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土地

2017-10-19 初一作文

故乡的土地1

故乡是每个人心里的一片圣地,是永远不能分割的,正是这寸土地,总是魂牵我们的梦萦。

故乡的土地拥有着大自然给予的清香,这种清香总是伴随着我们走遍天涯和海角,让人无法忘怀。生我养我的这一寸土地,尽管岁月总是在不停的流逝,但这寸土地却不会流逝。这寸土地见证了我的一切,它留给我的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回忆。

自从我读了“女娲造人”的神话故事,我一直认为我也是故乡这寸土地造就的,是这土地铸造了我,因为我身上有着和土地一般色彩的黄皮肤,我的心里涌动着黄河一样澎湃的激情。当我听到潺潺的流水声,我的心中就多了一丝清凉;当我闻到芬芳的花香,我的心中就多了一缕芳香;当我听到鸟儿在歌唱,我的心中就多了一些欢乐。我对故乡的土地就此结下了不解之缘。

每个故乡的每一寸土地,都是用每一粒细小的泥沙凝聚成的。我们祖国的万里江山,也是用一粒粒细小的泥沙堆积起一座又一座高大的山脉,凝聚起巨大的力量,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如果有一天,我化成了一粒泥沙,我要和千千万万的兄弟姐妹们用巨大力量撑起祖国的半壁江山。个人的力量虽微小,当我们所有的泥沙凝聚在一起,我们就一定可以让中华民族一直傲然挺拔!

每一粒细小的泥沙加入了一滴滴清澈的和硕,它们的组成形成了我们的母亲河——黄河,黄河的文化渊源流长。我热爱黄河,我爱它的惊涛澎湃,更爱它的一泻万丈,黄河的伟岸让我对它十分热爱。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来自我内心最深处的呼唤。

故乡的每一寸土地,都让我记忆犹新,它给予我的远远不止这些,但却是那么清晰地刻印在我的心里。

2下一页

@_@我是分割线@_@

故乡的土地2

  故乡的土地是很有特色的,都是赤红赤红的,裸露在公路两旁,在青山秀水之间。那颜色,让人不自觉地想到那红脸的关公。忠义,有义气,正义。

  我是在从集市回家,坐着一辆面包车关注到的这赤红的土地的。外婆和司机在争辩车价的合理与否,我也饶有兴趣的听着。外婆和那司机都操着一口浓厚的家乡话,这让刚从外乡回来的我听得模糊不清。“老板,你就不要纠结于这几块钱了。我们赚点钱也不容易。”那位司机回过头来,“我们这行啊,真是付出的多,收到的少埃你看上次,有一个小姑娘,转了一辆车到我的车上,刚发动,就听到她哭,问她,原来把包给落在那车上了。我一听,立马转头去追那辆车,哪知那辆车早走了。那姑娘又记不住车牌号。我忙了好几天才联系到那辆车,幸好没有被拎走。我马上告诉了那姑娘,那辆车的车主还只能顺路送过来。我怕那个女孩慌张,第二天就老早老早的去接那个姑娘,等了好久才等来,那天冷的埃可那姑娘别说一包烟了,连声谢谢都没说。这不是好心……唉,不说了。”“是啊,你说我们一趟就这么几块钱,油价还这么贵,这能赚多少埃遇到难缠的客人,别提多烦了。你说我们没钱赚吧,我们也不贪图人家的啊,有多少手机,钱包落在车上,咱也没贪图他们的呀。还有那些十七八岁的男孩子,不守交通规则,撞了吧,又没时间和他们胡搅蛮缠,有些人还死不承认。你说,遇上这档子事,晦气不?”同行的一个车主也有同感。……他们还在抱怨着,但我却没有丝毫的反感。他们是在抱怨,但他们一如既往地那样做着。他们是没有钱,但他们善良,正义。他们就像故乡的土地一样,守护着自己的故乡。

  故乡赤红的土地,故乡炽热的人!

