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雪作文

2017-07-04 记事作文

尝雪
童年像一个挎包,满载幸福;童年像一场梦,五彩斑斓;童年像一本书,有趣而深奥,让我们一起走进童年吧!
七岁那年,纷纷落下的雪花闯进我的视线,飘进我的脑海,让我一生难忘,刻上了一个不大却又清晰无比的烙印!
看着羽拍的那段视频,天真的笑还带着一丝稚气,我的思绪不禁陷入了回忆……
一个小女孩,百无聊赖的坐在椅子上,一双眼睛出神的望着窗外纷飞的雪花,这时一个帅气的男孩走了过来,轻拍了一下女孩的肩,女孩一惊,连忙回头,不禁抱怨道:“羽,你吓死我了。”“呵,我看你出神的看雪,以为你想去玩的,看你不愿意,那就算了吧。”“不嘛,羽,走啊,去哪?”“你说吧,我领你去。”“太好了,我要出去玩雪。”“哦,走吧。”
女孩一蹦一跳的下去了,身后的人衙门里带着温柔,嘴角挂着宠溺的微笑。
“来嘛,羽,快看,多白多美呀!”女孩抬起双手,接着雪花,任由它一片一片地落到手心上,一点一点地融化在手心了,看着白雪的女孩,忽然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雪好白呀,不知道尝起来怎么样,是不是像糖一样甜呀。”
萌生了这种想法的女孩,兴高采烈的用指尖沾起一点雪,不待男孩的阻止,送进了嘴里。“呀!好甜,与你也尝尝。”说完,便把雪送到男孩的嘴边,他说:“好,你慢点。”便启唇含住了雪,也含住了女孩的手指,用舌尖舔走了上面的雪。“呵呵,好痒,羽你干嘛,”“没事,怕你冷。”“没关系,咱们接着玩好不好?”“不行,已经很晚了,下次再陪你,好吗,嗯?”“好吧,不过下次我要堆雪人,行吗,羽?”“好吧,不过不能太晚。”“哦,好,不过我要你和我一起堆。”“行。”略带无奈和宠溺的说出了这个字……
卧室门外响起了有节奏的敲门声,我的思绪也被拉了回来,7年后的我,已经没有了那天真的笑容和稚气的声音但我和他的关系始终未变,拉开门,他站在我门前,说:“去爬山,嗯?”还是七年不变的尾音,让我不禁莞尔说:“好,走吧。”我和他一起走了,那盘录像被整整齐齐的放在书桌上……

【每日写作指导:浅谈高考写作的要领——学生必读】

  (1)述亲身经历

  写作需要生活,越是亲身经历过、体验过的生活,写在文章中往往就越真实,越感动人。在构思过程中,我们要尽量从自己经历的生活中筛选素材。作为中学生,生活经历也许并不算丰富,但只要认真回忆和筛选,再进行适当的加工和组合,就一定能找到具体的材料,写出充满真情实感的作文。《我发现爸爸老了》是南通市的一篇优秀中考作文,作者写的就是自己亲眼所见的情景:小时候,为了不让我一个人孤零零呆在家里,父亲将两条毛巾平铺在装满秧苗的筐上,用那根我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扁担挑着我,在泥泞不堪的小路上送走了我的童年。当时的父亲,身材魁梧,虎背熊腰,在村里是数一数二的壮汉子;如今,父亲原先那嘹亮清脆的号子声已失去昔日的雄壮,隐约间还夹杂着几丝沙哑,原先油亮的黑发现在已染上了霜色,原先红润的面庞在已渐渐变得土黄,原先笔直的腰杆也略显弯曲……由于都是亲眼所见,印象特别深刻,写出来就有真情实感。

  (2)多细节描写

  真情实感离不开生动的、典型的细节,细节的多少和真实与否,反映出作者对生活的体验程度,也直接关系到文章的真情实感。如果文章中都是些笼统的、概括的'叙述,即使是亲身经历过的,也往往会给人不真实的感觉。细节不细,这个“不细”,就是指它的作用不小。《我喜欢童年的竹林》是荆州市的优秀中考作文,之所以说它有真情实感,就是因为它有生动具体的细节描写,如:伸出手,扶住竹竿使劲一摇,“哗啦”一声,雪花“簌簌”地如天女散花般地飘落下来,洒到我的脖子里,凉丝丝的,滋润我“咯咯”的笑声。又如:有时,我们从家里偷出绳子,牢牢地拴在竹子上,做成秋千。(next88)摇啊,荡啊,从秋千底下,摇出我心中的歌。这些细节,不但真实,而且写得也富有诗意。

