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我们都是好孩子-读后感

2017-07-25 读后感


童年,我们都是好孩子
——读《我们都是好孩子》有感
在我还没有准备好,进入小学毕业状态前,曾经不止一次偷偷检讨自己,我是个好孩子吗?我也曾迷茫的秘密请教过别人:好孩子要具备什么样的人品标准呢?答案肯定因人而异不尽相同,但我庆幸,我一直具有好孩子的热情。
读了黄蓓佳的长篇小说《我要做好孩子》,我又一次掩卷深思,虽然我们有着这样那样的小缺点小毛病,但是我们内心从来都是努力在做好孩子的。书中的小主人公金铃与我太像了,一致在我通读全书时,连自己也分不清自己就是小说中的金铃,还是小说中的金铃就是现实中活生生的自己。
这本书既像一面镜子也像一位解惑的益友,书中能清晰的找到自己的影子,透视到自己的内心。相似的`年龄,面对相似的学习生活问题,所表现出的困惑与抗争,一样一样的雷同。通过文字冷静的分析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点拨,一切随着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生活,娓娓道来循循开悟。
其实书中也没有明确归纳罗列好孩子的条件评判。大概作者是我们这个年龄段孩子肚子里的“蛔虫”,真心懂得:每个孩子都觉得自己是好孩子!应该和我一样想法的孩子有很多,书中的金铃却是我们千万普通小学生中力挺的代言。辛勤的老师,亲爱的家长,新潮的社会,听听来自孩子的声音。顽皮的孩子难道一定不是好孩子吗?别再武断的打压他们;搞怪的孩子难道一定不是好孩子吗?别再强硬的重塑他们。虽然我们学习一般,但我们热爱生活,我们偶尔顽劣,但我们知错能改。我们都是孩子,很想成为别人眼中的好孩子,所有的犯错、敏感、脆弱,一切源于我们需要帮助;需要学习;需要指导;更需要时间成长。
面临小升初,我们理解老师、家长的良苦用心,“孺子可教也”。也许在你眼中我们不够好,但我们一定是某一方面做的很好的好孩子。一句鼓励的话语可以成就一个孩子,那为什么还要吝啬呢?正能量要传递,我们要做好孩子。

  一、立意求新法

  所谓立意求新法,就是引导学生用自己独到的眼光,独特的思维,去发掘材料蕴含的时代意义,构思出具有时代气息的中心思想的方法。(next88)运用立意求新法,可以写出具有时代特色的文章。

  例如:《真没想到……》一题,有位同学这样写道:邻居王叔叔原是一家工厂的一位科长,工厂倒闭后,他也下岗了,原本欢乐的家庭也笼罩上了阴影。几个月后,和他同厂的工人大多自谋到了职业,可王叔叔却放不下架子去谋职,整天在家唉声叹气,愁眉苦脸。可有一天放学路上,我到路旁新摆的自行车摊旁修自行车,没想到摊主竟是王叔叔。王叔叔还笑着说:“我又上岗了。以前爱面子,现在想通了,只要靠双手劳动挣钱,都光荣!”这篇文章由王叔叔的“下岗”到“上岗”,反映了人们就业观念的转变,具有浓烈的时代气息。

  再如:《我尊敬的一个人》一题,写作之前在先确立“为何尊敬”这一中心。此时,就可以引导学生选择一些具有时代气息的原因,如因某人“反腐败”而尊敬。这样一来,再叫学生写一篇《我不喜欢的一个人》,学生马上会想到李洪志,想到他残害人民的思想而确立不喜欢的原因。这样的文章当然具有时代气息。

  二、立意求奇法

  所谓立意求奇法,是指写文时不落俗套而给人出乎意料的立意方法。换句话说,就是运用逆向思维给文章立意的方法,我们也可称之为“反弹琵琶法”。

  例如:“滥竽充数”这个成语多数人都知道,一般人认为该批评、讽刺的是南郭先生,因为他没真才实学,却混在行家里面充数。从这个角度认识,这是求同思维。我们也可以运用求异思维来立意:批驳齐宣王。假如不是他喜欢听三百人一起吹竽,南郭先生怎么能混得下去?当今企业中,不是有很多的“齐宣王”吗?这样一来,文章的立意就会别致。

  这种立意方法较为常见,诸如“近朱者未必赤”“近墨者未必黑”等等到,这里我也就不多说了。

  三、立意求深法

  所谓立意求深法,就是以小见大法。就是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的小事中发掘出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主题,做到“借一叶而知秋,以目尽传精神”。如朱自清的《背影》,父亲为儿子买桔子这事可谓小,但作者能从中道出“父爱”这一感人的主题。而《平民总统孙中山》一文的作者马庚存,也就是通过记叙孙中山先生日常生活的六件小事,赞扬了孙中山先生身体力行做人民的公仆这一伟大而优秀的品行。

  再如:《一件小事》可以通过身边、周围发生的一件小事,反映改革春风给人们思想观念、物质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从而达到歌颂“改革开放”这一大主题的目的。

【童年,我们都是好孩子-读后感】相关文章:

我们都是好孩子作文05-26

我们都是好孩子作文250字03-27

我们都是好孩子作文(通用12篇)02-27

我们都是“偷跑者”06-17

我们都是90后作文400字10-28

我们都是90后作文600字10-28

《我们都是成功者》阅读答案11-26

陆胖胖一直都是好孩子作文1200字10-28

我们都是追风筝的人-《追风筝的人》读后感1200字10-28

我们的童年作文04-06

红楼梦读后感 弟子规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