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游玩新收获
2013年11月16日那天,秋高气爽,晴空万里,太阳照在身上暖暖的,是一个非常适宜野外游玩的好日子。
我和小伙伴相约去香溪洞玩。在“福道”外的小山坡上,我认识了两种特别的植物和一种有趣的小昆虫。
一种植物叫火棘,又名吉祥果、救命粮、火把果等。它的树干大约1米高;树枝努力向外伸展,侧面稀疏地长着尖刺;叶子呈椭圆形,小小的,密密麻麻地布满树枝;红红的果实,像一串串美丽的珍珠挂满枝头。在绿叶的陪衬下,显得更加惹眼。从远处看,挂满果、长满叶的枝桠,像小小的火把。我心里暗暗称奇:难怪叫火把果!真是名符其实呀。
另一种植物叫苍耳,别名荆棘狗、老鼠愁、胡苍子等。它的茎高约2尺;叶子像扇子,对称生长;果实像带刺的椭圆形小球,结满茎干。它让我想起学过的一篇课文《植物妈妈有办法》,其中这样描写苍耳:“苍耳妈妈有个好办法,她给孩子穿上带刺的铠甲。只要挂住动物的皮毛,孩子们就能去田野、山洼。”
除了两种特别的植物,我还认识了身穿花衣裳、被人们称作“飞行家”的十星瓢虫。它的样子像半个圆球,头两侧长着一双小巧的眼睛,一对又细又短的触角;两只翅膀上对称长着十个黑星;翅膀下面还隐藏着一对薄薄的羽冀;八只脚走起路来灵活自如。回家上网查知:原来,十星瓢虫虽然长得好看,却是害虫。这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只有表里如一,才是真正的美好。
这次野外游玩让我收获不少。我不由地感叹:大自然真奇妙!只要留心观察,就会有新的收获。
【写作指导:点睛明旨法高分作文必备技巧】
点睛明旨法又叫“画龙点睛法”,龙有龙眼,戏有戏眼,文有文眼,画龙要点睛,撰文也要点睛。作文时,在关键地方,或一针见血地揭示出事物的本质,或用一两句话点明主旨,这就叫做“点睛明旨法”。从作用看,一是向读者阐释了开篇背景描写的深刻含意;二是点破题目,明确主旨;三是留下深长的思考;四是突出所写事物的特点。有点睛,文章便生动精警,不点睛,便呆板平滞。(next88)从句式上看,点睛明旨的警句多是议论句式。如《过秦论》的`最后一句:“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作者前四段叙史实,末段发议论。这样写,能水到渠成、顺理成章地得出结论,避免了议论的空泛,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不过,点睛句也可以是叙述、对话,甚至是描写等。
从位置上看,点睛明旨句可在作品的不同位置。它可以置于文首,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开篇便是“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由此写出了内心苦闷和出游的原因,引出他来到荷塘排遣烦恼。再如郁达夫《故都的秋》也是这样开篇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一个“清”,一个“静”便写出了作者内心的悲凉,奠定了全文浓厚抒情的基调。它也可以置于文中,如莫泊桑的《项链》,在写主人公玛蒂尔德为赔项链而十年苦斗、备尝艰辛时,作者描述了玛蒂尔德的向往并进行了评论:“要是那时候没有丢掉那挂项链,她现在是怎样一种境况呢?谁知道呢?谁知道呢?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变幻无常啊,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作者用点睛之笔,揭示出人生遭遇的不确定性。它还可以置于文末,即“卒章显志”,如上面的《过秦论》便用了此法。因此,何时点睛,并无一定之规。关键在于你能否把“点睛”处写深写透,使重点突出,主题突出,人物性格活灵活现。
【野外游玩新收获作文500字】相关文章:
1.去野外郊游作文
2.野外真美
4.野外大课堂记作文
5.野外郊游作文6篇
6.野外探险作文五篇
7.野外探险作文3篇
8.野外探险作文四篇
9.秋天的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