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后的身影

2017-11-02 初中作文

背后的身影1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习惯了离开前一次回首。

记不清多久没有回家了,只隐约记得上次离开时,故乡还弥漫在荷花的清香中,伫立在硕大的荷叶中,安逸婉约着。

这次回家,无法停留太多时间,却带了太多太多的思念。

初冬,故乡的雪如期而至,洁白的雪,仿佛是飘落的花瓣,一簇簇的飘,一瓣瓣的落,轻柔静谧,不曾吵到任何人,默默地为世界披上白纱。

离开前,我又习惯的回首,站在小路的出口,回头望着小路的尽头。希望看到记忆中奶奶的身影。可是,映入眼帘的只是茫茫的白,记忆中熟悉的身影没有出现。安慰自己,天太冷,奶奶身体不好,再出来送我,会生病的。虽然这样想,心中却难掩的失落。

就在我将要收回视线的时候,一个颤颤巍巍的身影,慢慢的走入我的视线。是奶奶,那个令我一阵惊喜,却又不免心疼的身影。那个从前不管怎样都会出现在我身后的人,目送着我长大,离开。

看着奶奶佝偻的身影,再多的思念汇聚成了一句:“奶奶,天冷,回吧。”所有的不舍融进一次次的招手。奶奶的身影渐行渐远,心里莫名的慌张,仿佛那人儿将要变成一片雪花,稍纵即逝,再也寻不回。泪,夺眶而出。

儿时的我是在乡下度过的,在乡路上尽情奔跑的我,背后总是有奶奶的身影。在我跌倒时扶我一把,在我需要时即使出现,从未离开。那时,小小的我踮脚与蓝天拥抱,坐在苇田里,与芦花为伴,从不担心任何事,因为我知道,奶奶一直在我背后。

八岁时,爸爸妈妈带我回到城里,临走时,我扑在奶奶怀里,泪肆意地淌。一次次的告别述不尽我此时的不舍。看着窗外,背后的身影越来越小,最后消失不见。八岁,小小的我学会了思念。

此后,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在故乡待的时间越来越少。十岁,十二岁,十五岁……一个月,一星期,一天……

每次,奶奶都会站在小路的尽头,在我背后,目送着我的离开。原本挺直的腰板,也随着我的离开,渐渐地弯下来。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习惯了离开前一次回首。虽然不会看到背后那熟悉的身影,我却知道,我的背后永远有一个身影,目送我长大。

再次回首,仿佛看到故乡的小路的尽头,那个日益佝偻的身影。看向前方的路,我不再畏惧,我知道,我的'背后一直有一个身影,从未离去。

背后的身影2

  迎春花懒散地撑着腰时,我们一家子人挎起背包来到这再普通不过的山丘,享受春色,拥抱轻松。

  朴素的街道上走过朴素的人。朴素的阳光相伴朴素的春色。路经一条不宽的河,发现河水中,几个青年男子裸着肩膀在水中游泳,那冰凉的河水像一把寒剑,我不禁打了个寒战,妈妈站在身后,说:“天凉,拉起衣服链吧!”岸上一名男子,刚脱下衣服,搓搓手,展展胳膊,“扑通”跳入水中,吓散了鱼群,水面炸开,“哗啦”闪着银白的水精灵。男子跃出水面,甩甩头,鱼似地游走了,剩下一层层绿色的涟漪,荡来荡去。

  渐渐地爬到了山顶,那红墙青瓦的庙宇不像在山脚下看时的渺小,却像一尊令人敬畏的巨像,望着整个世界。庙前放置一个大鼎,竖着二三十根香柱,白烟飘向屋顶,像是给巨像披上一件白色袈裟。不断有人从庙里走出,举起三根香柱,脸上平静地像一张纸,站在鼎前,闭上眼,咕哝着把香柱插到鼎中,虔诚地跪拜后,才悠悠离去。

  讲话的人是很少的,不禁让人产生一种别样的敬畏,空寂中传出几声钟声,深沉像山峰,又像那无形的烟,会消失,也会传得更远。妈妈在庙里插香,我在庙外慢走。阳光不那么耀眼,从庙顶青瓦上流下,流在红墙上,滴在土地上,就会滋润那些埋在地里的种子,而种子不久便会开花。我走到庙后的树林里,想拽一根树枝,却被枝上的尖刺划破了手,我没有抱怨,反而想到了妈妈,她就像根根尖刺,保护我,抵御着危险。我清理了伤口,和家人准备下山。

  山腰间修筑了一座新的庙宇,庙里三尊佛像如神灵般盘坐在供台上,佛像前几十人站成方阵,领头人穿着黄色长袍,双手并放在胸前,微低头,嘴里念着“南无阿弥佗佛”之类然人听不懂的句子。周围的人跟着重复,念了几句之后,人群方阵整齐划一地鞠三躬,又重复念起之前的句子。我们跟着方阵念了几次,方阵这才散开。我迈过高高的门槛,捂起肚子,肚子已好似一个空荡荡的大皮囊,这时,妈妈适时递来一碗小吃,看着西边鲜红的阳光,觉得生活多么美好。

  我问妈妈插香时许了什么愿,妈妈笑而不语,我猜她希望我和弟弟能健健康康地长大,她摇了摇头,欣慰地笑了,我知道我猜对了。

  无论是插香,拜佛,其实都是给自己爱的人简简单单的祝福和爱,不论结果如何,这颗怀着爱的心仍会芬芳地绽开……

  太阳被黑幕吞噬,可这有什么担心?因为总有一个身影,会在背后默默关心着你。

【背后的身影】相关文章:

1.身影

2.等待的身影

3.那身影

4.奶奶的身影作文

5.爷爷的身影作文

6.月光下的身影

7.那重叠的身影

8.夕阳下的身影

9.那身影作文

《裙子》读后感 有钱并不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