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教育观后感

2021-03-29 观后感

  当认真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相信大家增长不少见闻吧,需要写一篇观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到底应如何写观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感恩教育观后感(精选9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感恩教育观后感1

  山峰感激身上的每一粒尘土;江河感激怀里的每一滴水滴;麦穗感激阳光的照耀,也感激暴雨的洗礼:杨柳感激春风的和煦,也感激秋霜的凛冽。我们感激帮助我们的人,同样也应感激打败我们的人,我们感激身边的一切。

  感激父母

  母亲如春天中的细雨,滋润着花儿,灌溉着大地,我们吮吸着细雨茁壮成长;父亲如秋天里的微风,吹黄了大地,吹金了稻谷。我们得到了丰收的硕果,父母给予我们生命,用尽他们最大的努力给了我们幸福。

  前有周总理失父痛涕,今有田世园捐肾救母。这是为什么?因为他们懂得“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

  感激自然

  在城市的钢筋水泥中,绿色只有道旁树,但早已被灰尘淹没了光辉。每天背着沉重的书包,面对着高科技的辐射,儿童早已迷失了自我,让我们返璞归真,领略自然的风采。只需带上一支笔,一个本子。用我那美好的眼睛去包揽巍峨的高山,辽阔的江河,用我那灵巧的双手去抒写大自然的馈赠,用最嘹亮的声音高呼:“谢谢你,自然,给予我如此美的礼物!”

  所谓的幸福就是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一个美满的家庭,一帮你信赖的朋友。我感激父母无私的奉献,我感激朋友纯洁的友谊,我感激大自然的礼物,我感激身边的一切!

  感恩教育观后感2

  今天看了于丹的节目后,想说的话太多了。首先要从自己反省反省了。

  父母对我们很亲切,可我们却处处与父母为敌,连乌鸦都知道感恩自己的父母,难道人类就不知道吗?不,不是。而是现在的小学教育太宽容、太放松,所以使中国的小学生变得对父母轻视,而现在家里面都是独苗,所以父母对子女宠爱有加,所以使子女不但不懂父母的辛苦,反而还视自己父母为自己的经济来源,变本加厉,一次次的向家里要钱,使家庭和父母的负担又加上了一个负担。

  前几天,我看到了这样一件事情,一个小学生放学后就跑到他妈妈面前要钱,“妈,给点钱花花。”“有买什么?上周不是刚给了你钱了吗?”那个妈妈问道。“你管啊!我想买什么就买什么,你管得着吗?再说,你的那点钱能买什么东西啊!还好意思在这问,真是恬不知耻。”听了这话我都有点想上去打那个小孩了,她毕竟是你的妈妈呀,你怎么这样说她呢!如果没有她那里来的你呀!可是结果是让我怎么也没想到的,那个母亲竟然还像犯错了一样的向那个孩子道歉,并拿出了一大把钱给了他,母亲看着她的孩子奔向小店的身影深深地低下了头。

  这件事对我的触动很深,也有着许多的疑惑,直到今天看了于丹老师的讲座才明白了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不同的,但每一种都是浓浓的爱。

  讲座上还讲了一部分的礼让之道,其实这“礼让”上,确实是有一定的难点。因为现在的小学生受尽了各种蜜罐温床,不知道礼让是什么东西,因为一家之主不在是长辈,而是这些小辈,所以不知道礼让是什么东西。礼让,就是礼仪知道,为中国的古老文化之一。开创这道显赫的人是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他所创造的论语三百讲成为中国著名的作品。然而到我们这一代效仿他们的人却寥寥无几了,为什么呢?因为现在的子女都缺乏这一方面的道德培养,所以就没有了礼让之道的存在了。人字分为两笔,一笔是躯体,另一笔是品德,品德没了,人的一笔也就没了,只有一只脚是没有立足之地的,所以说站不住了,没了品德,灵魂就会出现分叉。会没了良心。

  感受于丹老师的教育吧!不要让灵魂受到侵蚀,努力吧!

