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古的呼唤作文

2021-08-04 想象作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作文可分为小学作文、中学作文、大学作文(论文)。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远古的呼唤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远古的呼唤作文1

  贯穿整本论语的,就是这个“仁”字。无论你是达官显贵,还是市井庶民都应该拥有一颗仁爱、感恩的心,这样社会才会和谐,天下才能安定。几千年前孔子所奔走呼号,却为君王所摒弃的思想,在今天却显得犹为重要。在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人们的心灵似乎已经被急功近利的心所取代,这时候,让绷紧的神经放松下来,打开《论语》,洗去心里的浮华与尘埃,亦是一件快事。

  于丹对于《论语》中的“仁”是这样解读的:所谓仁爱,可以拆分成5点,即恭、宽、信、敏、惠,而今天人要在这几个字中再加上一个安,即“爱”。子曰:“已所不欲,匆施于人”。这正是出于对他人的博爱;“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则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友爱。“爱人”在《论语》中已经不只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哲学。

  然而提到爱,就不能不提孝,孝在《论语》中有很高的地位,它作为一种爱的回馈,作为一种感恩的手段,作为一种传统美德流传,两千多年而不衰,“父母在,不远游”虽然看似平淡,却饱含对父母的关爱。那么如何才能行孝呢?孔子也给出了定义:“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意即: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父亲的教诲长期不改变,那么他可以算是尽孝了。看来,孔子认为,所谓尽孝心并不是只提供丰厚的物质。

  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事的人,才可以算是真正的孝。“事父母要竭其力”,给许多还有追求功名利禄,被快节奏的生活的困的人敲响了警钟。《论语》作为中国文化的一面旗帜,一座丰碑,作为孝悌道德,礼义廉耻的最高准则,在纪录了一个时代的同时,也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或许在那个战争连年,动荡不安的封建社会,君王所需要的仅仅是权力、是军队、是阿谀奉承、是生灵涂炭,而不是孔子、不是《论语》所宣扬的感恩,仁爱之心不仅适用于个人,更为整个国家与民族所汲取,成为构建和谐社会伟大蓝图的基础。

  正如《论语》所宣传的那样,当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再冷漠,当人人都能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生活,那么社会就会安定,国家就会富强,人民就会幸福。《论语》所蕴含的内容,还有很多很多。这是一本无穷无尽的人生之书。阅读《论语》,你可以寻找内心的宁静,你可以认识爱的意义,你可以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笑对人生。

  远古的呼唤作文2

  涉足考古领域对于我这个门外汉而言,纯属误打误撞。仲夏的某天,我正慵懒地躺在沙发上看新上映的电视剧《白鹿原》,忽然收到蒋主席发来的一条信息,说是省炎黄文化研究会拟向全省征集“炎帝神农与耕读文化”的论文,当时我在电视机前正好看到电视剧的主人公白嘉轩带着他的族人在祠堂里诵读乡约。这是他们俗成的耕读礼仪,在剧中出现了好多次。可见“白鹿原”人是把耕读文化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上的。

  蒋主席发来的这个信息正好与这个话题搭上了界,于是,我关掉了电视机,打开了电脑。《白鹿原》这部小说我看了好几遍,我对陈忠实先生描写的陕北风情佩服得五体投地,它的很多东西与我们有相通之处,比如祭祀;比如敬神;比如耕读。这是过去的地主阶层必修的课程,它应证了“文化不分地界”这句老话。于是我在电脑上写下了“从《白鹿原》看中国农耕文化的精髓”。

  就这样我走进了屈家岭,聆听了那声来自远古的呼唤。老实讲,我当时凭着那股激情,洋洋洒洒写了6000多字所谓的论文,心里一点底气都没有,因为我虽然被人称为“文化人”,却对文化一知半解,对于文化论文之类的东西几乎从未写过。可是歪打正着,八月底却接到市炎黄研究会打来的电话,说是我的论文已入选,并通知我去位于荆门的屈家岭去开学术研讨会。

  我很惶恐,一是我确实对这些研究是门外汉,怕在会上让我发言,面对那么多的专家教授说穿了挺难堪;二是我一向自由散漫,跟一帮子老学究们坐在一起,没完没了去讨论、去研究,我是耐不住性子的。但是屈家岭这个地是史前文化的发源地,我早就听说过,也早想去看看,只是一直没能找到机会,这回有这等好事放弃了真是可惜。只有硬着头皮踩着时间点赶了过去。

  好在那些专家、教授们都很和气,他们或许知道我是个“滥竽充数”者,并没有为难我,研讨会也并不像我想象的那样了无生气,因为时间关系,发言也是事先按地域分配好了的。我终于松了一口气。但人坐在那里,心却想着屈家岭,就盼着会议早点结束。想着那片洪荒之地,会是怎样的惊心动魄?史前最灿烂的一页怎会没落在这片江汉平原?它究竟有怎样的魅力?

