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水一战的成语故事

2022-01-07 成语故事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有了解过成语故事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背水一战的成语故事,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背水一战的成语故事 篇1

  这个成语来源于《史记·淮阴侯列传》,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军皆殊死战,不可败。

  韩信,淮阴(今江苏清江西南)人。他是汉王刘邦手下的大将。为了打败项羽,夺取天下,他为刘邦定计,先攻取了关中,然后东渡黄河,打败并俘虏了背叛刘邦、听命于项羽的魏王豹,接着往东攻打赵王歇。

  韩信的部队要通过一道极狭的山口,叫井陉口。赵王手下的谋士李左军主张一面堵住井陉口,一面派兵抄小路切断汉军的辎重粮草,韩信的远征部队没有后援,就一定会败走;但大将陈余不听,仗着兵力优势,坚持要与汉军正面作战。

  韩信了解到这一情况,非常高兴。他命令部队在离井陉三十里的地方安营,到了半夜,让将士们吃些点心,告诉他们打了胜仗再吃饱饭。随后,他派出两千轻骑从小路隐蔽前进,要他们在赵军离开营地后迅速冲入赵军营地,换上汉军旗号;又派一万军队故意背靠河水排列阵势来引诱赵军。

  到了天明,韩信率军发动进攻,双方展开激战。不一会,汉军假意败回水边阵地,赵军全部离开营地,前来追击。这时,韩信命令主力部队出击,背水结阵的士兵因为没有退路,也回身猛扑敌军。赵军无法取胜,正要回营,忽然营中已插遍了汉军旗帜,于是四散奔逃。汉军乘胜追击,打了一个大胜仗。

  在庆祝胜利的时候,将领们问韩信:兵法上说,列阵可以背靠山,前面可以临水泽,现在您让我们背靠水排阵,还说打败赵军再饱饱地吃一顿,我们当时不相信,然而竟然取胜了,这是一种什么策略呢?

  韩信笑着说:这也是兵法上有的,只是你们没有注意到罢了。兵法上不是说‘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吗?如果是有退路的地方,士兵都逃散了,怎么能让他们拼命呢!

  这个故事演化出成语背水一战,多用于军事行动,也可用于比哺有决战性质的行动。

  背水一战的成语故事 篇2

  背水一战,(即指;在没有退路的时候只能一心前向)故称 井陉之战 发生于汉高祖三年(前204年),汉军和赵军在井陉交战,汉军大将韩信利用赵军主帅陈余轻敌之心,摆下违背兵家大忌的背水阵,鼓吹本军将士奋勇作战以求死里逃生,并另调轻骑趁隙夺取赵军军营。赵军想回营稍作歇息之余惊见本营插满汉军旗帜,以为大势已去,故一哄而散。

  背:背向;水:江河大海;背水:背后是水,表示没有退路。

  比喻在很艰难的情况下跟敌人决一死战。

  背水一战文言文

  信与张耳以兵数万,欲东下井陉击赵。赵王、成安君陈馀闻汉且袭之也,聚兵井陉口,号称二十万。广武君李左车说成安君曰:闻汉将韩信涉西河,虏魏王,禽夏说,新喋血阏与,今乃辅以张耳,议欲下赵,此乘胜而去国远斗,其锋不可当。臣闻千里馈粮,士有饥色,樵苏后爨,师不宿饱。今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成列,行数百里,其势粮食必在其后。愿足下假臣奇兵三万人,从间道绝其辎重;足下深沟高垒,坚营勿与战。彼前不得斗,退不得还,吾奇兵绝其后,使野无所掠,不至十日,而两将之头可致於戏下。愿君留意臣之计。否,必为二子所禽矣。成安君,儒者也,常称义兵不用诈谋奇计,曰:吾闻兵法十则围之,倍则战。今韩信兵号数万,其实不过数千。能千里而袭我,亦已极。今如此避而不击,后有大者,何以加之!则诸侯谓吾怯,而轻来伐我。不听广武君策,广武君策不用。

