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与道德的作文

2021-07-24 范文大全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利益与道德的作文(通用8篇),欢迎大家分享。

  利益与道德的作文1

  孔子是我国古著名的文化人物,其下弟子号称三千。但其中一位义救在外国的鲁国奴隶而不报账的学生受到了责备;同是救人一命又收到一头牛的谢礼的弟子反而得到了孔子的表扬。这两个故事很简单,却很有深度,我们不妨研究一下。

  研究事情通常要看谁是最大的受益者。那位收下了一头牛的弟子,他的行为使更多的人了解到了好人有好报的道理,无形之中就做了一件有利于国家,有利益于社会的事。这其中的利益关系不言而喻。

  其实利益与道德之间并不一定是你存我亡的关系,但人们却没有注意这一点。

  道德是一种高尚的品格。从古至今,是无数文人墨客,以及寻常百姓所关心的话题。它是做人的根本、立世的基石。然而,也有许多人过激地理解它、改造它、传播它。认为利益就是它的头号死敌。于是就有宋朝理学宣扬“存天理,灭人欲”一类的主张。

  但是在宋代,是社会背景导致了这样的思想产生。宋朝的商品经济前空的发达,社会的繁荣也必然会极大地冲击原有的伦理道德。由于当时的社会现象是如此的特殊,才会出现“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潮流。而后来它也发展成了巩固封建统治的武器。

  再回过头来看孔子所生活的春秋时期,虽不如战国时期那样战乱频繁,但社会上流动着一些令人不安的气息。于是孔子站出来,赞扬了救人收礼的弟子,也批评了另一救赎人却不报账的弟子,其实救人不求回报更体现了一个人的品德是多么高尚。孔子这么做,是希望自己能够通过这些举动,使人们都能达到一个利益与道德的平衡点。

  再反观现在,我们的内心可能会感到一些痛苦了,摔在地上的老人无人敢扶,原因是一些老人被扶后竟然讹诈好心人。在有人落水急需救援时,耳畔却传来先给钱再救人的喊声。这些事情给人们的心灵蒙上了一层恐怖的阴影。

  然而,我们却不可被这一小部分不良事件所影响。我们需要平衡利益与道德之间的关系,就好像调整一盛着国家与社会的巨大天平。现在,问题出在了利益重而道德轻上,我们要以自身的行动,去增加道德的份量!

  利益与道德的作文2

  一直以来,我们都认为道德与利益是鱼和熊掌之间的关系,二者不可兼得。然而孔子称赞收下谢礼的学生批评没有报账的学生的故事,却让我们不得不为我们的固有观念大打一个问号:利益与道德真的不可兼得吗?

  “最美妈妈”吴菊萍在危急时刻毫不犹豫地用她并不强壮的双手去托住从高楼坠落的陔子,这是道德的表现。而她也没有像常人一样要把利益与道德划清界限,在选择道德的同时,她也选择了利益——她接受了“最美妈妈”的殊荣也接受了重金的酬谢;“非典”期间,板蓝根一下成了抢手货,供不应求,许多企业大肆涨价赚钱,而神威药业却毫犹豫地选择降价,并千方百计地扩大生产,平稳市场上的药价,这是神威出于道德的选择,而在非典结束后,神威药业也收到了利益的回报——销售业绩远超其他公司。由此观之,利益与道德并非不可兼得。

  然而,我们的大脑中回荡的却都是诸如“君子重义不见利,施恩不图报”的话语,我们总是把道德与利益视作不共戴天的仇人,总是以德为荣,视利为耻。于是我们讴歌看那些大爱无私之人,颂扬着不求回报甘于奉献的精神,却在这一次次的讴歌与颂扬中渐渐失去了行善的勇气。不计利益的行善固然可以塑造出伟大的灵魂,但大多数人毕竟还是有私心的凡夫俗子,一旦道德的标准提高到要放弃利益的程度,就会让越来越多的人在面对行善举义之时只是感动只是钦佩,却不敢效仿不敢推广。一个人的行善举义固然可贵,但许多人的行善举义才更为难得。所以,为了更多的人能主动去帮助别人,我们应该理性地看待道德与利益的关系。

