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图腾》观后感

2017-07-13 观后感

  当看完一部作品后,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这时我们很有必要写一篇观后感了。那么你真的会写观后感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狼图腾》观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狼图腾》观后感1

那一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看电影。

自从看了狼图腾这部电影,它就深深的印在了我的脑海里了。

陈阵放马回来被狼包围了,他想起来狼害怕铁器的敲打声,他拿着两个钢镫使劲敲打着,狼王带着其他狼跑了。陈阵把这件事告诉毕利格老人,他告诉陈阵是腾格里救了他。

我感觉狼有团队精神。它们一切听从狼王的指示。而且非常有耐性。

最后杀狼的追上这只狼王,它跑不动了。陈阵想放了它,但是它累死了。

我真希望人类不再伤害动物,因为动物们维持着生态平衡。

《狼图腾》观后感2

  《狼图腾小狼小狼》写出了蒙古草原狼宁死不屈的精神,也写出了作者与他心爱的小狼结下的生死之情。全书带着对蒙古草原狼的敬佩与赞叹,写出了很多平常人意想不到的事情。书中带着对小狼的深深的忏悔和真情的呼唤。

  狼,在汉人心中和文化里只有恶毒贪婪,阴险狡诈。还有“大灰狼”、“狼外婆”等难听的词语,和刻毒的诅咒谩骂。汉人的文化里有对狼的很深的偏见与误解。大多数汉人崇拜的是龙图腾,但我却崇拜狼图腾。在龙王爷面前只能背躬屈膝,毕恭毕敬;而狼可拜可敬可杀,狼多了就不是神了,就变成灾祸和妖魔了。

  草原上的老牧民都相信腾格里(天),做事要看腾格里的脸色。他们还相信,腾格里会帮狼。遇到打狼人,会叫狼避开;遇到陷阱,会叫狼绕开。因为,狼是腾格里派下来维护草原的,所以腾格里会保护它们。

  读《蒙古草原狼,不可牵》,我感受到蒙古草原狼宁死不屈的精神;读《额仑狼,快逃吧》,我体会到作者的伤心、悲愤和无奈;读《陈阵见到了心中的狼图腾》,我仿佛看到了小狼的狼皮筒子在蒙古包顶上迎风飘扬;读《尾声》,我看见了满眼荒凉:草场沙化,鼠兔成灾,狼群绝迹,黄尘漫天;夜晚,再也没有四面狼嗥,只有过去青草遍地的蒙古大草原在哭泣;读《打狼人来了》,我想对蒙古草原狼大喊:“额仑狼,快逃吧!”

  小狼也走了,它像一条真正的蒙古草原狼,战斗到最后一刻才倒下。小狼带着它那不屈的精神,升上了高高的、冰蓝的腾格里。

  小狼!小狼!

《狼图腾》观后感3

  上个星期六晚上六点半,我们100个小记者家庭,在工作室陈凯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位于联盛广场的中影国际影城,参加了“感恩11月,佳片有约”免费观影活动。

  这次的电一影是《狼图腾》,虽然之前我已经和爸爸妈妈一起看过了,但是因为特别喜欢狼这种动物,所以我还是怀着激动的心情再次走近它。这是一部由同名 小说改编拍摄的影片,讲述了在蒙古大草原上,善良淳朴的牧民们与狼族相互争斗,最后和谐共处的故事。人类为了自己的利益随意打破自然规律,因为饥荒抢走狼 的越冬食物,并杀死了狼的幼崽,招来狼族的疯狂报复:生产队大批军马被狼赶到河里冻死,然后人类设下陷阱捕杀狼,狼冲过围墙咬死大量牲口报复人 类......这时主人公喂养的小狼又咬伤了小孩,愤怒的人群准备打死小狼,最后主人公听从阿爸的教导把狼放走了,电一影就此落下帷幕。

  看完这部影片,我陷入了沉思:这个故事表面上看是人与狼的冲突,其实就是人与大自然的冲突。大自然是我们人类的守护神,可是由于人类的无知,对大自 然过度开发,人类与自然的冲突也是愈演愈烈:沙尘暴,空气污染,温室效应,水质污染等一系列恶性循环正一点点显露出来。人类是地球的一部分,如果违反自然 规律,一定会受到大自然的报复,所以我们要对大自然怀有敬畏之心,多做有利于生态平衡的事,比如多种树,节约能源,保护自然环境不受人为破坏等等。相信在 我们大家这种保护自然的意识越来越强的同时,我们的地球也一定会越来越美!

