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粽子飘香时】
端午节快到了,各大超市的货架上早已满满当当地摆上了各式粽子,有用筐散装的,有包装在真空塑料袋里的,三角形、四角形、方形、长形应有尽有,最近还流行起一种火炬粽,细长的圆锥形,馅子在上面,看起来和火炬真有几分相似,让人不得不佩服商家的精明。
在合肥,一年四季路边的小吃摊都有卖粽子的,那黄绿的色泽、饱满的形状,常让我禁受不住诱惑上前购买,之后坐在小摊上慢慢地剥开粽子皮,美味地吃起来,因为原料简单相似,我感觉每家的口味都差不多,虽然有时免不了把手弄的黏乎乎的,但饱了口福还是很心满意足。有时也会去超市买些粽子带回家慢慢吃,那口味可就多了起来,鲜肉、花生、叉烧、豆沙等等,连糯米都有一种叫血糯的,实在是很丰富,一样买几个,吃的时候各种口味随机选择,好不快活。
在我心目中,粽子可谓色香味俱全,你想,新鲜翠绿的芦苇叶包裹起雪白的糯米,经过长时间的熬煮,芦苇和糯米的香气与营养已浑然一体,吃的时候再一层层剥开绿色的外皮,露出鲜美的粽肉,轻捧起来,咬上一口,软糯中略带弹性,满口盈香,真是极致的享受。
关于粽子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北甜南咸”,和传统对于南北方的饮食习惯的定义截然相反。我家在北方,所以一直吃得是蜜枣豆沙类甜粽,上大学来到合肥第一次尝到了咸的肉粽,味道还不错,只是窃以为咸的肉粽似乎少了些清雅之气,而且糯米用酱油浸泡过,视觉上也没那么享受,不过咸粽有一大特点就是口味变化极多,象叉烧粽、板栗肉粽、蛋黄肉粽、玉米肉粽、绿豆肉粽等,五花八门,极大满足了人们的口味变化。
粽子再好吃,一个人时也难有闲情包它,离开父母的这些年,每个端午都是随便买点粽子了事,那时便会格外想念家里包出的粽子。记得早年在家时,端午前几天,父亲便会带我到附近的湖边摘芦苇叶子,要摘满满一布袋,到端午节的前一天,用清水泡上满满一盆芦苇叶子、一小盆糯米,放一碗事先准备好的蜜枣、一小捆结实些的细绳子,一家人就可以围坐在一起包粽子了。两片芦苇叶部分重叠地放在一起,卷一下一个圆锥形的空间就出来了,把雪白的糯米放进去,有的中间塞上一个蜜枣,把粽叶卷好,用绳子捆结实了,一个三角形的大粽子就出来了。那时母亲会把芦苇叶撕成一条一条的细丝捆粽子,我学不来,每次都把米和馅撒出来,最后还是用绳子捆。
粽子下锅煮到快熟时一种属于粽子的特有香气就会飘散出来,清馨香甜,光闻味道就让人食欲大振,没有馅的白粽子剥了皮略微有些黄绿,香气扑鼻,要蘸着糖吃,蜜枣粽就不用蘸糖了,一个蜜枣配一个粽子绰绰有余,又香又甜也不会腻……
想起今年端午有假,该回家尝尝家里的粽子了。到时粽子在大锅中翻腾,空气里弥漫着苇叶、蜜枣和糯米混合出的浓浓香气,深吸一口,感觉一定很好。
【篇二:童年的粽子梦】