  韩信使人间视,知其不用,还报,则大喜,乃敢引兵遂下。未至井陉口三十里,止舍。夜半传发,选轻骑二千人,人持一赤帜,从间道萆山而望赵军,诫曰:赵见我走,必空壁逐我,若疾入赵壁,拔赵帜,立汉赤帜。令其裨将传飧,曰:今日破赵会食!诸将皆莫信,详应曰:诺。谓军吏曰:赵已先据便地为壁,且彼未见吾大将旗鼓,未肯击前行,恐吾至阻险而还。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赵军望见而大笑。平旦,信建大将之旗鼓,鼓行出井陉口,赵开壁击之,大战良久。於是信、张耳详弃鼓旗,走水上军。水上军开入之,复疾战。赵果空壁争汉鼓旗,逐韩信、张耳。韩信、张耳已入水上军,军皆殊死战,不可败。信所出奇兵二千骑,共候赵空壁逐利,则驰入赵壁,皆拔赵旗,立汉赤帜二千。赵军已不胜,不能得信等,欲还归壁,壁皆汉赤帜,而大惊,以为汉皆已得赵王将矣,兵遂乱,遁走,赵将虽斩之,不能禁也。于是汉兵夹击,大破虏赵军,斩成安君泜水上,禽赵王歇。

  背水一战译文

  韩信和张耳率领几万人马,想要突破井陉口,攻击赵国。赵王、成安君陈余听说汉军将要来袭击赵国,在井陉口聚集兵力,号称二十万大军。广武君李左车向成安君献计说:听说汉将韩信渡过西河,俘虏魏豹,生擒夏说,新近血洗阏与,如今又以张耳辅助,计议要夺取赵国。这是乘胜利的锐气离开本国远征,其锋芒不可阻挡。可是,我听说千里运送粮饷,士兵们就会面带饥色,临时砍柴割草烧火做饭,军队就不能经常吃饱。眼下井陉这条道路,两辆战车不能并行,骑兵不能排成行列,行进的军队迤逦数百里,运粮食的队伍势必远远地落到后边,希望您临时拨给我奇兵三万人,从隐蔽小路拦截他们的粮草,您就深挖战壕,高筑营垒,坚守军营,不与交战。他们向前不得战斗,向后无法退却,我出奇兵截断他们的后路,使他们在荒野什么东西也抢掠不到,用不了十天,两将的人头就可送到将军帐下。希望您仔细考虑我的计策。否则,一定会被他二人俘虏。成安君,是信奉儒家学说的刻板书生,经常宣称正义的军队不用欺骗诡计,说:我听说兵书上讲,兵力十倍于敌人,就可以包围它,超过敌人一倍就可以交战。现在韩信的军队号称数万,实际上不过数千。竟然跋涉千里来袭击我们,已经极其疲惫。如今像这样回避不出击,强大的后续部队到来,又怎么对付呢?诸侯们会认为我胆小,就会轻易地来攻打我们。不采纳广武君的计谋。

  韩信派人暗中打探,了解到没有采纳广武君的计谋,回来报告,韩信大喜,才敢领兵进入井陉狭道。离井陉口还有三十里,停下来宿营。半夜传令出发,挑选了两千名轻装骑兵,每人拿一面红旗,从隐蔽小道上山,在山上隐蔽着观察赵国的军队。韩信对部下告诫说:交战时,赵军见我军败逃,一定会倾巢出动追赶我军,你们火速攻进赵军的营垒,拔掉赵军的旗帜,竖起汉军的红旗。又让副将传达开饭的命令。说:今天打垮了赵军正式会餐。将领们都不相信,假意回答道:好。韩信对手下军官说:赵军已先占据了有利地形筑造了营垒,他们看不到我们大将旗帜、仪仗,就不肯攻击我军的先头部队,怕我们到了险要的地方退回去。韩信就派出万人为先头部队,出了井陉口,背靠河水摆开战斗队列。赵军远远望见,大笑不止。天刚蒙蒙亮,韩信设置起大将的旗帜和仪仗,大吹大擂地开出井陉口。赵军打开营垒攻击汉军,激战了很长时间。这时,韩信张耳假装抛旗弃鼓,逃回河边的阵地。河边阵地的部队打开营门放他们进去。然后再和赵军激战。赵军果然倾巢出动,争夺汉军的旗鼓、追逐韩信、张耳。韩信、耳新已进入河边阵地。全军殊死奋战,赵军无法把他们打败。韩信预先派出去的两千轻骑兵,等到赵军倾巢出动去追逐战利品的时候,就火速冲进赵军空虚的营垒,把赵军的旗帜全部拔掉,竖立起汉军的两千面红旗。这时,赵军已不能取胜,又不能俘获韩信等人,想要退回营垒,营垒插满了汉军的红旗,大为震惊,以为汉军已经全部俘获赵国的国王和将领们,于是军队大乱,纷纷落慌潜逃,赵将即使诛杀逃兵,也不能禁止。于是汉兵前后夹击,彻底摧垮了赵军,俘虏了大批人马,在泜水岸边生擒了赵王歇。

