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感动而感动
临泽四中八年级(13)班:李燕燕、指导老师:王淑霞
生命中常常有一些无法言说的感动,你不知道它们什么时候飘然来临,你也不知道它们什么时候又会翩然离去,但它们确实存在过,确实触动过你的心灵。
譬如偶然瞥见一只小鸟,在窗台上跳跃顾盼,轻声鸣叫,声音时长时短,有时甚至只是半声,然后就匆匆飞走,它的率性自在让你不由得就神思起来;又譬如偶尔看到一个人手势和眼神,像极了你久违的朋友,虽然只是一个陌生人,虽然只是一瞬间,你的心却有一种说不出的温暖;再譬如看见一群蚂蚁共同搬运一块比它们自身大出许多倍的食物的景象,你不由得又会惊叹于它们团结的力量。总之,感动你的有时是一种声音,一种充满生命幻想的声音;有时是一个动作,一个曾经熟悉的动作;有时是一种色彩,一种沉重的载有情感信息的色彩;有时是一种包容,一种来自伟大心灵的包容;也有时候感动你的竟是一种细微﹑寻常﹑极容易被人忽略的场景。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这个世界上的每一朵花﹑每一株草都是一个特别的世界,都拥有着令人感动的特质。一滴水,可以穿石,它的持之以恒让人感动;一粒微尘,会迷了双眼,它善意的谎言令人感动。一杯热茶,一个笑脸,一次回首,一次拥抱,许多时候,我们都会不可抗拒的被一些极小的事物极小的情景润泽着感动着。
常常被世间美好事物感动并且心生涟漪的'人是幸福的。一个人,只要他能感动,他就会热爱会热爱生命,热爱生活;一个人,只要能感动,即使把他放在生活的最边缘最底层,他也决不会放弃做一个善良人做一个幸福人的信念。我也是其中之一,我深爱着这世上一切美好的事物,我比别人更留意更钟情与这世上最细微也最美丽的东西,而这些美好的事物也似乎同我的亲人﹑朋友一般,钟爱着我。所以,我时常为我自己的感动而感动。此刻,天地一片洁白,我的心又随那纷纷扬扬的雪花在天地间飞舞,飞舞……
【每日写作指导:如何写好描写景物的作文——写作必读】
一、“定”要与“移”结合
人们观察、描写景物往往处在一个“定点”的位置来进行,而这是远远不够的。景物是丰富多彩、变化多端的,即使表现同一事物,立足点、角度不同,呈现的面貌、效果也各不相同。随着观察点的变换,迥然不同的景物就会扑面而来,千姿百态的景象就会呈现在面前。因此,这就需要把定点与移动观察结合起来。
如何采用定景换点法描写景物呢?
首先要把观察点的变化情况交代清楚,使读者知道是在什么地方观察到的。
其次在交代观察点时,要按一定的顺序和不同的角度把最有特色的景物描绘出来。
如作家老舍《济南的冬天》一文中,由定点到移步换景,即从城内写到城外山村雪后的景色,在不同的观察点,描写了济南冬天不同的特有美景。写城内又从不同角度,即从俯视的角度写阳光下的济南,从仰视的角度,写小雪点染下的山景。这样济南美景的整体感就凸现出来了,这就生动形象地再现出冬天济南“温晴”的特点。
二、“虚”要与“实”结合
“实”景即指看得见、摸得着的景物,也就是能感知到的现实之景。“虚”景即指未出现之景,也就是联想、想象之景。以眼前之景引发联想凸现出已逝之景,未来之景,或引发想象,创造出新景象,并将不同时空领域的景物糅合在一起描写,这就是虚实相生法。虚实结合地描述景物,能使所描之景更形象,能使作品富有立体感,同时达到深远境界。
因此,在“实写”之时,要适当进行“虚写”。比如:《雨中》一文有这样一段景物描写:“水淋淋的马路,像一条闪闪发光的绸带,在初夏的绿荫中轻轻地飘。过往的车辆,就像水波里穿梭的小船”。作者由眼前的“马路”、“车辆”,联想到“绸带”、“小船”,这种虚实相间,使被描写的景物更加形象。(next88)再如:朱自清的《春》一文,由果园中满树的果花,想到“仿佛树上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这种由实到虚,再造出新画面,使景物更加神奇美丽,使文章的境界开掘更深。
三、“动”要与“静”结合
