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哲理故事1
如果不小心丢了100块钱,好像丢在某个地方,你会花200块钱的车费去把那100块找回来吗?
一个愚蠢的问题,可类似事情却在人生中不断发生:被人骂了一句,却花了无数时间难过;为一件事情发火,不惜损人不利已,不惜血本,只为报复;失去一个人的感情,明知一切已无法挽回,却还伤心好久……
经典哲理故事2
没有人会永远的快乐
一个月色朦胧的深夜,在一个靠海的山洞里,一个老和尚正在盘膝打坐。他突然听到了几声哭泣,声音好像来自山脚下的海边,而哭泣的人是一个年轻的女子。这么深的夜了,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于是,老和尚从蒲团上站起,急忙向海边奔去。
果然,月色当空,在海边高高的岩石上,站立着一个白色的身影。就在老和尚即将抓住轻生女子的衣袖之际,那女子纵身一跃,跳进海中。幸好老和尚懂一些水性,几经挣扎,终于将她救上了岸。可奇怪的是,被老僧救活之后,年轻女子不但不感激,反而一脸的忧伤,埋怨老和尚多管闲事。
老和尚问她:“年轻人,你为什么要选择轻生之路呢?”年轻女人喃喃地说道:“这里是我的美梦开始的地方,所以也应该在这里终结……”
原来,三年前,就在风景如画的普陀山,她与一个前来旅游的年轻人不期而遇,两个人一见钟情,喜结连理。两年前,他们爱情的结晶——一个聪明可爱的儿子出生了。然而,一年前,那个渴望让自己和她共度人生夕阳的爱人,却因一次公差不幸殉职。
丈夫死后,她日夜不停地哭泣,真好像天塌下来一样难以承受。但这还不是最后的苦难。让她痛心不已的是,他们活泼可爱的宝贝儿子,也在上个月因疾而亡。
“我一个女人,没了丈夫,没了儿子,再也没有了幸福,活在世上还有什么意思?所以……”年轻女人泣不成声,悲痛欲绝。然而,老和尚不但没有开导她、安慰她,反而放声大笑:“哈哈……”
女人被他莫名其妙地笑愣了,不知不觉停止了哭泣。老和尚笑够了,问女人:“三年前,就在此地,你有丈夫吗?”女人摇摇头。“三年前,踏上普陀山时,你有儿子吗?”女人再次摇头。“那么,你现在不是与三年前一模一样了吗?那时,你独自一人来到岛上,是来自杀的吗?”女人愣住了。
老和尚说:“三年前,你既没有丈夫,也没有儿子,一人来到这里。现在,你与三年前一模一样,仍是独自一人。今天,就像三年前那一天的延续,只不过是还原了一个你自己而已。所以,为什么不能重新开始呢?你增长了人生阅历,或许有更美好、更圆满幸福的生活在等着你。”
女人嗫嚅道:“我还可以吗?”