《狼图腾》观后感4

  在高中时候,经朋友推荐,我偶然的机会看了《狼图腾》,当时就对被书里的情节迷住了,我利用休息时间,将那本书看完。最近又看了由这本书改变的电影,颇有感触,想说说自己的感悟。

  电影基本遵循原小说的情节,但有些许改编,为了电影效果,这里不再赘述。故事讲的是陈阵去蒙古草原做知青时的经历,到了草原他真正的认识到了牧民与狼的关系,牧民与狼即是敌人,又是朋友,狼偷羊,狼是牧民的敌人,但同时狼吃黄羊,兔子,黄羊和兔子对草原的危害很大,狼吃了黄羊和兔子,保护了草原,也就保护了羊的食物,狼间接的是牧民的朋友,所以牧民对狼一直充满敬意。他们保持着一种微妙的和谐。然而这种和谐被草原的外来者打破了,他们只知一味的索取,他们将狼留着过冬的食物全部搬走,最终激怒了狼群,狼群袭击牧民的牲畜作为报复。后来这些外来者开始猎杀狼,将狼几近杀光。人们很高兴,因为再也不用担心狼来偷羊了,可是好景不长,没过多久,黄羊兔子成灾,草原被破坏了,土地裸露在外,慢慢变成沙土,昔日的草原早已不见踪影,只剩下荒凉的戈壁。

  故事很简单,但道理也很简单,但很多人却不明白。人们只看到眼前的利益,只贪图眼前的蝇头小利,最终大自然是公平的,他会惩罚人类的贪婪。由故事延伸到我们的生活,我们处在那个环境,也许也会像那些外来者一样,只看到眼前的马肉,却看不到日后的黄沙。大自然有它自己的规律,遵守规律就能和谐的生活下去,不遵守规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

  电影中有个镜头领我映像深刻,在追捕逃跑的狼时,有一头狼跑了很远很远,最后它转身正视这人类,虽然满是疲态,但没有丝毫畏惧,最后它直直的倒下。在那一刻,我明白了为什么蒙古人将狼作为自己的图腾,狼的刚毅,不屈以图腾的形式融入了蒙古人的血液里,这也是为什么蒙古人能建立最大的疆土,因为他们有狼的坚韧不拔,狼的凶猛残忍,所以他们所向无敌。

  《狼图腾》是一部很不错的电影,《狼图腾》,我无法忘却这个魔力般的故事带给我的震撼,也无法太具体的去形容这部电影带个我的震撼,试问如今的电影,带着这份对自然,传统,信仰的恭敬之心,还存在多少呢?

《狼图腾》观后感5

  前几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看电影《狼图腾》。电影讲了一个人与狼的故事,一个叫陈阵的书生下乡去蒙古教书,在大草原上逐步喜欢上了狼,后来他养了一只小狼,结果在训养过程中,被他的狼咬了一口,但还是每天给它喂肉。

  有一次他要去值班,就临时让蒙古族的一个小朋友给他管狼,住在蒙古包里的小朋友们很好奇,都想来逗狼玩,结果狼把小朋友咬了。

  后来,他的领导觉得他是当地的狼专家,对狼的习性很了解,他被带到草原上去打狼,在打最后一只狼的时候他不忍心杀它,让那只狼走,但那只狼因为奔跑过度而死了。

  最后,他养的小狼长大了,小狼被放回了草原,他望着小狼远去的背影,发现天上出现了一朵很象狼的云,原来草原狼一直在他心中。

《狼图腾》观后感6

  很早以前在书店里就有看到《狼图腾》的书,知道是一个关于狼的故事。春节期间在爸爸的推荐下一起看了《狼图腾》的电一影,虽然有些没看得太懂,但却被影片中的一些场面和镜头所吸引、感动,心灵受到触一动,这不仅仅是一个关于狼的故事,它让我对大自然和生命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

  电一影讲述的是两个北京知青来到了内蒙古额仑大草原插队,在大草原上,他们结识了蒙古族牧民,也见识到了草原上最令人敬畏的动物:狼,并爱上了这一生灵,进而有了在内蒙草原上养狼、又放生的一段人与狼的故事。

  本部影片让我充分见识了狼。片中有很多狼攻击马群、黄羊群的场面,在音效的配合下,自然世界的杀戮让人唏嘘不已,惊心动魄。狼是群居动物,猎物时总 是群体行动,在攻击对手时有策略和方法,很有忍耐力。狼的眼神让我印象深刻,尤其是在夜晚,眼神特别犀利、深邃和有目标,发着绿色的光,让人惊悚。狼嚎叫 也震颤着我的心,洪亮、高一亢,却又有一种无奈、伤感和凄凉。然而小狼崽却非常可爱,一毛一茸茸的,像小狗一样蜷缩着、依偎着。