故乡的土地3

  弹一曲乡音,寄一缕乡愁。在这流火的季节,把日子折叠,数算归乡的日期。故乡的土地哟,在他乡最难忘的还是你的温度。

  谁言锦书难寄,谁知寸草春晖,在外的游子最懂那一束相思。家乡的蝉鸣时常在耳边回荡,每个不眠的夜里,对着满街的繁华,听着街头大排档播放着激情的音符,我的心一起跳跃。街市的灯火绚烂,嘈杂的语言及那些不懂的乡音勾起我对故乡的倦恋。开一瓶冰爽的扎啤,清凉些许。而脚下的土地依旧灼热,浓浓的热浪依旧扑面而来。这个夏天,多少的脚步流浪在他乡,脚下的土地连着的是故乡的根脉。

  门口的燕子呢喃,新出生的乳燕露出鹅黄的嘴巴。这个黎明,阳光才吐露淡淡的笑意,看远处的炊烟飘荡着相思的恋曲。故乡里母亲早已和父亲出现在那片热恋的土地上,父亲的肩头拉着那祖辈相传的犁铧,翻开季节的篇章,母亲用她那粗糙的手指书写一片绿色的希望。这个季节,故乡温暖的土地会给父母亲带来丰足的收获。我看见那疯长的麦子和咔咔拔节的玉米,父亲和母亲推着家里仅有的独轮车走在火热的季节里,长满皱褶的脸上那一滴汗珠晶莹了整个午后,夕阳依旧和谒可亲。

  我在故乡的远方,聆听绵绵细雨的诉说。那楼顶滴落的雨滴,嘀嗒嘀嗒在敲打我的心。这个季节家乡的槐花早开了吗?家乡的蝉鸣是不是依旧在夜里叫个不停?家乡的那片杨树林是不是依旧杨絮飘飘?家乡的土地火一样的热情,故乡的叔叔伯伯们是不是一样在村前的公路边席地而坐,纳凉到天明?故乡的孩子们是不是还一样赤着双脚走在那火热的土地上?故乡的土地在黎明前甜甜睡去。

  故乡的老屋子前面不远处那条小河,悠悠流淌了几万年,那年我去外婆家时曾冲走了我仅有的鞋子。河边上那片麦田是我和我和父母一起种下的,那年的干旱是这条小河救了我们,救了我们种下的麦子。

  我骑着父亲的车子,曾经穿梭于故乡的街市,瘦小的身影和车子后面大大竹筐极不相称。沿街叫卖的是我的尊严和父亲种出的果实,沉重的脚步让我摔倒在街市的小巷,故乡温暖的土地唤醒了我心底的呐喊,咬咬牙挺起胸膛走出困惑和迷惘。故乡的土地给我了坚韧的性格,从此,流迹天涯,而故乡是一颗种在我心里的种子,我会把她带到一片温暖的土地上,让她生根发芽。

  离开故乡的土地,脚下带着故乡泥土的芬芳。脚步轻松,踏歌海角天涯,寻找着故乡那一缕熟悉的声音。清清的小河,碧绿的山野,故乡土地的温度温暖了一个又一个美丽的世界。走着走着,他乡就变成了故乡,他乡的土地一样有着故乡的温度。夏季来临之前,门口的杨絮飘落,如雪如花,飘飘荡荡好似天女散花。想起故乡那片硕肥的杨树林,想起走在杨树林里那个背着花书包扎着羊角辫的女孩,故乡朦胧了岁月。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每个月圆的日子,对酒当歌,吟风咏月。那洁白的月光刺痛的不只是我的眼睛。穿过洁白的月光,母亲的身影在灯光下或明或暗,她手中的针线在缝补的是一颗破碎的心,针针见血。

  故乡是一条河,故乡的土地是我童年的摇篮。父亲和母亲站在故乡的土地上,守候在村口,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相思长满额头,泪水化作霜花,挺拔的身躯不在挺拔。年快到的时候,我仿佛听到老院子里父亲在杀猪宰羊的声音和母亲在厨房里霹雳啪啦的煎炒声。

  故乡是那盘香喷喷的炒花生。故乡的土地也被夏日的阳光烤的`香喷喷的,她暖暖的怀抱里正在孕育着下一个季节即将破土而出的蝉,正在孕育着杨树林里的另一场风花雪月。故乡的土地是我儿时的襁褓,我在故乡的土地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窗外,细雨声声,串起我对故乡的记忆。沏一壶故乡的思念,品味故乡泥土的气息。看看天上的流云,漂泊中不忘的是对故乡的回忆。