  感恩教育观后感3

  感恩是指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是一种对恩惠心存感激的表示,是每一种不忘他人恩情的人萦绕心间的情感。 感恩教育是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中的重要一部分,感恩教育也是学校对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今天下午年级组织了一次公开主题班会,主题是《感恩》,由指定班级举办,年级的所有的班主任都来观摩。举行公开主题班会的目的就是想让班主任学会如何开班会,学会充分抓住主题班会这个主阵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以感恩为主题的班会是很多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一种形式。当然不同学校,不同学生,这种班会的方式,特点也不尽相同。

  本次感恩教育的主题班会是分下列几个步骤进行的。

  第一部分是感知父母爱。先通过多媒体幻灯片播放的形式,讲述了发生在汶川地震中的废墟下母亲保护孩子的动人故事,从而唤醒母爱的伟大。然后班主任发动学生讲述自己父母对自己的爱,从而产生感情的共鸣。接下来让学生作自我反思,对待父母的爱,你是怎么做的,你对父母关注多少,了解多少。 一些学生代表发了言,从这些发言的学生身上可以看到,当今的孩子自私的很,对父母漠不关心,只知道从父母身上索取,而不知回报,至少一点点的关心都很少。

  第二部分抒发感恩之情。首先由学生进行配乐诗朗诵《感激》,煽情的诗,加上富有感染力的音乐,把学生的情感激发出来了,大部分学生低下了头。有的泪流满面泣不成声。然后由学生表达心声,讲一讲以后自己怎么回报父母之爱,感谢父母之恩。学生们这是非常踊跃。有的说要好好学习,考上理想大学,完成父母的心愿;有的说以后听父母的话,不在和父母顶嘴;有的说从现在做起,回家之后,要帮父母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减轻他们的负担。在一种比较凝重的气氛下,学生们表达这自己的那种决心。最后全班学生起立,共同喊出内心对父母的承诺,把班会推向了高潮。

  这次班会应该说深深地触动了学生的灵魂,唤起了隐藏在人的内心深处的那份感恩与父母的情谊。在班会的组织上也是比较顺畅的,确实也起到了教育学生的作用。

  感恩教育观后感4

  这个星期日的早上,我准时8:30打开了电视机,收看了南方电视台播出的由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老师主讲的《中小学生感恩教育》专题讲座,让我受益匪浅,她教给了我很多做人的道理。

  讲座主要讲了三个内容:(1)如何培养孩子的孝心;(2)如何培养孩子的爱心;(3)如何培养孩子的自立、自强、自信。其中让我感触最深的是第一个主题“孝心”。讲座一开始,于丹老师就以一个故事进入主题,故事主要讲了从前有一个孩子很喜欢到一棵树玩,有时候爬到树上摘果子吃,有时候在树底下睡觉,有时候拿着刀片在树上乱涂乱刻。但是那棵树很高兴,就天天陪着他玩。就这样,小孩子在那里过了一个又一个春天,时间过得很快,小孩也长大了,有一天,他来到那大树跟大树说:“我现在大了要盖房子了。”大树说:“这样吧,你把我的树枝砍了,拿去给你盖房子吧。”小孩很高兴,就把树枝砍了拿去把房子盖好了。过了几年,小孩又来跟大树说:“大树爷爷,我将要过这片海洋去外面的地方闯一闯。”这时大树说:“我没什么送给你的,你把我的树干砍了拿去做船吧。”小孩很高兴地把树干砍了做了一艘船出了海洋去别的地方了。大树也只剩下树根了,时间过的很快很多年后小孩又回到了这个村庄来到大树面前,这时大树说孩子我没什么东西送给你了,只剩下树跟了,你还愿意和我聊天吗?小孩说:“我也老了只想找个树跟歇一歇。”

  听了这个故事,让我知道了:其实这棵大树好比我们的父母一样,那个孩子就是我们。父母一直给我们无私的爱,把他们的一切都给了我们。这时我想到了自己,想到了我的爸爸妈妈,他们虽然很忙,但他们每天都会抽空来陪我,还尽量满足我的需求。

  于丹老师在讲座中还列举了几个感恩的人物,例如,岳飞、周恩来、田世国、赖东进,他们的事迹深深地感动了我,让我懂得了学习虽然很重要,但比学习更重的是如何做人,如何感谢身边的人,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要孝顺父母、报答老师等帮助过我们的人。

  感恩教育观后感5

  生活需要一颗感恩的心来创造,一颗感恩的心需要生活来滋养。懂得感恩就是幸福。

  就在这个周日,我观看了于丹教授主讲的中小学生人格教育之《感恩教育》,这使我获益良多。在第一讲里,于丹教授讲述了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小男孩和一棵苹果树,苹果树很爱这个小男孩,无条件的满足他。但小男孩随着年岁的增长,来找苹果树玩的时间愈来愈少。最后,在小男孩成为了一个老人的时候,小男孩才懂得苹果树对自己的出。

