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理念读后感

2017-08-17 名著读后感

大学之理念读后感

草草看完了金耀基的《大学之理念》。这位曾经的香港中文大学的校长讲到了大学的精神、大学的内涵云云。

但还是发现作为一名校长的致命缺陷,在这本200多页的书里,共16篇文章。越是往后看,发现他的观点和依据都只是不断的重复罢了。从纽曼的《the idea of a university》、佛兰斯纳的《universities》、耶士培的《the ides of the university》到前加州大学校长Chark Kerr的《the uses of the university》,一直反复讲反复讲,几句话是一样的,引用的话也是一样的。再者就是引用哈佛前校长艾略特、剑桥大学艾雪培爵士的话。

之前大致翻了一点刘道玉校长写的《创造:一流大学之魂》,发现也有这个问题。不断的引用别人的话来佐证自己,给人的感觉就是观点的堆砌,毫无原创性可言。当然作为知识的普及来看,这种书应该还是有点价值的。

其实,读《大学之理念》,最让我感触颇深的就是介绍《剑桥书院制的特色》。我才发现大学可以这样来运作。

剑桥的特色是他的书院制(collegiate system)。他说“从伦敦去剑桥,你心中只有一个剑桥大学,但是到了剑桥,则你只看到一个个的书院。诚然,书院是剑桥的灵魂,讲剑桥不讲书院,就像讲《王子复仇记》漏了丹麦王子。”书院最好的就是老少“居其一堂”,也就是哈佛的Lowell讲的舍屋制(House system),老少居其一堂,朝夕切磋。不仅有利于校园学术气氛的培养,也有利于师生之间的感情培养。不像现在的大学,老师大部分不住在学校,院士也大都数是在天上飞的。上完课就拍拍屁股走人。学生与老师之间连课业都很少交流,又何来朝夕切磋呢?校长自己都不常在学校,又怎么知道学生的'生活学习以及思想状况呢?都是在YY的学生们的想法罢了!

剑桥的书院制中,院士与书院的关系是及其有趣的。过去,书院可以说是一“全面性组织”(total institution),书院和院士有最全面性的结合。数院对院士有最全面的“占有欲”,它不但要院士对它精神上有完全的认同,并且要院士对它在形体上有彻底的归属。……过去的院士真是以院为家,以院为天地,读于斯、长于斯、教于斯、老于斯、乃至死于斯……书院与院士的结合是建立于资源与情感的基础之上的。合则留,不合则去。

同时,书院的功能是实行导修制,这也是剑桥教育的精华。会有一位supervisor每周在固定的时间与学生交谈,或者给予学业上的指导,或者解决其生活的烦恼,或者指导他选择怎么样的成才之路,指导他读哪些书。完全的personal touch。而现在呢,在整个中国高校我不知道情况,但是在武大呢,一个学期见到导师超过三次已经很满足了。像新闻班,一个班级87个人,一个导师。任何的personal touch都是不会有的。那能让学生感觉到自己是被精心培养的吗?我们做多只是流水线上生产出产品,谈不上质量,大家都一样,都没什么竞争力。

今日,大学最流行的形象已经不是“象牙塔”,而是服务站了。社会要什么,大学就给什么;政府要什么,大学就给什么;市场要什么,大学就给什么。大学不知不觉地社会化了,政治化了,市场化了。大学与外界的一道有形或者无形的墙已经撤销了。在这种情形下,大学已非一独立研究学问之地,而成为即产即用的知识工厂,大学与社会见的一个保持清净思维的距离消失了。

我觉得金耀基在这里用的“即产即用的知识工厂”十分恰当。大学扩招以来,大学已不是为培养大师,教授学问的地方,更多人考虑的是你进来以后,四年后能否在社会上找到一份与你的投入向匹配的工作。经济类、技术类专业火热,而一些研究性的学科则不行沦为冷门。整所大学就这样处于一种浮躁的气氛当中。

这是我们想要大学吗?

【大学之理念读后感】相关文章:

公司经营理念读后感08-13

松下经营理念读后感08-13

教育新理念读后感08-17

天纵之教 读后感08-12

兔之眼读后感08-15

泡沫之夏读后感08-13

桥之美读后感08-17

曾国藩之黑雨读后感06-18

曾国藩之血祭读后感10-28

问孝道读后感 教育新理念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