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春节1
众人皆知,春节是中国每个地区每个民族最热闹的节日,在这一天,不管谁,都要回家过年!家乡的春节,虽然没有过多的讲究,可是对它盼望不已。而过年前,更是好不热闹。
“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在腊八这天,每家每户都要做香喷喷的腊八粥,腊八粥里,有各种米,各种豆……
马上,就到了腊月二十三,这一天晚上,家家户户上空都飘扬这祭灶火烧的香味,甜味,咸味,混为一起。这天,我的爱好,莫过于吃灶糖了,甜甜的灶糖在嘴里化开,真好吃呀!
转眼间,就到了除夕夜里,家家户户都在吃团圆饭,看春晚。还有呀,这一天还是看烟花的好天,一朵朵烟花在天空中散开,美丽极了。看完烟火回家,开始守岁了,短短几个小时以后,我们将迎来新的新的一年。
鞭炮声一夜不断,清晨,我们都换上新衣服,开始挨家挨户的拜年。
一眨眼,就到了上午,我们每个孩子的口袋里都装满了厚厚的压岁钱。以后的几天里,我们一家还会到其他亲戚家里游走。每一天都是崭新的一天,每一天都是快乐的一天。
一转眼,又该过元宵节了。正月十五,人们开开心心的在大街上舞狮、猜灯谜!
过了元宵节,孩子们该去上学了,这春节也就算是过完了。不过,春节在我们的心里,已经留下了深深的烙印——那些悠闲的日子,那些纯真的笑声,成了你我心里最美好的记忆……
2下一页@_@我是分割线@_@
家乡的春节2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吟着王安石的这首《元日》我们又迎来了春节。
今年的春节,我回到了老家茂名,茂名的春节从腊月二十五就开始了,从这天起,他们就开始买年货,还要准备好过年时吃的穿的。
我们广东有一句俗语:“年廿八,洗邋遢。”到了腊月二十八,每家每户都要大扫除,每家每户的阳台、院子都挂满了花花绿绿、五颜六色的衣服、被单、窗帘等东西仿佛是一幅巨大的抽象画。
到了除夕这天下午我们三点就吃饭了,这一餐也就是我们常常说的团圆饭,除了实在抽不出时间的人,其他人都会赶回来吃团圆饭。夜里,灯火通明鞭炮烟花声不停。烟花绽放在空中,有“天女撒花”、“福如东海”、“一鸣惊人”,其中有一种叫“一线天”的烟花最为显着,它拖着长长的尾巴一下子冲进了云霄,仿佛一条蛟龙。我们小孩子有的看春晚;有的玩炮竹;还有些熬不了夜的小孩子便回去睡觉。
正月初一,早上全村的人都会去拜祖,好求在新的一年里阖家幸福、财源广进。这天有好多人家里是不掀盖的都到亲戚朋友家吃年饭去了,到处都飘着酒肉的香味。吃完这家又去喝那家,人们把肚子吃的圆滚滚的,像个皮球似的。但我们小朋友最感兴趣的还是红包。只要看到认识的叔叔阿姨,我们便跑过去道声恭喜发财,拿到红包说声谢谢后掉头就跑。过了正月十五元宵节,这年几乎就过完了,到了正月十八,大人们就得回去上班了,同学们也该去上学了。
家乡的春节3
我的家乡是美丽的武陟,武陟是个风俗习惯浓厚的地方。家乡的春节是历史悠久的,也是一年当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
家乡的春节习俗很有趣。春节的早晨大家都起得很早,梳洗干净,穿上新衣服,给老人和父母磕头拜年,祝他们长寿。长辈们说一些祝福的话或嘱托,还给我们压岁钱。拜完年就摆一桌丰盛的早餐,全家人开开心心地吃。过年的时候我们吃饺子,表示我们又长一岁。
吃完饭后,我拿出爷爷给我买的鞭炮,和我的小伙伴一起放鞭炮,一天热热闹闹的!