  听了这个故事,我从而推想到父母对孩子的爱,那棵苹果树就好比我们的父母,他们什么都满足我们,可是我们却骄纵,任性。从未去体会他们的感受。就拿我来说吧,从小我就生活在一个小康之家,我说什么,父母都会照办,但我却什么都没为他们做过,我有时会埋怨他们不够优秀,不够完美,有时甚至会发脾气。记得有一个晚上,我因为爸爸不顺从我,一气之下躲了起来,尽管他拼命地叫我,我也不出现,急的他像热锅上的蚂蚁。

  现在想起,我觉得自己太不应该,太不懂事了。我领悟到,虽然我的父母不够优秀,不够完美,但他们有一颗十分爱我的心,为我做了许多许多事,我不应该埋怨,而更应该感恩。感谢您们为我做过的事,流过的泪。爸爸妈妈,谢谢您!

  于丹教授讲述了自己的.一次爬山经历,第一次爬山的时候她是跟着自己的父母爬上山顶的,登顶时,她心情很激动。在大人休息的时候,她又从后山爬了一次,再次登峰的时候,于丹教授感觉路比前一次难走,坎坷,但到达顶峰的时候却是比前一次兴奋,自豪。于丹教授用这个经历告诉我们,一个人的一生就像是爬山的过程,小的时候从父母听到的都很美好,但长大后自己去闯的时候,却觉得生活欺骗了自己,生活并没有想象中的美好。

  因此,我们要学会自立、自强、自信。人生,哪有没挫折,我都遇过挫折。我因为自己胖变得不够自信,做什么事都不敢去做,一遇到挫折就放弃,或者躲到家人的背后。埋怨事情不像自己想的那样进行,坐在一边空想,觉得生活瞒骗了自己。但到了后来,我终于明白到,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难免有磕磕碰碰,我必须从挫折中走出来。我们小的时候总觉得一切都很简单,像童话般的。但当我们长大,遇到挫折的时候,却感到出乎意料,原来生活是激烈的,并没有像预料中发展,倒是多了分残酷。在这时,我们就要坚强,坚持自己的理想,向前进。

  就像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总会来临。看完了于丹教授的《感恩教育》讲座,我受益匪浅。学会感恩,学会自信,学会自强,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感恩教育观后感6

  在黑龙江七台,由于丹老师为我们讲了《感恩教育》,它一共分为四段:第一段,培养孝心;第二段,培养爱心;第三段,培养自立、自强、自信;第四段,教育我们理解父母、尊敬老师、懂得感恩。

  在讲座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大树和男孩的故事。故事中的男孩男孩就好像我们,不断的依靠父母。大树好像不断被依赖的父母。它为男孩失去了果子和树枝,付出了所有。

  我们也应该为父母付出些,就像汉文帝刘恒那样。

  有一次,他的母亲患了重病,这可急坏了刘恒。他母亲一病就是三年,卧床不起。刘恒亲自为母亲煎药汤,并且日夜守护在母亲的床前。每次看到母亲睡了,才趴在母亲床边睡一会儿。他天天为母亲煎药,每次煎完,自己总先尝一尝,看看汤药苦不苦,烫不烫,自己觉得差不多了,才给母亲喝。这也是感恩。

  还有鸡蛋、胡萝卜、干茶叶的故事我也倍受启发。

  在故事中,锅中的沸水是我们在人生中的逆境,而它们是经历挫折的人。

  鸡蛋它虽然只是用了薄薄的蛋壳保护了自己,但它乐观向上,并没有被挫折打败,而是经过了受挫的过程,使自己变得强大了。

  胡萝卜刚开始也坚持自己的想法,可是它并没有保持下来,直到最后,它被挫折打败了,变成了一滩软塌塌的胡萝卜泥。由于它半途而废,所以我们不能像它这样。

  而干茶叶与它们都不同,它不仅坚持了自己的想法,而且它最终改变了逆境,使沸水变成了茶水。

  我们应该学习鸡蛋或干茶叶,没有被沸水改变。在这个故事中,我知道了,人应该坚持不懈,改变逆境。这样才能得到好的结果。

  这两个蕴含哲理的故事,加上于丹老师精彩的讲说,使我懂得了,人不光是要学习,也要感恩,理解他人,使自己更加充实。

  感恩教育观后感7

  我一直认为,当自我保护,自我掩饰成为一种本能的时候,人就会变得自私而软弱,容易妥协,这样的自己真得虚伪到极点,虽然讨厌这样的自己却也不想改变,因为变色龙的功能大概已经成为我的本能之一了吧!

