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的快乐

2017-12-09 初一作文

雪花的快乐1

下雪了,雪一片一片地飘下来,在暗灰的天空中飞舞。雪,那么洁白,似乎与天空的颜色格格不入。雪花漫无边际地,不知方向地落下……

曾经几何,自己也像雪花一样的茫然,不知方向……

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自己都茫然的放空。像机器人一样地重复着生活的作息。生活没有变,只是,味儿变了。有人说,生活像酒,越久越醇厚,可是你能保质永远吗?

“叮——叮——叮”,上课了,同学们依然那么吵闹,地上的灰尘也那么兴奋,跟着舞蹈起来。老师进来了,吵闹的教室骤然安静下来,像上帝刚把世界创造好一样,安静,祥和。刚蹦上天空的灰尘也摔了下来。我问自己:这样有意义吗?在别人面前伪装完美的自己!

冬天来了,雪也来了。世界换上了最后一套新装——洁白而晶莹的舞裙。

同学们兴奋地跑到操场上玩雪,我也与伙伴们走过去。雪落在头发、衣服上,满满的。粉妆玉砌的世界,洁白点缀天灵。我妄想用指尖接住一瓣雪花,这群可爱的小精灵似乎十分给我面子。落了,落在手指上了。凉凉的,浸润了心灵。雪花慢慢地融化,过程虽短,却带给人不少乐趣与道理。

雪花飘落,雪花融化……一点一点地倾诉它的快乐。它们不求回报,只为了做实现自己的使命。

我慢慢长大,当再次看到雪花飘落,我的天空似乎不再灰暗。他明朗地亮着,亮着。雪的纯白与天空的纯净,让一切都那么和谐。

雪,淡淡的,它不像花儿那样娇媚与芳香;雪,洁白的,它不像彩虹那样缤纷与璀璨;雪,柔柔的,它不像雨滴那样急骤与激荡。纯洁的雪,无声的净化着世界。

倾听雪花的快乐,倾听心灵的声音,倾听人世间的美好。

2下一页

@_@我是分割线@_@

雪花的快乐2

  这是我第一次认真地去分析一首新诗,之前的我总是谈新诗而色变的,但通过这次对《雪花的快乐》的分析,我发现我居然喜欢上新诗了,特别是像《雪花的快乐》这样的新诗。当我慢慢进入这首诗时,我发现我的收获还是蛮大的。

  在品尝这首新诗时,我的心情就如里面的雪花一样快乐。这首诗不算长,但它的确是一首好诗。它到底具有怎样的魅力呢?

  首先,我觉得这首诗最好的地方就是韵律好,非常具有节奏感,有音乐美。“飞飏,飏,飞飏”就是其中最经典的语句,这句话总给人以热烈、欢快、跳跃的感觉,而且在每一节中,它反复运用,实际成了全诗的主旋律,以欢乐为基调,读起来琅琅上口,自然流畅,节奏感非常强,很有音乐美。

  其次,这首诗在节式、章法,句式上也很有特色。全诗共四节,每节五句,句型长短相当,整体上大致匀称。同时,句子的排列也略有错落,如每一节中的第三、、四句比其他句缩进一些位置。句式也有变化,或整或散,“飞飏,飏,飞飏”,“你看,我有我的方向!”即使散句连接。同时,也有上下句对偶的,如:不去那冷漠的幽谷,不去那凄清的山麓。总之,全诗给人以随情赋形,不拘一格,变化自如的感觉。

  再次,诗句的用词也很自然,很华丽。在写雪特征时,作者用了“潇洒、飞飏、娟娟、盈盈、消溶”等词语。及写出了雪的自然特征,也融进了作者强烈的主观色彩。还有“冷漠的幽谷,凉的山麓,上荒街去惆怅。清幽的住处“等都体现了作者拥有丰富的词汇,和对词语的运用自如。同时,“她身上有朱砂的清香、她柔波的似的心胸”则更是使人温柔,细腻风格的体现。

  最后,在诗中作者用了物我相融的写法。使人以“雪花”自闭,既赋予雪花它本身的特点,又是雪花具有人的特征,同时通过对雪花的特征的描写表达了作者追求美好事物和真挚爱情的感情。

  在这一首诗中,我竟能收获这么多的东西,真不愧是一首好诗啊!