家乡的春节4
上周三的班队会主题是《春回大地,感受年文化》。
说到过年,同学们个个情绪激动,兴趣盎然,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老师,我来讲‘年’的故事!”“老师,我来讲我们家乡的过年风俗,肯定你和同学们都没听说过!”“老师,我来讲贴春联的来历!”“老师,我来讲为什么要发压岁钱?”“老师,我要给大家讲一讲除夕夜为什么要守岁?”……哟,孩子们知道的还真不少!听着孩子们的讲述,我们都沉浸在浓浓的年味里了。
突然,一个孩子说:“老师,你们小时候怎样过年的呀?给我们讲讲吧!”“对!老师,给我们说说你们的风俗习惯吧!”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好吧。老师今天就给你们讲讲可能你们都不知道的过年习俗――取净水。”我开心地说。孩子们一听,立刻安静下来,个个挠挠耳朵,身子坐得笔直,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
我的故乡有一口古井,井口呈三角状,宽约二三米。那水一年四季昼夜不停地从山肚子里流淌出来。每天供几百户村民饮用,从未干枯过。那井水甘洌清甜,可直接饮用。尤其是盛夏时节,人们口渴了,就直接舀一瓢咕咚咕咚地一口气喝个痛快。古井上方有一块巨大的岩石,石头上有一棵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要三四个大人才合抱得过来。村里的老人们都称它为老神树。很多树根都裸露在岩石上,像老人们手上暴露的青筋一样。一部分根直伸到井里,白生生的,随着水流轻轻地摇摆着。不仅如此,井里还有一群群青黑色的小鱼快乐地游来游去。这些小鱼大多是三四寸至五六寸长。有时候人们来取水,一桶打下去,还会取到一条小鱼呢,但人们总是把它放回去。每年过年,人们用水较多,但也从未见井水少过。你取多少,它就满上多少,总是那样取之不绝,用之不尽。
记得小时候在家过年,每当除夕之夜凌晨的钟声一响,村里鞭炮齐鸣。爷爷或是父亲就拿起勾担(挑水用的一种扁担,两头有铁链钩子。),挑着水桶,带上香烛和一串鞭炮去取净水。因为好奇,我和姐姐也常常跟着去。
到了井前,只见爷爷轻手轻脚地放下水桶和勾担。在井边点燃香烛,作揖磕头,并说着一些感谢水神和乞求水神保护保佑祖祖辈辈们有水喝的吉利话。然后燃放那一串红红的鞭炮。等到一切恢复了平静,爷爷才打上两桶净水回家。一路上,扁担咯吱咯吱地唱着欢歌,井水也不忘了滴滴嘟嘟地沿着桶边流下来给小路画上美丽的曲线。那一夜,随着爷爷第一桶净水取回家,村民们也陆陆续续去取净水了。那时的我总是不明白村里的人们为什么除夕之夜要取净水。爷爷总是说有三个意思,一是要感谢井神和水神滋养了我们祖祖辈辈。二是我们做人做事都要像净水那样干干净净,清醇可口。三是取回净水,我们一年到头都庆吉平安。回到家,奶奶早就拿着个干干净净的新碗候在家门口,等爷爷一放下勾担,就赶紧舀一碗净水恭恭敬敬地放在供桌上敬献祖先。然后,爷爷才把净水倒在缸里。
长大后,取净水就是我和姐姐的事了。每年除夕夜,为了第一个取到净水,我们姐妹俩总是不等新年钟声响起,就早早地挑着水桶到古井边等候。只要钟声一响,我们就点燃香烛,然后挑着净水开开心心地回家。要是运气好,我们还会打到两条小鱼回家。在平时,爷爷准会叫我们把小鱼送回井里,但是,除夕夜的小鱼爷爷是不会让我们给送回去的。他总是乐呵呵地说:“年年有鱼(余),好兆头!”说完让我们把它放在水缸里好好养着。这时,一家人总免不了开心地围着水缸看着这条给我们家带来好运的小鱼,心里更加感激默默为我们奉献的古井。
“老师,现在大家都喝自来水了,还取净水吗?”一个学生的问话,把我从回忆中拉了回来。“亲爱的孩子们,虽然我们现在喝自来水,但是,很多人依然取净水。我虽然离开家乡几十年,但是,取净水的习俗我依然保持下去。每年除夕之夜钟声响过,我就打开水龙头接一桶净水摆着第二天喝。”“今年除夕夜我也要取一桶净水。”同学们纷纷议论着。
家乡的春节5
小时候的我天天盼着过年,每到除夕鞭炮的声音就会催的我心花怒放。
除夕是我们最高兴时刻。因为在这个时候,大家都会回到家里,与家人们团聚。在一起,吃上一顿丰盛的年夜饭,诉说离别话语,品偿美味佳肴,享受着团圆的乐趣。
吃完年夜饭,到室外观看四处烟花在夜空中缤纷绽放,聆听四处每一声喜庆的祝福。走在小城的每一条大街小巷,都会真切地感受到那激动人心的时刻。这时外面的世界似乎被春节喜庆的气氛,熏得不在寒冷。我们昂起头看着一朵朵在夜空中绽放的灿烂的烟花,沉醉在这美丽的天幕中。随着五花八门、千姿百态的烟花爆竹不断涌现,我们会感到燃放烟花的人们也越来越多。除了晚上八点钟的春节联欢晚会外,到了午夜零点,随着“5、4、3、2、1、0!”倒计时,我们又能听到一阵一阵激烈的爆竹声,这是为什么呢?这是为了迎接新一年的到来啊!
