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逝读后感

2017-12-10 读后感

伤逝读后感
我觉得婚姻给妇女们带来了安稳与保障,但让妇女们失去了卓越的机会。我这里所说的安稳与保障是让妇女们学会了随遇而安,这种安稳会让妇女们失去远大的抱负和激情,使她们甘于华而不实的平庸生活。
在《伤逝》这篇文章中有这样的一段话,傍晚回来,常见她包藏着不快乐的颜色,尤其使我不快乐的事她要装作勉强的笑容。幸而探出来了,也还是和那小官太太的暗斗,导火线便是两家的小油鸡,但又何必硬不告诉我呢?和涓生同居前的子君会看书,会和涓生探讨一些书本知识,她会说出“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权利干涉我”的口号,这在当时是很有个性解放色彩的,这说明当时的子君是有思想有主见有去接受新东西的。可与涓生同居后的子君变得沉默了,虽然刚同居时他们是幸福的,他们会在一起谈同居前的点滴,但时间久了,加上生活的紧迫,他们之间的隔膜也越来越大了。有时他们会坐着相互沉默,或者就是子君对涓生重复说着他们以前的故事,说得次数多了,以致于涓生对子君所说的故事都能够背了,也听得烦了。涓生此后宁愿呆在寒冷的图书馆也不愿早早地回去面对子君。子君一直活在了过去,活在了记忆力里,她找不到现在属于自己的自我。
与涓生同居前和同居后的子君为什么有那么大的区别呢?我认为如果一个女性只会为家庭任劳任怨,没有自己的奋斗目标,那么她的这种家庭主妇的角色会破坏他们之间的家庭生活。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社会每天都在变化,人也在变化,你把自己固定在家庭主妇那么小的范围内,你就会失去很多与外界联系的机会,这样会使自己孤陋寡闻。如果把一颗心死死地拴在家庭这一根绳上,把神经死死地绷紧来看住自己的家庭,那么你就会变得敏感起来,变得小气起来。此外,为了做好好妻子的角色,如果你遇到了什么不开心的事,你不可以乱发脾气,不可以说出来,只能闷在心里。一个好的发泄方式,就只能是不说话,做脸色。但这样的行为,在丈夫看来你是多么的不善解人意,不体贴。在以前,很多人认为,妇女就应该呆在家里相夫教子,不能再外面抛头露面,丈夫就是自己的天,就是自己的一切,一切都应该依附丈夫听从丈夫。妇女们从来都是被定义被思考的。
当子君与涓生的生活泥已经走到尽头的时候,子君没有想过要去改变自己,改变涓生,而是过着像一潭死水一样的生活。子君当初为了与涓生同居,她与家里断绝了关系,陪同涓生去租房子时被人指指点点,但子君说出了“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权利干涉我”便毅然于涓生同居了。在当时的社会,这样的行为是违反道德的,是被人所瞧不起的。从子君果断与涓生同居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的子君是一个觉醒的知识分子。但到后来,当她与涓生之间已经不存在爱时,她却缺少了给婚姻开死亡证的勇气,最终选择了郁郁而终,子君没有想过自己还可以重头再来。
我认为,无论在什么什么时候,女性都应该自己解放自己,积极地建设自己的心灵,不要用别人的眼光来衡量自己,把自己从身体中解放出来,抛弃妨碍自己进步的观念,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角色中都应该与男性共同创造价值。

