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食品公司》观后感

2021-03-03 观后感

  看完一部作品以后,能够给我们不少启示,这时候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观后感了!在写观后感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纪录片《食品公司》观后感(通用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纪录片《食品公司》观后感1

  看完纪录片《食品公司》,我发现麦当劳、肯德基等快餐食物瞬间对我失去了吸引力。我们每天在超市买到的食物,饮料、肉类等等,我们吃进身体里的每一口食物,我们几乎不知道它们是怎么做出来的,是否健康。我们食品生产正在趋向高度工业商业化,大型的食品公司研究我们喜爱的口味并据此生产食品来满足我们的需求,可是这些机械工业化生产出来的食物一定是健康有益的吗?

  大多数不是的。快餐文化深植入我们的日常三餐中,我们偏向于吃便捷便宜的快餐食品而不是用新鲜的食材进行烹饪。我们深深依赖这种快餐文化,并以为这是一种时尚潮流,其实这只是让这些垃圾食品来损害我们宝贵的身体健康。在美国每年肥胖病、糖尿病的人群越来越大,也越来越低龄化,汉堡炸薯条等快餐商业企业获得巨大的经济利润的同时,我们也为此以昂贵的健康作为代价。

  影片中一位母亲的三岁孩子只是因为食用了本因召回却迟召回的有毒牛肉汉堡,而丧失年轻可爱的生命。这些有毒的碎牛肉以及其它所有的不健康食品都是在食品公司以不负责任的态度、违反自然规律下生产出来的。“如果一个文明的社会,只会把一头猪当作一堆没有生命的肉,一堆可以让人类把各种所谓创新的念头,毫无顾忌地加诸上其肉,那么这个社会可能我们将自身内部的人民或其他存在文化,采取同样的态度,就是不敬与妄图控制一切的态度。”“我们应该给牛喂玉米吗?我们只关注怎么样去做一件事,没有人会扪心自问,为什么我们要这样做?”

  我们的社会文明不断高度深化,在想方设法去追求所谓的利益的时候,是不是应该考虑什么对我们来说才是最重要的,一昧求高速发展而不尊重自然规律值得吗?

  在有责任心的公司购买食品,选择当地当季的食品与有机食物,每个人都有权利获得健康的食品,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每一口食物改变世界,这是影片最后给我们的建议。

  纪录片《食品公司》观后感2

  《食品公司》是美国一揭露大型食品公司内幕的纪录片,大型食品公司为了获取高额利润,已经不惜改变动植物的生长方式和生长周期,同时为了维持这种不符合规律的生产形态,迫使zf持续高额补贴最基本的一二种农作物玉米和大豆的生产,从而向市场提供最廉价的饲料。

  资本主义固然有其无法言表的优越性,尤其是在工业生产上,但是这种以公司制为基本单元的体制却不是完美的,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但不是第一,尤其是在食品工业生产上,一定是不能违反大自然的生态法则,否则,就会出现畸形的公司体制与不再健康的人。

  比如,工业文明下的快餐文化,快餐文化下的饮食巨无霸公司,接踵而至的便是肥胖的而又多病的人群,科学技术进步下的发达的医疗水平竟然还能维持着这些人群畸形的生存形态,资本主义文明体制下的市场经济的确在不断地创造着奇迹,令人叹为观止的文明!虽然如此,但我们还是应辩证地搞市场经济,理性发展,不能一味追求解放生产力。否则,资本主义今日的畸形的食品工业就是我们国家人们明日的生存形态。泛滥的快餐文化、过渡肥胖的人群和与之相伴的各种疾病将不是传说了。

  纪录片《食品公司》观后感3

  课堂上老师让我们看的美国纪录片《食品公司》,我们都被导演所揭示的食品行业真实状况所震惊,因为那是一种触目惊心得有些光怪陆离的真实。

  曾几何时,人们都更多地沉浸于高科技给高度发达的文明社会带来的种种奇迹,却忽略了高科技残酷无情的另一面。而影片正是以食品业为视角,揭示了高科技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灾难性后果。

  今天的人们生活在一个物质尤其是食品极大丰富的年代,几乎走进每一家超市,映入眼帘的都是看上去极具诱惑力,足以充分挑逗人们视觉、味觉、触觉等众多美好感官享受的食品,岂不知这种光鲜表象下掩盖了美国食品业被几家大型食品公司垄断、操纵并肆意统治的现实。表面看来,人们可以在超市及快餐店随意选择自己喜欢的食品,可食品业高度工业化的运作却使消费者的饮食实际上已经被这些超大型食品公司人为设置了,人们已在不知不觉中变得别无选择,失去了选用自然健康食品的机会。超市里的食品琳琅满目,包装盒精致漂亮,图片上的农场干净整洁,草地茂盛清新,给人以卫生、营养、天然的感觉,而事实上,这些只是图片,跟产品本身无关。

  70年代,美国5家最大的食品公司只占全国食品市场份额的25%,而现在4家最大的牛肉公司却占据了美国肉制品市场超过80%的市场份额。而这些垄断了美国食品市场的超大型食品公司又是如何翻云覆雨的呢?