雪花的快乐3

  《雪花的快乐》是一首极富诗人性灵和艺术特色的诗,是一首表现爱情的强烈、真挚的愿望,反映诗人个性解放的要求的诗。诗人在表现这种感情时营造了一种飞动飘逸的轻柔氛围,创设了优美的意境,谱写了清新和谐的旋律,锻炼了含蓄蕴藉的情思,使诗歌具有了意境美、轻柔美、含蓄美和音乐美,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有如下的体会:

  (一)教师自身的定位很重要:我们要做学生学习的指引者,潜力的发掘者,发展的伴随者。

  我们就要把倾听还给学生,把创造性的解答还给学生,要能够更好的实现自己课堂上的作用,那课前教师就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教师应该尽可能深入的专研教材,挖掘文本的将身内核,感悟其深刻厚重的文化内涵;例如:在《雪花的快乐》的教学之前,我首先深入的去研究徐志摩的诗风及诗人的生平经历,这样有助于在课堂上有效地引导学生把握诗歌的情感,走近诗人的心灵。但是在课堂上,要尽可能尊重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基础。

  (二)设计多种多样的朗读形式

  熟话说的,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现在的语文教学特别是诗歌教学就应该回归到读当中去。这节课我注重读。学生方面有自读、示范朗读、小组齐读、全班齐读,并要求了自己设计朗读方式。特别是小组朗读展示时,朗读形式多样,朗读兴趣浓厚,后一组对前一组的朗读进行了精要的评价。全班齐读时,课代表也给全班指明了朗读方式,点名了朗读的注意事项。可以说这节课的朗读为后半节课学生的深入理解、精彩表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和谐轻松的氛围贯穿小组合作的始终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绝大部分学生都参与了学习的全过程,学生学得生动活泼,部分人尝试到了成功的喜悦。学生积极动脑,认真思考,踊跃发言,大部分学生真正参与到了课堂教学中,并能把自己的探究过程用语言表达出来,在组内进行交流。这一过程学生不仅能发现与自己不同观点的解决问题方式,又为学有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真正发挥团体的合作精神,这对于我们初一年级学生刚刚开始小组合作学习显得尤为重要。

  (四)在平等对话中,达成预设与生成的和谐统一,尊重学生个性化理解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预设的是希望学生能够在诗句: “ “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消溶,消溶,消溶”的诵读中,语速慢一点,语气柔缓沉醉一点,在诵读中体会到雪花的快乐和他对美的沉醉。但是课堂的生成是丰富多彩的,一些同学把“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中:“啊”的发音读成第二声,他的理解是诗人很意外,很惊讶于自己追求的对象比想象中美好。三个“消溶”的读法学生也不一样,一位男生认为这里应该非常高亢,因为这里应该是诗歌的精髓所在,因为诗人找到了生命的归宿,他是那么那么的兴奋和幸福。我肯定了学生的答案,并让学生将自己读法结合起来读,然后感受哪种读法更贴近诗人的心境。我们应该尊重孩子个性化的理解。以及我设计了对“她”这个形象的理解学生围绕胡适的话:诗人一生的追求就是:爱,自由,美,学生各有个的看法,有人认为是爱人,妻子。有认为是母亲,因为母亲才会有柔波似的心胸

雪花的快乐4

  (第二单元 第8课)

  备课时间

  一、阅读目标

  1.识记理解课文的重要字词。

  2.感受诗歌的意境,感悟诗歌语言凝练形象的特点,学习品读现代诗歌的一些方法。

  二、目标链接

  诗歌的艺术概括力最强,鉴赏时,要从诗歌凝练含蓄的语言入手,进而把握关键词句的深层含义,品味诗歌所抒发的情感,分析其多种艺术手段,把握并深刻理解作品所塑造的艺术形象,感受诗歌的优美意境。具体说来,现代诗歌的品读鉴赏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诗歌的语言