  背水一战的相关典故

  《史记·淮阴侯列传》中说,韩信是楚汉战争中的军事奇才。汉高祖三年(公元前204年)十月,韩信率数万新招募的汉军越过太行山,向东攻打赵国。成安君陈余集中二十万兵力,占据了太行山以东的咽喉要地井陉口,准备迎战。井陉口以西,有一条长约百里的狭道,两边是山,道路狭窄,是韩信的必经之地。赵军谋士李左车献计:正面死守不战,派兵绕到后面切断韩信的粮道,把韩信困死在井陉狭道中。陈余不听,说:韩信只有几千人,千里袭远,如果我们避而不击,岂不让诸侯看笑话?

  韩信探知消息后,迅速率领汉军进入井陉狭道,在离井陉口三十里的地方扎下营来。半夜,韩信派两千轻骑,每人带一面汉军旗帜,从小道迂回到赵军大营的后方埋伏,韩信告诫说:交战时,赵军见我军败逃,一定会倾巢出动追赶我军,你们火速冲进赵军的营垒,拔掉赵军的旗帜,竖起汉军的红旗。其余汉军吃了些简单干粮后,马上向井陉口进发。到了井陉口,大队渡过绵蔓水,背水列下阵势,高处的赵军远远见了,都笑话韩信。

  天亮后,韩信设置起大将的旗帜和仪仗,率众开出井陉口。陈余率全军蜂拥而出,要生擒韩信。韩信假装抛旗弃鼓,逃回河边的阵地。陈余下令赵军全营出击,直逼汉军阵地。汉军因无路可退,个个奋勇争先。双方厮杀半日,赵军无法获胜。这时赵军想要退回营垒,却发现自己大营里全是汉军旗帜,队伍立时大乱。韩信趁势反击,赵军大败,陈余战死,赵王被俘。

  战后,有人问:兵法上说,要背山、面水列阵,这次我们背水而战,居然打胜了,这是为什么呢?韩信说:兵法上不是也说‘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吗?只是你们没有注意到罢了。

  背水一战的故事

  《史记·淮阴侯列传》: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赵军望见而大笑。

  注释

  信:韩信,刘邦手下大将;韩信派出1万人沿着河岸背水摆开阵势,赵军大将陈余得知消息,大笑韩信不懂兵法,不留退路,自取灭亡。成语故事秦朝灭亡后,项羽和刘邦又展开了一场战争,这就是历史上的楚汉相争。

  背水一战是韩信的大阴谋

  刘邦手下有一员大将,名叫韩信。韩信本来是淮阴人,项梁起兵以后,路过淮阴,韩信去投奔他,在楚营里当个小兵。项梁死后,韩信又跟了项羽,项羽见他比一般兵士强,就让他做个小军官。

  韩信有好几次向项羽献计策,项羽都没有采用。韩信感到十分失望。等到汉王刘邦到南郑去的时候,韩信就投奔了汉王,被刘邦拜为大将。为了打败项羽,夺取天下,他向汉王详详细细分析了楚(项羽)汉双方的'条件,认为汉王发兵东征,一定能战胜项羽。汉王越听越高兴,只后悔没早点发现这个人才。打那以后,韩信就指挥将士,操练兵马,东征项羽的条件渐渐成熟了。

  公元前205年,韩信偷袭魏王豹,灭掉魏国。10月,刘邦又派他与张耳率几万军队向东继续挺进,攻击赵国。韩信的部队要通过一道极狭的山口,叫井陉口。赵王赵歇和赵军统帅陈余立刻在井陉口聚集20万重兵,严密防守。

  赵王手下的谋士李左军对大将陈余说:韩信这次出兵,一路上打了很多胜仗,可谓是一路威风,现在他又乘胜远征,企图攻下赵国,其势锐不可挡。不过,他们运送粮食需经过千里之遥,长途跋涉。现在我们井陉山路狭窄,车马不能并进,汉军的粮草队必定落在后面。这样你暂时给我3万人,从小道出击,拦截他们的武器粮草,断绝他们的供给,汉军不战死也会饿得半死。你在这里坚守要塞,不与他们交战,他们前不能战,后不能退,用不了几天我们就可活捉韩信。但大将陈余不听,仗着兵力优势,坚持要与汉军正面作战。