伤逝读后感
咳咳~~明明想好了拿好书后不看的,要乖乖复习看书,但终是定力不够,本只想随便翻翻就好,不料就此一口气将整本《伤逝》看完了。虽然不细致,却也颇为认真的通读了全文。有点想法,不想象以前般过后即逝,因此写下这篇读后感。^_^
惊于七月大人文笔的精致华丽,情节的紧凑迂回,气氛的抑郁凄美,露的原创作者总是能给读者一个接一个的`惊叹和喜悦!
这是一个情与欲纠缠不清的故事,困于情欲纷争不能自拔的最后结果便是两败俱亡,亡了自己,伤了周围的人,连带许多无辜的人。常会想,耽美小说中的爱情之惊天动地,常运用了庞大的结构、显赫的背景,来营造出一种极致的无奈,也许正是这种绝艳打动了无数爱做梦的女孩子吧?
为何和知会在不知不觉中陷入对源的爱恋和占有的渴望之中呢?就因为那双清澈的眼中承载着太多他永远不能明了的痛楚与过往?为何堂堂的大将军会无法自控地爱上一个什么也做不好的老男人呢?是因为从不缺乏的生命也会呼唤刻骨的激情,也会被激起对空虚的正视和对“爱”人的渴望吧~~
常听说男人会对女人由怜生爱,难道男人对男人也会如此?也许男人们看到女孩们臆度出来的种种男人思想、行径会无比愤慨,但我们在看这些优秀的男子间翻腾的情感、绝望的挣扎甚至疯狂的交合时,为何会有一种有心底深处涌上来的兴奋与激动呢?也许真是因为人都是双面甚至多面的,在面对世人无害的面孔之下也压抑深埋着凌虐的欲望,而通过文字的倾诉往往比真人的演绎更能打动我,因为那份意境、那个广阔的想象空间正是我想要的;那种跌宕的情节、激烈的爱欲也正好能填补许多人平凡无奇生活中的空白和空虚,带来一些令我等抛开一切尽情投入的禁忌感受。
不由得为蝶深深惋惜,这么好的一个女人,也许就在对源的无尽思念中孤老终生了,我看不出她有爱上其他男人的一丝丝可能性。当看到源在和知怀中绽放出她无论如何努力也无法令他绽放的笑颜时她心中的感触又是如何呢?有着彻底的绝望,也夹杂着一丝由内心发出的喜悦吧?毕竟在永世隔绝之前还能见到他全心的笑颜,在孤寂终生前能确定他的幸福、他的所在、他的所爱,或许已感到无憾,又或许是无法抹去的遗憾和痛楚,但我们又怎能读出蝶的心语呢?我只能在心里深深祝福:望你能忘记过去,早日找到自己的幸福,拥有自己的灿烂笑容!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汗~~老之又老的老话),眼睛是五官中最为重要的部位,无论在现实生活中和面相学中都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在《伤逝》中,七月大人将这一点发挥到极致,她不厌其烦地从多种角度、各色人眼中、各种情景下描写源美丽的、清澈的、痛苦的、迷茫的双眼,不知不觉中我也总在注视着源的双眼,也在想象着源眼中蒙上那层水光的动人情态。因为源的眼,和知产生了探索的渴望,在探索中一步步陷入了眼的深邃,赔上了完整一颗心,赔上了正妻,赔上了家族,赔上了自己的性命,仍然无怨无悔,仍然执著地看着那一双眼,坚定地吐出爱语,不能不为这样的爱动容!而宏政,虽然你用情绝不比和知浅,痛苦决不比和知少,但很可惜,你出现得太晚了!当你出现在源的眼中,进入源的生活中时,源已经“被迫”地喜欢上、爱上和知了,他的生命已经被和知牢牢占据了,不管那是的源是否认知到这一点,他的世界都已无一丝空隙可以留给你了。所以,无论是作者七月大人,或是身为读者的我,都只能对你抱以谓叹,也绝不能施之以援手,因为我们都已被和知和源深深打动,对这一对怀着深深的怜惜和祝愿。