  由于体裁的特点,诗歌的语言要求能用最简洁的词句来传达尽可能丰富的内容,这就形成诗歌语言凝练、含蓄、跳跃性强的特点。相对来说,新诗采用白话文写作,较少用典,从字面上较旧体诗容易把握,但要能正确评价一首诗,还是要反复朗诵,尽力揣摩,抓住饱含作者深情的词语来仔细品味其深层含义。

  2.诗歌的形象

  诗歌是通过艺术形象来反映生活抒发感情的。鉴赏诗歌必须准确把握诗歌中的艺术形象。有些诗,通篇描绘具体鲜明的形象,借形象来抒发感情;有些诗,虽没有描绘具体形象,但能唤起读者想象,在想象中形成具体形象;也有些诗,既描绘了具体形象,也抒发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尽管诗歌刻画形象的方式有所不同,但鉴赏诗歌都必须把握诗歌描绘的形象。

  诗歌塑造形象的手法很多,可以对形象直接描写,也可以间接描写;可以是白描,也可以是浓墨重彩;可以铺垫、衬托,也可借助想象、联想塑造形象。只有真正理解了诗歌的形象,才能深入领会诗歌所抒发的感情。

  3.诗歌的情感

  诗歌是抒情言志的文体,鉴赏时,须深切体会诗歌的感情内涵。可以从诗歌的形象、意境中把握它所要暗示和启迪读者的东西来体会作者的情感。

  一些诗歌的思想情感是通过诗歌形象的比喻、象征意义来体现的。理解这类诗歌的思想感情,首先要准确把握形象的内涵,进而展开联想和想象,加深对感情的理解,要避免形象把握上的实指性。诗人抒发感情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直抒胸臆,可以借景或借物抒情。许多诗歌是情景交融,寓情于景。

  4.诗歌的艺术特色

  艺术特色主要指抒情手段、用典、构思和表现手法。在诗歌鉴赏中,要能掌握诗歌常用的表达手段与艺术技巧,如拟人、比喻、借代、夸张、对比、象征、以动写静、小中见大、虚实结合、衬托、托物言志等。

  三、阅读过程

  作家及作品常识梳理(导入语):

  何其芳(1912年—1977年) 中国著名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红学”理论家。四川万县(现重庆万州)人。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是“汉园三诗人”之一。著有诗《我们最伟大的节日》,诗集《预言》、《夜歌和白天的歌》,散文集《画梦录》等。文艺论文集《关于现实主义》、《论〈红楼梦〉》、《关于写诗和读诗》、《文学艺术的春天》等。代表作《生活是多么广阔》、《季候病》、《脚 步》、《欢 乐》、《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秋天》等。

  徐志摩(1897.1.15~1931.11.19),现代诗人、散文家。汉族,浙江海宁市硖石镇人。徐志摩是金庸的表兄。原名章垿,字槱森,留学美国时改名志摩。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新月诗社成员。1915年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 1918年赴美国学习银行学。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

  他的诗歌集著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共四集。散文集有:《落叶》、《巴黎的鳞爪》、《自剖》、《秋》共四集 徐诗字句清新,韵律谐和,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他的散文也自成一格,取得了不亚于诗歌的成就,其中《自剖》《想飞》《我所知道的康桥》《翡冷翠山居闲话》等都是传世的名篇。诗歌代表作:《再别康桥》、《沙扬娜拉》、《偶然》、《翡冷翠的一夜》、《雪花的快乐》等。

  (一)结合“十注” 带疑初读(25)分钟

  环节要求: 细读默想 用心十注 整体感悟 卒章反刍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1.结合“十注”和注释初读课文后,在小组中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五步法”(分工、自学、传递、整合、表述)探究下面的问题,形成小组解读结果。

