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口头作文

2018-03-05 范文大全

什么是口头作文

一、通过一个词语的变换透视课标指导下的小学作文教学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总目标”下,按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这四个学段,分别提出“阶段目标”,其中对“写作”部分用括号做了注释:小学1~2年级为“写话”,3~6年级为“习作”。笔者认为这里从“写话”到“习作”不单单是词汇的简单变换而已,其中传递出的深意值得思考。

按照课标要求,第一学段(1~2年级)为“写话”,这一阶段只是要求教师引导低年级学生,唤起学生对自我内心体验的注意,鼓励学生表达,为学习写作培养兴趣。我们再来看课标对第二、三学段“习作”的说明,其中对第二学段(3~4年级)的具体要求是有八条。(详见课程标准)通过对比,不难看出,无论是在要求的内容还是学生能力的程度方面,第二学段较之前一学段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这自然是基于学生个体的发展实际和进一步学习的需要。

笔者不禁要问这样几个问题: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能够适应这么大的变化吗?教师教学能够很好的把握学生心理,进行有效的跟进吗?如果不考虑课标制定方面的欠缺,那么我们应该做些什么?一线教师应该做些什么?

作为小学学习的中级阶段,三至四年级的学生要经历从重在形象表达的“写话”,向抽象思维“习作”的转变。这不仅是对语文教师教学水平的考验,而且也是对当前基础教育成功与否的考量。按照皮亚杰认知建构主义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划分,此年龄阶段的学生处于具体运演阶段(8~10岁),学生的思维已经具有可逆性和守恒性,但这种思维运演还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正是因为此阶段的学生各方面的发展还不成熟,学生尚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自我认知,学生不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所以,教师的指导就变得举足轻重,因此对教师教学提出了严峻的考验。正是基于以上认识,笔者认为在此阶段口头作文教学的开展能够有力的促进学生转变,同时也为教师开展作文教学提供了一条良好的借鉴途径。

应该指出的是,口头作文的教学其实与我们平常所讲的写作教学不是同一类问题。对于口头作文,上世纪90年代林一平有过较为深入的研究,在其论文《重视口头作文训练》中对口头作文的两种定义对我们今天的研究有很大的启发。他将口头作文做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是,凡运用口头语言表达的均可看作口头作文训练。狭义的是,具有指向规范口头语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训练方式。本文所讲的口头作文应该就是指后者,它有着明确的题目、立意、中心,并且有特定的对象和范围。它要“说”出一篇文章来,与书面作文相对,但又与书面作文有着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不难看出,口头作文其实与口语交际、阅读、写作以及综合性学习之间存在着某种复杂的关系。本文也试图将口头作文教学放置在与以上四种语文课程并行的层面,即将口头作文教学看作是语文课程改革中应当被重点关注的,具有普适意义的,同时也是在小学阶段实际教学中被普遍忽视的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口头作文教学开展的理论分析

之所以将小学阶段的口头作文教学提出来,不仅是因为当前小学作文教学效果不佳,在实际教学当中存在诸多问题,距课标的要求相去甚远,而且是因为小学阶段作为个体一生学习过程中的奠基阶段,对于个体一生的整体学习过程起到无法替代的作用。口头作文有相当的优势,能够担负起学生发展的重任,这些优势也是我们提倡开展口头作文的有力支持。

1、口头作文的诸多优势

首先,口头作文不仅具有“复合学习”的优势,而且能够强化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口头作文将语文学科的基本要求听、说、读、写融为一体。“说文”的过程,也是“听文”的过程,要听出说文的“关节”,听出审题、立意、选材、构思、语言驾驭等等“机窍”,这能培养学生听的能力。而“说文者”边想边说,边说边想中所体现的“说文”水平,也处处显示了平时“读文”的功底。传统语文教学重视书面表达而忽视口头表达是一大弊端,无论就社会需要或培养智力而言,都是一种“失策”。

其次,口头作文不仅具有较高的效率优势,而且能起到“愉快学习”、“情境教育”的作用。前者是由于口头作文兼有快速思维、迅捷表达的特点;后者是因为口头作文易于创设民主、活跃的课堂情境,营造热烈、愉快、轻松的学习氛围。其他同学的“说话”,能贴近听者的心灵,引起共鸣,激起作文的欲望,能较好地达到预期目的。

鉴于口头作文如此广泛的优势,从课程教学的层面来说,口头作文应该作为语文课程的一部分。

2、口头作文能力的延展性

无论从作文教学还是整个语文学习的'角度来看,口头作文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都是必要且必需的。小学阶段学习状态的好坏也会对个体今后整个学习过程产生重大影响。很多学习习惯就是在小学阶段养成的,正所谓“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正是说的小学阶段的学习对于人一生的影响。小学阶段口头作文能力的培养能够为进入初高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矗

随着形势的发展,传统的教育观念正在逐渐改变,培养学生成为“现代化社会人”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作为“现代化社会人”应具有那些素质呢?专家认为必须具有适应现代化社会生活、工作、建设需要的能力。这种能力也可以说是一种“应变能力”,它包括:“适应社会能力”,“克服自卑能力”,“取得成果的坚持力、自信力”。这种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特别是对初高中学生来说,更应该把培养应变能力作为“涵养、锻炼”自己的目标之一。如何“涵养、锻炼”呢?口头作文不能不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因为口头作文需敏捷灵活的思维,这对于将来走上社会与人交流思想、处理事务和生活无疑是有益的。口头作文还给学生提供了锻炼的场所,它往往设定不同的语境,并给学生以“成功”和“改造”的机遇,因而对培养他们“克服自卑能力”,树立“自信力”都会有积极影响。同时,“自信力”的提高又促进了“坚持力”的增强。因此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说:口头作文是培养学生成为“现代化社会人”的重要途径,我们应该从现代化的高度认识口头作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三、开展口头作文应有的态度

进入新世纪后,出现的写作教材只是在名称上把说话与写作给予并列,但在编辑上仍把两者予以分开。笼统的口头作文教学研究,已经不能与学生的发展和教学实际的需要看齐。再者,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的普及程度愈来愈高,现在的学生置身于一个信息变化万千的社会,学生所掌握的信息量已经远远超出了他们年龄所对应的程度。词汇的占有量、情感体验、表达的欲求等等都使得口头作文研究变得意义丰富。

至于口头作文的开展,很多一线教师都有自己不同的心得体会。有的注重与阅读的结合,有的注重思维的培养,有的注重语言的训练,不能说哪一种方法是好的,另外一种是不好的。应该说一切研究的落脚点应该放在实践当中,只有通过实践检验的理论才站的住脚。本篇重在理论建构不就口头作文的开展做细致的讲解分析,再加上笔者一直在思索口头作文教学开展应该采取的模式,“教有法而无定法”,我们的关注点是在小学中段三四年级开展口头作文教学实验,经过修正将口头作文教学的理论推广到各个年级段,为此我们将不懈努力,为这样一项有意义的工作献出绵薄之力。

【什么是口头作文】相关文章:

1.幼儿口头作文

2.什么是美术作文

3.什么是好事作文

4.什么是牵挂作文

5.什么是自信作文

6.什么是机会作文

7.什么是梦想作文

8.什么是成功作文

9.什么是自由作文

上一篇:什么的一堂课作文 下一篇:书信格式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