其实我并不喜欢看耽美故事中用上复杂的背景,又或搭上众多的牺牲、庞大的场面,因为觉得有些不必要,而《伤逝》中众多的死者也有不少何其无辜倒霉,但不可否认,七月大人在这一点上的分寸拿捏得比较好,正妻的死完满了源的性格,随着故事的推进,源表现得越来越女性化,越来越不象一个男人,但这一次突来的杀戮很好地补齐了源的另一面,也折射出了他的过去,我能确定他是一个男人(因为我最讨厌平胸版BL小说);走私案的查处,对正妻之父大纳言的手段也是必需的,尤其“令”的牵扯本是故事的背景。无可否认,在这样庞大背景下发生的爱情给人带来的震撼感更强,各种冲突也更形尖锐,作者想要达到效果也更容易一些。平凡的故事要蕴含深厚的感情,要直致人的内心,让人不能忘怀是很难做到的,需要的笔力才能应该比华丽激烈的故事更高吧~~
说说宏政,他的地位、他的权势、他的荣耀、他的容貌、他的气势,可是说是那个时代所有人的偶像,但是即便是这种人,他的生命中也是充满着空虚与寂寞,可悲的是,在见识到和知对源那种欲燃尽生命的激情前,他竟完全没能意识到这一点,等他发现了、面对了,悲剧在这一刻也就注定了,生命中对某样东西的真切渴望、对一份情感恣意燃烧的决心、对一个人无保留的保护和珍惜,在一生中竟从未经历过,他的生命竟然空白的如此可怜!但更悲惨的是他去爱了、去追寻了,却爱上一个永远不会爱上自己的人、追寻的是一个在追寻别人灵魂的灵魂,这样无望的爱恋、这样刻骨的悲伤,我们还能说些什么呢?所以在七月大人说最悲最惨最伤的是宏政,我是完全同意的。
不能不提提七月大人的H,就象序言所说“即使是交媾,也嗅不到淫靡的气息”。(next88)我看到的不仅如此,在一次次的强迫、迎合、抗拒直至交融的过程中,始终透出一股浓重的悲凉气息,就是这种感觉一直在告诉我这一定是个悲剧,但是这个悲剧竟是为了这样一个误会却令我很是不悦。但细细想去,源对和知的恨是因为他杀了蝶吗?其实不是呀,源恨的是自己,怎么能在和知的强迫下喜欢上了和知?而这份喜欢还超越了对蝶的爱,源一直在抗拒这个“喜欢”,他甚至欺骗自己,只要蝶还活着,那么自己就是为了保护至爱的女人与和知在一起;可以对自己说:我没有背叛蝶,我没有爱上他。但发现了那个小布包却无疑打破了这个谎言,蝶已经被和知杀了,你却还将心交付给了杀死蝶的人,是对蝶的背叛和受和知的欺骗彻底打击了源,不能容忍自己对蝶的背叛,于是复仇成了必然的;不能结束对和知的爱,于是同归于尽也是无法避免的。七月大人还是仁慈的,最后一刻,他们交汇了心声,互通了心意,这是全书唯一一场两人毫无掩饰地坦白彼此心意,于是立下不悔的誓言,挥刀斩去男性的羁绊,许下来世的盟约,幸福的逝去。和知自然也不会令我们失望,他没有痛哭的声音,只是静静将脸埋在源的颈子间,没有任何迟疑的用宏政的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追随至爱的人而去。而这份刻骨铭心的血腥味将永远的纠缠着宏政,牢牢不放…………
经过了命运的轮回,滚滚红尘中,这段故事也许已经湮灭无人知晓,但岁月的密语里,有一声问不绝于耳:
“这一世里,你最爱谁?”
另有声音不停在许愿:期盼你能告诉我,下一世里,你最爱我!
公元二00一年的东京,生命揭开了新的篇章,也许新的一场爱恨纠缠又将上演,不论过程如何、结局如何,我只衷心祝愿他们都能真真切切地活过,生生动动地爱过…………源,这一世里,你决定最爱哪一个?(不可能有答案了:(因为七月大说不会再写了~~)
以上语无伦次之胡言乱语乃第一遍粗读《伤逝》后所感,汗~~乱的可以~~
懒蛇是1月19日写下此文,却直到10月31日才将其打出来,真是无比羞愧~~回头看已觉杂乱的很,却为当时真实感受,算是第一篇正经的耽美读后感吧,所以基本上只改了几个错字。至今还未重新看过《伤逝》,其实现在对情节的印象已经很模糊了,但是那种震撼感还未过去,所以我以后一定会再仔细看《伤逝》的,希望到时又能有一些新的感受。

