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灌溉方式,大家肯定首推“润物无声”式的灌溉方式。唐代大诗人杜甫曾经写过题为《春夜喜雨》的诗:“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诗作大赞“懂得随风夜潜大地,无声润泽万物的雨是好雨”,推而广之,温和滋润、深入心田的“润物无声”式的教育方式也深得世人的推崇。我这个从教已十多年的园丁也深深体会到了这一点:年轻时采取的“暴风骤雨”似乎对学生有震慑作用,但作用只是暂时的;后来采用的“温和滋润”更能走进学生的心田,效果也更明显。
但这几天,我还是被《名师讲述——最能感动学生的心灵教育》一书深深地震撼了:做教育的过程,就是走进学生心灵的过程;实施教育的过程,就是雕塑学生心灵的过程;而雕塑学生心灵的最好过程,是以雪的方式灌溉的过程。
书中一位大师曾经说过这样的话:“无论什么教育,只有潜移默化、循序渐进,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人之职、育人之事,绝对不能暴风骤雨,更不能山洪暴发,而应以雪的方式灌溉……”(中国作文网 www.sanwen.coM)
初听这句哲言睿语——“以雪的方式灌溉”,我似乎并不很赞赏,因为,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雪花就是冬天的象征;而教育需要的是关爱和暖阳,而不是冰冷的冬天凛冽的.寒风和漫天的雪花。何况,法国作家拉·封丹曾写过“”这样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来一个冷风凛冽,寒冷刺骨,结果行人为了抵御北风的侵袭,便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因为觉得春暖上身,始而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南风获得了胜利。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南风效应”。北风和南风都是要使行人脱掉棉袄,但由于用的方法不同,结果大相径庭。因此这则寓言向我们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亲切的语言、耐心的态度、宽容的心对于培养人、教育人有着多么重要的作用啊!
于是,我很是欣赏自己的不一般,腹诽大师的不高明。但是,飘飘然之际,我的耳畔忽然回响起了一句诗:“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这是鲁迅先生的散文诗《雪》中的一句话,意思是说雪是雨的升华,雪是雨的内核所在。
这时,我不得不再次在心底解读大师的那句话——“以雪的方式灌溉”。教育的实质就是教书和育人,教师的言行举止无不是学生效仿的模本,因此,教师切忌暴风骤雨、山洪暴发,将一切蓄势待发的生命扼杀在萌芽之中;不妨采用“以雪的方式灌溉”般的教育方式,因为无声的雪花,悄然铺满大地;而学生则犹如冬日里的麦苗,伸出嫩嫩的手掌迎接拥抱安然飘落的雪花,并在温暖的柔被下蓄积力量,任它轻柔地厚厚地覆盖,一点一点的融化、一层一层的深入到土壤深处,滋润着自己期待勃发的生命根系。这样,教师把温柔美好的一面展现给学生,走进学生心底,想学生之所想,思学生之所思,和学生平等相处,为学生营造如沐春风般的学习氛围,那么学习效果自然可想而知。
因此,“以雪的方式灌溉”,是一种真正的“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境界。愿这种教育方式永驻每位教育工作者的心田。
【《名师讲述》读后感1200字】相关文章:
1.讲述舅舅的作文
2.《名师》阅读答案
3.讲述教师节的作文
4.名师的阅读答案
7.名师培养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