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屈的滋味
自从有了弟弟,我体会到了委屈的滋味。
我清楚的记得,那时生下弟弟时我心想:这下不用孤单了,可以体会当姐姐的滋味啦!心里乐滋滋的。谁知,过了几年,我才知道有弟弟可麻烦了。
三四岁的小孩子好动、顽皮。又一次星期六的时候,爸爸妈妈上班去了,只有和四岁的弟弟在家。起床后,我们开始写作业。开始还好,我们歇一会就玩一会弟弟也很听话,心里很高心。到了后来,弟弟就像“孙猴子的脸——说变就变”。开始捣蛋。让他写作业也不写,让他看书也不看,这可慌了神,我便朝他吼了几声,他就哭了。好不容易过了一个上午,中午刚好妈妈回来了,看见弟弟没完成的作业,就问弟弟为什么不写完。弟弟却说是我让他玩的'。妈妈又将严肃的脸转向我,将我狠狠地批评了一顿,你说气不气人。
前几天,妈妈说现在衣服单薄,以后每天衣服你来洗吧!我答应了。这天,我早早的起来去离家不远的小池塘里洗衣服,我洗的衣服太多了,所以费了我九牛二虎之力才洗好。当妈妈下班后,才发现弟弟的衣服少了一件,便以为是我洗的时候不小心弄掉了,弟弟说:“肯定是姐姐弄掉了,姐姐要陪我一件。”我反驳说:“不是我弄的,今天我洗的时候就没有。”但弟弟却死活说是我弄掉的。我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就算我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就在这时候,楼下的阿姨拿着弟弟的衣服上来了,说:“昨天小男孩(指弟弟)来我家玩衣服落下了。”妈妈说了声谢谢,阿姨就走了。妈妈这才知道误会了我。
【写作指导:如何加强议论文中的思辨性】
1、思辨性
“思辨”字典上解释为“思考辨析”,它体现在议论文的立论和论证之中。眼下,中学作文教与学都深信文章立意无高下之分,导致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道理的浅与深无关紧要,不愿在语文读写中进行思辨训练,老是浅尝辄止,拿2008年的高考作文题来说吧,这年的作文题目是:请以“不要轻易说‘不’”为题写一篇文章。许多学生只写出什么情况下不要轻易说“不”,而不去挖掘为什么不要轻易说“不”,导致文章止于罗列现象,思辨性不强。议论文,必须以思想性见长,否则是绝难进入高分区的。
2、思辨性不强的危害性
思辨性差,不仅提炼的观点就没有深度,而且还会抓不准。所谓抓不准,就是指议论时不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对于提供的材料,究竟说明了什么,不能吃准,材料、命题、话题本身说明的问题,有着客观的规定性,是不以你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next88)只有当你的“主观”与“客观”相符合时,这个“准”字,才有可能保证。譬如有个成语叫做“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绳怎样才能把木锯断,水怎样才能把石滴穿呢?如果说:要坚持,持之以恒,对不对?对,但只对了一半。在这里,除了坚持以外,还应当专一;要一门心思在一个地方滴。这样,“断”与“穿”才有可能。如果只抓住一面,就说明你没有认识事物的全体和本质。要去论述,当然也就很难抓“准”了。要想抓准,就必须具备一定的思辨性。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能够用全面的观点、一分为二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去辨证地分析问题。
3、议论文立论需要思辨性,论证也需要在思辨中进行
很多学生觉得,只要脑袋里装满例子,写作时想要什么“例子”就有什么“例子”,就什么都不用愁了。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议论文固然离不开“例子”,但“例子”并不能代替分析论证,议论文的力量,主要来源于作者丰富的生动的言之成理的思想,归根到底,要以说理取胜,并不是靠“例子”取胜。一篇八百字的议论文,你能举多少字的“例子”呢?“例子”多了,辨证分析的空间就小了,就很难把观点说透。许多学生就形成了一种强盗逻辑思维,不管三七二十一,叙完某人的成功之处就贴话题(命题),比如,在一次习作中,话题是“尊重他人”,有些学生就如此论证:“李白之所以能够成为诗仙,能写出‘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名句,就在于他能够尊重他人;鲁迅之所以能够成现代文学巨匠就因他能够尊重他人,……这就是一种强加,前面没有事例证明,后面没有辨证分析,这些伟人之所以能够取得这些成就,就一定是他们能够尊重他人的结果吗?这就说明没有思辨能力就无法做到把理说透。
【委屈的滋味作文400字】相关文章:
1.委屈
2.难言的委屈
3.委屈的泪
4.委屈造句
5.委屈作文900字
6.你委屈了我的作文
7.滋味作文
8.作文苦的滋味
9.寒假的滋味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