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我还在小学读书,就知道有一个叫董加耕的人,中学毕业以后放弃继续读书,自愿到农村去当一名农民。他的这一行动在当时的中国青年当中轰动一时,成为那个时代青年的楷模。到了60年代中期,又出现了邢燕子、侯隽等一些到农村去的典型。后来毛一声号令:“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于是,我国城市里的初高中毕业生就确信农村是一片“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刚刚走出学校的大门,满脸的稚气,就雄心勃勃地打起背包,纷纷奔赴农村,掀起了一场浩瀚的“上山下乡”运动。
在农村这片广阔的天地里,绝大多数的知识青年都是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年华,付出了聪明的智慧、勇敢的力量和辛勤的汗水,有的甚至奉献了年青的宝贵生命。他们的事迹是可歌可泣的,有许多动人心魄的故事。
北京、上海知青到黑龙江边疆的很多。我上海的一位远房大姐的儿子(我的外甥,年龄比我要大),就是到黑龙江中俄(当时叫苏联)边境的虎林农场的一位知青。他是我的同龄人,是姐姐和姐夫独生子。姐夫是上海某工厂的党委书记,姐姐是上海某纺织厂的工人。“儿走千里母担忧”,儿子走了,到了祖国的东北边疆,姐姐一下子就病倒了,姐夫是个刚强的男子汉,他一边要劝慰姐姐,一边自己心里压抑着对儿子的牵挂。后来姐姐的心情好一些了,姐夫突然得了肝病(肝崩),不长时间就离开了人世。他在临终前嘱咐不许把自己去世的消息告诉儿子,让儿子安心在黑龙江努力工作。姐姐安葬了姐夫,自己在上海每次给儿子写信都告诉儿子,家里一切平安。儿子见不到爸爸的消息,姐姐告诉他,爸爸出国学习去了。三年后,儿子在农场已经是领导了,探亲回上海,见到的却是爸爸的骨灰和遗像……!
像这样的事例绝不仅仅是我的这位外甥。我有一个朋友是北京的女知青也是如此,她16岁就离开了父母到了黑龙江的农场,幼小的身躯吃尽了苦头,三年后回家看到的也是母亲的遗像,她的泪水流成了河。至今还在她悼念母亲的文章后面设置祭奠为母亲祈祷!幼小的年龄就受到了这样的经历,给她的心灵里留下了刻骨铭心永生难忘的记忆和创伤。
这样的`事例在我的身边和周围还有许多,在此就不在雷同地枚举了。但是,上海的知青金训华到黑龙江的逊克县插队落户,刚刚20岁的年龄,就在一次逊河发洪水的时候,为了抢护被洪水冲走的木材,他奋不顾身地冲向激流,结果洪水吞噬了他年青的生命。他的一位战友,自此下定决心,为他终身守墓。于是,就在金训华的墓旁盖起了一间小屋,长年累月地守候在他的墓地旁。这是多么令人惊叹的壮举!
朋友们,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要忘记,在上个世纪里那些热血青年,他们的青春,他们的智慧,他们的汗水,他们的生命也和所有人一样的珍贵,可是,为了共和国的建设,他们毅然奉献,在所不惜。在共和国广袤的原野上,有他们用青春谱写的壮丽华章;在共和国发展的历史上,应该写下他们光辉的一页。
我还亲自接触过一位上海知青,他是上海杨浦区人,和我上海的姑姑住在同一个区并相距不远。他是17岁初中毕业到黑龙江上山下乡的。后来落实知青政策,他被安排在我们的教育系统工作。由于他的文化程度不能适应教育的工作需要,于是就以工人的身份在某个学校里当了勤杂工。与黑龙江当地的一个女人结了婚,有了孩子,粉碎以后,大多数的上海知青都返回上海了,但是他却因为在黑龙江成了家不能返城,只好留在了黑龙江。就在他51岁的时候,就因病去世了。他的骨骸已经埋在了黑龙江的土地里,在他的一生里,究竟自己的心里留下了多少遗憾,只有他那长眠在黑土地里的灵魂知道了。我常常为他叹息。
最近我又结识了一位当年的天津知青朋友,她也是在风华正茂的时候到农村插队落户的。这是一位勇敢顽强的女性,朴素善良的女性,有一颗执着追求心的女性。她在农村插队的时候感冒发高烧自己硬挺着,还是农村的老大娘用土方法挽救了她的生命。结果她眼睛的视网膜被高烧损伤了,回城以后被诊断为世界上的不治之症,医生断定她的眼睛不过十年就会完全失明。可是她以顽强的毅力去战胜疾病,到如今,三十多年过去了,当年的黄花少女如今已是年近花甲,但仍然是华年青春在,风韵尚犹存,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她用顽强的毅力和超乎寻常的精神创造了令医疗专家都感到吃惊的人生奇迹,她的眼睛目前仍然有一定的视力。在网上,她作为博客圈的管理员辛勤地为博友们服务,令我钦慕和敬佩!
【我的知青情结作文1500字例文】相关文章:
我和我的魔方情结04-06
我的藏族情结05-28
我的哈佛情结高二作文11-24
感知青春06-11
我与父亲的情结作文800字12-16
我的长征情结高考满分作文07-31
高二写物作文:我的泥土情结04-13
篮球情结01-27
思乡情结作文06-28
自然的情结作文900字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