那年我九岁,在老家的小学上四年级。按照老家的习俗,端午节那天不管穷富人家都要在家中点燃艾叶,煮鸡蛋和大蒜,大概是用于辟邪和祛病的意思。记得那年端午节早上,母亲刚把鸡蛋和大蒜从锅里捞出,我便迫不及待地伸手去拿,然后小心翼翼地把三个烫手的鸡蛋装进小书包。虽然当时我馋得直流口水,但我心里非常清楚这三个鸡蛋的重要使命,现在是万万不能吃的,必须等到学校后和同学们进行完碰鸡蛋比赛后鸡蛋破了才能吃,谁要是拿不出几个鸡蛋同学们会嘲笑你。我兴奋地背着书包一路小跑来到学校,早到的同学已经在教室里展开了激烈地比赛,鸡蛋的碰撞声、喝彩声此起彼伏,看看到底谁的鸡蛋最坚硬,农家娃一张张灰土土的脸上绽放出难得的灿烂笑容。
虽然教室的地上被碎鸡蛋壳弄得一片狼籍,但因为这天是端午节老师不会责怪我们,只是吩咐当天值日的学生把地多扫几遍。课间十分钟,正当我和同桌准备碰手中的最后一个鸡蛋时,坐在我前面的同学小文神秘兮兮地从书包里掏出一样东西,故意在我和同桌眼前晃了晃,而后坐在座位上开始吃。说句老实话,他吃的那个三角形的食物我是平生第一次见到,我和同桌眼巴巴地看着小文一层层剥开外面类似桐树叶的东西后,里面露出了一块白里透红的米团,白的米红的枣散发着诱人的清香。我和同桌似乎忘记了我们手中握着的鸡蛋,用羡慕的目光看着他得意地朝上面咬了一口。“没见过吧,这叫粽子,是俺三姨从城里带来的,可好吃了。”小文一口一口地细细品尝,把我和同桌馋得眼睛直冒绿光,由于我们老家过端午节没有吃粽子的习俗,因此对粽子特别好奇和向往。“让我少吃点吧,一小口就中。”同桌经不住诱惑,向小文恳求道。“哈哈,全给你们了。”小文手用力一扬,把吃剩下的粽子皮扔到了我俩的课桌上。生性倔强的我一看见小文那副瞧不起人的模样,气得肺都快炸了,狠狠地瞪了他一眼,心里直骂同桌不该如此厚脸皮。接下来更令我想不到的是,同桌迅速拿起小文丢到课桌上的粽子皮,用舌头使劲地舔着留在上面的米粒,还冲着我一个劲的笑,我气呼呼地把脸扭到了一边。正在这时上课铃响了,我却无心听课,满脑子都是小文手中那个既让我垂涎欲滴又恼羞万分的粽子,尤其是一想起小文刚才盛气凌人的样子和同桌舔食粽子皮的狼狈样,我的心中顿时生出一种莫名的自卑和恼火,毕竟长这么大这是第一次见到粽子啊!
中午放学回到家中,母亲已经做好了饭,并且特意把早上吃剩下的一个鸡蛋放在了我的饭碗旁。磨蹭了好长时间,我始终不肯动碗筷,眼看着哥哥姐姐都快把盆里的菜吃光了,我才慢吞吞地挪到了饭桌前。一向对我疼爱有加的母亲好像看出了什么,拿起桌上的鸡蛋递到我的手心里,半开玩笑地说:“赶紧把鸡蛋吃了吧,你再不吃让你哥你姐吃。”“我不想吃鸡蛋,我想吃粽子。”在我心里憋了半天的话终于吐了出来。母亲先是愣怔了一下,好大一会儿没有吭声,其实我心里清楚当时在乡下别说粽子,就连大米都是稀罕物。在母亲的追问下,我把上午小文吃粽子故意气我们的事儿向母亲说了说,末了她长叹一口气:“孩子,包粽子用咱一般的大米不行,得用专门的糯米和苇叶,只可惜这两样东西咱这地方不好找啊。不过孩子你别着急,改天我回娘家一趟,兴许你外公能想门弄来一些。”在我们一家人的心目中,当过生产队长的外公是个公认的能人,家里的不少事都找他出注意想办法。不过我也知道,母亲这番话不过是哄哄我而已,外公家离我家十几里路远,母亲是不会为这个小事去惊扰外公他老人家的。
