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实效教学论文

2018-05-30 语文阅读

  【内容提要】阅读,不但要追求兴趣,还要讲求方法,才能求得实效,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课堂语文阅读教学,就应该发挥好这一作用。正如古希腊教育家普鲁塔克说的:“儿童的心灵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这句话我常常回味,怎样点燃火种使其可以燎原,怎样通过语文学科的学习去影响带动孩子的一生?唯有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帮助学生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才会使学习充满情趣、激发潜能、开启心智。

  【主题词】阅读思考实效

  最是书香能致远。可见,芳香四溢的书籍,及其书籍中所蕴含的内在价值,可以帮孩子拥有一个流光溢彩的人生。怎样让语文课堂上的学习,体现文本的价值、学习者的探索创造价值?明代哲学家王,阳明说:“为学须有本源,须从本源上用力”。对语文教学来讲,什么是学好语文的本源?我想:唯有以阅读来促思考。学会思考形成善思、勤思的习惯,才能使生命喷涌出甘泉。在语文教学中,我注意引导学生在对文本教材的学习中,去挖掘语言文字的内涵来体会到学习、思考的快乐。

  一、在阅读中选好争论点引发争议,碰撞思想得到乐趣

  叶圣陶曾说:“我们读一篇东西……总要像吃东西一样,细细咀嚼……把它的滋味辨出来。”在教学中要引领学生像嚼口香糖那样反复品味词句,把握词句在语境中的语义,按儿童语言感受的特点慢慢地把文字转化成有声有色的事,有血有肉的人,色彩缤纷的景,感人肺腑的情,品出其中情味和意蕴。这个过程形如梯阶,回旋往复,层层推进地带动学生去思考得以提升。

  在学习《草船借箭》时,学生对课文语言的感受一般从语言的形式开始,从形式感知内容,从内容通达情感。学生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促使他们只能先粗浅地认识这一段文字,课文中描述:取箭时,诸葛亮叫“吃惊”的鲁肃“只管饮酒取乐”。在教学中,这一情节往往就会被教者、学者所忽略,充其量也就是让学生读一读体会到诸葛亮的沉着镇定即可。几次备课,我都觉得这里大有文章可作。于是在教学中我特意把这不起眼的一句打在投影上,引发学生体会“饮酒取乐”之妙。学生在思考、争论中,掀起了学习品味语言文字的高潮,使课堂学习充满情趣。

  首先我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看:三天赶造十万枝箭,按常理说这是根本办不到的事情,诸葛亮却欣然答应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引导学生质疑也为后面的学习埋下伏笔。在阅读课文时,学生自然会想到之后的这三天里既看不到诸葛亮准备造箭所用的相关材料,也看不到他为做箭而忙碌的身影,这又是怎样的一回事呢?不光鲁肃,我们也真不知道他这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这样以常人的心理来感受诸葛亮的神机妙算,激发了学生去探索欲望。更能体现人物品质的是,到了交箭这一天的四更时,大雾弥漫,诸葛亮却把鲁肃请到船上说是去取箭,还请他饮酒取乐,这就让憨直的鲁肃蒙上了一团雾水。也使全文扑朔迷离充满了神秘的色彩,引人入胜。一路上诸葛亮和鲁肃聊天畅饮,也恰恰是在离曹营咫尺的地方仍在饮酒,就使诸葛亮沉着应对、胸有成竹的大将分度清晰地展现在了学生的面前。

  其次,我再指导学生联系下文从中得知:起先他们船头朝西船尾朝东,诸葛亮和鲁肃坐在船中饮酒取乐,过了一会儿诸葛亮又下令“把船调过来”,即船头朝东,船尾朝西。这里描写留有玄机,我马上引导学生针对这项命令去质疑。外面箭如雨下,又逼近曹军的水寨,诸葛亮不可能走出船舱,去查看箭是否已经受满,那么为什么要调转船头,什么时候该调转船头呢?我想正是“饮酒”这一微妙的举动,给了诸葛亮一个巧妙的'暗示。当船的一面草靶子上的箭即将受满之时,必然就会增加这一面船体的重量,船就会相应的往这一面倾斜。通过观察酒杯中的酒的倾斜程度,就能起到反馈这一信息的作用。于是,诸葛亮就会依据这一信息,适时的命令兵士将船调转方向,让另一面草靶子接着收受箭。等到酒杯中的酒接近一个水平面的时候,诸葛亮就果断的下令:鸣金收兵!真是妙在不言之中、绝在饮酒取乐!以常人的心思帮学生在阅读、思考中读懂“饮酒取乐”这个大手笔命令。运用了比较心理暗示的方法,来帮学生在阅读中,通过质疑思考读懂了诸葛亮这个人物的高人之处。