按我们北方的习惯过年总是离不开饺子。俗话说:“好吃不过饺子”。北方的传统项目就是包饺子,除夕夜吃饺子,含义就是取岁在交子。饺子象征美满和睦,饺子象征着团团圆圆、红红火火、和和美美的幸福生活。每年的大年三十晚上,我们北方家家户户都要吃饺子,全家老少围坐在一起,一边看春晚、一边侃大山,一边和面、擀皮、剁馅、包饺子,浓浓的亲情尽在饺子中融化。
从初一开始至初十,我们大家都要到亲戚朋友家里作客拜年,北方话叫串亲戚。去时一般都会带上一些礼品,表达客气之意。同样,亲朋好友来作客也是如此。无论是去作客,还是来客,小孩子肯定赚足了便宜,因为他们能得到大人们的压岁钱,手拿压岁钱心里甭提有多高兴啦!
正月里各个商家初次开门都会燃爆竹,贴桃符、挂灯笼以示及节日气氛,市民们自发地扭起秧歌、跳起欢快的舞蹈,开展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政府部门也组织群众文艺汇演丰富了市民的节日文化生活。处处呈现喜庆的节日景象。
正月十五元宵节又是我们春节期间的一个重要节日,家家户户都会购买汤圆或自己做汤圆吃。吃汤圆表示我们大家团团圆圆、和和美美。
家乡的春节多姿多彩,最快乐的当然要属小朋友了。除了过年能有压岁钱外,最开心的是他们可以轻松自由地玩耍。尤其是春节里,男孩子们可尽情地点放鞭炮,每一次响亮的爆炸声,都预示着一次快乐的欢呼,哪怕是捂着耳朵也能感受到心跳的精彩。
我家乡的年味别有一番滋味,从除夕到正月十五,一天比一天精彩,我也一天比一天快乐。
家乡的春节6
春节在我眼中,是在腊月初就开始了。
腊月初旬,工作了一年的人们都停下来,准备年货。每家每户都要准备很多东西,大街上人山人海,显得喜气洋洋。大街上有许多小商贩,他们不断吆喝着,叫卖着自己的商品——春联、年画、鞭炮,火红一片。购置好年货,又要打扫家中,除尘,寓意除旧迎新。家家挂上了红灯笼,年味儿立刻蔓延开来。
这一晃,就到了腊月二十三。
这一天是春节的前奏——小年。小年这一天,家家放鞭炮,送灶王爷上天。孩子们都跑到大街上,提着红灯笼,绽开一张张喜悦的脸庞。
过了二十三,大家更忙了,须准备好各种瓜果,坚果,糖块,拿出最好看的塑料或玻璃果盘,摆成花儿或风车状,以招待客人。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早上,窗外就会响起连绵不断的鞭炮声,一上午炮声不断人们就在炮声中迎接新年的到来。下午,男人们把红火的春联、年画和“福”字贴好,再去院子里放炮。女人们在家中忙着准备年夜饭,包饺子。而小孩子们最快活了,他们在家里、院子里、大街上蹦来蹦去,嘴里塞着糖块,手里拿着冰糖葫芦,口袋里还装一把瓜子、花生什么的。夜幕降临,家家团聚在一起,吃着香喷喷的.年夜饭,看着精彩纷呈的春节联欢晚会。
这一夜,万家灯火通明,人人都要守岁,一起倒数,欢庆新年。此时的大街上灯火通明,四周挂满了火红的灯笼。各式各样的烟火不断“飞”上天,黑漆漆的夜空下,划破了整个天空。有的烟花在天空中像满天的星星一闪闪;有的似流星雨,一瞬间就消失在天际中;有的似含苞欲放的花骨朵,绽放出颜色各异的花朵。
过了这一夜,就是新的一年中的第一天——大年初一。
早上还未破晓,就有炮声传来,家家户户门口都响起了鞭炮声,全城都热闹起来。鞭炮味儿在空气中弥漫,闻起来有新年的味道。今天,大家都奔走相告,去亲戚家拜年。小孩子最喜欢去拜年讨红包,上午拜完了中午回来吃一顿饭,下午又接着拜年。这一天下来,可讨到了不少压岁钱。