  春去秋来,夏天悄悄地过去,待到满山红叶时,我会寄一片相思,和故乡诉说。燕子南飞,我会让它带上我的心愿,把我思念故乡的种子撒向故乡的土地。

  明年春天,故乡的土地里那片碧绿的春色,田野里那片金色的花朵,那就是我,我永远生长在故乡温暖的土地里。

故乡的土地4

  儿时故乡的土地上是一望无际的稻田,那些绿油油的稻秧有着绸缎的柔软,因此,我们每每走过它身边的时候,总喜欢把我们稚嫩的手儿放在稻秧的头上抚摸,那稻秧在我们手心里柔顺柔顺的。夏风把稻秧的剑叶吹出了剑锋,如果你的手在稻秧上划得过快的话,它就会把你的手指割出血来。 近村的前后方是一大片旱地,主要种小麦和棉花,在小麦长得快抽穗的时候就套播棉籽,当小麦收割以后,棉花苗已长出了它的双子叶了。每年的冬天,故乡人在干涸的水田里种上油菜,春风一扫大地,故乡的土地就一片金黄,蜜蜂在花丛中飞舞,嘤嘤嗡嗡地唱着欢快的歌。

  春天的田地里,故乡人还会播种苜蓿籽,那苜蓿很快地在田地里萌芽,嫩绿墨绿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如莲花般美丽颜色的花扮靓着田野,也扮靓着我们的心情。有时我们会欢快地跳进田地里掐上一把苜蓿花,插入玻璃瓶里,放学回家后看上几眼,定会美哉好一会儿呢。

  如今回故乡,故乡的许多水田里都种上了香莲。小荷尖尖,蜻蜓如美妙的少女婷立上头,深情地吻着小荷。阳光把小荷羞涩的脸渐渐地展开,水田里圆圆的荷叶相连,仍有新的小荷从田的深处冒出,静静地等待着蜻蜓姑娘对它的青睐。夏风吹得荷叶醉意朦胧,闭着眼睛随着风儿舞蹈。那些白的粉的紫的荷花婷婷娜娜地随风弄姿,含羞的花瓣用心护着鹅黄的莲子,等莲子老子,农子顶着烈日把硕大的莲蓬摘回家,用小木棒子轻轻一敲,那黑黑的圆鼓鼓的莲子就从绵软的莲蓬上脱落下来,把它们放在烈日下暴晒两天,就可以拿去卖了。

  故乡的人把一些地势较低的水田改造成了池塘,池塘的边缘种上玉米,池塘里有的养着鱼,有的养着蟮鱼。微风吹来,池水涟漪,卓然的玉米哗啦耳语,玉米在夏风中风长,抽穗了,授粉了,鼓肚子了,玉米粒黄了。我们南方人喜欢把玉米棒子煮熟了捧着吃,或把玉米棒子切成小节炖排骨汤,玉米好吃,汤更好喝。现在的人吃细粮的多,吃一点粗粮的玉米对我们的身体益处多多。

  故乡有一个地方是小小的长江三角洲,它土地肥沃,每到夏天,田野里就会生长出一个个碧绿的西瓜,西瓜滚圆滚圆的,无籽瓤甜。每年的夏天,母亲都会接到邻里送给她的一些西瓜。今年国庆节回故乡,母亲告诉我,故乡要划出一些地方种大棚蔬菜了。

  我明白:故乡人一改过去单一的种田模式,他们在科学种田的意识指导下,一方面繁荣经济,另一方面增加个人收入。故乡的田野在新型农人的手上比过去更年轻更美丽了。

故乡的土地5

  我爱故乡的土地,我爱这生我养我的土地,我爱这土地的一切,是这土地养育了我们,我们就是这片土地的孩子,这片土地就是我们的母亲,她为我们做了无数的事情,她用她的汗水换来我们的甘甜。

  我爱这土地的森林,是森林养育了我,假如没有森林,狂风洪水来临,我们毫无躲处,但有了森林我们就安全了,它能降低风速,它扎根固壤,是森林用自己的身躯挡住了灾难,保护了我们,森林是多么伟大呀!

  我爱这土地的田地,是田地养育了我。假如没有田地,我们都会被饿死的,是田地里长出可吃的食物,使我们生活下去,是田地维持了我们的生命,田地是多么神奇啊!每当我们看到近代史上中华民族遭受的强烈欺凌的史面,我们就会感到强烈的欺辱感与辛酸,每当我们倾听自己国家取得一个个举世瞩目的新成就时,我们都会感到无比的开心与自豪,国为我们深爱着这土地。是祖国的爱凝聚了我们,是这中国的土地赋予的爱奉献了我们。

  我爱这土地的山水,是山水丰富了我,假如我们看不到山水,我们的生活就会没有色彩,生活就单调无味,有了山水,使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山财源滚滚的风光让我明白美的含义。

  我爱故乡的土地。假如我是一位诗人,我会用优美的诗句来赞颂,曾经肥沃的土地,为华夏儿女费尽心机,这永远藏着爱的中国,也曾让多少爱国儿女恋恋依依。

  我爱这生我养我的土地,我爱这土地的一切!

