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住在离浙江图书馆不远的地方,我骑自行车到那里只需要5分钟左右。起初,我双休一般都是蜗居在家中,充当“宅男”。可是后来,我在不经意之间发现了周末有一个好地方去了,那就是去浙图听讲座。听讲座其实是一种懒惰的做法,分享别人现成的思想成果,比自己啃书要轻松得多,但总比不听的好。
在我听的多了之后,发现浙图的讲座有两大系列,一个是“人文大讲堂”,另一个是“文澜讲坛”。讲座一般安排在周末的上午或晚上时间,内容多以文、史、哲、艺为主,属于博雅教育的范畴,偶尔会穿插一些经济或科技的主题,但也是一些宏大的叙述,不像当下流行的实训班那么功利和实用。因而,来听的人既非为了拿证、考级,也不是为了就业、谋生,纯粹出于兴趣,目的也很简单,无非想让生活变得更充实、更有意义、更具情趣一些。 从模样上看,来听讲座的人很杂。有涉世不深的中小学生,有满头银发的老者,有带着小孩的母亲;有开着车来的白领,也有骑自行车的工薪阶层;有穿着时髦的摩登女郎,也有来杭打工的新杭州人……。他们的年龄、职业、身份、阅历可能不尽相同,来此求知、求道、求解、求乐的想法却大体相同。浙图也大气,实行“有教无类”的政策,向所有人免费开放,不像西湖边的会所,等级森严,闲人莫入。联想到几天前看的话剧《暗恋桃花源》,票价很贵,内容空洞,缺乏哲思,台词不美,剧情无悬念,整一个无厘头,与这种搞笑的“文化垃圾”比起来,去浙图听讲座实在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由于来的人都是爱智者,因而讲座的氛围特别好,几乎人人都很专注,有的还认真作笔记,很少有交头接耳、做杂事的。演讲到精彩之处,坐席中不时会爆发出阵阵会心的笑声和由衷的掌声,用杂文家狄马的话来说,他们鼓的都是“明白的掌声”。主办方在讲座最后,还会安排少许提问时间,这时有直接站起来提问的,也有写纸条提问的,很少冷场,而且提问的水准都不低。在我看来,浙图的.周末讲座可以算得上杭城一道独特的文化景观。
与之形成强烈反差的是时下的大学课堂,逃课成风,有的点完名后即开溜,留下来的也是无精打采,要么忙于发短信,要么翻报纸,要么窃窃私语,有的干脆蒙头大睡。遇到提问,多半冷场,到了复习阶段,提问突然踊跃起来,但所提问题让人大跌眼镜,不是考试范围、重点,就是题型、分值,最好老师把题目、标准答案和盘托出。这真是一种反讽,大学课堂像社会课堂,社会课堂倒像大学课堂。
当然,讲座有精彩的,也有平平的。我慢慢总结出一条规律,讲得好的有两类人,要么是名气很大的,的确功力超俗,境界非凡,能够言常人之未言,发常人之未发,要么是几乎没有名气的,正处于学术的上升期,能够耐得住寂寞,潜心治学,上个星期上海电视大学中文系教授鲍鹏山演讲《孔子:大成至圣的先师》就属于此列。最怕的是有点名气而又名气不大的,到处串场,无心继续学问,往往徒有虚名,名不副实,听了每每令人失望。 近来比较时兴实训,学一技之长,方便就业和再就业。然而,我却格外看重文、史、哲、艺这些虚的东西,“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这些所谓的玄虚之学恰恰解决了我们的精神归宿和灵魂安顿的大问题,是真正的“保命之学”。所以,我一直对大学的高职化倾向不以为然,对把就业率作为考量大学办学水平的做法有所诟病。在我的心目中,大学不是职业的训练场,而是追求真、善、美的学问地。
孔子的知识总量可能不如现在的初中生,孔子的技能可能不如今天的高职生,而在于他对人生的大理解和大彻悟。前段时间,国际金融大鳄乔治·索罗斯来杭,在回答记者提问时,他坦言:“我靠我的哲学理念来赚钱,而不是靠经济理论。”对他的这一回答,我一点不觉得意外。按某些人的道理,办企业的非得学工商管理什么的,但事实往往并不如此,如创办阿里巴巴的马云是学英语的,缔造复星集团的郭广昌是学哲学的,成就绿城房产的宋卫平是学历史的,往深里想,这一点不奇怪,因为毕竟小道靠智,大道靠德。
我现在对我那还年幼的女儿几乎没什么要求,只想与很多父母一样,等她懂事以后,带她去浙图听听人文讲座,筑牢她的道德底线,不至于去学坏。另外,再带她去学点舞蹈,练练体型和气质,带她跑跑步,把身体基础打得好一点,如此足矣。(中国作文网)
现在一段时间,有位身价过亿的成功老乡给我说,他成功后说要去做些有意义的事情,然后询问我有何建议。我沉思良久,推荐其选山水之处,置地百亩,造一雅致书院,邀各方高人,来此探讨学问,切磋心得,顺便向世人布道传学,在他听我说了以后,觉得很有创意,想有所行动。
www.T262.com
【关于善心的作文-去处】相关文章:
1.善心的高一作文
2.善心未必成善行
3.善心可依:A Good Heart to Lean on
5.春游的好去处作文
6.春游好去处作文
7.暑假好去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