端午节过后的第三天中午放学后,我刚到家母亲就迎了上来,指着手中一兜鼓囊囊的东西,笑呵呵地对我说:“刚,你瞅瞅妈拿的啥。”我心中顿时一阵激动,莫非母亲从那里给我弄来了粽子?我赶忙兴奋地接过布兜,迫不及待地打开一看,心里的高兴劲一下子没有了,原来布兜里装的只不过是一些普通的大米!母亲说:“你外公没少操心,跑到镇上找了好几个熟人才买来这些米,只可惜不是糯米,也没有苇叶。粽子咱是包不成了,不过妈给你蒸米饭吃,放上糖和粽子一样好吃。”母亲忙活着为我蒸米饭去了,我却躲在屋里为我即将实现的粽子梦突然破灭而伤心不已。米饭蒸好后,父亲、母亲和哥哥、姐姐只是象征性地盛了一些,大半锅都留给了我。虽说蒸米饭对我来说也不是随便能吃的,可我却一点胃口都没有,因为我所渴望的是外面裹着苇叶、散发着淡淡清香的粽子,而不是眼前这一碗平平常常的白米饭。
伴随着童年诱人而又苦涩的粽子梦我长大了,我永远也无法忘记十五岁那年进城读书第一次吃到粽子时的甜蜜滋味,我整整吃了八个还觉得不过瘾,父亲在一旁不停地提醒我别噎着。如今每逢端午节,妻子总会给我包粽子吃,有时候实在忙不过来就从超市买现成的粽子回来,看着这些喷香的粽子,脑海中总是浮现出童年时母亲因无法满足我吃粽子的愿望而无比惭愧的神情,想着想着我的眼眶禁不住就湿润了。
【篇三:端午节粽子又飘香】
路过菜市时,我耳边传来清脆地叫卖声:“新鲜粽子,新鲜粽子,2元一个!”循声望去,只见一位三十多岁的妇女在卖粽子。清纯特有的粽子香味扑鼻而来,我豪不犹豫一下子就买了四个。我不记得从什么时候开始,对粽子有一种特别的感情。我爱吃粽子,因为那醇厚的粽香和浓浓的母爱掺合的味道已积淀在记忆深处,散发出清纯的芬芳,勾起我无限美好的回忆。
如今在超市里或是小摊铺上都可以买到粽子,而且包装精致美观(next88)。可是,我感到好象总缺少一些什么的,远远没有儿时母亲包得那么好看,味道也没有那么爽口。在我的记忆里,每年端午节的前一天,我们村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的。那天早上各家各户都会到各自的竹林里采回大竹叶,回家后将它用热水浸泡三至四小时。等备好所有的原料后,阿姨大妈们便三五成群聚在屋里进行包粽子表演了:她们一边包粽子,一边在聊天,哪家的儿女很有出息,哪家的庄稼又特好之类的话题。在她们的笑声中,竹叶和原料在她们手中飞舞,一个个棱角分明、小巧玲珑的粽子在她们灵活的手中成形。我们这些小孩子则在一旁争论不休,“这个是我的,那个是你的!”那种急迫的神态,似乎马上就可以吃到香喷喷的粽子一样。年纪比我们大的姐姐们就显得可爱多了,她们在学着老人包粽子,在笨手笨脚的依样画葫芦后,一个个被五花大绑的粽子也纷纷成形,但大小不一,有些还没绑好,米粒从便从缝隙里漏出,惹得我们在一旁哈哈大笑。