  看着超市里琳琅满目的食品,人们也许会欣慰于自己生活在一个口福可以得到极大享受的时代,可一旦追踪其源头就会不可思议地发现,原来这些看上去品种繁多的食品只不过是改头换面的玉米或大豆而已。由于玉米不可思议的低投入和高产量,就为许多种食品生产提供了极大的降低成本的空间,于是,高科技又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能量,通过高科技手段,可以用一种原料通过各种物理和化学的调配创造出口味各异的食品。据说,美国超市里90%以上的食品中都含有成本低廉的玉米或大豆的原料,同时,玉米还是猪、牛、鸡甚至各种鱼类等主要肉类食品的主导饲料,正是因为有成本低得令人难以置信的玉米,才能使肉的成本极大降低。

  比如牛原本是不吃玉米的,并且牛的消化系统原本也不是为消化玉米而设置的,它更适合消化各种草类,于是喂养大量玉米的结果就是使牛的身体里因不能适当消化玉米的成分而滋长并相互感染了更多的大肠杆菌,进而发生变异,导致一些新的菌群在全球范围内大量蔓延,从而让这些可怕的细菌通过食物不可避免地感染到了人,随着食品加工过程的更大规模和高科技化,也为有害生物的感染提供了极佳的环境,最终恶性循环。

  现代人最热衷的白肉——鸡,从孵蛋到成鸡宰杀,不超过2个月,鸡蛋自流水线检验后被传送带自动送到孵化器,然后被送往封闭式厂棚。没有蓝天白云,没有阳光雨露,更没有青草虫子,这些可怜的小生命在冰冷的机器中,啄着复合饲料,拼命长大。由于饲料中添加了大量的抗生素、激素等物质,鸡胸肉和鸡大腿快速肥大起来。但是大部分的鸡都稍走动两步就会倒下,因为鸡的内脏因生理系统紊乱而功能衰竭。鸡也不可避免地成了农业高度工业化的牺牲品。一些鸡农和大型跨国公司签订协议,采用高科技的饲养方式通过选育和基因工程让鸡从孵化到长成5磅重的肉鸡只用49天的时间。

  表面看来,鸡农和那些大型食品公司都皆大欢喜,可通过影片展示的现实的所谓高科技的饲养程序就会发现:这个过程实在是令人感到毛骨悚然!由于生长期短,这些鸡的骨骼和内脏跟不上这样的发展速度,很多鸡只走几步就跌到了,因为它们的身体无法支撑自己的重量,并且鸡饲料里参入了大量抗生素,鸡食用后再传递给人,而抗生素用多了细菌就会产生抗药性,可想而知人如果吃了这种鸡会有怎样的后果,为了让鸡保持镇静便于处理,鸡舍里通常是黑暗的,也就是说成千上万的鸡从孵化出来那一天一直到成为人类的食品,可能一天也见不到阳光,鸡的饲养过程已经不是农业的范畴了,完全变成了工业生产线的流水化操作,而鸡农一旦和这些食品公司合作,就会难以摆脱地受到他们的控制,因为建一座鸡舍大约需要20到30万美元,因此大多数情况下,鸡舍建起来的时候,也是鸡农负债累累的时候,因此他们只好按照食品公司的要求不断改进设备,从而让鸡的饲养过程变得越来越工业化,于是鸡农在无可奈何中被纳入了这个高科技的鸡肉供应链。

  就像纪录片里的一位被采访者所说,人们已经沉迷于应该怎样将一件事做得更好,去忘记了思考这件事是否应该做?如果一个文明社会只将一只猪看成一堆没有生命的肉,那么这个社会又会以怎样的态度去对待其它的文明呢?从这个角度看,高科技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科技层面的问题了,还需要从道德和伦理层面去进行更多的反思。

  此外,食品业集约化、工业化的生产过程不仅人为割裂了农业与自然天然的亲密联系,而且这个过程看似从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食品生产的成本,实际上在此过程中商品流转的整个供应链却耗费了大量的能源,给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和破坏,而这方面的成本却是无法估量的。

  否极泰来,物极必反。不断发展的高科技给人类带来了高度的文明和繁荣,但如果高科技的发展走入歧途,最终失控,那其给人类带来的灾难也是难以想象的。

  想起了小时候吃的鸡肉,仅揭开锅盖那一刻飘出的香味,都让人垂涎三尺。小时候的猪肉,用白开水煮,都能飘香十里。现在的猪肉,任凭怎么烹饪,都没有了原始的鲜香。今年十一去云南旅游,在一个偏僻的马路边,吃到了久违的乡下土猪肉,回味无穷。现在的蔬菜水果不分季节,想吃随时都能买到,色泽亮丽无比却食之无味。