故乡的土地6

  这是我选定的一些词汇

  是我漂浮岁月唯一的根基

  贫困的命运安放在泥土的肢体

  生殖 繁衍 死亡一茬一茬轮回

  三条大河从雪山来

  卷着水沫 划开发黑的土地

  牛羊和谷物在这里疯狂生长

  女儿在这里生长 母亲在这里衰老

  祖先在地下化为尘土

  埋葬着永远未知的疼痛和危险

  太阳燃烧我起伏的血液

  我以控诉的方式 吟唱故乡

故乡的土地7

  我走向静静的村庄

  点燃一首古老的土地民谣

  在三条河的****里耗尽春天的热情

  我祈求高山将我抱起

  带我回到最原始的巢穴

  我在落满谷粒的光阴里掩面而泣

  黄昏的马匹驮着贫瘠远离

  哪一条河水可以给我深刻的抚慰

  我的高山静如处子

  我命运多桀的土地淌出一滴泪

  就容纳我全部的绽放和凋零

故乡的土地8

  站在故乡的屋背山,我心充满感慨,一如它曾经茂盛的原野。

  风,像儿时那般刮过低低的田野,刮过那几棵已经至少百年的老牛筋树。牛筋树上结满了累累的牛筋子,只是再也没人把它们当宝贝一样收藏起来,用作小孩的日常零食;或者是小孩童把它当做荜拨筒当子弹来玩耍了。

  夜空一如儿时般璀璨。六岁的儿子第一次跟我回故乡,他推门出去,不大一会儿,就跌跌撞撞地跑进来,拉着我朝外走,惊喜地告诉我:爸爸,看,好多星星啊!我拉着儿子的小手,仰望密密麻麻的星空,星空低垂,像童年那般触手可及,泪水从我的眼眶滑落。

  是的,曾经在无数个夏夜,我躺在丰收的晒谷场上,和儿时的伙伴们睡在上面,一边吹着习习的凉风,一边数着天上的星星。天空有流星划过,儿时的思绪就会飞得很远很远,想象着山外的世界是多么的精彩;西瓜成熟的季节,我带上一张草席,到小河边的沙地帐篷里去守西瓜,虽然明知那时候没小偷,但我依然乐此不疲;在那些没有电灯的夏夜,一家人就着月光和星光,在自家院子的桌子上吃着稀饭,或者是一碗面条,看萤火虫在屋后的池塘边飞舞,我们会兴奋地丢下碗筷,去追逐那些夏夜的小精灵,将它们装在一个玻璃瓶里;启明星刚刚升起的凌晨,我们拿着镰刀,到地里去割黄豆,有一次,我的镰刀快要碰到一只野鸡时,这只野鸡才从睡梦中惊醒,慌乱地扑打着翅膀消失在依然漆黑的黎明……

  在城市,儿子是根本无法看到如此灿烂的星空的。

  带着儿子走在山坡上,走在田野里,阳光灿烂地照在山谷。我的足迹至少已经十几年再没有踏过的那些田野小径,每走一步,我都能听见自己的心跳。

  是的,从这些土径上,我们在秋天挑回属于自家的红薯、柑橘、柚子,在夏天挑回黄澄澄的稻谷、红得发紫的桃子,在春天挑回硕大的土豆、黄亮亮的枇杷。在春天,我们把储藏了一冬的肥料挑到田野里去,漫长而陡峭的山坡,连一个歇脚的平地都没有,在需要连续翻过几个山头的土路上,只能让沉重的竹扁担从左肩换到右肩,再从右肩换到左肩,我们抹一把快要流进眼睛的汗水,汗水无声地滴落在脚下的尘土,只有扁担吱呀吱呀的声音响在山谷。在秋天,我们一把火烧了田里的荒草,这些化成灰烬的野草能肥沃整整一个年头。为了收获更多的粮食,父母四处开垦荒地,在初春丢下几颗南瓜籽,在初夏土地就能回馈给我们吃不完的南瓜。如今,儿时青葱的田野已大片大片的荒芜,大批的村民抛弃故乡出外打工,将故乡留给荒原。当年种满庄稼的田野,荒草得像游子思乡的心绪一样疯长,连人都钻不进去了。