  道德与利益从来都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鱼和熊掌”之间的关系,在符合道德的情况下,利益是值得被接受的,而道德之花也能在利益之风的吹拂下开得更加鲜艳。

  在茫茫宇宙中,我们只是微不足道的存在。我们不是救苦救难的活菩萨,也不是无欲无求的圣人,我们无法一直奉献却不求回报,但我们仍能尽力让道德之花开放,同时合理取得属于我们的利益。

  利益与道德的作文3

  两个人并肩同行,到了十字路口,一个要往左走,一个要往右走,意见产生了分歧。争执之中,“左”人突然往“右”人脑袋上猛然一击,“右”人当头一棒,随即昏倒。然后,“左”人扛起“右”人向自己所想的目的地走去……

  “道德”被“利益”扛在肩上。

  于是,第二天这座城市的早报上刊登了这样一则呼吁:我多想刀枪不入。署名:那个被强行打昏扛走的“道德”。

  我想,上文应该是幽默型的文字。但我知道,看到这样字眼的你,一定笑不出来。是的,你和我所想一样,脑海里出现了那些挥之不去的、社会的阴霾。继“爆炸西瓜”后,网络再度爆出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怪黄瓜”……相比较近年来的一切一切食品安全,我们,再也不能视之为无物。

  说是要行动,实际上,我们又能做些什么呢?呼吁吗?在文章之始我们就被这一棒子打的头晕。是的,面对利益,什么道德礼仪、品行修养,通通都不及被扛起来的畅快。就这样,我们的社会变了样——所谓的仁人义士只占一小部分,太多的“良心”被装进了不环保的塑料袋,随意丢到了路边,久而久之,弥漫着腐臭的气味,路过的行人掩着鼻子匆匆而过,嘴里还嘀咕着什么。大家都不知道,垃圾站下,掩埋的却都是最珍贵的。

  数数看吧,多不胜数。记得“染色馒头”正流行时,有多少家媒体整日关注、连续报道,狠批、猛爆,摄像头所到之处满是白面的味道……暂不说这过程的轰轰烈烈,单看结果就够我们哭笑不得:人们把矛头都盯紧了这一家非法制作厂,让太多仍旧不管不顾的商家乐到了最后。我们输了,社会输了,就输给这苍蝇乱飞、卫生不合格的地方。都说从哪儿跌倒从哪儿爬起来,你看到了吗?社会一屁股坐在地上,就这么不起来了……

  持续至今。

  文字的力量始终不能阻止这黑心的行为。但我绞尽脑汁能想到的方式,也仅此而已。时间太久,以至于我们都将“食品安全隐患”当成了家常便饭,昨天西瓜蹦出个孙悟空,明天黄瓜里冒出个雌激素,我相信人类经历了几千年进化的能力,一时半会儿铁定是去不了上帝那儿;但我也同样坚信,我们坚持不了一辈子。

  今天,馒头西瓜牛肉膏黄瓜被曝光,成,不吃了;明天,鸡鸭鱼肉里发现细菌,成,不吃了;后天,我们就能看到地球上的人们病怏怏到处找草吃……一年后,兔子届X体抗议!呼吁“退饭还草”!也许我所说的还为时过早,但你知道的,若不提前设想好未来,很有可能像《谁动了我的奶酪》里那两个家伙一样茫然失措,还傻乎乎的等着奶酪回来……

  很多时候,笔者所写下的正是社会所关注的、所需要的。今天,我在文字的结尾写下这样一段话,我希望能让梦想成真:总有这样的一天,世界上再也没有了危害,人们都健健康康的度过百岁;总有这样的一天,关爱与道德并行存在,它们俩也不吵架,十字路口也不会谁给谁一下子。