  韩信了解到这一情况,非常高兴。他命令部队在离井陉三十里的地方安营,到了半夜,让将士们吃些点心,告诉他们打了胜仗再吃饱饭。随后,他派出两千轻骑从小路隐蔽前进,要他们在赵军离开营地后迅速冲入赵军营地,换上汉军旗号;然后韩信又派出1万人沿着河岸背水摆开阵势。背水历来是兵家绝地,一旦背水,非死不可。陈余得知消息,大笑韩信不懂兵法,不留退路,自取灭亡。

  到了天明,韩信率军发动进攻,双方展开激战。不一会,韩信、张耳假装败退,向河岸阵地靠拢。陈余则指挥赵军拼命追击。这时,韩信命令主力部队出击,背水结阵的士兵因为没有退路,也回身猛扑敌军。这时韩信埋伏的20xx轻骑兵,见赵军倾巢出击,立即飞奔驰入赵营,拔掉赵国的全部军旗,换上汉军的红旗。

  赵军无法取胜,正要回营,忽然营中已插遍了汉军旗帜,于是四散奔逃。这时汉军两面夹击,赵军大败。士兵们杀死了陈余,抓获了赵王在庆祝胜利的时候,将领们问韩信:兵法上说,列阵可以背靠山,前面可以临水泽,现在您让我们背靠水排阵,还说打败赵军再饱饱地吃一顿,我们当时不相信,然而竟然取胜了,这是一种什么策略呢?

  韩信笑着说:这也是兵法上有的,只是你们没有注意到罢了。兵法上不是说‘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吗?如果是有退路的地方,士兵都逃散了,怎么能让他们拼命呢!

  这就是成语背水一战的来历,这个成语多用于军事行动,也可用于比喻有决战性质的行动,表示在没有退路的情况下与敌人决一死战。

  背水一战的成语故事 篇3

  公元前204年,汉王刘邦派大将韩信和张耳,率领汉军去攻打赵国。

  赵王歇和赵国统帅陈余,率领20万兵马,集结在井径口(即现在河北省井陉山上的井陉关),准备迎战。赵国谋士李左车向陈余献计说:“韩信这次领兵前来,一路上打了许多胜仗。他乘胜而来,其势不可挡。但是他们经过长途跋涉,必定粮草不足,士兵不饱,战马也缺乏草料。我们井陉地方的山路很窄,车马很难通过。因此,我倒有个主意,可派三万兵从小路截断他的粮车。你再把沟挖得深些,墙垒得高高的,固守营寨,不与他们交战。

  这样一来,他们前不得战,后不得退,用不了十天,我们就可捉住韩信。”李左虽然说得条条在理,可陈余是个书呆子,不听从他的意见,反而说:“我读过不少兵法。兵法上说,兵力比敌人大十倍,就可以包围敌人;兵力比敌人大一倍,就可以和敌人对阵。现在汉军号称几万人,其实不过几千人,况且远道而来,疲惫不堪。我们的兵力超过汉军许多倍,难道还不能把他们消灭掉吗?如果今天避而不战,别人会讥笑我胆小。”就这样,陈余没有采纳李左车的正确意见。韩信探知陈余不用李左车的计策,十分高兴。于是他就把兵马驻扎在离井陉口30里的地方。待到后半夜,韩信又派出2000名轻骑兵,每人带一面汉军红旗,从小路迂回到赵营的侧后方,埋伏起来,准备袭击赵营。然后,韩信再派10000人马作先头部队,沿着河岸摆开阵势。陈余探知韩信兵马沿河布阵,哈哈大笑说:“韩信空有虚名!背水作战,不留后路,这是自己找死!”天亮了。

  韩信带领后队兵马,打出帅旗,大张旗鼓地向井陉口杀来,赵军立即迎战。交战后,汉军假装败退,抛掉旗鼓,向河岸阵地退去。陈余不知是计,指挥赵军拼命追击。这时,韩信埋伏的20xx轻骑兵,见赵军倾出击,立即杀入赵营,拔掉了赵军旗子,换上了汉军的旗子。赵军追得汉军退到了背靠汉水的阵地上。汉军后退无路,于是他们返转过身,一个个背水拼命死战。赵军久战不能获胜,士气开始低落。后来,当他们忽然又发现背后自已的营垒上都插上了汉军的红旗,军心顿时大乱,纷纷四外溃逃。于是,汉军乘机前后夹攻,大破赵军。他们杀了陈余,活捉了赵王歇。

