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相和缩写

2018-02-18 历史典故

将相和(缩写)
战国时期,秦国最强,常常进攻别的国家。
有一回,赵王得了一件无价之宝——合氏璧。秦王知道后,就写信给赵王说愿拿十五座城换和氏璧。赵王就派蔺相如带着和氏璧前往秦国。
蔺相如进宫见了秦王,发现他根本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便用计拿回和氏璧,并派人连夜将璧送回赵国,使亲王夺璧的阴谋未能得逞。蔺相如立了大功,赵王封他做上大夫。
过了几年,秦王约赵王在渑池会见,赵王让蔺相如随行。赵王到渑池会见了秦王,秦王要赵王鼓瑟,并让人记录了下来。蔺相如见秦王侮辱赵王,就威胁秦王击缶,秦王不情愿的敲击了乡下,蔺相如也让人记了下来,从而维护了赵王和赵国的尊严。蔺相如立了大功,赵王封其为上卿,职位比廉颇高。
廉颇不服气,扬言要让蔺相如下不了台。但蔺相如避而躲之,并对手下解释说,秦王不敢进攻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合,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他之所以避着廉颇,为的是赵国。
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耳朵里,连破深感惭愧,于是他到蔺相如门前负荆请罪。从此,两个人成了好朋友,并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写作指导:怎样才能提高中学生的写作思辨能力】

  思辨能力直接反映一个人的认识水平,是合格中学生必备的素质。我们可以在写作教学中,着力培养学生形成以下十种辨证分析能力:①矛盾分析;②现象与本质分析;③数量与质量分析;④普遍性与特殊性分析;⑤因果分析;⑥必然性与偶然性分析;⑦可能性与现实性分析;⑧内容与形式分析;⑨内因与外因分析;⑩纵向与横向分析。这里仅以现象与本质分析为例,谈谈思辨能力的训练方法。

  由于客观事物是复杂多变的,学生观察时一般只能触及事物的`表象,获得感性认识。因此,指导学生通过现象看本质,是提高思想认识水平的重要手段。在写作中,要诱导学生养成“去粗去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维习惯。如成功背后的艰辛,平凡中蕴含的伟大,表面热闹中潜隐的内在寂寞等。(next88)由于现象与本质是一个问题的两个面,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特别是由于客观事物纷繁复杂,有暂时的个别现象,也有稳定的普遍现象;有必然现象,也有偶然现象。因而在训练时要使用不同类的材料,启发学生比照分析,抓住问题的实质,形成正确的观点。这样,来自通过思辨产生的顿悟,才能是科学而准确的。

  当然,思辨能力的提高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仅靠一两次训练学生是不能奏效的。因此,从高一的第一学期开始,就应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训练。做法主要有:

  (1)利用课前五分钟,以随机抽签的方式进行训练。课上,教师让学生随机抽取一则两则材料,让他当场提炼观点,进而谈谈自己的写作思路,让其他同学进行补充。

  (2)课后,每周留两至三则材料作为训练内容,当然也要让学生自己找材料。

  训练时,要尽可能选择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材料。这样,才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例如:

  杜甫的名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意思是说多读书有好处。郑板桥却说:“读过万卷书,胸中无适主”,指读书多而无所适从,失去主见,反而有害。

  要求把这两则材料辨证统一到一个观点中去。这要求学生有一定的思辨能力才行,有点难度,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材料的要点并进行分析:杜甫名句,指广泛阅读,重点讲的是知识的积累与写作的关系,它是必要的;郑板桥的名句指的是读书多而无所适从,谈的是读书后的思考问题。如何学以致用。两个人的角度不同。这两句话的连接点是:读书与思考,学与用。在此基础上,可以把二者统一为:既要广泛阅读,又要认真思考,学与用要结合起来。这里就要求学生具备求同辨异的能力。

  除了训练学生外,老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一些哲理性课外读物,如哲理小品,文艺评论等。这样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提高他们的思辨能力。

【将相和缩写400字】相关文章:

1.将相和缩写作文

2.缩写《将相和》作文400字

3.缩写《单臂猿》

4.缩写《金色的鱼钩》

5.缩写草船借箭

6.缩写小英雄雨来

7.缩写《景阳冈》作文400字

8.草船借箭缩写

上一篇:千载琵琶-历史的高中作文 下一篇:青史无情,落花有情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