粽子包好后,得用小火慢慢的煮着,一煮就是一个晚上。端午节那天早上,天刚刚亮,我和弟弟起床后做第一件事就是往厨房里冲,此时厨房热气腾腾,弥漫着粽子淡淡的香味,令人垂涎三尺。这时,我们就顾不上洗脸漱口了,毫不犹豫的从那热气腾腾的锅里提出一两个小粽子。湿漉漉的粽子烫得我们不断的把它从左手换到右手,又从右手换到左手。一下了没办法吃的,我们只得双手捧着粽子不断吹气。母亲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在我们的身后,看我们那副猴急的神态,便会给我们一人一个碗,口里说着“不急不急,慢慢吃!”我们能不急吗?盼星星,盼月亮,就盼望着这一天的早日到来。粽子稍冷后,我们便迫不及待的剥开粽叶,用一支筷子对着那雪白晶莹的粽肉扎入,把粽子放在盛有白糖或是蜜糖的碗里轻轻一滚,然后将其高举过头,昂首慢慢的咬,口舌生津,不腻不粘,香气泌入心间。那时,我们感到再也没有什么比这一刻更幸福了。
如今,我参加工转眼十年了,随着岁月的流逝和来自各方面压力的加码,慢慢的养成了现代人的依赖与懒惰,习惯了用现金来购买食品的便捷,失去了传承民间传统手艺的热情。只有在节日里收到母亲托人送来飘香的粽子后,才感到汗颜,感到母亲给予自己的太多,而自己给予母亲的又太少了。如今,面对这四个飘香的粽子,我已没有了少年时的那份激动,可它们却引起我对粽子美好的回忆。
【篇四:迟来的粽子】
一个粽子,包裹的是一份浓浓的亲情、一份厚重的母爱。今年端午节,亲朋好友送了不少粽子给我,有双蛋黄粽子、枣泥粽子、还有磨浆甜粽……但每次品尝时,总会想起母亲裹的三角粽子、想起那个迟来粽子的端午节。
9岁那年,进入农历五月,天气特别的好,风和日丽,草长莺飞。家里种的那一万多株黄烟,也长势喜人,进入了开顶期。所谓开顶就是黄烟最上面的四五片叶子,全部舒展积蓄烟油。父亲说过,种黄烟,五月份是最忙的,要赶季节给烟叶加肥料,催助生长;要掐节枝,防止被抽取养份。错过了这个时期,一年的收入就要减少大半,因为黄烟最值钱的就是每株最顶的那四五叶。那时父母亲每天一大早就挑着水桶出门了,母亲一株一株的施些复合肥,父亲就随即浇灌尿素水。一万多株的黄烟,分布在不同的地里,一天父母亲要跑几个地方。虽然端午节就要来临,可母亲似乎忘了,每天早起晚回,仍旧忙她的农活。
端午节那天,一大早,一股柔韧的糯米浓香,飘进窗口,熏醒了我的梦。我赶紧爬起床,想是母亲晚上加班做的粽子。没有洗漱,馋着口水,跑到厨房,揭开锅盖一看,锅几乎是底朝天,只有几块还没来得及清洗的锅巴。那一刻,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觉得是睡蒙了,直到我手里粘着几颗还没干的米饭,才相信那是事实。晨风从窗口吹来,一股凉意从胸口一直透到脚板心,那时才发觉自己忘记了穿上衣和鞋,就跑了出来。
背着书包,神情沮丧来到了校园。课室里飘满了苇叶的清香。同桌从课桌的书包里,慢慢摸出一个三角粽子,解开煮得发涨的粽绳,小心翼翼地剖开苇叶,怕一不小心从手里滑落。当一层一层的`苇叶展露,糯米的醇香也愈来愈浓的扑到鼻子,流到了我心田。韧韧的糯米,粘着同桌的小手。他手里的粽子,金黄透明,棱角颤油油的,象刚剥落的春笋,鲜得诱人。我凑近了些同桌,想大口气大口气吸进所有香味,填满我正在打鼓的腹囊。同桌张开小口,咬了粽子的一个棱角,含在嘴里,细细的咀嚼,好像有满口的郁香溢在嘴里。或许是没有吃早点,或许是粽子的香气太浓郁,好象几天没吃饭似的,酸酸的胃水在翻滚,那天的早读课没记住一个生词,打开老师布置预习的课文,觉得一片模糊,找不到字行字间。