  庄严的时刻终于来到了,会期进行到第二天下午,主持人宣布第二天参观屈家岭古文化遗址。可是天不作美,一路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江汉平原的黄土染满了我们的裤腿,几个来自武大或华师大的美女研究生,她们的高跟鞋总是陷在深泥里,也许她们和我一样对这片土地充满着好奇心,丝毫没有怨声载道,却在风雨中忙着合影。远古文化的魅力真是不可小视。它可让人忽略很多不适。

  屈家岭遗址位于湖北省荆门市屈家岭管理区,是一处新石器时代村落废墟的遗址,该遗址是一处以黑陶为主的文化遗存,具有许多独有的特征,故定名为"屈家岭文化",其年代距今约5000-4600年,是更早期长江中游的大溪文化的继承者。经过发掘的屈家岭文化遗址有京山屈家岭遗址、荆州阴湘城遗址、石首走马岭遗址、钟祥六合遗址、天门邓家湾、谭家岭和肖家屋脊遗址等。

  我一边随着大部队走,一边仔细聆听专家们的讲述:“屈家岭遗址发现于1954年,1955年及1957年经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湖北省文物工作队两次发掘,出土大量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石器和陶器,蛋壳陶器、彩绘陶器和彩绘纺纶,说明新石器时代江汉平原地区已具有较高水平的烧陶技术和纺织手工业……”我们在长达几里路的发掘现场依稀能感受当年发掘的恢弘场景。

  屈家岭遗址出土文物中以彩陶纺轮、彩绘黑陶和蛋壳彩陶最具特色。陶制的鼎、豆、碗等器皿均为双弧形折壁,也具有独特的风格。这种性质的文化分布在湖北境内的江汉平原、西北山地和河南省的南部与湖北相邻的地带,分布较广,文化面貌具有极为浓厚的地方色彩。该遗址中所保留的大量生产工具和粳稻谷壳表明,"屈家岭人"的社会经济是以农业为主,兼营饲养、渔猎、纺织等业。

  屈家岭遗址出土陶器的品种丰富,图案美观。色彩鲜艳的彩陶器、陶质禽鸟模型及玉饰品,反映出当时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面貌。农业的进步和象征父权崇拜的"陶祖"的出现,说明其社会的发展已进入父系氏族的社会阶段。这让我想起炎帝神农,想起他的“制陶为器”,想起这次研讨会的组织者是何等地用心良苦,想起做学术是不能闭门造车,更多的你得去感受,去发现。

  我曾去过在随州浙河的叶家山发掘现场。也去过西花园文化遗址,探访过冷皮垭史前文化的足迹,聆听过编钟的千古绝响……每每总能感受到我们的先祖用智慧和心血为他的子民留下的旷世奇宝,虽经岁月的风霜己斑驳不堪,却仍然淀放出霞光异彩。站在江汉平原那一望无际原野上,我忽然感受到自己的缈小,小得在历史的长河中一如一粒尘沙,甚至连一粒尘沙都不如。

  无情的岁月踏过几千年,那一片遗迹呈现在我们面前仍是那样的壮观,那些坑道、那些坛坯、那些窑址仿佛在向我们讲述那些辉煌,让我们再一次聆听到那声远古的呼唤……值得庆幸的是,当地政府为了更好地保护这片遗址,再现我们的祖先丰功伟绩,他们在原址上打造了一个新型的屈陶企业,集陶艺术品开发,展示、观光、研制、交流为一体。以此来告慰先祖的英灵!

  远古的呼唤作文3

  有一个历史悠远的村落,有一种特殊的艺术——炼火,那毫不畏惧的勇气,来自于……——题记

  我曾经问过我的朋友:倘若让你赤脚在通红的炭火上奔跑,你会怎样?朋友听了,用质疑的目光告诉我:不可能!

  而我的故乡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村落,故乡的村民信仰龙王。每逢九月初九重阳节,村民们总会敲锣打鼓、背着大旗,在九赤龙丘附近的九赤庙,请龙王下山保佑全村平平安安。九赤龙丘是一口潭,潭水清而不见底,听长辈们说,曾有人在九赤龙丘上空亲眼看见一条龙腾空而起,瞬间又回到潭底······此后,这口座落在群山之中的潭水,就被喻名“九赤龙丘”,而九赤庙也从此香火鼎盛,成了全村人民供奉龙王的神庙。在庄重的仪式过后,村民们将龙王神像请下山,择好地点,将神像供奉。为表诚意,集百家炭火,准备炼火,敬请龙王保佑全村平平安安。