元宵节——春节的又有个高潮。根据一辈辈传下来的习俗,在正月十五这一天是要吃元宵、看花灯、放烟花的。傍晚的广场上,早已聚集了热闹的人群,都买了个孔明灯,许下新年的梦想,在期待中观看明灯升天。它们在夜空中随处可见,每盏灯代表着希望和梦想,带着人们的祝愿与祈福,在夜空中摇曳。不一会儿,天空中便飘荡着无数的灯火,近若飞蝶,远似繁星,共同照亮了黑漆漆的夜空。音乐四处响起,仿佛置身于花灯的海洋、音乐的殿堂。
在正月二十这一天,临汾人都要吃春卷,吃完了春卷,这个年才算过完了。
家乡的春节7
我的家乡位于辽宁省葫芦岛市。在我的家乡,春节差不多在小年的时候开始的。那几天,家家户户都在忙着买年货,准备迎接新年。
小年过后,家家都买好了年货。要在房檐上挂上大灯笼和漂亮的彩灯,晚上,红红的大灯笼亮的真好看,满村都飘荡着红红的烟雾。
除夕到了,真热闹。家家都打扫院子,寓意是把旧年的晦气全部清走。还在大门上贴上红红的对联,站远一看,很是漂亮。中午和亲戚朋友们吃顿团圆饭,放了几根二踢脚,表示庆祝新年。到了晚上,家家户户灯火通宵,烟花爆竹在漆黑的夜空中绽放出几大道美丽的花儿,给黑黢黢的天添上几分色彩。鞭炮声从不间断,还要包饺子吃,看春节联欢晚会。在十二点之前,几乎没有人睡觉,都在守岁。在这天晚上洋溢着家家户户有说有笑的声音。
大年初一,村里有的人去亲戚家串门,这天早上,也要放鞭炮。鞭炮声噼里啪啦响个不停,犹如天上雷声大作。我们几乎都是被鞭炮的声音吵醒的。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村里有的人坐车进城去看花灯;有的人在家里放鞭炮,吃又大又圆的元宵,还有煮的汤圆,代表团团圆圆,和睦友好之意。这又是一个团圆的日子!
过了元宵节,春节就正式结束了。孩子们快要开学了,大人们又投入到工作中去。这个春节过得真有意义,真热闹!
家乡的春节8
我的家乡在农村,快到过年的时候,人们就开始忙碌了。
在临过年半个月时,我们家乡的人就开始蒸馍了,那一个个的胖胖的年馍馋得我就想咬它一口。一家大概要蒸上几十个年馍,只要够初一这天无论是谁,都是各到各的舅家去拜年,再下来就讲述 布置年货了,今天人们就到集会上去买些国瓜什末的,明天到别外一个集会上买些青菜招待客人,后天有道另外一个集会去……,总之他们会赶集买东西一直到三十这天,他们才肯停下来。三十晚上人 们都把自家里里外外都打扫的干干净净,贴上对联,挂好炮个个只等十二点的钟声敲响,家家户户门外都噼噼啪啪的响着,一直玩,炮声一直持续有半个多小时,响完后,大家回到家就为这桌子一起包 团圆饺子了。
一转眼,十五到了,人们又忙活新一年的生活开始。
我喜欢过年。
家乡的春节9
在我的记忆中,家乡的春节就像一部放也放不完的纪录片,年年一样却又年年不同。
小年的前两天,我们一家开着车回到那坐落在桐柏山脚下的老家,这里地处湖北随州,是个美丽的地方。小年的晚上,我们恰好赶到家乡。乡里的亲戚正在吃饭,对我们这些“远到之客”感到诧异,他们纷纷停下手中的碗筷来接待我们。不过大家嘘寒问暖之后,那种陌生感烟消云散,在一起其乐融融的,毕竟都是一家人。
过了小年,就要为除夕做准备了。大人们忙着买酒、瓜子、鞭炮等;而小孩子则忙着放炮玩,村里面常常有几声炮声,仿佛在着急地呼唤着新年的到来。