伤逝读后感
子君走了,涓生说:“如果我能够,我要写下我的悔恨和悲哀,为子君,为自己。”
“伤逝”,子君的伤,涓生的伤,也勾起了我的伤。
子君爱涓生,是那样地热烈,那样地纯真。在那个受旧思想束缚的年代,一个弱女子为了追求自己的爱情,不惜与家人反目。我不知道当她分明坚决地说出:“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又需要多大的勇气。艰苦的生活,子君没有半点抱怨,她总是用笑容去遮掩她的不乐。为了她爱的人,她倾注着全力去做饭,日夜的操心,她就这样终日汗流满面,短发都粘在脑额上,两只手也粗糙起来。然而最终的最终,她还是没有得到那份本应属于她的爱情,子君几乎付出了全部,然而还是输给了现实。
涓生爱子君吗?我想爱吧!爱开始的子君,爱逝去的子君。如果有这样的女子为你付出全部,爱你多于爱自身,我想你也是爱的。只不过后来经历了一些事情,某种东西蒙蔽了那份纯真的爱吧!生活越来越拮据,油鸡们逐渐成为肴馔,阿随也被送走了,涓生看子君的颓唐,感叹人是多么容易改变呵!当涓生孤身枯坐,回忆从前,竟觉得大半年来,只为了爱—盲目的爱吗,—而将别的人生的要义全盘疏忽了。第一,便是生活。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世界上并非没有为了奋斗者而开的活路。如果说子君变了,那涓生必然变了,而且变得更加彻底。爱情与生活,为何硬要这样联系呢?子君没有错,涓生没有错,只是爱情太过脆弱,输给了生活。
我同情子君,也为子君感到不值。那样纯真的人儿,只是为了寻求她的爱情,她付出了全部。不管生活多么困苦,她都竭力地呵护着她的爱人,然而结果是他不爱她了。精神上的打击要比物质上的打击更加沉重吧!子君的离开是必然的,她已经没有任何留下的理由。子君死了,她连惟一的希望都破灭了,生存对她又有何意义,活着对她就是一种精神上的煎熬吧!或许有一天,涓生会明白子君的苦衷吧!他会发现子君没有变,子君一直都是那么爱他,子君的付出是那么地无私,以至于连回报都忽视了。不过,子君等不及涓生的觉醒了,她是那样地,带着悔恨,永远地逝去了。
爱情为何如此脆弱?无辜地被扣上“罪恶”的头衔。当所有的矛头指向爱情,我们也只是悲哀地选择结束。是爱情的错?还是我们不够坚持?当爱情遇上现实,爱情就被扼杀了,怪现实太残酷,还是爱情太脆弱?其实爱情没有错,现实也没有错,错的是我们自身,我们总是主观地把爱情和现实联系在一起,为了生活,好像就非要抛弃爱情似的,所以爱情输给了现实,是那么地无奈。
得到的总是被当做理所当然,还挑三拣四,为何要等失去后才知道珍惜呢?失去了,再多的悔恨,也是于事无补。得到的就是最好的,得不到的,那本就不属于你。一个人不可能十全十美,你一直挑她的小毛病,就不会发现她的优点。如果你努力发现她的好,那么她的小瑕疵也近乎完美了。
佛说:“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修来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相遇,相识,相知,难道还要相离吗?一份爱情,的确来之不易,为什么不能好好珍惜呢?不要用其它的理由去扼杀爱情,爱情真的很脆弱。两个人在一起,就是要不断地磨合,学会包容,学会理解。
涓生悔恨了,可是子君不在了。珍惜为你付出的人吧,同时要有颗感恩的心,懂得去回报。爱情就是那么脆弱,需要双方的共同的呵护。输什么,也不能输了自己。

【伤逝读后感】相关文章:

1.伤逝读后感

2.鲁迅 伤逝 读后感

3.鲁迅伤逝的读后感

4.《伤逝》诗歌

5.鲁迅伤逝读后感(精选21篇)

6.伤逝作文250字

7.读后感

8.读后感

9.读后感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小桔灯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