  当夜幕慢慢落下,炼火场上就渐渐热闹起来了,村民们纷纷自带长凳,在炼火场周围坐,参加炼火的村民们也要在这时候做好最后的准备。

  待一切准备就绪,炼火才算是真正的开始,整个炼火场也随之兴奋起来。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参加炼火的村民排成一列,在锣鼓声中到好溪里去取水待开水火门。开水火门是非常讲究的,曾听长辈说过,只要水火门开正了,这次炼火绝对是一帆风顺,可这水火门一但开偏了,这次的炼火可就会出现什么不测。开水火门,首先要将圆锥形的火堆分成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然后再对准一个方向,用从好溪里取上来的`水泼洒,这个水火门才算开好。

  待水火门开好以后,炼火的村民们立即一个接一个的向火堆上冲,不时掀起一阵阵炭火铺天盖地的涌过,在一旁观看的村民无不拍手叫好……炼火的村民依次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鱼贯般的冲上火堆,火堆上映出村民们粗犷豪放的身影……直到炼火的村民把圆锥形的火堆踏平,这场炼火才算真正结束。

  岁月悠悠,波光明灭,泡沫聚散;一年一度的炼火节仍在继续,从未间断,村民们的美好企盼和对龙王的信仰也仍在继续……

  我在故乡的炼火节渐渐长大。小时候,只是怀着好奇心去看人们在火堆上奔跑,最多的收获也只是满腔的敬佩之情。时间在慢慢挪移,我也在慢慢长大,现在的我去看炼火,已不只是为了满足好奇心而简简单单的看一回,而是在钻研炼火中蕴含的悠久的艺术,而在收获中,除了满腔的敬佩之情之外,却又多了一份不解:为什么他们会有这么大的勇气呢?

  后来,在与外公的一次谈话中,我才真正知道其中的一切,原来我的故乡历史悠久,是一个文明的村落。只要用心去炼火,向龙王表达了自己的诚意,龙王就会保佑全村平平安安。

  外公曾语重心长地告诉过我;我们的祖先一直教导后代,要“互敬互爱”。从此,这教导就一直流传至今,迄今,村民们都有着一种高尚的品质——“互敬互爱”,这也就是村民们参与炼火的勇气源泉,这股发自内心的勇气源自远古祖辈们的亲切呼唤、教导……

  远古的呼唤作文4

  俗话说得好:百善孝为先。孝敬长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 说起《三字经》,大家一定不陌生,就有那么一段: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这是说的汉代人黄香的故事。黄香九岁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失去母爱的他对父亲十分孝顺。在酷暑之日,黄香用扇子扇凉父亲的枕席,赶走蚊虫,让父亲安然入睡;而在寒风凛冽的冬夜,为了让父亲感到温暖,黄香从来都是自己先上床,用自己的体温把冰冷的席子温热。这经典里的孝心常常撞击着我的心,使我聆听着这来自远古孝的呼唤,时时诊断自己孝心的程度。

  我同时想起一个远古帝王——舜的故事。相传舜的遭遇非常不幸。父亲瞽叟是个盲人,母亲很早就去世了。没过多久,瞽叟又娶了一个继母。继母随后就生了个弟弟,取名为象。继母很讨厌舜,便跟儿子象、丈夫瞽叟串通好,必欲置舜于死地而后快。然而舜知道后,仍不失子道,十分孝顺,与弟弟也十分友善,并且多年如一日。正在寻找继承人的尧听到后很高兴,赐予了舜许多礼物。瞽叟和象得知情况后很眼热,便又心生诡计,想谋害舜,霸占这些财物。一天,瞽叟要舜修补仓房的屋顶时,不但把云梯抽走了,还在下面纵火焚烧仓房。幸亏舜机智,用旁边两顶斗笠做翼,才免了这一难。瞽叟和象见计划没得逞,又想出了一个鬼点子。他们让舜去挖口井,却在他挖的时候拼命添石头和土,想把舜活埋。舜却早有意料,老早就在旁边挖了一条通道,从那条通道出去了。然而,事过之后,舜却像没事一样,依然孝顺父母,友于兄弟。

  读着舜的故事,我又一次听到远古孝的呼唤。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我虔诚地记着《弟子规》,在心中默默念着: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今天的我们这一代独生子女,是否听到远古孝的呼唤?

【远古的呼唤作文】相关文章:

1.远古的呼唤Ⅰ

2.远古的呼唤-读《论语》有感作文900字

3.远古的回忆

4.远古的回忆

5.聆听远古的声音作文

6.远古游记作文

7.远古和未来

8.远古传说作文600字

上一篇:巴鲁斯之寻找谱尼1 下一篇:巴鲁斯之寻找谱尼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