08-11

初一读后感08-12

童年读后感300字 武松打虎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