  回归主题,当道德碰撞利益,谁胜谁负还未揭晓。

  不过是道德的一刹那,就将一切扭转。

  利益与道德的作文4

  从学会说话起,常看到妈妈的道德行为;从上学读书起,常听到老师的道德话语;从成熟长大起,常学着生活的道德方法。道德无时无刻不在我心中。

  要遵守道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我们必须从小事做起,认真做好生活中的一点一滴。记得看过这样的故事:一个小男孩向一个小女孩借一块钱,答应明天晚上还,因为信任,这个小女孩犹豫了一会儿便答应了。可是离还钱的时候间只剩下一个晚上了,小女孩等到天黑也没见小男孩出现,她开始有些后悔,担心他不会来了,正当熄灯上床的时候,听见敲门声,那小男孩气喘吁吁地站在门口,手里捏着皱巴巴的一块钱,小女孩高兴的笑了。后来才知道,借钱是为了给低血糖的母亲买葡萄糖,为了还钱,每天晚上一放学就去离学校一公里外捡废铁卖钱,由于太困了,就倒在树下睡着了,起来时才发现晚了,便开始狂奔,只好现在才来。这位小男孩最后干了一番大事业,这都是他遵守道德的结果啊!

  其实还有许多像小男孩那种人和事,道德永远在我心,一直教育着我,鞭策着我。

  利益与道德的作文5

  现今社会充斥着冷漠与浮躁,政府高呼正能量,反腐倡廉等词就是在呼吁道德,呼唤善意的人性,一场道德与利益的'较量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几千年前,孔圣人就对这个问题作出了解答——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孔夫子赞扬他的弟子在帮助别人之后取走应得的酬劳,对他的弟子在帮了人之后拒绝酬劳予以批评,孔子在利益与道德之间,决然地以道德为先,认为只有建立在义之上的财才是属于自己的财富。

  我国著名的物理学家,两弹一星钱学森当初在美国时被看作能抵得上五个师的重要人物,美国政府提出优越的条件来挽留这位英才,甚至是他的老师也极力劝阻他留在美国。他在道德与利益面前选择了前者,他认为只有回到自己的祖国,在自己的土地上才能种出属于自己的苹果,这种利益才是他所渴求的,即使这是一片异常贫瘠的土地,他用行动告诉我们,无论何时何地,道德永远凌驾于利益之上。

  人们永远忘不了抗金英雄岳飞的精忠报国,人们更忘不了小人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害死了这位当世豪杰。在利益的驱使下,在波诡云谲的政治斗争中,善弄权谋的奸臣秦桧害死了岳飞——这位金戈铁马,气壮山河的将军。正是因为人们忘不了,如今岳王庙前跪着的铜人在历经百年沧桑后仍在忏悔着自己的过错。在权力与道德面前,秦桧坠落了。曾几何时,他也许有着想成为像管仲,蔺相如等良相的伟大抱负,他也想像蔺相如与廉颇一样,做到文臣提笔安天下但在利益的驱使下迷失了自我,将自己变为历史长河中最卑微的小人。

  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典礼上,吴锦泉的身影润湿了许多人的眼眶,看见他,我们难免会忆起年老的爷爷,但就是这位看起来平凡的老人,用自己的工作来支付爱心,窄条凳,自行车,弓腰扛背,沐雨栉风这就是这位老人的真实写照,他用自己年老的身躯努力工作着,吆喝渐行渐远,一摞摞硬币,带着汗水,沉甸甸,称量出高尚。他把自己劳动所得捐给灾区,捐给世界上最困难的人。在他心中,他没有失去,全是满满的获得,全是满满的幸福,这就是他所得到的最宝贵的东西。利益因道德而呈现,这才是真正的利益。

  形形色色的人用自己的实践启示我们,道德永远凌驾于利益之上。在这场角逐中,道德被最大程度的展现。只有做个以道德为先的人,我们才能获得真正的利益。

  利益与道德的作文6

  广州拟规定拾金不昧者可获失物价值10%奖励的新闻又掀起了舆论风暴。事实上,类似“拾金有昧”的做法,广州并非开先河者。2003年,江苏一家“失物招领公司”就开始挂牌营业了。据当时的新闻报道,当拾者把捡到的东西交到公司后,公司要开具收据并付拾到者一定酬金,然后寻找线索联系失主。当失物被失主认领时,公司将根据失物的价值向失主收取一定的酬金,然后将其中的一部分给付拾者。如果一个月后没有找到失主,公司将把失物退还给拾者或者转交公安部门。

  这家公司后来的运营情况如何,媒体鲜有提及。不过当时这家公司确实也引发了不少争议。想想看,十年前,社会道德还没有沉沦到现如今的程度,有偿招领将激起多大的风浪啊?十年之后的今天,广州警方更进一步将有偿招领上升到地方法规的高度,争议依然此起彼伏。

  所有争议的根源无非是有偿招领挑战了传统拾金不昧的美德。特别是在社会转型期我们热切呼唤个人私德和社会公德的大背景下,有偿招领是不是加剧了道德的堕落?