“当然可以!”老和尚斩钉截铁地说。
“我还可以获得幸福!我还……”女人豁然开朗,一路狂奔地下了山。
菩提心语:
当缘分散尽的时候,过去的就让它过去,不必一直挂在心上。留下一段回忆,畅想未来的世界,你会发现,前方还有更美好的事物在等着你。
经典哲理故事3
失败的巨大价值
美国有一个名叫诺曼?沃特的收藏家,他看到众多收藏家为收购名贵物品而不惜重金,灵机一动:为什么不收藏一些劣画呢?于是,他开始收购两种劣画:一种是名家的“失常之作”,另一种是价格低于5美元的无名人士之作。没多久,他便收藏了200多幅劣画。
1974年,沃特在报纸上登出要举办首届劣画大展的广告,声称目的是让年轻人在比较中学会鉴别,从而发现好画与名画的真正价值。沃特的广告广为流传,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热门话题。人们争先恐后地前往参观,有人甚至专程从外地赶赴展馆。出乎他的意料,画展非常成功。
还有一个与“劣画大展”极相似的展览——“失败产品陈列展”。
美国有一家市场情报服务公司,经理叫罗伯特。他酷爱收藏,共收集了75万件“失败产品”。后来,罗伯特试着创办了一个“失败产品陈列馆”。这个陈列馆把许多企业和个人费尽心思研制,却因种种原因失败的产品展示出来。参观者络绎不绝,罗伯特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
经典哲理故事4
人,贵有自知之明
在一个人的成长、发展过程中,对自己充满自信是可取的;但过分的自信则成为了自负,这是非常不利的。小鸟蛋在一次又一次“畅通无阻”之后,过于沉浸于自己取得的成就,沾沾自喜,不能自拔,于是盲目自大,更加猖狂。他从来都没有看清自己的处境和地位。以至于敢与强大自己百倍的石头碰撞,所以它的结局就只能是自取灭亡。
这种结局当然是咎由自取,希望它的下场能够给每一个人敲响警钟——适时地认清自己。
人,贵有自知之明。谦虚谨慎才不致将自己置于不利的处境。
孔子年轻的时候,曾经拜老子为师请教学问。在谈到怎样为人处世时,老子说了一句话:“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善于做生意的人,总是把珍贵的宝货隐藏起来,不让人轻易看到;有修养、品德高尚的人,往往在表面上显得很愚笨。
老子的这句话中其实隐含着做人的深刻道理,他是在告诫人们:不要傲慢无礼,务必谦虚谨慎;过分自高自大或对人炫耀自己的能力,是非常有害的。
“月盈则亏,水满则溢。”这是自然界的道理;“谦受益,满招损。”这是人世间的常情。不管一个人的才华多么出众,但如果他喜欢自我炫耀、骄傲自大都必然招致别人的反感,最终吃大亏而不自知。而那些本领不高却狂妄自大的“半瓶醋”,则更加令人贻笑大方了。
所以,人立身处世,必须谦虚谨慎,温良恭让,善于隐匿,虚怀若谷,不矜功自夸,不肆意张扬,这样才能很好地保护自己,并受到别人的欢迎和拥戴。
经典哲理故事5
一位武林高手跪在武学宗师的面前,接受得来不易的黑带的仪式。这个徒弟经过多年的严格训练,在武林终于出人头地。"在授予你黑带之前,你必须接受一个考验。"武学宗师说。"我准备好了。"徒弟答到,以为可能是最后一个回合的练拳。"你必须回答最基本的问题:黑带的真正含义是什么?""是我习武的结束。"徒弟答到"是我辛苦练功应该得到的奖励。"武学宗师等待着他再说些什么,显然他不满意徒弟的回答。最后他开口了:"你还没有到拿黑带的时候,一年以后再来。"
