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根论人生 读后感

2017-10-28 500字

  培根论人生 读后感

  读了《培根论人生》以后,我感悟很深,其中培根的一段话引发了我无限的感慨。培根说:“人的一生是短暂的,是不完美的,但只要活得充实有意义,那么这一生就没有遗憾!”

  人们一直都很想弄个明白,人生究竟是怎么一回事。通常人们的理解是,人生不过就是从生到死的一场场闹剧。生就给人们带来了喜悦,死就给人们带来无限的悲痛。而在这过程中,更充满了欢乐、忧愁、成功和失败。关于这一话题,永远也找不到一个完美的答案。

  人生就像是一条路,不知何时才能走到尽头。人生是一本未写完的书,无论我们怎样翻着它,但是仍要等到生命尽头才知它的.结局。人生更是一个谜,但答案却要等到生命的终结才能揭晓。在此之前,无论你是谁,甚至是天才也无法遇见到。所以,我们更应该笑对人生,活着就要活出真自我。

  人生是充满希望的阳光。这是每个人都乐于接受的,因为有了新生命的诞生,世界才会有新的能量。就如人体中注入了新的血液,会显得健康,生气勃勃。那死又是怎样的呢?也许每个人小时候都不会联想到死亡,因为它遥遥无期,当慢慢长大,看到周围的生离死别时,就不知不觉会害怕起来。就如书中所说:“荣誉之心渴望着它,悲懒之心追求着它,就连恐惧之心也预备等着它。”死亡是自然现象,每个人都必须经历过,对死亡的恐惧可能反而把自己推向死亡。

  其实,人生与命运还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虽然会有遗憾,但不要灰心害怕,因为雨后总会有彩虹!

  人生因荣誉、家庭而让人向往,又因嫉妒、狡猾而让人厌倦,可生活因它们而多姿多彩。

  一切有形的物体最终会破碎,一切有生灵的生物总将死亡。其实死亡并不可怕,是人们听信了鬼怪之类的谣言,所以才觉得死亡恐怖。正如, 培根所说,“与其视死亡为恐怖,倒不如采取一种宗教性的虔诚,从而冷静地看待死亡——将其视为人生必不可免的归宿,以及对尘世罪孽的赎还。但毕竟有些人认为“好死不如赖活”的心态,是无法改变的。

  我敬佩那些不惧怕自然死亡的人,却对自杀者却看不起。也许自杀者可以找出无数个活着“不好”的理由,但他们却自认为“死”是他们最佳的选择。那自杀者自己死了,自我解脱了,但他们却很少想过自己的行为将留给亲人是何种感受。退一歩想,就算自杀者独自无法面对家庭、工作、生活和事业的挫折、坎坷、失败、污辱、委屈等认为无法解决的难题,但只要找到合适的人于之交流,让人理解你的难处,总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最后总会迎来黎明的曙光。

  前几天,我顺手翻阅2005年第6期《读者》杂志时,看到了一篇关于一位无助的印度人在新加坡的火车旁,让呼啸的火车碾断了自己的手臂,以此来增加行乞的“价码”。至少他并没有选择死亡,而是进行自我摧残,以致能生活下去,他这种行为是有些“笨”,我虽不认同他的行为,但至少他比自杀的人坚强、勇敢,坚持走“生”之路。日本70多岁的“松下幸之”在“百佰伴”经营失败后能顶住失败的痛苦,从一点一滴重新做事业,他坚信自己能成功。

  我们作为学生,无论面对学习中如何辛苦,学习上的成绩好坏,应该用乐观精神看待人生之路,只要能尽了自己的努力,坚韧不拔地走下去,坚信“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之路,终将能为父母尽孝、为社会作贡献。

【培根论人生 读后感】相关文章:

1.培根 论读书 读后感

2.论人生读后感

3.人生论读后感

4.培根随笔读后感

5.培根谈读书读后感

6.培根随笔读后感范文

7.培根随笔读后感15篇

8.论人生作文(15篇)

海燕 高尔基 读后感 别样人生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