  (3)明人事要素

  具体和真实是一对孪生兄弟,要使文章有真情实感,就必须写得具体。虽不能说凡具体就一定真实,但一般而言,具体的叙述往往更能让人信以为真。你简单地说某地发生一件抢劫案,听者不一定会信,假如你有鼻子有眼睛地说,把抢劫的时间、地点、受害人的单位或姓名及被抢劫的数量都说出来了,那别人就会相信。在作文过程中,要尽量写清楚相关的人事要素。人,主要是单位、姓名、年龄、相貌、性格等;事,主要是起因、经过、结果等。《为自己喝彩》是泉州市的中考优秀作文,第一段是这样的:我坐在座位上,手捧着《简o爱》,心无旁骛。忽然不知谁传来消息:“明天要体检了!”体检?我一愣,小心翼翼地探听:“测些什么?”同桌不以为然地说:“身高、体重,这些都免不了呗。”啊,我心里发虚,低头看看自己的“虎背熊腰”,想想矮矮的个儿,听着后排那两个瘦如麻杆、身材苗条的女生半真半假对自己的身段作着自我批评,真是欲哭无泪。这个开头,把什么人、正在干什么、发生了什么、问些什么、想些什么等,都通过对话介绍出来了。因而,给人真实的感觉。

  (4)用生活语言

  作文是用语言记录生活。作文虽然要对生活进行加工和改造,但必须力求保持生活的原汁原味,尽量有生活气息。用生活语言,就是要正确和准确地反映生活,生活是怎样的就写成怎样的,不要走样,不要变味。《我喜欢童年的竹林》一文中用了不少拟声词,仔细体味,你就会发现用得非常准确,如“哗哗”形容摇竹的声音;用“簌簌”形容雪花飘落的声音;用“咯咯”表示我们童年快乐时的笑声;用“沙沙沙”表示风吹竹林时的响声……作者把生活中确实如此的声音准确地搬进了文章之中,让人读后自然就觉得亲切感人。用生活语言,还要特别注意人物语言,什么样的人物说什么样的话,老年人有老年人的语言结构和常用词汇,而老年人口中一般就不会有这样的词。语言要符合人物身份,要根据人物的身份、年龄、文化程度和性格特点等来写,尽量写出个性。

  (5)露潜在意识

  潜在意识,也叫潜意识,指的是人的深层意识,它与浅意识和表层意识相对,它是人最质朴、最本质的心理活动。之所以称“潜”,是因为它隐藏于思维的底层,不经意袒露出来。人类生活是自然界中最为复杂的现象,有许多人,在许多场合想到的意思,往往不能说,不便说,或者不该说,不敢说,有时是为了礼貌,有时是为了工作需要,有时是为了自我保护,想到的而没有说出来的话就是潜意识。每一个人都有潜在意识,而且要比浅意识活跃和丰富,但在作文时,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抑制,替代潜意识的往往是那些与心相违的浅意识,这样写出来的作文,当然就没有真情实感。因此,要想作文有真情实感,最好大胆一些,充分展露自己的潜意识,心里是怎样想的,就怎样写。《为自己喝彩》的后半部分有这样几句:晚上,我站在穿衣镜前细细地端详自己。不!我不要这张苦大仇深的脸,我拥有别人没有的优点,我上进、奋发、勇敢,知识填高了我,我有什么好自卑的呢?这几句话,一般人是不会公开对人说的,但作者把它写了出来。心里想的就是这样,写出来当然就有了真情实感。

  (6)拟相应情景

  作文要尽量写自己经历过的事,但有时,从自己的经历中找不到恰当的材料,有时,必须对自己经历过的事作一定的加工和改造。换句话说,作文中的事并不是自己完全或真正经历过的。这能不能给人真情实感呢?应该说,虚构也能做到有真情实感,关键是要注意这两点:一是这种事,自己虽然没有经历过,但现实生活中必定会有,别人肯定经历过;二是要模拟相应生活情景,把自己置于其中,仔细地想一想:假如我在那个时间、那个场所,遇到那样的事会怎么样呢?如果写的是一位老年男子,那么,就不妨借助自己的外公或爷爷,从他们平时的表现中想一想:假如爷爷在遇到这种事时会怎么对待?如果所写的是中年妇女,那不妨借助自己的母亲或邻居的大婶,根据母亲等平时的性格特征和行为习惯,想一想:她会怎样处理这件事?模拟生活情景,转换人物角色,能使虚构的文章多一点真情实感。

【尝雪作文】相关文章:

初尝初三生活作文07-04

端午节:粽子蒜头尝午11-02

幸福尝过了,就不要停留太久了作文1200字10-28

雪作文08-09

古人二十四孝_亲尝汤药11-02

我的第一次尝酒经历作文1200字10-28

雪精灵作文04-17

素雪作文06-01

雪韵作文04-04

雪精灵作文09-02

倒霉的一天-有苦说不出作文 惊心动魄的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