  胜利之后,有军士问韩信:“兵书上说,布列阵地要右后靠山,左前临水。这次将军反而令我们背水为阵,意然取得了胜利,这是什么战术呢?”韩信说:“这也出自兵法。兵法上说:“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死地而后存”。这是因为,置之死地,兵士们为保存自己生命便会拼死作战;如果留下生路,一和敌人交手,稍有不利,有的就可能逃跑。”这场战役后,人们都称赞韩信很有谋略。

  背水一战的成语故事 篇4

  秦朝末年,汉王刘邦采用了大将军韩信的计策,攻取了关中地区(今陕西一带),奠定了向东出击,同西楚霸王项羽争夺天下的基础。

  公元前204年,韩信领兵东渡黄河,攻打赵王歇。井陉口(今河北获鹿、井陉交界处一道极狭的山口)为其必由之路,赵王歇与大将陈余结集部队,堵守于此。韩信派出一部分人马,故意背水结阵,引诱赵军,另选出两千轻骑兵走小路注视赵军行动。两军开战,韩信的主力部队奋勇出击,背水结阵的部队因无路可退,也返身猛扑。汉军里外夹击,赵军抵挡不住,四散奔逃,赵王被俘,陈余阵亡。

  事后,将士们问韩信:“背水结阵乃兵家大忌,将军为什么明知故犯而结果还是大胜呢?”韩信回答说:“这也是兵法上有的啊!‘置之死地而后生,投之亡地而后存。’背水结阵,把士兵们故意放在死地,他们才不得不拼命奋战,以求生存。”

  背水一战的成语故事 篇5

  背水一战成语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楚汉相争时,韩信率军在井陉口和赵军对峙。

  驻守在井陉[xíng]口的是赵国大将陈馀,他手下的谋士李左车分析了当时的形势,主张一面堵住井陉口,一面派兵抄小路,切断汉军的后勤供给线,韩信没有后援一定会败走。

  但是陈馀自以为有兵力上的优势,坚持要和汉军正面作战。

  韩信得知这个情况后,亲自率领队伍在距井陉口三十多里的地方安营扎寨。

  尽管已经是深夜,但是他仍然在部署明天的作战方案,他派一万军队故意背靠河水,排成一字阵势引诱赵军。同时又派两千轻骑兵,每人带一面汉军的旗帜,连夜绕到井陉口的山背后,等到明天汉军和赵军展开激战时,趁着赵军军营空虚的时候,让两千汉军突袭赵营,拔掉赵军的旗帜,换上汉军的旗帜。

  赵军的探马探听得知,汉军背水扎营后退无路,马上就禀报了赵王。赵王闻报之后便嘲笑韩信犯了兵家的大忌,竟将军队置于死地。

  天亮以后,韩信布置完毕,开始从井陉口击鼓出击,赵王和陈馀率领赵军全面出击,两军厮杀在一起,这边战斗正酣,那边两千轻骑兵看到赵军留下了一座空营,就迅速的闯入赵营,拔掉了赵军的旗帜,全部插上了汉军的旗帜。

  战场上,韩信见到难以速战速决,便率领汉军佯装败退,一直退到河边的阵地,与河边的一万军队会合。

  赵军追杀汉军到河边,原想是把汉军赶到河里,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此时的汉军后退无路,反而个个是以一当十奋勇拼杀,把赵军打得大败。

  赵军一见汉军势不可挡,就想撤回赵营,却发现营中到处飘扬着汉军的旗帜,他们以为汉军占了自己的大本营。

  倾刻间,赵军的军心大乱溃不成军,混乱之中赵王被擒,赵军数员大将被杀,李佐车也被汉军俘获。

  韩信看到军士押着李佐车向自己走来,快步向前亲自为他松绑,奉为上宾。

  李佐车问韩信,为什么要背水结阵?

  韩信解释说,只有把汉军置于死地,他们才会为求生而拼命。兵书上说,置之死地而后生就是这个道理,由此演化出背水一战这一成语。

【背水一战的成语故事(通用5篇)】相关文章:

背水一战作文05-19

年轻需要背水一战05-18

成语故事作文(通用10篇)06-30

毛遂自荐成语故事(通用5篇)08-03

曲突徙薪的成语故事12-15

迎刃而解的成语故事12-12

马的成语故事08-13

下里巴人的成语故事05-31

有关成语故事作文300字(通用10篇)06-10

成语故事12-17

宾至如归的成语故事 百丈竿头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