一年以后,徒弟再度跪在宗师的面前,黑带的真正含义是什么?"是本门武学中最杰出和最高荣誉的象征。"徒弟说。武学宗师等啊等,过了好几分钟,徒弟还是不说话,显然他很不满意。最后说"你仍然没有到拿黑带的时候,一年以后再来。"
一年以后,徒弟又跪在宗师的面前,师傅又问:"黑带的真正含义是什么?""黑带代表开始——代表无休止的磨练、奋斗、和追求更高标准的里程的起点。""好,你已经可以接受黑带开始奋斗了。"
经典哲理故事6
有一位富翁,整日闷闷不乐,愁眉不展。
一天,富翁贴出告示:谁能够给「完美人生」一个准确答案,将会得到他的巨额奖赏。
要求就是:这个答案必须能够适用在任何一种情况,包括示意、得意、快乐、烦恼、成功、失败……
几天里来了许多人,也给出了许多答案,但没有一个答案令富翁满意。
突然有一天,来了一位尼姑。她对富翁说:“三天后,我会给你一个完美而又令你满意的答案。”
三天后,尼姑献给富翁一张纸条,只见上面写着:「一切都会过去。」
禅中道义:人生本来就有起有落,有得有失、有好有坏,这原本是生命的常态,然而这一切终将都会成为过去。面对生活,待机而动是虚掷光阴、是不可取的行为。生活是不能等待的,随时随地都要随着因缘际遇锻炼自己、提升自己。
顺逆成败,都能让人得到新的经验和成长,那才是正确的生活态度。
禅宗第三祖僧灿大师说:“至道无难,唯嫌憎爱,洞然明白。”所以,不必将顺逆成败看得过重:在逆境时,不要自暴自弃;在顺境时,也绝不可得意忘形。
经典哲理故事7
一只鹰在追捕一只麻雀,走投无路时,麻雀突然看到一间宽敞的屋子,便飞了进去。
就在这时,外面起风了,屋门被紧紧地关上。
外面已经没有危险,麻雀想出去。
但是它刚刚飞到窗户那儿,就被窗上的玻璃重重地撞了一下,它眼冒金星,掉在地上。
休息了一会它又飞了起来,使出更大的劲儿向窗户飞去,这一回撞得更惨,它半天都无法重新飞起来。
接连一个多小时,它都在作着尝试,但是毫无效果。
它精疲力竭,绝望地跌落在地上。
临死之前它才发现,门下面有一道透光的缝儿,刚好够它通过,可惜它连一丝挣扎到门前的力气都没有了。
它眼睁睁死在了出路跟前。
这只麻雀就像某些好高骛远的人。
“高处着眼”诚然很好,然而仅仅这样是远远不够的,更多时候,我们还得“低处着手”。
被伟大理想毁灭掉的人,远比被渺小理想毁灭掉的人多,原因就在这里。
经典哲理故事8
1、姓趣
某“个私”小老板,姓韦。其人脑子不乏小聪明,每当介绍自家的姓,因“人”制宜。在党政干部面前,说“韦国清”的“韦”;在港台商人面前,说“韦陀菩萨”的“韦”;在红男绿女面前,说“韦小宝”的“韦”;在狐朋面前,说“伟哥”的“伟”去掉单人旁。
2、惩罚微笑
日前,读到这样一个故事:内地一位颇有名气的企业家到香港办事,他住的地方离停车场要经过一段“S”形草地。一天,因出门晚了,他便走直线从草地越栏杆上车。一位年轻的香港警察发现后,即走了过来,很有礼貌地撕了张处罚280元港币的罚单。压根就没有想到这会是“事儿”的他,见状愣住了,罚款对他来说是小事,只是觉得有点太丢面子,心理接受不了。 可这是在香港,没有办法,他只好向警察“认错、赔不是、作解释”且保证“下不为例”后,便收起罚单开车走了。谁知,一周后却收到了法院的传票。早已把此事置于脑后且认为问题已经解决的他,感到莫名其妙。询问律师方知,“按香港法律,一个星期不到指定地点交罚款,法院传唤你;再不理睬,就要拘捕你。”听此,他像在内地一样,遂请求律师帮忙“疏通一下”。可律师告诉他:“我不会去疏通,最好的办法,就是老老实实认错受罚。”他没辙,开庭那天面带微笑老实认错。岂料,一看罚单多了一倍,感到不解。法官解释说:“违反了法规,自己也承认,可见法官就笑,这本身就是藐视法庭,所以加重处罚”。听后,他无言以对,备受震动。