五天、四天、三天……我扳着指头数着日子,急不可耐地等着除夕的到来。年二十七晚上,妈妈和奶奶忙着包包子。在这里,每家的包子都有独特的记号。比如我家的:圆头的是豆沙包,多个疙瘩在头上的是肉包。妈妈在包的时候,我已经垂涎三尺了。刚出炉的包子,个个白白胖胖的,透着一股喜庆,让我舍不得下嘴。那些包子和我一起静静地等着除夕的黎明。
除夕的上午要到镇上赶集,这时候的镇上人山人海。可临近中午,这些卖东西的人像约好了一样都早早的收摊,准备回家吃年饭。老话说的好: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我们也尽兴而归。
我们家乡的习俗与别的地方不大相同。我们的中午饭很隆重,并不是大家口中的年夜饭,因为之前吃年夜饭吃太多了,影响了肠胃工作,往往有小孩子在大年初一拉肚子,后来就改成在中午吃了。我们在饭前会放一串长长的鞭炮,十二点准时点。等那串长长的鞭炮爆发了一阵震耳欲聋的响声平静下来,紧接着,碗筷相撞的声音、祝酒的声音和聊天的声音此起彼伏。这样的年饭一直吃到了下午。
除夕少不了的一件事就是看春晚。大人小孩们嗑着瓜子,津津有味地看着春晚精彩绝伦的节目,在欢笑声中告别过去的一年。
正月初一,穿上新衣服后,我放了一个小鞭炮,然后就在村里乱转悠。按照老家的习俗,初一到十四都是走人家串亲戚的。其实就是很多亲朋好友一起去有红白喜事的人家里吃一顿饭。我跟爸爸妈妈一起走了人家,还收到了不少红包呢!
初三我们就要回家了,我们惜别了乡里的亲戚,踏上了归程,但家乡的春节久久令我回味。
家乡的春节10
春节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个节日,也是一年中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节日。每年春节,中国人民都会欢欢喜喜、喜喜庆庆地度过。虽然每个家乡过的方式不同,但春节的热闹和欢乐却在每个人心中荡漾!
在我们家乡,春节大约在除夕的前一天就开始了。家家户户都开始打扫屋子,扫走霉运。经过大家分工合作、挥汗如雨的劳动。展现在大家面前的是一幅焕然一新的景象:干净明亮的窗户,一尘不染的地面,还摆上了从花街买回来争奇斗艳的鲜花。以新的面貌迎接新的一年。大家也都买回来了许多年货:大人们欢天喜地地挑选着锃亮的锅碗瓢盆等各式生活用品;孩子们则兴高采烈地抢购着多彩的糖果等各式零食;老人们则眉开眼笑地挥毫书写着应景是对联……好一派热闹的气氛!
一转眼,除夕夜就要到了。三十这晚,是最团圆的日子。人们都会和最亲的人或好友一起吃团年饭,很是热闹。家庭成员都陆陆续续地从各地回来了,桌面上摆着热气腾腾的美味佳肴:鲜嫩的鱼寓意着“年年有余”,嫩滑的鸡寓意着“鼠年大吉”,甜香的汤圆寓意着“团团圆圆”……大家齐聚一堂,举起酒杯一起庆祝,香醇的美酒中洋溢着欢乐的气氛。
大年初一天刚亮,“噼里啪啦,噼里啪啦”此起彼落的鞭炮声把我从美梦中叫醒。新年到了,一家男女老少都换上新衣,个个精神焕发,孩子们脸上洋溢着天真烂漫的笑容,大人们更是喜上眉梢,老人们脸上慈祥的微笑就像一朵绽放的花儿。开始到处“奔波”,去向每一家亲戚拱手做辑拜年了!过年要数孩子们最快乐了,因为孩子们拜年的时候可以得到压岁钱的呢!
新年里,红包是红的,对联是红的,灯笼是红的,预示着一年红红火火、热热闹闹!“一年之计在于春”有的是热闹,有的是希望!
【家乡的春节】相关文章:
1.家乡的春节
2.家乡的春节
3.家乡的春节
4.家乡的春节
5.家乡的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