  影片中人们对狼的情感各不相同,草原上的蒙古族人民认为狼是图腾,是草原的魂灵;北京来的下放知青认为狼有灵性,是人类的朋友;牧场主任却认为狼吃 牧场的羊和马,是人类的敌人。有很多情节一直在我脑海里挥之不去,让我的心情久久难以平静。面对大草原、大自然,人类的一些行为实在有些不仁。人为了得到 一张没有一槍一眼儿的整狼皮,不惜开着吉普车以40码的速度追逐狼38公里,最终将狼逼到累死的悲惨境地。让我对狼心生悲悯,痛恨人类的无情。狼在被人们追赶 到悬崖的时候,面对人类冰冷无情的一槍一口,狼无法选择如何生存,最终它选择了有尊严的死亡,宁愿跳入万丈深崖,也不想遭人虐杀。狼在悲鸣声中的纵身一跳,回 归了大自然的环抱,让人顿生敬畏之情,每一个生命都是有尊严的!蒙古族人民不主张滥杀狼,没有狼就会有大量的黄羊,会把草原上的草吃光,没有草牧民就没法 养马、养羊等牲畜。当然他们也不同意下放知青收养狼,他们认为狼是野性的,是属于大草原的,人和狼都是草原这个大生命中的小生命,互相依赖,各自生存着。

  影片《狼图腾》的故事情节很简单,并不曲折,但很多镜头很令人感动和震撼,蓝天白云下美丽的大草原让人神清气爽,然而诡变多端的恶劣风雪也会让人惊 恐不安。在宁静的草原上看到一毛一茸茸的小狼崽和人在一起和谐地相处,让我们豁然开朗:人和自然的和谐之美就在于彼此放过。影片中没有提到“环保”二字,但却 处处透出积极参与环保的神圣使命感。“狼,无法选择如何生存;人,可以选择如何生活。保护环境 从我做起!”让我们一起相互传递,共同行动!

《狼图腾》观后感7

  我非常生气的说:“你怎么知道?每天它们都把食吃完了呀。”妈妈又说:“正是你把食槽倒的太满,小麻雀拼命的吃,结果把自己撑死了。”我“哇”的一声哭了,没想到我珍爱的小麻雀今天居然死在自己的手里。我为小麻雀搭了一个墓,上面放上小白花。每当我仰望天空时,总会想起我那对活泼可爱的小麻雀。看了这本书,我终于懂得了我们的家并不是小动物的家,小动物的家是美丽的大自然,如果你养了那些生活在大自然的小动物,最后只能导致它们的惨死。

  读了这本书,把我对狼的坏印象彻底改变了。我发现狼是草原上的清洁工,牛、羊、鼠等动物的尸体统统被它们吃掉,减少了病菌繁殖,它们的大便可以当柴火烧,但是狼也会吃牧民的财产牛、马、羊等,所以才会引来牧民的愤怒,导致狼被人杀害,狼群逐渐消失,草原被兔子、草原鼠等食草动物吃掉,生态环境失去平衡,草原被沙漠吞噬,我们的城市也受到了沙尘暴的严重影响。所以,每种动物都有它的两面性,我们要取长补短,才是有益利生态平衡的。

《狼图腾》观后感8

  草原上生长的黄羊本身便是狼群的猎物,只有捕食到足够的猎物,它们才不会去骚扰牧民家的羊,而黄羊的产量也因为有狼才不会过度生产,导致草原泛滥成灾,也因为有狼,草原上的黄鼠、野兔也不敢肆虐草地,这是自然界中的生物链,是不容破坏的。

  然而在北方草原,一群自以为是的外来户在草原上发展农耕作业,导致大片草地被破坏掉,被沙漠化长不出草,最终整个北方草原闹饥荒。为了生计,他们便跑到狼群储存好的猎物阵地里搜挖黄羊,当他们几车满载而归的时候,狼群在不远的山顶上怒视着他们离开。这是为狼群报复而埋下祸根。

  狼的食物被人类一抢而空,且他们还要挨过一个冬天才能有猎物捕捉,可想它们这个冬天是有多么难熬。可是人类的残忍还不仅于此,冬天一过,他们不顾当地老人的劝阻,便迫不及待地掏狼窝抓狼崽,并将抓到的小狼崽奋力向天空一抛,小小的生命便垂直撞在地面上一命呜呼。

  这一具具幼小的尸首摆在面前,却激不起人类半点良知,反而是贪婪大大地被激起来了。是的,这些小狼崽身上的狼皮定能卖不少钱呢,贩到国外给那些贵妇们做衣服就更赚了呢!而此时的狼群中,母亲们一个个的失去了自己的孩子,悲嚎震荡在草原天空上。自然,随之而来的是狼群的报复,而这次的报复凶猛无比,让人类损失惨重,甚至付出了生命。