3、“秋风”
岂可再打 话从“打秋风”说起,溯起源来,都说它是粤语,但出处不详;至少明清时,它就在小说、戏曲中频现,赣人汤显祖、晋人罗贯中、皖人吴敬梓都曾涉笔成趣地用过它。可见,此俗倒是南北皆宜。若据明人陆啸云《世事通考》所释,这“打秋风”,实为“打秋丰”,意谓“因人丰富而抽索之”,故而也叫“打抽丰”。古往今来的“打秋风”,名目不一,方式繁多,遇到张二江之流,可以弄本《打秋风学》出来;若要究其动机心态,却实出一辙:不外是看人富了眼红,咬上一口解馋而已。 嫉富如仇的时代,毕竟已经过去,先富的地方有了,先富的人也有了;但贫富差距尚大,让人心里不平的事反倒更多。前些时候,美国的《福布斯》杂志弄了个中国富翁排行榜,家财超过七亿元的豪富已经逾百。
这些上榜富翁,无疑要面对无数双通红的眼睛,自然要怪《福布斯》多事;古圣人就知道“不患寡而患不均”的道理,可老外又怎么会懂? 在一个“打秋风”情结固化成基因的地方,讲究的是知荣守辱,忌讳的是逞能显富,明明可以挺起身子做人,却得四肢落地装装龟孙子。汉代的萧何,捐了全部家财作军资,赢得无数佳誉;但他知道见好就收,不仅不再捐,还强买民田,自污以弥祸。原来,好也得有度,再往前一步,就什么都不是。牛群似乎不懂事,捐出所有身外之物,惹来蝇嗡不已的物议。全不如人家比尔·盖茨,给每个儿子仅留区区100万美金,做了全球最大的慈善家,却什么事都没有。难怪章子怡将自筹的10万元送给40多名贫困学生,却嘘声四起,说这点钱对她来说微不足道;更难怪足球运动员申思在婚礼上,认领了2名困难儿童,要提供他们读完大学的学费,却被人指责,说他结婚花费100万元,真有善心,何不多捐?捐多了不行,捐少了更不行,敢情,有钱只能好好掖着。这不岂正是“打”不到“秋风”的红眼逻辑在作怪?
年前,看到一则来自温州的消息,说专家在调查、剖析温州财富现象时发现,家财已逾8亿元的温州老板南存辉,在温州人的眼里,和雷锋、张艺谋一样,属于被崇拜的偶像。可以羡富学富,如此才能追富致富;切不可妒富仇富,更不可碍富毁富,别忘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就是共同富裕。从这个角度看,温州人的心态,才是国人应有的健康心态。十六大提出要“规范分配秩序”和“完善保护私人财产的法律制度”,但真要让惯“打秋风”者从此心不再酸、眼不再红、嘴不再贫、手不再痒,除了合理的政策和完善的法治,还得有良好的舆论,这得拜托媒体了。
经典哲理故事9
英国侦探小说家柯南·道尔,因用脑过度患上严重的失眠症,医生告诉他睡前喝一杯杜松子酒就可安睡,他试过果然奏效。而后的十几年,无论失眠与否,睡前喝一杯杜松子酒成了他必不可少的习慣。
有一年冬天,柯南·道尔去伦敦市郊一个清静的小镇写作,那天下着大雪,马车颠簸几个小时才到了旅馆,他在房间挥笔疾书白天构思好的章节,直到午夜1点多才写完。当他准备上床睡觉时,很自然地想喝酒,带来的一瓶酒还在行李中,他把酒瓶拿出来不禁一愣,原来瓶塞没盖严,酒已漏得精光。此时街上的酒吧、餐厅早已关门,唯一的办法就是去火车站的商店买酒,但那至少要走3英里。
窗外仍风雪交加,街上空荡荡的,此时根本雇不到马车了。天长日久养成的习慣总是这样,在越是得不到的情况下,想得到的欲望就越强烈。此刻,喝杜松子酒的感觉不断地侵蚀着他,于是他穿上大衣,系好围脖,当伸手去拿帽子时停住了,盯着窗外的雪雾他蓦然醒悟到,自己的行为多么不合逻辑,甚至荒谬:一个受人赞誉的所谓智者,一个自认为有足够冷静和理智分析、教育别人的人,竟要在三更半夜,离开舒适的旅馆,顶风冒雪走几英里,仅仅是为得到一杯酒?
