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之美作文

2017-06-21 写景作文

四季之美
认真感触四季,将发现不一样的美
——题记
春之美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大地被绿色装点,这就是春天的绿之美;小草不甘被泥土埋没,用尽全身力量冲出泥土,看见阳光,这就是春天的顽强之美;大雁回迁,不落下一只燕子,共同飞行,这就是春天的团结之美。春之美,用心发现
夏之美
盛夏酷暑,骄阳似火,大地被映成红色,这就是夏天的红之美;大树用坚实的树干,挡住一片阳光,为人们乘凉,这就是夏天的奉献之美;夏日蝉鸣蛙叫,奏出一曲曲优美的乐章,这就是夏天的交响乐之美。夏之美,用心感受
秋之美
金风送爽,天清气朗,大地让庄嫁装饰金色,这就是秋天的金之美;人们在这个季节收获一年的果实,为自己的努力而微笑,这就是秋天的收获之美;有收获就有对第二年的希望追求,这就是秋天的希望之美。秋之美,用心体验。
冬之美
雪花纷落,一片圣洁,大地被雪花装饰为白色,这就是冬天的白之美;松柏屹立山顶,梅花映雪开放,这就是冬天的坚毅之美;世界仿佛变得安宁,一切是那么静悄悄的,这就是冬天的的静之美。冬之美,用心体会。
四季轮回不变,认真感受这种美。

【每日写作指导:中学生如何提高写作能力……】

  很多同学怕写作文,常常为此苦恼。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有的苦于没有东西写,有的不知道怎样串成文章,有的担心写不具体。

  我认为,中学生要想提高写作能力,必须从积累材料和训练表达这两方面入手。

  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要写好作文,语言材料和生活感悟的积累是基础。只有厚积,才能薄发。同学们积累材料,主要有以下途径:

  一、阅读与摘记

  这里的阅读不仅仅是指语文课内的阅读,更不等同于语文课本的学习,还包括大量的课外阅读。(next88)只凭借语文课内的阅读,是难以满足积累语言材料的需要的。早在50多年前,叶圣陶先生就指出:"国文课本为了要供同学试去理解,试去揣摩,分量就不能太多,篇幅也不能太长;太多太长了,不适宜做细琢细摩的研讨工夫。但是要养成一种习惯,必须经过反复的历练。单凭一本语文书,是够不上说反复的历练的。所以必须在国文教本以外再看其他的书,越多越好。"要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首先要有阅读的条件,同学们可在图书室借书,也可以自己订课外书,或者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对于一本好书,反复诵读,在读中自悟,在读中自得,记住其中的要点,自己的感受以及好词佳句,古诗名句和名人名言等,分门别类地摘在笔记本上。再对这本书其他内容进行快速的浏览,得到想要的要点或具体的信息,就停下来,把它们记下。读完全书以后,回顾全文内容,根据要点列成提纲,从而整体把握。而我校的'读书笔记,这个时候是最能派上用场的了。

  二、观察与思考

  作文源于生活。我们身边每天都在发生着不计其数的新鲜事,可惜,有些同学对此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可见,无材可写的根源是不善于观察。同学们观察时应调动一切感官,充分运用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进行细致的观察。对观察到的现象,要给自己多提几个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并勇于向别人请教,要进一步分析,综合,比较,判断,以获取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觉得很有收获的就记下来。同学掌握了大量的语言材料与生活素材,就为写作做好了准备。剩下要做的,就是实践,实践,再实践,也就是反复多次地进行习作训练。

  三、每日一忆,每周一记

  坚持写日记确实能有效地提高同学的作文能力,但也会给同学造成较重的课业负担。“每日一忆”改“记”为“忆”,只要求同学在入睡前,把一天中经历的事回想一下,把有意义的事情挑选出来,想想可以写成什么作文。第二天在课堂上交流,比比谁是生活中的有心人,最有“慧眼”,最会发现。如果碰到自己特别感兴趣又有把握写好的素材,就写成周记。同时还要注意,积累要持之以恒,锲而不舍。英国著名科幻小说作家儒勒·凡尔纳为了积累写作材料,曾写了几百本读书笔记,摘录了两万多张卡片。

  四、作文的修改

  作文自己改,进步更显著。好作文是改出来的,“改错先于求美”,作文之道总是“先求其通次求其美”,同学学会自改作文则更是有益一生的事。写作上必须努力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同学的主体意识,提高同学自主作文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学一旦对作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乐此不疲"。自由是作文的生命,让同学敞开自己的心怀,拥抱自己的天空,写出感情,写出个性。通过写作,从现实走向未来,从未知走向已知。

【四季之美作文】相关文章:

美之四季作文08-09

四季之美小学作文12-11

那时那四季之美05-22

彭城的四季之美06-05

家乡的四季之美02-11

四季之美写景作文6篇12-03

天鹅之美07-13

旅行之美06-13

国学之美06-02

孤独之美06-02

故乡游记作文 落叶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