  趁着学生高涨起来的学习热情,继续启发学生你还可以从什么角度去理解诸葛亮这个人物?学生探索创造的欲望就会一发不可收拾。“我是联系全文来看。因为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所以设下层层圈套,来引着诸葛亮说出“水上作战用弓箭最好”,直至到后来,逼他用十天造出十万枝箭的毒计来置诸葛亮于死地。而诸葛亮的种种表现,真可谓是举重若云,胜似闲庭信步。不但把交期由十天改为三天,还亲自到近临曹军大营的水面上饮酒取箭,擂鼓致谢。想必,周瑜知道这一过程后会从内心深处佩服诸葛亮过于自己的智慧和才干!”

  课堂教学的实践告诉我,作为语文教师,如果不能对文本成功进行解读,那就无法与学生一起“入乎其中”,无法接近文本,融入文本,体会文本中包含的万千情致。只有在教师自己进行准确地解读之后,才能引领学生正确地走入文本,在学生与文本间架起一座桥梁,激起学生的阅读感受。

  学生能够很好地把教材理解到位,尤其是在这些不经意的微妙之处,更是迸放学生智慧的思维点。如果被我们忽略过去了,就会使学生失去扩展思维训练的良机。当然,也不能出现,为了寻找细微的探究点,而忽略或者偏离了文章的主要内容、重点知识的训练,这样就会出现因噎废食的现象。

  二、在阅读中学会思考,拥有了认识世界的方法而快乐

  梁启超说:人生百年,利于幼学。因此在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思考,并在思考探究中去品味语言文字背后的内涵。如我在教授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时,“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诗中“烟花三月”是全诗的重点,怎样突破呢?我首先请学生用自己积累过语言描述这是怎样一个自然景观。目的是引导学生把诗句变画面,再营造运用语言描绘生活的交流氛围。生活背景、阅历的不同学生对春天的感受也会异彩纷呈。“在雨水的浸润中,花草、树木吸足水分焕发出勃勃生机。远远的望去,好像雾气在蒸腾。此时诗人来到西湖边,在苏堤会看到那些柳树、桃树,就像笼罩着一层烟雾一样。”在这一环节中大大激发了学生的思维。“你们此时想问点什么?说些什么?

  用“怎样的语言来表现烟雾迷蒙呢?”这个问题提得多有价值阿!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都争着表达自己的感受。从他们的话语中我感受到,学生体会出了两位诗人的深厚情谊,及他们分别时隐藏在内心中的惋惜痛苦。

  我顺势又问道:你们知道他们到底有多好吗?一位同学忙把自己找到的资料通过白板展示给同学们看(把课内的学习,与课外的阅读联系上)“我爱孟父子,风流天下闻。”选自李白《赠孟浩然》。“从这句诗中,我们足以见得他们之间的情谊有多么深厚了。”他的一席话引来了大家的笑声,更让我们看到他为今天的学习所作的准备。

  古人说:“诗不离画,画不离诗”,怎样通过读诗文促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于是,我为同学们展现了四幅画:黄鹤楼全景;李白伫立在江边的黄鹤楼下,江上帆影点点;生机勃勃的春景图;宽阔的长江上孤帆一叶。“孩子们你们觉得哪一幅画配这首诗最好?”