  除了怀念过去,我们还能做些什么来慰藉眼前呢?以后不吃超市里卖的东西食物了吗?显然这是不现实的。但是,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我们能做的也就只能尽量少吃那些垃圾食品了。

  纪录片《食品公司》观后感4

  《食品公司》这部纪录片还是值得一看的,至少是一个练习听力的好材料。看了以后你会知道好像美国的食品卫生也并不乐观。看了这部电影,你还会知道中国农业跟美国农业的差距到底有多大,中国农业未来发展的空间有多少。

  昨晚,我看了这部电影。里面谈到工厂化生产鸡、猪、牛,就像我国去年下半年报道过的一样:在不见光、不透风的鸡舍里,鸡群密密麻麻地挤在一起,为了防病,不断地给鸡吃抗生素;由于生长期太短,鸡的骨骼与内脏跟不上鸡肉的增长速度,许多鸡根本站不起来,有的糊里糊涂就死掉了。这些鸡,后来就成了麦当劳与肯德基的原材料。

  猪肉、牛肉也好不到哪里去!这些动物屠宰前,长期站在粪便污水中,自动化屠宰流水线难免会把肮脏的东西混进肉制品——尤其是碎猪肉、碎牛肉当中。电影里报道了一位美国妈妈的伤心事:她那英俊健康的12岁男孩凯文,因为吃了遭到沙门氏菌与大肠杆菌污染的牛肉汉堡,引起出血性腹泻而在十几天内不幸夭折!她打官司也十分艰难……

  至于谷物和大豆,从生产、仓储、运输、销售到肉类摆上餐桌,都被几个跨国公司垄断,连农民自己选钟,都被认为侵犯了大公司的专利权而被起诉!还有让人捉摸不透的转基因谷物、转基因大豆等等。

  纪录片《食品公司》观后感5

  应该和supersizeme一起看,foodinc控诉食品原料的产生,supersizeme控诉快餐。

  影片没有关注于动物的待遇之类的,重点关注于这种生产方式对于人生活的影响,从健康到能源环境。

  从大快餐产业发展带动了食品公司的四家独大,到植物种子被孟山都等公司垄断,这样的垄断产业带来了对现代社会的荼毒。

  其观点之一总结大概是是食品公司为了追逐利润,将动物机械化,程序流水化,导致动物产生了各种让人难以估计的疾病Ecoli疯牛病之类的。的确,让动物完成并非其进化所应承受的食谱必然会带来相应的灾难性后果。

  其观点二是孟山都等种子企业用诉讼拖延等不齿的手段来对付那些与之对抗的农民,以达到从种子源头上控制种植业。

  将影片的观点总结大概是他们的成本外部化,让大众来承受动物异化带来的疾病,计划化生产带来的能源消耗。

  因为和自己专业相关,影片最让我震撼的是里面的诉讼那段。孟山都在对seedcleaner大叔的态度实在让人唏嘘,专利权的保护导致农民没有留种的权利,而周围的农户使用DMO会通过传粉传播DNA,使得农民很难自证清白,再通过讼累来拖垮可能的对抗者,于是种子就可以出现大一统。

  这手段的确很肮脏,这就是美国的法律体系有钱人可以通过玩这种法律游戏来获得不义的胜利。

  幸运的是我们国家农民是享有留种权的,当然随着以后自杀基因等类似技术的大量应用,这种留种权也将显得意义有限,和强大的食品公司对抗成功总是很难的。

  影片的最后还是呼吁大家对抗这个食品制度,但是作为一个重要的利益集团,院外活动集团,这样的对抗或许会持续很久或许会毫无成效。证明例证如,烟草行业的确已经被打击了,反面例证,如金融业依旧如前。我更相信这样的场景的改变会很困难,食品和金融一样,是你无法逃避的,无法用脚投票的,况且食品行业能量会比烟草更大,改变或许会比烟草行业更加困难。

  影片终究只是导演自己的意思,真正的事实或许并非那么简单,就像有研究证明购买那些周围农场生产的农产品其二氧化碳排放并未显着降低一样,但是这影片中的有些事实我还是愿意相信的,动物的异化带来的食物并非如我们看到的那样干净。但是知道又能如何,作为食物链的下游,我们别无选择。

【纪录片《食品公司》观后感(通用5篇)】相关文章:

1.纪录片《海洋》观后感

2.纪录片《海洋》观后感

3.圆明园纪录片观后感

4.纪录片《镜子》观后感

5.镜子纪录片观后感

6.《海洋》纪录片观后感800字(通用6篇)

7.关于食品公司观后感

8.婴儿日记纪录片观后感

上一篇:红楼一梦 -观《红楼梦》有感 下一篇:诚信-观《世界屋脊的歌声》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