  在片中的最后,人类对狼群进行猎杀,其中有两只年迈的老狼被围堵在山顶上,一只老狼毅然走到山顶崖边纵身跳下,另外一只迅速跑进一个狼窝里不断地刨着头顶上的石土,在猎杀队的群犬追赶到前,狼窝崩塌,老狼也埋压在石堆下。还有一只最后被捕杀的狼,被几辆汽车一路追赶着,最后实在没力气跑了,便在山坡石堆旁停下,可是神情没有丝毫的恐惧与胆怯,而是以一副随时准备战斗的姿势向敌人低吼。即使已精疲力竭,也要像个战士一样死在战场上。多么悲壮的举动,这三只狼的死深深震撼了我,它们用行动向我们证明了它们的骄傲与荣誉。

《狼图腾》观后感9

  《狼图腾》是一部关于狼的史诗性著作,一部对中国历史进行独特解读的小说,一部可以给各领域、各层次的人们带来众多感想的`作品。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张瑞敏看到的是狼的作战之道;蒙古族歌唱家腾格尔看到的是狼复杂的情感;文学批评家孟繁华看到的是《狼图腾》在当代中国文学中的地位。读着这本书,不同的人产生的是不同的感受。《狼图腾》给我们的启示是深刻而又深沉的,需要我们闭上眼去细细琢磨的!

  早在两年前,我曾阅读过此书,心灵深处有一种强烈的震撼,久久不能释怀,总觉得应该表达一下自己的心迹。今年国家倡导终身学习,开展“阅读、陶冶、进步”读书活动,再次认真阅读《狼图腾》一书,写点心得与大家分享。

  在此之前,我们对狼知之甚少,极其有限的关于狼的零星知识,来自于幼时被曲解的童话和寓言。在潜意识里,我们惧怕狼,甚至憎恨狼。我们想当然、习惯性地把狼与残暴、凶恶、贪婪等贬义语词捆绑在一起,声名狼藉之狼,声誉很不好。

  阅读《狼图腾》一书所引起的震惊,是具有某种颠覆性的,它超出了我们的日常阅读视野和想象,也改变了我对狼此前种种他人强加于我的看法。姜戎先生笔下的狼,不是我们所见的一般的狼:那是生物的狼,也是人文的狼;是现实的狼,也是历史的狼。而这种在兽性、野性中又夹杂了灵性、神性的草原狼,却在“文革”中作为恶狼被大批量地捕杀了,从而使草原没有了狼,也没有草与羊、羊与狼、狼与人相辅相成造就的生机与活力,显然渗透了作者对于人的愚昧行为的愤懑与批判。因此,这是一部狼的赞歌,也是一部狼的挽歌,我们不难从中感受到作者对于生物生态、社会生态和人的精神生态的深深忧患。

  这部五十万言的《狼图腾》,同时也是一席丰厚的文学盛宴。其质地的独特、真实、密集、生动、准确,令人慨叹。千年的原始草原风貌、暴风雪的灾害、四季草场的变迁、蒙古族牧民的生活习性、狼群的残忍与温情,形成了各自独立又紧密相关的无数个精彩故事。由多个情节细针密线织成,勾勒出一幅幅真实的草原生活图景,逼真而艺术地再现了原始游牧草原的残酷与美丽,是一部关于人与自然、人性与狼性、狼道与天道的史诗般小说。

  狼的许多方面的确值得我们关注与学习。例如:狼的狡黠与智慧、狼的军事才能与顽强不屈的性格、狼的团队精神和家族责任感等。最触动我的是狼的团队精神和狼与人、其它动物、草原的和谐、科学发展,最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就是这种精神。

  一、集体作战和分工协作的团队精神

  作为一个物种,狼是群居动物,这是它生存的前提条件,也是千百年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生物演化规律。群居动物必须要有分工协作,才能求得生存发展。狼是肉食动物,为了生存和繁衍,它必须抱成团才能抵御猛兽的袭击,摄取充足的食物,保护幼狼成长。许多关于动物的电视片告诉我们:凡是被群居团队所抛弃的个体动物很难生存,最终结局不是被别的动物吃掉,就是因找不到食物而饿死。

  凡是优秀的团队,一定是有战斗力的、团结的、进取向上的团队。这个团队设置许多部门,形成战斗小分队,各部门之间既有分工,又有协作,从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如果分工不明确、责任不到人、协调不充分,很可能出现有事情大家不知道如何去做,出了问题相互推诿的现象。“狼群”狂奔一阵,但并没有抓到“猎物”,最后大家相互指责一番。

