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传身教-言传身教论据实例一

2017-09-09 时事论据

                          做官即不许发财
    抗日名将吉鸿昌在西北军冯玉祥部下当营长时,曾给全营官兵每人发过一个烧有“做官即不许发财”的瓷碗。这有一段来历:吉鸿昌的父亲吉笃亭对儿子要求很严格,吉老先生在临去世前语重心长地对吉鸿昌说:“孩儿正直勇敢,为父放心,不过我有一句话要给你说明,当官须清白廉正,多为天下穷人着想,做官即不许发财……”吉鸿昌牢记父亲教诲,为了律己和带好队伍,他把“做官即不许发财”七个字写在瓷碗上,交给陶瓷厂依样烧制。瓷碗烧好后,他召开全营官兵大会,会上,他说:“我吉鸿昌虽为兄弟们的长官,但我决不欺压民众,不掠取民财,我一定牢记父辈教海,做官不为发财,要为天下穷人办好事,请诸位兄弟监督。”说完,他亲手把碗发给官丘
    吉鸿昌的队伍秋毫无犯军纪严明,得到当地人民的拥护。
                          家庭教育的实践家
    陈鹤琴不仪是我国家庭教育的理论家,也是家庭教育的实践家。他撰写的《家庭教育》一书,注重分析、研究家长教育孩子的作用。他认为,家长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是教材,都是示范。
    他本人就是一位最好的实践者。陈鹤琴是浙江上虞人,自幼家贫,六岁丧父,从小帮助妈妈做杂务,养成了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优良品德。教育孩子,他一以贯之。
    1940年初,陈鹤琴到江西泰和县大岑山创办了我国第一所公办幼稚师范学校。他身体力行带领师生开荒筑路,编帘搭屋,把荒山秃岭变成校园。第二年,便将妻子和四个子女带到这里,参加建房劳动。陈鹤琴请来一位泥瓦匠师傅,面对十一岁的'大儿陈一飞和九岁的二儿陈二一心说:“他就是你们兄弟俩的老师,你们兄弟俩要好好向他讨教。”一飞、一心随即挽起袖子,在泥瓦匠师傅的指导下干了起来。以后,陈鹤琴又请来了一位木工师傅,让木工赶制桌凳,叫一飞、一心当助手。陈鹤琴又叫女儿秀霞、秀瑛拜当地的老农为师,学习编草帘、打草鞋。不多久,四个子女不仅适应厂江西农村牛活环境,且与很多老农的孩子有说有笑,打成一片。房子竣丁的时候,陈鹤琴还特意用大号毛笔题写了一副对联“手足阱服劳工神圣,泥工木工皆为良师”,在孩子们的心中播下了学习劳动人民、与劳动人民打成一片的种子。

【言传身教-关于言传身教论据实例(一)650字】相关文章:

言传身教-关于言传身教论据实例(三)600字09-09

言传身教-关于言传身教论据实例(二)700字09-09

言传身教作文450字10-28

关于挫折励志的论据实例08-03

持之以恒-关于持之以恒的论据实例(一)800字09-01

关于积久成习的论据实例(一)600字09-08

关于勇于探索的论据实例07-31

关于立志成才的论据实例11-05

谦虚美德-关于谦虚美德论据实例(一)700字09-09

教子成才-教子成才的论据实例六 教子成才-教子成才的论据实例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