晚饭时,母亲端出了一盘切好了的粽子出来,有八小块,是四个粽子对半分的。六个小孩加上父母亲,刚好每个人一块。父母亲没有吃,分给了最小的两个妹妹。记得那场景,我和弟弟含在嘴里的粽子都没咽下去,又继续塞,三两口就把自己的那份吃完了,本想谁最快吃完就能吃父母亲那份。可是当我们俩最快吃完时,那两份仍然没能吃到口。舔着指间染满的糯米糨糊,贪婪地看着妹妹。
半个粽子,几乎是闻着粽子的味道过完了那个端午节。晚上,含着满口余尤未尽的糯米香,早早爬上床上睡觉了。那晚,梦见了一串串的粽子,我塞满书包,就连书包的背带也挂上两串。那晚,睡得很香,早晨金灿灿的阳光爬上被褥都不知道,睡咪咪得,总是闻到粽子的香味。直到弟弟满口含着粽子拉我被子,才彻底从梦里醒来,一个翻腾就下了床,跑到厨房,拿着粽子狼吞虎咽起来。
听大姐说,端午节晚上,母亲去拿了些邻居没用完苇叶,连夜把粽子裹好煮好。吃着迟来的粽子,嘴里的香味虽然浓了,但咽得更艰难,因为喉咙已经酸楚了。以前听母亲说过,裹粽子工序很繁锁,先要把稻草烧成灰,用纱布过滤稻草灰,生成灰水,并用灰水把糯米泡几个钟,泡得发涨,然而一个个裹好,就是最后一道工序——煮,起码也要四个钟。这样算来,母亲为了让我们吃上粽子,几乎是彻夜未眠。
那年代,母亲裹的粽子没有任何的馅,只是糯米加了少许的明矾,不能与现在的粽子相提并论了。但是每当五月苇叶飘香,最想再吃一口母亲裹的三个粽,自然的、淡淡的,品味母亲一生的操劳,让早已为人亲的我,延续母亲那晚的粽子情,延续那份对儿女无时的惦念。
【篇五:关于写包粽子的作文】
盼星星、盼月亮,我终于盼到了粽子飘香的节日!
端午节。只会吃粽子,不会包粽子的我暗下决心,今年端午节我要跟奶奶学包粽子,体验一下包粽子的乐趣。
奶奶包粽子的手艺是一流的。她把粽叶放到热水里浸泡着,再把洗好的糯米、红豆、香菇以及切成块的五花肉,用酱油等调料拌好备用。接着,奶奶将拌好的原料用小勺舀进几张粽叶卷成的“小斗”里,再用一张粽叶包一下,用线扎好。这样,一个四角形的粽子就包好了。我看着奶奶熟练地包着,就拉着奶奶的农角,说:“奶奶,您教我包粽子吧!”奶奶经不住我的再三央求,只好答应让我试一试。
我先挑选好几张粽叶,乍一看,哇!它们真像一条条腰带。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把粽叶往中间一折,粽叶果然变得像“小漏斗”一样。奶奶说:“这时候要注意别把粽叶折破下;还有,舀米进‘小漏斗’时,手要将‘小漏斗’握紧,不然就扎不结实,影响粽子的口感。”我把奶奶教的“包粽子秘诀”牢牢地记在心里,小心翼翼地尝试着。尽管我是那样小心,但我包的时候还是出现了偏差:米填少了,粽叶破了,线断了……我不气馁,又用心包了一个,但我觉得还是不行:这回是米填多了,丝线扎不住。后来,我好不容易包好了~个粽子,仔细一看,本来应该是四角形的粽子,我把它包成了一个小星星!它和奶奶包的粽子放茌一起形成鲜明的对比,我包的粽子简直就是“丑小鸭”。我心想:“我一定要包得更好些,否则太没面子了!”我又认真地包了几个,果然一个比一个漂亮,我高兴极了!