  一个单位,一个部门就应当是一个团结的队伍,有战斗力的队伍。工作人员的新旧交替、工作责任的划分、工作计划的调整,都是在单位领导的统筹安排下有序的进行。大家服从安排、顾全大局,不计较个人得失,表现出了对单位的热爱、忠诚和敬业。我们不应有个人主义和本位主义思想,任何个人脱离组织、脱离群众、脱离团队,都发挥不了他应有的作用,因为我们是一个团体。“一滴水只有放在大海里才能永不干涸”。

  二、狼与自然、生物的和谐发展、科学发展

  狼从来不对处在它生物链下端的生物(如牛、羊、兔等)斩尽杀绝、竭泽而渔,而是采取休养生息政策,实行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然而处在生物链顶端的人类曾经采取极端的作法,对狼斩尽杀绝,对草原废牧兴耕,结果导致草原沙漠化,严重破坏了生态和自然。全球气温变暖、自然灾害频发等都是人类的对自然过度开发而带来的严重后果。在这一点上,人类应该向狼学习。

  狼与自然生灵的和谐相处、科学发展的狼道告诉我们:和谐社会、和谐单位、和谐家庭的建立有赖于每个公民、成员的共同努力。人与人之间、部门和部门之间、单位和单位之间的良好关系需要大家去用心呵护,多一些宽容和理解,少一些抱怨和指责,心情才会舒畅,工作才有成效。企业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要有长远的战略眼光,不可杀鸡取卵,贻害子孙。需要大家保护自然、社会环境。

  大雁高飞靠头雁,狼群守猎靠头狼,狼群只有团结在头狼周围,服从领导、听从调令、分工协作、各司其职、机动灵活作战,才能围捕到更多的“猎物”。

  人的优点,狼不一定学得到;狼的优点,人一定学得到!一点体会,与诸君共勉。

《狼图腾》观后感10

  今天,学校组织我们观看了《狼图腾》这部电影,《狼图腾》让我了解到了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之间的差异,在人与自然、人性与狼性、狼道与天道之间似乎存在着追求关注和焦点。

  这部以狼为叙事主体的史诗般的电影,给我们展示了在宽广、辽阔、深沉、静谧的蒙古大草原上,蒙古游牧民族对狼图腾的崇拜,演绎了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价值,也从新的角度给我们探讨了狼性和羊性以至国民性的深刻哲理。

  主人公陈阵养的小狼活灵活现,把狼性的热爱生命与顽强的忍耐力更刻画的栩栩如生:在对待食物上,小狼对喜爱的食物居然可以先观察在偷袭;对烈日的暴晒,小狼能想出用挖洞的方法隐藏身体;对脱离家园的迁移小狼可以一次次宁死不屈的和牛马车抗争也不妥协

  在部电影里,我看到的狼是智慧的、顽强的。它们生命不息,战斗不止,以团队的名义,与人类进行抗争。狼的视死如归和不屈不挠,狼群中的友爱与亲请无不震撼着我的心灵。狼在捕食时表现的确极为残忍,但狼只在饥饿时才捕食,只有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才去攻击牲畜和人,这比饱暖思欲,物欲横流,贪得无厌的人不知高尚多少倍。狼天性怕光、怕火、怕人,却惟独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死。这种精神不正是强悍进取的精神吗?我也深深地被这种“令人不得不崇拜的、不可抗拒的魅力和强悍智慧的精神征服力量”所折服。

  狼捕杀猎物的时候体现的智慧更是令人折服,它们的每一次进攻都堪称经典。它们不打无准备之仗,踩点、埋伏、攻击、打围、堵截,组织严密,很有章法。好像在实践孙子兵法,‘多算胜,少算不胜’。在狼与人的争斗中,这种智慧也随处可见。为了不使狼群暴露,独处而被人发现的狼,往往逃向与狼群相反的方向。牺牲自己,保全群体。这绝非聪明,而是智慧。

  朋友,我们要像狼一样,学会像狼一样,强悍智慧,勇于进取。

【《狼图腾》观后感】相关文章:

狼图腾05-08

狼图腾作文04-13

飘在腾格里上空的狼云-电影《狼图腾》观后感12-02

《狼图腾》经典格言09-05

狼图腾读后感05-04

狼图腾读书笔记08-28

《狼图腾》读书笔记04-22

狼图腾读后感05-13

狼图腾读后感05-06

狼图腾读后感05-06

女皇武则天观后感 观《爸爸去哪了2》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