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二十四孝_兄弟争孝

2017-11-02 时事论据

中国作文网(www.T262.com)作文素材 > 历史典故


  

  清朝时,长江口外的`崇明岛上,有吴氏四兄弟,小时候因家境贫困,父母不得已把他们卖给富家为童仆,以求一条生路。他们长大后,个个勤奋节俭,赎出卖身契,回到家乡,合力盖起房舍并各娶妻成家。这时,他们已理解当日父母之苦心,故争相供养父母,以示不忘养育之恩。开始认定每家供养一月。后来,贤惠孝顺的妯娌们认为隔三个月才能轮到供养,时间太长了,故改为每家供养一日。以后又改为自老大起每人供养一餐,依次排下。每隔五天,全家四房老少合聚一起,共烹佳肴,奉养父母。席上子孙、儿媳争相端菜敬酒,百般孝顺,真是合家欢乐乐陶陶。二位老人安享天年,福寿近百岁无病而终。

  诗云:父母育恩深似渊,不尤被鬻孝犹虔。弟兄争奉酒甘旨,纯孝妯娌浑归贤。

【古人二十四孝_兄弟争孝】相关文章:

1.古人二十四孝_劝姑孝祖

2.古人二十四孝_孝感继母

3.古人二十四孝_彩衣养亲

4.古人二十四孝_忠孝双全

5.古人二十四孝_亲尝汤药

6.古人二十四孝_上书救父

7.古人二十四孝_单衣顺母

8.古人二十四孝_卖身葬父

议论文论据:自立 古人二十四孝_忠孝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