最后,我把包好的粽子交给奶奶,当奶奶把一个个像小星星一样的粽子放进了锅里煮时,它们像一群快乐的小鸡奔向窝里……闻着粽叶的香味,我真是“口水直流三千尺”啊。奶奶看见了,笑着说:“看你这馋样,真是一只不打折扣的小馋猫!”
虽然这是我第一次包粽子,包得不算很好,不过我很高兴,很有成就感!亲爱的小伙伴们:想学包粽子吗?我可以敦你啊!
【篇六:端午节的作文500字】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听到这首儿歌,就让我想起了端午节。每年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
端午节要插艾枝,悬艾虎。端午节这天一早,人们将艾枝插在门上,或用艾蒿编织成“艾虎”,在门楣中央或带在身上,驱虫避邪,以保安康。
端午节要画门符。端午节这天,人们将蝎子、蜈蚣、毒蛇、蛤蟆、壁虎“五毒”形象的剪纸做门符。据说这样做,是为了驱“五毒”,防瘟疫。
端午节要带香包、系五彩丝线。香包是用棉制品和丝线绣的,包里除了装些雄黄、苍术外,还要装香草配成的香料,戴在身上起驱虫除秽的作用。五次丝线象征五色龙,系五色线可以降服妖魔鬼怪。
端午节要吃粽子。早晨,家家吃粽子纪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间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边盛产的嫩芦苇叶,也有用竹叶的,统称粽叶。粽子的传统形式为三角形,一般根据内瓤命名,包糯米的叫米粽,米中掺小豆的叫小豆粽,掺红枣的叫枣粽;枣粽谐音为“早中”,所以吃枣粽的最多,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过去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当天,早晨都要吃枣粽,至今中学、大学入学考试日的早晨,家长亦要做枣粽给考生吃。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端午节真是一个有趣的传统佳节!
【篇七:端午节作文】
香喷喷的粽子熟了,黄澄澄的雄黄酒酿好了,赛龙舟的船也准备好了,端午节也就随风而来了。
端午节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传说是为了纪念大诗人屈原的。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有位著名的大臣,名叫屈原。他不仅诗词写得好,还有相当的谋略;既是一位诗人,也是一位政治家。屈原出身于楚国的贵族,起初颇受楚怀王的信任,曾做到左徒的高官,他主张改良内政,联齐抗秦。但是,楚怀王的令尹子椒、上官大夫靳尚和他的宠妃郑袖等人,由于受了秦国使者张仪的贿赂,不但阻止怀王接受屈原的意见,并且进谗言使怀王疏远了屈原。结果楚怀王被秦国诱去,囚死在秦国。顷襄王即位后,屈原继续受到迫害,并一再遭到放逐。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带兵南下,攻破了楚国国都,屈原对前途感到绝望,就在农历五月除五投汨罗江自尽。屈原写了很多不朽诗篇,比如有:《离骚》、《天问》等等……
端午节还有许多别名,有:浴兰节、女儿节、五五节、端阳节等……
我非常喜欢端午节,因为这其中寓含着很丰富的意义。
【篇八:粽子不了情】
