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亏是吃补、吃苦是吃香。
我有个朋友,人厚道、能吃苦、肯干事。在领导身边工作多年,眼看着同事们靠着身后的“大树”都升迁走了,他也不急不躁,从未在我面前抱怨过,仍埋头苦干、乐此不疲。为此,我老是调侃他,“提拔不了,干脆罢工算了!”调侃归调侃,但心里还是为他着急。为政治服务多年,德才兼备、为人又低调,为什么就不给施展才华的机会?多少次,我们聊起这个话题,他都是一样的回答“咱起点低,来自农村,能有份稳定的工作就很不错了。我只想把份内的事情做到最好,受点罪、吃点苦不是坏事。”正是有这样的一种心境、心态,有看待自身命运的一种气度和豁达,他才走的如此从容。
后来,他提拔了,到了一个适合自己的领导岗位上。我问他,“什么心情?这是一份来得很迟的'肯定” 。他却说,“我很幸运,一个农家孩子,都走到今天,我特别知足。”
上帝从来都是公平的。与人相处,吃点亏不是坏事,上帝睁着眼看着呢。吃点苦更不是坏事 ,当你走到暮年,回首往事,吃苦的经历则变成了人生的故事。夕阳照耀下,藤椅上的你最爱唠叨的,恐怕也仅仅是这些了。
的确,有时看似命运背过了身,其实,是为了在转身时给你一个更大的拥抱!
【散文概念】
散文是指以文字为创作、审美对象的文学艺术体裁,是文学中的一种体裁形式。
六朝以来,为区别于韵文、骈文,而把凡是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散体文章,概称散文。随着文学概念的演变和文学体裁的发展,散文的概念也时有变化,在某些历史时期又将小说与其他抒情、记事的文学作品统称为散文,以区别于讲求韵律的诗歌。现代散文是指除小说、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之外的其他文学作品。(next88)其本身按其内容和形式的不同,又可分为杂文、小品、随笔等。散文形散而神不散,有一个明确的主旨贯穿全文。
【散文特点】
短小优美,生动有趣。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甲骨文,是和诗歌、戏剧、小说并列的文学体裁;它包括政论、史论、传记、游记、书信、日记、奏疏、小品、表、序等各体论说、杂文, 是语言艺术文学体裁的典范,并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在长期流传过程中,它浇灌了各个时代的文学园地,也灌溉了历代文人,至今仍使人们受益。
散文是“集诸美于一身”的文学体裁。文学是表达人生和传达思想感情的。通常来说,小说、诗歌、戏剧无论是在结构上,还是在格律、剪裁、对话等安排布局上,都有很严格的要求:而散文,却可以自由些,看起来只是不经意地抒写着一己的经历和感受,所表现的多是零星杂碎的片段人生。语言诗意优美。
散文主要分叙事性散文、抒情散文、哲理散文、议论性散文。
【自身命运的一种气度和豁达】相关文章:
1.气度的造句
5.有关豁达的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