  生1:第二幅。作者用“唯见长江天际流”,表示他们之间的情谊像滔滔的江水一样,源远流长。

  生2:第四幅。浩瀚的长江上不止一艘船,可此时在李白眼中就仅有这一叶孤舟。从这儿能推断出,李白把自己的感情和注意力都集中在友人乘坐的那艘船上,目送他越走越远。

  生3:选第一幅。……

  生4:第三幅。艳丽的鲜花象征着这两个人的美好情谊。

  不管学生最终选择的是哪一幅图,他们能结合一句诗,用边看图边吟诗的方法回味想象,弥补了画面没有融入的内容,便于学生进入诗文意境进行再造想象就是最终的教学目的。在这其中学生也想象到了“尽”是什么,“不尽”的又是什么。体会诗人目送远帆,似乎把自己的一片情意托付给江水,将友人送到目的地的感人一幕。

  值此还没有算完,“这是一首典型的送别诗”,于是我轻轻一点击,屏幕上又出现了四首诗,“读一读,看看你发现了什么?”送别,是古代诗词经常表现的主题之一。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作者借助清新的朝雨,细嫩的柳枝,以酒送别。饮完一杯再饮一杯,借酒消愁愁更愁。李白的《赠汪伦》写出了李白对王伦的深情厚谊。其间,又一位同学还为大家送上他收集到的李国文撰写的《李白与汪伦》一篇小文章,使我们对汪伦有了不曾知道地了解。同样是送别诗,可以我送朋友,也可以朋友送我。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高适的《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燕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作者从阴沉沉的天气,大雪纷飞,大雁南飞一派凄凉的景象,表达了自己难过、压抑、沉闷、伤心之情。

  读、思、品这一系列过程中,学生们悟到了:诗人不管是以歌相送,以目相送,以话相送,还是以酒相送,说到底诗人都是以心相送。你看,学生不仅理解了诗文之意,还能初步做到对题材虽相同,但出于不同作者之手的诗文进行比较,找出异同点。之后,我们还请同学们给诗文配上古曲,向大家介绍我为什么选择这首曲子进行配乐。创造思考的空间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引发学生思考,使学生了解了诗文背后的文化渊源。突出了重点,化解了难点。选曲配乐,能让学生借助音乐更好的表现出自己的情感。也使学科间进行了巧妙的整合,提高了他们认识世界品味生活的能力。

  三、在阅读中比对同义词,在品味思考中体会语言的精准

  《课标》中关于语文阅读课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爱国主义精神,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在诵读中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精美”。

  一般来说作者独具匠心的遣词造句,主要表现在能从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和句子中,选择自认为最准确、最生动、表达效果最好的词语和句子,从而创造出美的言语,表达自己独特的思想情感。那么,我们在学习时就可以通过比较、对照的方法去感受差异,来体会作者运用语言的精准。如:老舍先生的《猫》中,“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说它老实吧,……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呢?非……不可?”鼓励学生多读读这些文字,咂摸咂摸这其中的韵味。从这些文字中,我们就能感受到老舍在运用浓重的老北京方言土语在和我们唠家常,在美美地、得意中向我们讲述他们家中猫的古怪。《草原》中“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引导学生比较“飞”与“奔”、“跑”、“赶”、“冲”、“涌”……在一系列地比对中,发现“飞”不但写出了速度快,而且还能表现出蒙古人民的热情。通过比较、对照,就能够感受到作者浓缩在一个“飞”字上的情感,和这个字所传达出的无限韵味,这就是真正的语言感受。再如:《一夜的工作》歌颂的是周总理的生活的简朴工作的劳苦。课伊始,我先听写“简朴”。有的学生写成“俭朴”,于是引导学生在读文中寻找答案。作者为什么用的是这个“简朴”。

  阅读课正是要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语言的运用”。当然能达到这一境界,教师也要“增富”──不断读书。一个真正有品位、有见地、有发展的教师,其阅读的量一定是大的,阅读的质一定是高的。如此,才能成为新一代具有创新意识的研究型教师,才能引领学生在阅读、思考中提升自己。学生正处于可塑性强的延展时期,教会学生思考才能引发和挖掘出他们的潜力,使学习的全过程在起伏跌宕中充满情趣、洋溢快乐!

  【参考文献】

  1.海德格尔《在通向语言的途中》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7月。

  2.《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3.沈大安藤春友王崧舟《文本解读三人谈》。

  4.王尚文《语感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1月第三版。

【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实效教学论文】相关文章:

1.初中语文课堂如何提高阅读教学的实效性论文

2.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论文

3.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研究的论文

4.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5.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设计的几点体会论文

6.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不高的原因与对策论文

7.谈阅读教学模式的收获

8.中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策略探讨论文

上一篇:根据学生阅读心理教学语文论文 下一篇:初中阶段语文阅读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