  每一个小山坡,每一处谷底,每一道沟壑,甚至每一段路,都有它的名字。这里是囧坑仙人细转,那里叫桐子凹,远处是长塘段,屋前是对面段,还有百四坵、新碑段、山寮湾、风雨亭,屋前屋后的庙半凹、秧塘、上下窑带坵、对面墩、竹篙坵、垄沟坵……我们曾经在这些土地里插过秧,种过花生、黄豆、红薯、油菜、当然也种过玉米、各种蔬菜;我们曾经在那道山坡上放过牛,打草仗;我们曾经在村庄前的水渠里抓过鱼、捉过泥鳅和螃蟹,儿时的那些热烈的午后啊,太阳白花花地挂在天上,嬉闹声响彻云霄。

  我不记得自己到底是从哪一天开始离开故乡的,不记得自己是从哪一天开始疏远故乡的,不记得是从哪一天开始我的脚步不再踏入那些曾经再也熟悉不过的乡间小径的,不记得是哪一天开始长大的,只记得在无数个暗夜里醒来,我的脑海里闪现的,依旧是故乡青葱的草木,是故乡明亮的星辰,是故乡柔软的三月风。

  我羡慕故乡的牛筋树。一百多年来它一直站在故乡的领地,看着故乡的每一个人出生,看着每一个出生在故乡的人离开,看着故乡的哪个人离开了再也没有回来过,看着哪个人再回到故乡时泪流满面,看着故乡的耄耋老者最终如何被抬着去了村里的坟地。它从未离开过故乡,故乡的每一个黎明,每一个黑夜,它一直见证着。

  我羡慕故乡的一棵庄稼。它熟悉故乡泥土的味道,它看着蚂蚁成群结队地翻过广袤的田野,在大雨倾盆之前搬到高地,它看着一颗成熟的种子如何走进故乡人的箩筐,如何走进故乡人的灶台,如何成为故乡人的盘中餐,如何成为最原始的故乡的味道。

  我羡慕故乡的一粒尘埃。它滋养着故乡的一切,它不会欺骗勤恳的故乡人,它的血液里流淌着故乡人的养分,任狂风刮起,任暴雨冲刷,它对故乡始终不离不弃。

  儿时最大的梦想,是离开故乡,到外面的世界去。现在,我最大的梦想,是离开外面这纷繁的世界,回到故乡去。只是,那个曾经繁华的故乡,如今已沉默。我在故乡的这一头,日复一日,时光的洪流将我和故乡隔离,直到我再也没有力气回去。

  我站在故乡的荒原,故乡的风依旧,故乡的星辰依旧,故乡的草木依旧,儿时的嬉闹声破空而来,风依旧低低地刮过山谷,只是,当年生活在这片热土和星空下的人声和时光啊,你们都去了哪里?为什么只有我一个人站在故乡的荒原里呢?

  那些天南地北的儿时的伙伴啊,我们再回一次故乡好不好?

  时光啊,再带我回一次童年吧!好不好,就一次。

  若干年后,当人们的足迹经过这里,是否知道在这片荒原,曾经生长过那么茂盛的时光记忆?

故乡的土地9

  故乡的土地是我最熟悉的,每一粒沙、每一把泥土都孕育着我一个个的故事,一丝丝的眷恋。

  故乡的土地是“甜”的。在那里,它伴随我度过十几个春秋。童年的竹林,门前的小河,青青的小草,还有我那群“虾兵蟹将”……为我带来了欢乐动听的乐曲,陪我度过了金色的童年。我感谢它们,是它们让我知道了故乡的土地原来是“甜”的。

  故乡的土地是“酸”的。记得儿时的我,总喜欢跟爸妈下田,跑到田地里玩,在田野边采摘那那零星的小花。爸妈告诉我,要想收获,就一定要辛勤劳作,于是我举起那笨重的锄头,一下一下地翻松土地,汗水流到我脸上、背上,酸酸的感觉真难受。我感谢我的爸爸妈妈,是他们让我懂得故乡的土地是“酸”的。

  故乡的土地是“苦”的。因为在这片土地上,有一个人陪伴了我13年就走了,他就是我的爷爷。在这片深沉的土地上,曾有过爷爷的足迹,他辛勤劳作的身影,更有他的欢声笑语。虽然现在他走了,但土地上曾发生过的一切永远都不会改变。每年的3月18日,故乡的土地就会召唤我回去,让我看看爷爷,看看这片充满了无数苦泪的土地。我感谢我爷爷,是他让我知道了生离死别,懂得了这片土地的“苦味”。

  故乡的土地,是一首欢乐、辛酸、痛苦的交响曲,它让我懂得了做人的真谛。

故乡的土地10

  “以后的日子,我也许还会继续流浪,在这极大极小的世界上,寻觅着、创造者自己精神的家园。”这里的“极大”和“极小”分别指什么?