柯南·道尔开始深思,自己已养成了一个难以自拔的习慣,并愿意牺牲舒适去满足,但这习慣并没有好处,甚至会对自己造成伤害,他的感悟使头脑清醒起来,片刻就下定了决心。他把空酒瓶丢进垃圾篓,然后脱衣上床,带着一种解脱,甚至是胜利的感觉关上灯,闭上眼,听着抽打门窗的风雪声,几分钟就进入深沉、满足的睡眠中。从那天晚上起他再也没喝过一杯酒,也没有再喝酒的欲望。
柯南·道尔在旅店里住了一个多月,完成了福尔摩斯系列探案小说《最后一案》的创作,他在这篇作品中加入了福尔摩斯因酒误事,并因此警省戒掉了多年饮酒的习慣。他还写道:
感悟:“一个人长久有能力满足欲望就会慢慢变成习慣,除吸烟、饮酒还包括得到金钱、物质等等,要制服这些习慣不仅要靠毅力和意志,更要靠自我警醒,悟知习慣带来的伤害,否则就会被习慣所制服而成了它的俘虏。”
经典哲理故事10
有一天某个农夫的一头驴子,不小心掉进一口枯井里,农夫绞尽脑汁想办法救出驴子,但几个小时过去了,驴子还在井里痛苦地哀嚎着。最后,这位农夫决定放弃,他想这头驴子年纪大了,不值得大费周章去把它救出来,不过无论如何,这口井还是得填起来。于是农夫便请来左邻右舍帮忙一起将井中的驴子埋了,以免除它的痛苦。农夫的邻居们人手一把铲子,开始将泥土铲进枯井中。
当这头驴子了解到自己的处境时,刚开始哭得很凄惨。但出人意料的是,一会儿之后这头驴子就安静下来了。农夫好奇地探头往井底一看,出现在眼前的景象令他大吃一惊∶当铲进井里的泥土落在驴子的背部时,驴子的反应令人称奇──它将泥土抖落在一旁,然后站到铲进的泥土堆上面!就这样,驴子将大家铲倒在它身上的泥土全数抖落在井底,然后再站上去。很快地,这只驴子便得意地上升到井口,然后在众人惊讶的表情中快步地跑开了!
就如驴子的情况,在生命的旅程中,有时候我们难免会陷入"枯井"里,会被各式各样的"泥沙"倾倒在我们身上,而想要从这些"枯井"脱困的秘诀就是∶将"泥沙"抖落掉,然后站到上面去!
事实上,我们在生活中所遭遇的种种困难挫折就是加诸在我们身上的"泥沙"。 /然而,换个角度看,它们也是一块块的垫脚石,只要我们锲而不舍地将它们抖落掉,然后站上去,那么即使是掉落到最深的井,我们也能安然地脱困。本来看似要活埋驴子的举动,由于驴子处理厄境的态度不同,实际上却帮助了它,这也是改变命运的'要素之一。如果我们以肯定、沉着稳重的态度面对困境,助力往往就潜藏在困境中。一切都决定于我们自己,学习放下一切得失,勇往直前迈向理想。我们应该不断地建立信心、希望和无条件的爱,这些都是帮助我们从生命中的枯井脱困并找到自己的工具。
经典哲理故事11
学会附耳上来
从前,一个名叫黄喜的相国,微服出访,路过一片农田,坐下来休息。瞧见农夫驾着两头牛正在耕地,便问农夫:“你这两头牛,哪一头更棒呢?”
农夫看着他,一言不发。等耕到了地头,牛到一旁吃草,农夫才附在黄喜的耳边;低声细语地说:“告诉你吧,边上的那头更好一些。”
黄喜很奇怪,问:“你怎么用这么小的声音说话呢?”
