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傅雷教子的故事

2022-03-14 名人故事

  读《傅雷家书》是在读一个人,一个严肃的父亲,人格上的父亲,他就站在你的面前,苦心孤诣,时时提醒你,让你在做人和生活方面,不敢有半分懈怠。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名人傅雷教子的故事,欢迎大家分享。

  名人傅雷教子的故事 篇1

  傅雷教子的故事讲述的名人家庭教育故事是,傅雷教子。《傅雷家书》是很多家长教育孩子的参考典范,因为傅雷教子有方,从生活点滴中教导孩子们…

  当今,不少家长非常注重对孩子的早期教育。但有的家长在教育子女方面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误以为早期教育就是早期智力开发,早期智力开发就是识字、做算术题……于是,他们热衷于让孩子参加这个班,那个班,却很少想到教孩子怎样做人。智力形象发固然重要,而教孩子怎样做人则更重要。因为“道德常常能弥补智慧的缺陷,而智慧永远弥补不了道德的缺陷”。

  傅雷先生爱儿子,但绝不溺爱娇纵。他把对儿子傅聪做人的教育寓于立身行事、待人接物的家庭生活之中。诸如穿衣、吃饭、站立、行动、说话这样的生活小事,傅雷都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比如进餐,傅雷就注意孩子是否坐得端正,手肘靠在桌边的姿势是否桌的人,吃饭时是否发出失礼的`咀嚼声。当傅雷发现傅陪不爱吃青菜、专拣肉吃并不听警告时,就罚傅陪吃白饭,不许吃菜……傅雷抓住孩子思维具体形象的特点,把做人的教育贯穿在孩子能接触到的、易于理解的日常生活之中,逐步提高孩子辨别是非的能力,加深孩子道德情感的体验,培养他良好的行为习惯。正是这些做法、使傅聪从小就身心健康,举止端庄,为傅聪长大成人后能适应复杂的社会生活奠定了基础。

  但是,我们有些家长还没有意识到一个人的行为习惯是其品德形成的基础,而养成习惯的敏感期甚至比智力发展的敏感期还要早些。要知道,人的行为习惯的形成是从婴儿期开始的。

  可以说,孩子出生后就开始逐渐形成饮食起居的习惯,而这种习惯就包含着品德行为的萌芽。有些家长认为孩子的生活习惯是区区小事,无碍大局,忽视了对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即使看到孩子不对也不去纠正,放任自流,待发现孩子养成不良习惯以后,再想纠正,已为时晚矣。

  愿家长们能从傅雷教子的经验中吸取有益的东西。

  名人傅雷教子的故事 篇2

  傅雷是中国著名的翻译家、作家、教育家、美术评论家。知晓傅雷,大多数人都是从一本《傅雷家书》开始的。

  这是由傅雷及其夫人写给儿子傅聪、傅敏的书信整理而成,书中与两个儿子谈论艺术、人生以及一些生活琐事等,字里行间无不是父母对子女深沉的爱。其中最长的一篇家书竟有7000多字。

  与传统严苛的家庭不同,傅雷给儿子们的书信娓娓道来,如朋友般交谈、探讨,在一种舒适的交流环境中让儿子明白道理。

  后人在整理《傅雷家书》多将其的作用总结为:一、讨论艺术;二、激发青年人的感想;三、训练傅聪的文笔和思想;四、做一面忠实的"镜子"。

  其实,从傅家夫妻写的信中也可以看出他们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

  傅雷对儿子们的要求,首先是做人,其次是一个艺术家,再者是一个音乐家,最后才是钢琴家。其中最强调的内容便是做人。人要有赤子之心

  傅聪曾说:“爸爸的信从头到尾贯穿的最本质的东西就是这个。”赤子之心指的是人内心的纯洁、善良。看这些信,可以用这么一句话概括这个人:他一生没有一分钟度过的是行尸走肉的时光,他的脑永远在思想,他的心永远在感受。

  傅雷对西方的思想的把握是深刻的,不是浮于表面的,之中的缘由便是傅雷对中国文化的透彻体会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他内心中明白什么是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差别,什么是中国文化的根,什么是西方文化的魂。这是只有一个内心无杂念、专注文学的人才能真正把握。

  人要有爱国精神

  傅雷时常教导儿子要知道国家的荣辱,要以国家的利益为重。他是一个把根扎在中国,而且扎得很深的人。在他心里,爱国是一个义不容辞的事。因此,只要有机会他都会教育儿子要爱国。儿子获得钢琴比赛大奖,他认为这是新中国的荣誉;儿子出走英国,告诉儿子“祖国没有忘了你”;即使身陷冤屈之中,也不枉提醒儿子以国家利益为重。傅聪终归不负父亲所教,一有机会也为祖国奉献自己的力量。

  不只是傅雷,众多名人大家、商业领袖在教育子女时都不忘告诫子女必须爱国。“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人要独立思考

  傅雷要求的独立思考,一是对人生要求不能够随波逐流;二是对艺术要求要独立钻研。傅聪在学习音乐时将独立思考的意识贯彻有道,及时缺乏指导老师,他能仍在音乐的道路上执着前行,并取得世界级奖项。任何的真正的艺术都需要独立思考。傅聪在弹钢琴

  学会自我批评

  儿子获得世界大奖,他嘱咐儿子要有谦逊的态度“用冷静与客观的批判精神,持续不断地检查自己”。对于自己丑陋的一面要有勇气直面,逃跑不仅可耻而且无用。“吾日三省吾身”应对自身不足的方法,就是不断地自我发现、自我批评,进行改正。

  《傅雷家书》中的教育思想远不止以上几条,例如:要真诚、要心、能“通”、能“化”、能“入”、能“出”等等。这些思想、观念,似乎只是傅雷对自家儿子的教导,但其实放在任何人身上都能从中找到借鉴之处。在任何领域培养一个优秀人才,都需要从立身、立心、立信开始,傅雷给我们的是多一种思考,多一种借鉴。

【名人傅雷教子的故事】相关文章:

岳飞教子的名人故事06-25

傅雷家书的好词好句02-10

读《傅雷家书》有感03-18

傅雷家书阅读答案01-15

傅雷的家书读后感08-15

傅雷家书的读后感08-11

《傅雷家书》的读书笔记11-01

《傅雷家书》读书笔记06-24

傅雷家书读后感06-06

傅雷家书读后感200008-19

数学家陈景润的名人故事 卢梭丢死鼠的名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