  作者在文中反复说:“我究竟来自何方?”而题目却做了肯定的回答:“故乡在远方。”结合全文说说作者对故乡有着怎样的认识。

  网友答复:

  《故乡在远方》是一篇写故乡的散文,只是与一般写思念故乡的抒情散文不同,张抗抗的文章了借助于自己对几个故乡情感的体悟,更多的是在表达自己对于“故乡”的一种理解,一种故乡的更深意义的探求。

  这种探求在文章的开篇就得以表现,作者说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流浪者,漂泊不定、浪迹天涯,“我从哪里来?哪儿是我的故园我的家乡?”问题是作者思绪的开始,当我们为这样不合常理的疑问感到困惑时,便也不自觉地跟随着作者走上了探索的历程。

  文中一共描绘了作者经历的四个“故乡”。首先是作者的祖籍广东新会。作者从视觉、听觉、嗅觉的角度描写“老家”令人神往的美景:翡翠般的小河、密密的甘蔗林、幽静的榕树岛,大翅长脖的白鹳灰鹳、盈盈鸟声、阵阵葵花香。接着是作者的外婆家,江南小镇洛舍。在那里作者留下了她美好的童年假期生活,一年四季吃不完的美食,一天到晚玩不完的游戏。再次是作者的出生地--杭州。在“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子湖畔,作者感受了那份柔和淡泊,植物园的绿草,醉人的含笑花,,满山的翠竹、苍郁的香樟树……最后是冰雪之地的小兴安岭,作者度过青春年华的地方。水做的江南,冰砌的塞北,作者在这里聆听过落雪的声音,感受过冰天雪地里红红火焰的温暖。

  这四个故乡每一个都是那样的美,然而作者对四个故乡的感受却各有不同。对于新会,作者是三十岁才第一次去,因为“没有一个人认识我,说不出一句完整地道的家乡方言”,所以“无故园的感觉,犹如被放逐的弃儿”,作者对她的感受是陌生的。当时魂牵梦常常是外婆家,然而外婆的过世将这一梦境也带走了,加之外婆外公的祖籍也难以考证,所以作者感到“又何为我的故乡?”从小生长的杭州,作者自是欣赏、赞美,所以十九岁就离开的“我的西湖”曾叫作者“日夜思念”,但渐渐作者感到这也不属于他,回家探亲有了“生人味而格格不入”。相反,对那“遥远的冰雪之地”“更多的时候,我会凝神默想”。很显然,作者给了小兴安岭更多的笔墨,更细致地表现自己在这里经历的青春岁月,描写它给与自己的无比亲切的感觉。

  纵观全文,在张抗抗的笔下,故乡一个接一个变化着的,而自己却是一个处处无“家”的流浪者,不知道哪儿自己自己的故园家乡,甚至觉得“我已没有了故乡”。至此读者会不觉发问他所寻找的“故乡”究竟是指什么?又为什么会对那“遥远而寒冷的北大荒”情有独钟?

  其实仔细阅读文章最后一节,我们不难发现答案。这情有独钟是因为“北方的原野,那融进了我们青春血汗的土地,20年的日月就把我这样一个纤弱的江南女子,磨砺的柔韧而坚实起来”。而作者追寻的故乡就是那些“融进了我们青春血汗的土地”。

  文章至此,就清晰明了起来,作者笔下的“故乡”不只是单纯的地域,更多的是指“精神的家园”,一个安放感情的地方。所以,“故乡”随性而动,因情而生;所以“我走过太多地方,我已有太多故乡”;所以只要作者“还会继续流浪”,就会处处无家处处家,她的故乡就会如题目所说,故乡在远方。

  对于现代人而言,“安土重迁”的恋家情结不再能牵绊人们追求幸福的脚步,现实有时也让人们为了理想或是为了生活而或激昂或无奈地“背井离乡”,在这样的时候怎样找到精神世界的归属才更是更值得思索的问题,张抗抗用她的文字指给了我们一条通向精神家园的路。

【故乡的土地】相关文章:

1.故乡的土地作文5篇

2.脚下的土地

3.土地

4.故乡的思念

5.故乡的草地

6.美丽的故乡

7.故乡的桥

8.故乡的小路

9.精神的故乡

故乡的人 故乡的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