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祖的思念

2017-10-16 散文精选

每年清明前后,在这里,每个家族都要举行祭祖活动。
在以往的岁月里,我只有一次去看望祭祖的点星的记忆。那次,本不愿意去,父亲说看看学学也好。只去了一下厨房,就溜了回去。那时当祭户主家的厨房里,热气腾腾,两口大锅,一口煮面条,煮面的水已经变成了乳白色的面汤,另一口锅里是一锅清水。厨子正忙碌着,将煮熟的面条叉在清水里。这样做是因为煮的面太多,不至于面条烂成混汤吧。那次看祭祖,一直留在脑海里的就剩这些了。
每年,倒是听父亲说起许多关于祭祖的话题,好多是餐前桌上的笑料,教育我今后不要出这样那样的笑话。譬如,说某人问参加祭祖的邻座,“请问贵姓?”这一问自然唐突,不是一个姓怎么会在一个桌上同祭。又说某人,酒一喝得意忘形,酒席上站起来,酒杯一端,朗声说“上了桌,都是弟兄们,大家干一杯!”豪爽加鲁莽,得意即忘形,殊不知,桌上还有爷爷辈分的。还有某君,因为不懂,偏要插嘴,指着祖先轴子责问,“为什么没有我?”,还闹出情绪,不愿参加祭祖。却不知,活人入谱,逝者上轴的道理,被人指责,事后自惭形秽。凡此等等,总会被父亲在祭祖的时候拿出来曝光一番。
原先不参加祭祖,因为有父亲参加。虽然不去,但是总听父亲说起。本姓为武陵堂,和这里大多数姓氏一样,源于苏州阊门,洪武赶散迁至盐城。落脚地因姓得名“大顾庄”。一脉两支,东边的庄子,便衍生了“小顾庄”,随着繁衍生息,大顾庄也分为东门、中门、西门三支了。一段时期,我们西门还一年两祭。清明前和过冬前各一次。祭祖当天则是先吃面条再吃酒席的。
家中有一本家谱,是门头上四爹爹家为云大爷修编的,里面的序一律没有标点符号,难以断句。为云亦已过世,但是也不枉他的费心,总让许多后来人明白和知晓了自己的辈分,以及祖上先人的分支渊源。这本家谱我并没有做些什么,但是却写上了我是校对人。现在想来,当时父亲虽然不识字,却是积极做这件事情的.,至于我以忙为借口一推了之。假如当时能够做一些工作,让家谱更有价值些,不辜负父亲和族人的希望也是应该的。
今年临到我们这支当祭,作为长孙长子的我的父亲已经过世。只好由我和另外两位堂弟兄具体操办,门头上五爹爹家的为信大爷具体指导,他已是我爷爷辈六个老弟兄下面一代唯一的一位叔叔了。那天起得很早,赶到大顾庄才5:45,我和堂弟随着吹鼓手,到去年当祭的本家那里,用三轮车恭敬地请回了祖先轴子。然后族人陆陆续续地集中,缴纳份子钱、通报本族一年来新出生和逝去的情况。临近晌午,摆上猪头三牲,鲤鱼和瓜果其他供品,参祭人员一起焚香、叩首、祭拜,然后大家在共进午餐中相互交流,通报结识,增进本族之间的情谊。
祭祖前,去过公墓。祖辈们的墓碑很多群居在这里,遥寄这些先人,并没有多少深切的概念,只有我的奶奶给我童年依稀的印象。一座座墓碑上的文字让我领略祖上一代一代曾经走过的足迹。
去年祭祖的时候,恰好父亲头七,今年再祭祖的时候,父亲离开我们已经整整一年了。祭祖之时,站在父亲的墓碑前,我的眼睛不由自主地润湿了。

【散文概念】
散文是指以文字为创作、审美对象的文学艺术体裁,是文学中的一种体裁形式。
六朝以来,为区别于韵文、骈文,而把凡是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概称散文。随着文学概念的演变和文学体裁的发展,散文的概念也时有变化,在某些历史时期又将小说与其他抒情、记事的文学作品统称为散文,以区别于讲求韵律的诗歌。现代散文是指除小说、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之外的其他文学作品。其本身按其内容和形式的不同,又可分为杂文、小品、随笔等。散文形散而神不散,有一个明确的主旨贯穿全文。

【散文特点】
短小优美,生动有趣。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甲骨文,是和诗歌、戏剧、小说并列的文学体裁;它包括政论、史论、传记、游记、书信、日记、奏疏、小品、表、序等各体论说、杂文, 是语言艺术文学体裁的典范,并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在长期流传过程中,它浇灌了各个时代的文学园地,也灌溉了历代文人,至今仍使人们受益。
散文是“集诸美于一身”的文学体裁。文学是表达人生和传达思想感情的。通常来说,小说、诗歌、戏剧无论是在结构上,还是在格律、剪裁、对话等安排布局上,都有很严格的要求:而散文,却可以自由些,看起来只是不经意地抒写着一己的经历和感受,所表现的多是零星杂碎的片段人生。语言诗意优美。
散文主要分叙事性散文、抒情散文、哲理散文、议论性散文。

【祭祖的思念】相关文章:

1.祭祖作文

2.清明祭祖

3.清明祭祖

4.祭祖作文2000字

5.除夕祭祖作文6篇

6.上山祭祖500字作文

7.祭祖坟作文600字

8.爱情的思念,有种痛苦叫思念!

9.思念的散文

宣告春天的临近 一株桂花,风景独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