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北京》由青春步入成熟,从萌动收获迷惘,浓重的男性荷尔蒙是冯唐作品一贯最大的特色。这是冯唐作品中气势最猛烈,如草原野火般的一部。下面整理了北京北京冯唐读后感,希望对您有帮助!
北京北京冯唐读后感一
《北京北京》是XX年的最后一天看完的,在北京的地铁五号线上。
假如你还不知道的话,北京是全世界惟一在地铁播放《猫和老鼠》的大都市。
假如你还不知道的话,从地铁五号线的宋家庄出口出来,你会闻道浓浓的DDT农药的味道,不分昼夜。这片曾经是化工厂的土地,已经渗入了太多的烙印,无法抹去。
假如你还不知道的话,我的出生证明是北京妇产医院开的,我的身份证是北京市朝阳区公安局签发的。但是,跟我很熟的人都知道我不是北京人,跟我很不熟的人也以为我不是北京人。
阖上那本小黄书的厚厚的封面,我的青春期突然反刍到胸口。只有四个字,冯唐的四个字,可以形容我的感受 — 胸口肿胀。环顾地铁车厢,我相信对面的人应该看得到我眼中的凌厉。
回顾我的成长,当我知道头发顺长,眼神忧郁的女同学叫做姑娘的时候,是在千里之外的那个黄沙漫漫、黑金滚滚的城市;当我把对奶大腰细,肉薄心窄的`姑娘的性幻想转化为行动的时候,却又是在两千里外的那个葬着苏小小的江南名城;当我再次回到这个城市,就直接进入了小肚腩鼓起来、柔软起来的过程。
北京,在我的成长中到底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4岁以前的胡同,灰色的砖墙,南房的姐姐,西屋的老二,副食店的蓝布棉门帘;初三到高三,我在这个城市苦苦挣扎,压抑着青春期的冲动,希望可以重新卷起我的舌头,改掉我的口音。我和我的二八车穿梭在这个城市,隆福寺上空的鸽哨,槐柏树街的槐花香。22岁以后又回到这个城市,像冯唐所说:“离开毛绒绒的状态,开始装逼,死挺,成为社会中坚。”
对我来说,北京没有朱裳、小红和柳青;十年来喝得燕京啤酒抵不过四年的西湖啤酒。但喝高吃顶了以后,摸着我柔软的肚子,我听得到我胸中升起的淡定。这是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淡定,它来自于琉璃厂的中国书店,来自于天坛公园里唱长征组歌的大爷大妈,来自于我爱过的那些北京姑娘。
“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年华老去,而这座我爱的大城,却一定混乱美丽依旧。
北京北京冯唐读后感二
很久都没有这般了,抬起手,握着笔,花上两三天读完一本书,已经可以用以前来表述这样的日子了,而如今再次翻开书,埋头苦读也依旧是一时热情。
冯唐的这本《北京、北京》全面的呈现了医学院的学生,在老北京发生的一点一滴,男性荷尔蒙潜在文章中每个不经意之处,每个故事会因为突然出现的人物而拉扯一段忽长忽短的故事,在述完之后又重回原文上,空间错落感,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脑袋笨,这种突然的变位有点摸不着头脑。
借阅这本书时,因为有人在图书馆外焦急的等待,正好看见这本书,因为他是前段时间很火的冯唐,又因为这本书名,以为文中会如书名般道尽的将是岁月所消逝的痕迹,躺在床上,,翻开扉页,被通俗易懂而直率吸睛的话语带入文中,但却发现一个问题,那么好的文笔,但故事却不怎样,难道文中出现的大量的男性荷尔蒙也是为了掩饰此等短缺?
直到看完文章的第二天,我基本忘了全文讲了个啥,我记得我给某爱读书的友人抱怨了文中充斥的大量情史,简短的剧情我忘得三三四四,大概一拼凑只是小红的胸大,以及小红收到的奇葩礼物,七种液体,七种气体,七种固体…以及在哥哥的小偏屋并借了500元钱和小红在里面醉生梦死….
其实看完全书,我半清醒半迷糊,或许是冯唐本人是学医 的,文中充斥了大部分不懂的医学名词,我全部对此忽略,看到浅显的时候笑一笑,读到隐晦的想象一下,他的文章表述能力很恰当,但不强的是他的故事,如果是说做为谁的情史,是又杂又乱,全联在一起牵强,不联系在一起又生硬,因为搞不懂这是什么手法,我只能说是这哥们的北京老情史不错。
【冯唐《北京北京》读后感】相关文章:
北京精神读后感10-28
北京的符号—即是北京07-13
北京的符号-老舍与北京07-13
北京-西雅图07-22
在北京02-15
北京之旅10-04
北京之行05-24
北京的符号之老舍与北京07-13
北京!我来了!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