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公英
浚县第一实验小学五八班:孙宇(辅导老师:周希琴)
春天来了,田野里呈现出一片万紫千红。在一个僻静的胡同里,有一朵蒲公英花随着风左摇右摆。
蒲公英在生长过程中变化可大了,一开始,它的叶子是挨着地面长的,整片叶子就像一把把小伞连在一起。如果掐一下叶子,牛奶一样的白色乳液就会流出来。它的花瓣是长方形的,黄黄的,顶端还呈现出一丝淡淡的黑,可漂亮了。它的花蕊是黄色的,一根根细细的花蕊就像牛毛一样,散发出似有似无的清香。它的茎和圆珠笔芯一样粗。
这棵蒲公英不怕寂寞,静静地、无声地为这个胡同带来了春的生机。
几天之后,它的花瓣败落了,它的花蕊处便慢慢地长出一些白色的绒毛。我想,这个地方等完全长好后就会像一个毛茸茸的小球,风一吹,它的种子便会四处飞扬。
可是,又过了几天,我再次从那条胡同经过时,并没有看见那棵蒲公英,不知是被哪个没有修养的人拔掉了。
我们要爱护花草,做一位高尚的人,就像蒲公英一样,默默地为大地增色,为人们带来美的享受。
【每日写作指导:中学生如何提高写作能力……】
很多同学怕写作文,常常为此苦恼。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有的苦于没有东西写,有的'不知道怎样串成文章,有的担心写不具体。
我认为,中学生要想提高写作能力,必须从积累材料和训练表达这两方面入手。
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要写好作文,语言材料和生活感悟的积累是基础。只有厚积,才能薄发。同学们积累材料,主要有以下途径:
一、阅读与摘记
这里的阅读不仅仅是指语文课内的阅读,更不等同于语文课本的学习,还包括大量的课外阅读。(next88)只凭借语文课内的阅读,是难以满足积累语言材料的需要的。早在50多年前,叶圣陶先生就指出:"国文课本为了要供同学试去理解,试去揣摩,分量就不能太多,篇幅也不能太长;太多太长了,不适宜做细琢细摩的研讨工夫。但是要养成一种习惯,必须经过反复的历练。单凭一本语文书,是够不上说反复的历练的。所以必须在国文教本以外再看其他的书,越多越好。"要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首先要有阅读的条件,同学们可在图书室借书,也可以自己订课外书,或者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对于一本好书,反复诵读,在读中自悟,在读中自得,记住其中的要点,自己的感受以及好词佳句,古诗名句和名人名言等,分门别类地摘在笔记本上。再对这本书其他内容进行快速的浏览,得到想要的要点或具体的信息,就停下来,把它们记下。读完全书以后,回顾全文内容,根据要点列成提纲,从而整体把握。而我校的读书笔记,这个时候是最能派上用场的了。
二、观察与思考
作文源于生活。我们身边每天都在发生着不计其数的新鲜事,可惜,有些同学对此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可见,无材可写的根源是不善于观察。同学们观察时应调动一切感官,充分运用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进行细致的观察。对观察到的现象,要给自己多提几个问题,多问几个为什么,并勇于向别人请教,要进一步分析,综合,比较,判断,以获取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觉得很有收获的就记下来。同学掌握了大量的语言材料与生活素材,就为写作做好了准备。剩下要做的,就是实践,实践,再实践,也就是反复多次地进行习作训练。
三、每日一忆,每周一记
坚持写日记确实能有效地提高同学的作文能力,但也会给同学造成较重的课业负担。“每日一忆”改“记”为“忆”,只要求同学在入睡前,把一天中经历的事回想一下,把有意义的事情挑选出来,想想可以写成什么作文。第二天在课堂上交流,比比谁是生活中的有心人,最有“慧眼”,最会发现。如果碰到自己特别感兴趣又有把握写好的素材,就写成周记。同时还要注意,积累要持之以恒,锲而不舍。英国著名科幻小说作家儒勒·凡尔纳为了积累写作材料,曾写了几百本读书笔记,摘录了两万多张卡片。
四、作文的修改
作文自己改,进步更显著。好作文是改出来的,“改错先于求美”,作文之道总是“先求其通次求其美”,同学学会自改作文则更是有益一生的事。写作上必须努力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同学的主体意识,提高同学自主作文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学一旦对作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乐此不疲"。自由是作文的生命,让同学敞开自己的心怀,拥抱自己的天空,写出感情,写出个性。通过写作,从现实走向未来,从未知走向已知。
【薄公英作文】相关文章:
薄公英作文150字10-28
薄光作文150字04-04
薄奠作文800字04-02
薄雪作文1500字04-02
吕渭老:《薄倖》11-03
厚积方能薄发作文600字06-02
倔强的鸡蛋等于薄壳结构小学作文08-20
《“读薄”与“读厚”》阅读答案04-14
从厚到薄五步读书法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