静景和动景是客观存在的。高山、花草、树木及建筑物等,在我们平时的观察中往往是处于静止的状态,而聚散的云彩,风雨中摇曳的花朵、树叶和小草等却处于活动、变化的状态。我们观察景物时,既要注意它的静态,又要注意它的动态。若只写静景,就很容易使文章呆滞,而只写动景,又可能失去稳定。动笔时,需把这两者结合起来,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两相对比,相互映衬,这样绘景才会生动、活泼,写出的文章方能情趣盎然。
例如有一篇题为《傍晚》的文章,小作者写被晚霞笼罩着的府山顶、树和望海亭,它们是“静”的,而望海亭上空飘动的云彩却是“动”着的,它们“一会儿像人,一会儿像狗,不一会儿又变成了一匹奔驰着的枣红马,再过一会儿又变成了一只引颈鸣啼的雄鸡……”小作者把动态和静态结合起来描写,静态美和动态美交相辉映,把晚霞描述得十分可爱。
四、“浓”要与“淡”结合
苏东坡曾在一首诗中写道:“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这一审美观念告诉我们:描摹景物不可只“浓”或只“淡”,而应该“浓”和“淡”相配适宜得当。“浓”就是要浓墨重彩,即对景物的某一部分进行精雕细刻,“淡”就是轻描淡写,即用简洁、质朴的语言勾画出景物的特征。怎样做到“浓”和“淡”相宜呢?“浓”绝不是事无巨细都需花费笔墨,“淡”也绝非都寥寥数笔,简笔勾勒,而应该根据主题的需要,分清主次,恰如其分地进行选择。对于那些与主题或所要表达的情感关系密切的景物要泼墨浓洒,也就是调动多种感觉器官进行观察,从性质、形态、大小、色彩、声响、滋味等方面着力描绘,使之鲜明、具体和生动。与主题有着间接关系的则要淡墨勾勒,使之简洁、传神。
比如:朱自清的散文《春》,作者先抓住春山、春水和春日的特点,简笔勾勒,传神地勾画出了春景的轮廓。接着浓抹了春草、春花、春风、春雨和迎春图。在描画春风图时,为突出春风的和煦、芳香和悦耳,首先借助触觉写“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其次,借助嗅觉写“新翻的泥土的气息”,“青草味儿”,“花的香”,最后借助听觉写鸟儿“清脆”、“宛转”的鸣声,牧童“嘹亮”的短笛声。这样,从多方面,把无形、无色的春风写得有声有味,具体生动,美妙感人。
五、“景”要与“情”结合
景物是客观的,但若不能给“景”自然地烙上“情”印,这样的景物只不过是苍白美丽的“躯壳”,难以达到感人的目的。其实描摹景物的过程本身是写作主观感受的过程,正如王国维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景与情是密切相关的,情由景所背负,景为情而浸蘸,情是灵魂,景是载体。这就要让景与情有机融合,只有在描绘客观景物的同时,把自己的喜怒哀乐等感情融注到作品中去,才能使读者产生共鸣。
那么如何为情感的抒发找好“婆家”使之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呢?
关键要挑选好景物,所选取的景物具有的特点必须与作者抒发感情的主旨有某些相似或相通之处,正所谓“亮景写喜情,暗景写悲情”。例如:鲁迅在《故乡》第五段中,他是这样描写故乡的:“瓦楞上许多枯草的断茎当风抖着……”这枯萎的野草,没能享受阳光雨露,在寒风的摧残下,只能是“断”了,“抖”着,一个“断”字,何等伤痛;一个“抖”字,何等凄惨;由静到动,何等传神。此情此景,“我”心伤故乡之情,已跃然纸上。在写景的字里行间,自然渗透感情,景与情可谓是有机交融。
【为感动而感动作文】相关文章:
因平凡而感动作文12-07
2015年小考满分作文:为这对老人而感动02-25
我为什么而感动作文03-25
为自己感动优秀作文09-01
为朋友感动作文12-18
为自己感动作文11-13
为爱感动歌词05-27
因谁而感动作文700字04-03
以“感动”为话题的作文12-17
感动为话题作文15篇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