  仔细想想,任何一个拾者在寻找失主的过程中都要耗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在一个个人价值越来越受重视的社会里,付出了成本,然后象征性地收货一些“利益”,及时从最庸俗的层次上来分析这样的有偿招领行为,也大可不必视其为洪水猛兽,或者看成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准已经下滑到让人无以忍受的程度。在国外,“有偿失物招领”的行为比比皆是。在澳大利亚、新西兰,依据《物权法》,司机捡到钱物后应还给失主,失主认领时给司机最低10%的报酬;在摩纳哥,当地媒体刊登失物招领启事,失主认领失物时需交给的士司机20%的酬金并且担负广告费。

  道德的根本目的,并不是要任何人去做损己利人的重大牺牲,而是要人乐于做无损于己且有利于人的事。从这个角度看,广州拟规定拾金不昧者可获失物价值10%奖励,这并不表明道德已经“变异”到了需要众人唾弃的程度。

  给道德一点儿利益基础,是不是有违我们传统的道德观呢?随着社会的日益多元化,社会道德也呈现出种种复杂的状态,如果我们还坚守“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道德高标,那我相信很多人会“永远只说道德的话而永远不做道德的事”。在道德教化的范畴里我更坚信这样的判断,“真正的道德就像空气那么重要,又像空气那么平常,让人感觉不到存在的空气是最好的空气,而让人感觉不到存在的道德则是最好的道德。”原本平淡无奇的、人人都可以做到的,我们为什么要一味地把它拔高到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呢?

  回报给道德一点利益基础,并不是多么可怕的事情。有位学者曾经说过,“道德是人类文明的大地,而不是人类生活的天空。让所有的人都在坚实的道德基础上自由舞蹈,这才是人类文明的目标。”如果能够创造条件,比如给道德一些利益的鼓励,是不是可以激发更多人去做一些有道德的事情呢?

  想起发生在我的一位朋友身上的一件事情。朋友捡到一个信封,里面有厚厚的一沓钱,不一会儿他等到了失主。失主看我朋友的样子像学生,匆匆地收了信封之后说,我是大学老师,以后有考试的事情可以找我。话刚落定,失主一转身消失了。朋友在叙述这件事时无比遗憾,“我从没想过要他回报什么,可是连句谢谢都没说,虚头八脑地留下一句不靠谱的话,我这心里怎么能不别扭?”

  社会发展到现在,很多事情确实无法“回到从前”了。在所有关于“拾金不昧”或者“拾金有昧”的争论中,我们常常习惯于将道德追问在拾者身上,而失主后续的表现却常常被人忽视。广州市以地方法规的形式鼓励失主让利,说实话,我一点都不觉得这规定有伤道德风化。要知道,这是“鼓励”,又不是“强制”,实在没什么好争的。

  利益与道德的作文7

  《三字经》曾写道:“人之初,性本善。”由此可见,道德是我们所具备的最初始、最基本的素质。道德体现在很多方面上,比如礼仪。在安徽师范大学打饭时说句“阿姨您好”可享受优惠,或许安徽师范大学是为了培养良好的有礼貌的风气,可对此我不得不发出疑问:通过利益手段让学生养成有礼貌的习惯,最终真的能形成良好的风气吗?我认为,懂得礼貌是最基本的道德,是每一个人都应当具备的,不能因为利益来决定是否礼貌。管仲也说:道德当身,不以物惑。道德出于本心,是我们的祖先世世代代流传下来的做人的道理、准绳,它影响着我们的思想观念,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如果为了享受优惠而叫“阿姨您好”,那是不是意味着不享受优惠就不需要对阿姨礼貌了?礼仪的道德是存在于我们心中的,是我们自觉形成的,别人强制不了我们。因此,我们要更加注重道德的培养,自觉养成良好的道德准则。