端午已过,一场热闹的粽子大戏似乎已该落幕,舌尖上的甜糯清香完成了心里的那份祈愿,端午的精灵,乖巧美味的粽子,留存着无限的回味,徘徊在记忆的迷离中,依依不舍。
思绪中,隐隐不散的弥漫着粽子的清香,耳畔回荡大街小巷里粽子的叫卖声,商场中处处是粽子打折销售的标示……粽子的世界在温热灿烂的骄阳中,依旧飞扬着多姿的风采。
想起伊时,粽子在众人赞口不绝的赞美声中,潇洒着舞弄起文人的笔墨、诗人的感叹、作家的遐想,伴随屈原大夫悲壮大志的传承之念,成为了传奇世界的使者。从人们的心灵中跳动起了饱满的情怀,摒弃了贵族百姓的沟壑,囊括了人文美食的精髓,就这样流芳百世,以包容百味的肚量,承载着南北天地众口和谐之使命。
粽子,俨然是我喜爱之物。因为它乖巧多姿的形态,令人着迷得那股特殊的糯香,神秘百变的馅儿,总在你的口中才解密瞬间的释然和惊喜,那时的粽子,没有一种完全相同的造型和味道,千种万种情结全然在剥开粽叶的闪耀之间。
然而,留在我记忆中的粽子情结,还并非粽子本身的美味和香甜,也不是它娇小玲珑的美妙身段,更不是那粽子里可以变幻地包裹着数百种馅儿的诱惑。而是那小院里,夜灯下,伙伴们包粽子的快乐和激情。
部队大院的伙伴,来自全国各地,因父母都很忙,大家很团结,相处愉悦,个个都是做家务的好手。每到端午时分,有七八个小伙伴们就结伴去打粽叶,泡糯米,准备花生、蜜枣、核桃、红豆、蜜饯等,有些南方来的孩子还提前做好酱肉,发好火腿等,放学后,待到傍晚十分,就会相约到一起,端上自己的食材和工具,开始了愉快的制作。
热风习习,吹拂着伙伴们的刘海,脸上的汗珠在红红的肌肤上滚动。点起艾叶,阵阵清香掠过,那略有药味的留香至今还在记忆力飘拂。而那时只为驱蚊之用。有人哼着歌谣,唱着小曲,但手种的活儿那一刻不停,眼见慢慢堆积的粽子,翠绿玲珑的摸样,那种得意的眼神交流,胜似溢美的赞叹。累了,就有人讲讲笑话,说说趣闻,聊聊弟妹的糗事,那清澈哄然的爽朗笑声,直入夜空,星光下一种天真纯美的景象早已刻录在人间天堂的嫉妒里,若不是远隔时空,一定会聚仙凝神,化作永恒。
伙伴们每人都准备的是不同颜色的捆扎粽子的细绳,包裹不同的馅儿,以分辨出是谁的作品。包好的粽子,每每都要评论一番,有时会有大人参与的,然后相互交换,每种绳子的粽子都要有,也认清了是谁包的。看那粽儿,有三角的、五角的、长的、扁的,大的,小的,甜的、咸的等等,系着五彩的绳子,映的粽子娇媚无比,那浓重的绿色顿时鲜活起来,伙伴脸上的笑颜也一如粽子甜美润香。
百家口味百家花样,百家习惯百家情感。
连夜回家煮好粽子。那时用的是蜂窝煤,小火得炖一个晚上。第二天的清晨,伙伴们会起个大早,手腕系上五彩的丝带,胸前挂着香包,美美地吃了心仪的那款粽子后,还要带上几个做上学的课间零食。其实最主要的,还有一层意思,是要畅快地炫耀一番,好好地得意一下。
那时的粽子,是我们心中的天使,带来的是怡情万种的欢愉,是童年的五彩梦想。每个人都会包裹起自己的愿望,一千个粽子就有一千种希望、一千个祝愿,一千个快乐的源泉、一千个放飞的憧憬。那是而今流水线上的粽子永远不可替代的幸福滋味。
如今,我依然钟爱手工包裹的粽子,尤其是亲朋好友的作品。在美味中,定能品出亲情和关爱,流淌在心底的是不变的家人的祝愿和朋友的情谊。
【关于粽子的作文】相关文章:
有关粽子的作文-以粽子为话题的作文04-02
粽子里的爱作文05-26
初三关于端午节粽子的作文04-16
外婆的粽子作文4篇09-26
端午的习俗作文:包粽子06-12
超级大粽子作文08-03
包粽子喽作文06-02
包粽子的乐趣12-06
包粽子10-28
包粽子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