农夫答道:“牛虽然是畜类,但心和人是一样的。我要是大声地说这头牛好那头牛不好,它们就能从我的眼神手势声音里分辨出我的评论,那头虽尽了力,但仍不够优秀的牛,心里会很难过。
由此联想到人,人们常常以为只有批评才注意场合,若是表扬,在任何时机、任何情形下都是适宜的,这也是个误区。
经典哲理故事12
贪欲是束缚人最好的绳子。束缚猴子最好的手段不是勒紧它脖子上的绳子,而是吊起它心头的欲望,使其贪婪起来。束缚人不也是这样吗?如果有人吊起了你心头的欲望,你就相当于被别人用绳索束缚住了,戴上了枷锁,从此自由受限,再也难以自在清明了。
张三和李四是邻居,他们都养了几只猴子,以耍猴谋生。
张三的生意很火,因为猴子很敬业也很听话,所以帮张三赚了不少钱;李四却不行,他的猴子经常消极怠工,还时不时地有猴子逃走。李四请工匠加固了猴舍,还在每个猴子的脖子上都加了一道绳索束缚,但仍然收效不大。无奈之下,他去找张三取经。
在张三家待了半天,李四也没有发现张三有什么绝招,对猴子该打就打,该骂就骂,和自己没有什么两样。
然而,到了吃饭时间李四才发现有些不同,只见张三准备了许多香蕉、葡萄等新鲜水果的模型,惟妙惟肖,比真的还多了几分水灵。吃饭的时候,老张总是先把模型摆出来,然后才拿出真正的水果喂猴子,喂完猴子,就拿起水果模型,向猴子晃一晃,才小心地放回到屋里。
李四不解地问张三:“你摆这么多水果模型干什么?虽然漂亮,但是既不能又吃不能嚼的啊。”
张三轻轻一笑,说:“虽然不能吃不能嚼,但可以激起猴子的欲望,想着这些新鲜的水果,就有了工作的动力和忍受委屈的理由。所以,我的猴子一般不会逃走,因为一旦逃走,它就永远失去了拥有这些新鲜水果的机会。”
李四恍然大悟:束缚猴子最好的手段不是勒紧它脖子上的绳子,而是吊起它心头的欲望,使其贪婪起来。束缚人不也是这样吗?
如果有人吊起了你心头的欲望,你就相当于被别人用绳索束缚住了,戴上了枷锁,从此自由受限,再也难以自在清明了。
经典哲理故事13
一位著名的诗人最近思路打不开,怎么也冲不出思想的牢笼,于是想到外面寻找灵感。这一天,他到乡间野外散步,阳光下,忽然远远看见一块牌子掩映在树林里,上书四个大字特别醒目"阳光不锈",诗人当场呆住,心想,这是多么有寓意的词语,绝对不是一般人能够想到的。于是,他非常想拜访一下书写这个精辟之极的词语的高人。等他走近这块牌子,发现被树丛挡住的那部分牌子写着"钢制品厂"。
经典哲理故事14
让失去变得可爱
一个老人在高速行驶的火车上,不小心把刚买的新鞋从窗口掉了一只,周围的人倍感惋惜,不料老人立即把第二只鞋也从窗口扔了下去。这举动更让人大吃一惊。老人解释说:“这一只鞋无论多么昂贵,对我而言已经没有用了,如果有谁能捡到一双鞋子,说不定他还能穿呢!”
秘诀6:成功者善于放弃,善于从损失中看到价值。
经典哲理故事15
往船舱灌水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艘货轮卸货后在返航的时候,突然遭遇巨大风暴,大家都不知道应该怎么办。就在这个危急时刻,老船长果断下令:“打开所有货舱,立刻往里面灌水。”
往货舱里灌水?水手们惊呆了,这个时候本来就危险,怎么还能往里面灌水呢?这不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吗?水手们担忧地问:“往船里灌水是险上加险,这不是自找死路吗?”
这时,老船长镇定地说:“大家见过根深干粗的树被暴风刮倒过吗?被刮倒的是没有根基的小树。”
水手们半信半疑地照着做了。虽然暴风巨浪依旧那么猛烈,但随着货舱里的水越来越高,货轮渐渐地平稳了。在那个波涛滚滚的海面上,货轮一直都很平稳,不再害怕风暴的袭击了。船长告诉水手:“一只空木桶很容易被风打翻,如果装满了水,风是吹不倒的。船在负重的时候,是最安全的,空船其实最危险。”
【经典哲理故事(合集15篇)】相关文章:
1.经典哲理故事
3.经典哲理故事参考
4.观音经典哲理故事
5.经典儿童哲理故事
6.经典哲理故事精选
7.经典哲理故事阅读
8.经典的哲理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