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在现实认知观的基础上,对其描写成非常态性现象。是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较适于口头讲述。下面为大家带来了成语小故事,欢迎大家参考。
兵不厌诈
我有一个志同道合、形影不离的好朋友——刘刘,周末我们都会在一起做作业、复习,我俩的成绩在班上平分秋色。
可不久前,他提出这个月不在一起复习,比一比这次月考成绩谁高谁低,低的一个要请喝“小茗同学”。为了喝那瓶“小茗同学”,上课时我比平时更专心致志,作业更是保质保量的完成,还利用课余时间做练习题、复习。可是刘刘呢?下课就去操场和同学们玩撕名牌、木头人,真是乐不思蜀。我心里暗自得意起来:哈哈,这次的“小茗同学”我喝定了!我得意忘形了,临近考试时不由自主地放松了自己,下课去操场打篮球,放学回家做完作业都玩魔方了。
考试结束成绩出来了,我看着成绩单目瞪口呆,刘刘出乎意料地居然得了全班第一,打了我一个措手不及!我心不甘情不愿地买了“小茗同学”,问他到底有什么法宝。刘刘大口地喝着“小茗同学”笑了笑说:“我哪有什么法宝呀,我只不过是表现得很松散、不以为然的样子。每天放学等你走了我才去问老师,回家也是做练习题、看书都到十点呢。”
看着刘刘那得意的样子,我咬牙切齿、却又心甘情愿地对他说:“你真狡滑,你是用假象来迷惑了我,我才上了你的当。”
按图索骥
这个典故载于《汉书。梅福传》。在春秋时代秦国,有个相马专家叫伯乐,原名孙阳。他善于识千里马并写了一本《相马经》。伯乐的.儿子死读《相马经》,按照书中所说的马的样子去寻找骐骥良马。有一天,在看见一只大蟾蜍,他便高兴地对伯乐说:"爸爸,这是一匹良马,眼睛和额头跟你书上描述的差不多,就是蹄子不大一样。"伯乐知其子之愚,转怒为笑地说:"此马好跳,不堪御也(无法驾驭)。"
这个典故比喻做事情拘泥教条,不能理论结合实际。
安步当车
这个典故原载《战国策。齐策》。战国时,齐国有个叫颜蜀的人,很有才能,不愿做官,宁愿隐居在家。有一天,齐宣王召见他并用十分傲慢的口气说:"蜀,过来!。"蜀站立不动,也叫道:"王,过来,"齐宣王大怒,高声喝道:"到底是国君高贵还是文士高贵?"蜀笑道:"当然是文士高贵,国君有什么高贵的。"颜蜀讲了一个例子:"从前秦国攻打齐国,路经鲁国,为了保护名士柳下季的坟墓,秦国号令全军:谁要毁坏坟墓五十步以内的草木,立即处死。进入宋国时又下令:谁要杀了齐王,封他为万户侯,赏金千镒。可见,一个活着的国王还不抵一个死去名士之墓。"齐宣王无话可话,表示十分钦佩,接着便改换笑脸请颜蜀收他为弟子,劝颜蜀住到宫里,每餐都有肉吃,出门有车坐,荣华富贵享受不尽。颜蜀回答道:"我不要荣华富贵,宁愿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净贞正以自娱!"意思是说:吃不起肉,可以晚一些吃饭,肚子饿了,饭自然就香;步行只要走得安稳,就好比坐车;只要不犯罪,清白正直就是高贵,不当官,可以自在自乐。
这个典故旧时表示文人安于贫苦生活费的清高思想。现在只用其字面意义,形容不乘车而从容步行的乐趣。
安然无恙
这个典故源于《国策。齐策》。战国时,齐王派使臣出访赵国。赵威后接见了这位使臣,一见面,赵威后便问:"今年你们齐国年成好吗?老百姓好吗?齐王好吗?"齐国的使臣一听心里很不高兴,就对赵威后说:"我是奉齐王之命来贵国的,现在你先我年成,再问百姓,最后才问到国君,这不是先贱后贵,贵贱倒置吗?"赵威后听了连连摇头:"不!如果没有好年成,老百姓就过不上好日子,如果没有老百姓,哪里还有什么国君?我不这样问你,难道让我舍本问末,本末倒置吗?"
现通常用此典故,形容很平安,没有受到什么损害。
阿娇失宠
这个典故出自《昭明文选》卷十六《赋。长门赋》。汉武帝刘彻的妻子陈阿娇非常得宠,被立为皇后。但后来陈皇后一直未生下独生子,她又嫉妒别的宫妃得宠,便暗中搞媚术和"巫盎"(用巫术诅咒的办法)害人所以被汉武帝废弃,逼令住在长门宫中。她悲苦愁闷,想恢复过去皇后的地位。听说蜀郡成都人司马相如,是妙笔生花的大作家,就奉献一百斤黄金给司马相如和他妻子卓文君,请他们买酒喝。托司马相如为她写一篇能解脱苦闷生活的文章。司马相如就写成了《长门赋》,呈献给汉武帝,劝导他不记旧怨,重新和好。由此,陈皇后又得到汉武帝的宠爱。
现通常用此典故比喻有美无人赏、有才无人用的冷落境遇。
【成语小故事】相关文章:
1.《秋思》小故事
2.不贪为宝成语故事
3.得陇望蜀成语故事
4.郑人买履成语故事
5.安步当车成语故事
6.亡羊补牢成语故事
7.幸灾乐祸成语故事
8.古代成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