  让利益决定道德,是一种错误的观念。当你得到利益的同时,你失去的是更加宝贵的东西。朱自清年老时贫病交加,但他宁死也不肯吃美国的救济粮,也不允许家人接受。这样一个有骨气的爱国志士,用他的行动告诉我们:他坚守不移,爱国无悔!这何尝不是一种伟大的道德修为?在利益面前,他不屑一顾,只为坚守自己心中的道德律。或许会饿死,但他无所畏惧。如果他接受了救济粮,或许他不会拥有今天这么多人的钦佩,因为他失去了宝贵的道德准则。反观之安徽师范大学,为了享受优惠而养成礼貌的风气,这样的道德是不是太过廉价?或许并非每个人都这样,但安徽师范大学的做法太过,道德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不因由利益决定,也与利益无关。如果这样做,最终培养出来的风气也会带着利益色彩,而这与安徽师范大学的本心相悖,这并不是真正的礼仪,这并不是真正的道德。

  道德是永存的,而财富每天在更换主人。要养成真正的道德,形成良好的风气,是要靠我们自身的自觉性的,学校需要做的,不过是唤醒我们的道德意识,加以鞭策。让我们带着一颗道德的心来对待人和事,不需要利益的驱使,因为道德在我心,与利益无关。

  利益与道德的作文8

  什么是道德?道德与利益的关系又是什么呢?这些问题的答案,并不是唯一的,因为每个人的标准不一样。

  道德与利益并不是完全对立的,有时是统一的。有些国家便制定了相关的法律,去日本的法律规定:如果有人拾到东西归还失主,无论失物是金钱还是物品,失主必须按失物价值的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二十支付报酬。如果不支付,失主将无法取回失物。拾物者既可以不接受酬金,也可以选择接受。接收后任何人不能说他贪心,就如孔子所说的一般:只要冒着生命危险救了人或是平常时期随手帮了别人一把,无论怎样的奖赏都可以收下,这样可以鼓励更多的人去帮助他人。古人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支付或接受一点点的酬金又算得了什么呢?并且这个规定还能平衡道德与利益的关系。使得帮助别人的人心里能够更加开心,也能带动周围的人去帮助他人。让人们学会先义后利,学会感恩,学会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在2003年“非典”期间,板蓝根一下子成为了抢手药,供不应求。不少企业为了眼前的利益,不顾仁义,将价格不停地提高,由每盒2。8元上涨到6.5元至12元之间,有点小城镇的小药店,甚至将药卖到了30元一包。面对这种情况,石家庄神威药业、华药集团等公司毫不犹豫的选择降价,并千方百计的扩大生产规模,平稳市场上的药价。作为商业性质的企业,他们固然看重利益,但从长远看,放弃眼前的小利益而选择大义,更能赢得长久的信誉与更多的利益。果然,“非典”过去后,这些公司的销售业绩一片大好。

  在当今社会中,一个人做了好事,但他没有得到任何好处,只是获得了周围人的几声不痛不痒的称赞,夸他道德高尚什么的。那么久而久之,便很少有人会去无偿的做好事,因为在大部分人的心中,都觉得物质更实在,连几个硬币都比道德值钱。社会是残酷的、现实的。需要利益与道德的平衡,才会有更多的人能唤醒自己心中良知与道德。

  所以,在我看来,道德不能少,利益也不能少。只有既有义又有利,这样才能让社会更好地发展下去,让更多的人在做好事的同时,过得更多的动力。

【利益与道德的作文(通用8篇)】相关文章:

1.利益与道德作文

2.道德与利益作文

3.道德与利益的作文

4.利益与道德的较量作文

5.关于利益与道德的作文

6.关于道德与利益的作文(通用10篇)

7.有关道德与利益的作文(通用13篇)

8.道德与利益作文5篇

上一篇:利比亚作文 下一篇:励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