  今天看到了于丹的论语讲座,感触颇深;她对论语深刻、透彻的理解,睿智、淡定的演讲风格,深厚的古典文化修养、极富个性的讲解视角给了我太多的启迪,太多的思索,太多的收获;虽然言辞之外,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一个人的心得延伸一定有着他自己的色彩, 不过真的受益匪浅,然面《论语》也有了新鲜别样的风味。不想寻章摘句、引经据典,只觉得她让灰色的孔子链接了多彩的世界,让《论语》在她独具个性的视角下,变得通俗易懂、意蕴悠长,体现出了经典的平凡智慧;这才是真正的“君子不器”。

  物质的东西越多,人就越容易迷惑,天天看那些《羊皮卷》、《需求层次论》《心灵鸡汤》等等;却从不曾注意过这超越了两千年时空的儒家之道,竟然处处精辟;掩卷而思,做一个《论语》的信徒也不错!

  感恩教育观后感8

  在这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收看了于丹教授讲的《感恩教育》,无数发自内心的感受就都被瞬间激发出来,构绘出这篇观后感 。

  节目要讲了四个方面:一、如何培养我们的孝心。二、如何培养我们的爱心。三、如何让我们建立自理、自信和自强不息。四、如何培养我们抵抗挫折的能力。于丹教授所讲的话出口成章,令人茅塞顿开、恍然大悟。她精炼的语言和高度的概括能力使我叹为观止。

  一则极其平凡的事件,却蕴含着真正的道理。生鸡蛋、胡萝卜和干茶叶,用相等的温度与相同的时间煮。过了一段时间,生鸡蛋的蛋清变软了,可蛋黄还是硬的,这就说明在社会的磨练中,虽然艰苦,可心却是坚强的。胡萝卜成了胡萝卜泥,胡萝卜是指听领导和大家的老好人。而干茶叶在水的煮下,变得特别丰美,成了一杯味道好的茶叶水。一个人在社会的煎熬历练下舒展着自己的生命,并用自己的生命去成全社会,这就是我们能期待的最好的相遇方式。生命呈现的结果不同。最终的成全是每个孩子自我的人格和心灵。在人群中学会爱,在山水中发现永恒,在社会中勇敢承担,在这一切之中去建立人格!

  有一则感人的故事,他使我懂得了感恩。这个人叫田世国,他的母亲长了重病,需要肾,田世国竟瞒着母亲偷偷为母亲捐肾。俗话说:“正为本,孝为先。”这就是孝。一声亲切的问候,一碗孝顺的水,这都是感恩。要学会感恩,来感恩父母,回报父母!

  看了这些,使我想起了我自己。和这相比,我做的太少了,我要继续努力,来孝敬我的父母,来感恩我的父母。

  感恩与孝敬,并不是一种外在要求,而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愿望。生命呈现的结果不同,一个孩子也可以成就不同的人生。让我们学会感恩与孝敬,创造出一个与众不同的人生,一个灿烂夺目的人生!

  感恩教育观后感9

  今天早晨,我收看了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讲的中小学生《感恩教育》。它令我受益匪浅,使我完美了自己的品质,提升了自己的修养,完美了自己的人生。

  于丹老师首先谈到“孝”。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文化传统提倡的行为,一般表现为孝顺,孝敬。对生活充满感恩的心,感谢父母,尊敬老师。孝不但是外在要求,也是内在的一种责任。

  然后谈到“仁”。人在刚刚出生时,本性都是善良的,但随着各自生存环境的变化,每个人的习性就会产生差异。教育孩子要与人和睦相处,懂得一个人的痛苦,由两个人分担,痛苦就减少一半,相反。一个人的快乐,两个人分享,快乐就增加了一半,与人交往,多关心他人,使自己健康,快乐。

  最后谈到“自立,自强,自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会直接决定人生的轨迹,人的成长不是填鸭式的灌输,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人的经验和悟性。不要墨守成规,按部就班,而是要在这个处处混沌喧嚣的社会中,发现其中的有效信息。

【感恩教育观后感(精选9篇)】相关文章:

1.《感恩教育》观后感

2.《感恩教育》观后感

3.感恩教育观后感

4.感恩教育观后感

5.感恩教育的观后感

6.《感恩教育》观后感范文

7.《感恩教育演讲》观后感作文(精选5篇)

8.于丹《感恩教育》观后感

上一篇: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 下一篇:《爸爸去哪儿》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