  找出你读不准的字词,并注上拼音在小组中交流,最后整理出小组生字词解读成果。

  2.品读感知。

  (1)《秋天》一诗刻画了哪几幅生动鲜明的画面?试为它们各拟一个小标题。

  我认为: 第一幅画面是“农家丰收图”。第二幅画面是“霜晨归渔图”。第三幅画面是“少女思恋图”。

  (2)《雪花的快乐》这首诗巧妙的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编织出了一幅朦胧柔美的图画。文中的“雪花”是 纯洁 的化身,美丽温柔的恋人则是 爱 的化身。这首诗抒发了作者 抒发了作者对纯洁的爱情的向往与坚贞的感情。(或对理想信念的美好向往与追求)的感情。

  (二)小组合作 置疑探读(15分钟)

  环节要求:我置我疑 疑义相析 解疑互进 献疑待诂

  1.(1)《秋天》中对绚丽多彩的乡村秋景的描绘,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我认为: 对秋天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2)请你概括说明诗人笔下的雪花有什么特点?

  我认为: 纯洁欢快、有自己独立的方向和向往。

  2.阅读下面的诗歌,按要求回答问题。

  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 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 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1)这节诗从多种感官角度出发,描写秋景。“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一句是从

  听觉 角度,写出了幽谷 幽深、宁静 的特点。“稻香”从 嗅觉 角度,暗示稻子成熟,展示丰收的图画。

  (2)“秋天栖息在农家里”一句运用了 拟人 的修辞手法。

  (3)如果把“栖息”字换成“停留”或其他的动词,好不好?为什么?

  我认为: 不好。“栖息”本用来描写有生命的物类,在诗歌中概括农家的状况,将虚无的东西(秋天)形象化、具体化,创造出闲静的氛围。

  (4)这一节诗歌所描写的画面由哪两个场景组成?

  答: 农家丰收图 包含“山谷伐木”和“篱间背瓜果”两个场景。

  3. 新语文实践活动:请你选择一样能代表秋天特色的景物,用下列方法描写一段话,抒发你对秋的感情。(要求:1、紧扣最有代表性的事物描写,2、调动各种感官来描写,3、运用多种修辞方法描写。)

  我的作品:

  (三)交流展示 释疑导读(15分钟)

  环节要求:小组交流 陈述己见 组间论辩 教师点拨

  1、预习或课堂中疑惑问题备忘(或板书设计):

  2. 阅读收获展示(或教学后记、读后感、学习心得、妙语警句摘要):

  (四)紧扣目标 发展扩读(10分钟)

  环节要求:对应目标 方法迁移 扩读增量 发展能力

  团泊洼的秋天(节选) 郭小川

  秋天像一把柔韧的梳子,梳理着静静的团泊洼;

  秋天如同发亮的汗珠,飘飘扬扬地在平滩上挥洒。

  高粱好似一队队“红领巾”,悄悄地把周围的道路观察;

  向日葵摇头微笑着,望不尽太阳起处的红色天涯。

  矮小而年高的垂柳,用苍绿的叶子抚摸着快成熟的庄稼;

  密集的芦苇,细心地守卫着脚下偷偷开放的野花。

  蝉声消退了,多嘴的麻雀已不在房顶上吱喳;

  蛙声停息了,野性的独流减河也不再喧哗。

  大雁即将南去,水上默默浮动着白净的野鸭;

  秋凉在这里刚刚落脚,暑热还藏在好客的人家。

  秋天的团泊洼啊,好像在香甜的梦中睡傻;

  团泊洼的秋天啊,犹如少女一样羞羞答答。

  (五)矫正评价 能力测读(15分钟)

  环节要求:自我作答 组内小结 准确表述 待师验证

  自我评价

  小组评价

  1.基础堂清: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并用其造句。(12分,每个词2分)

  ①栖息

  ②寥阔

  ③清冽

  ④梦寐

  ⑤惆怅

  ⑥娟娟

  2.认真阅读《 团泊洼的秋天》,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这首诗是怎样描绘“团泊洼的秋天”静谧的特点的?(8分)

  我认为: 这首诗主要通过蝉声,麻雀声,蛙声的消退,大雁南飞,河水日趋平静等事物来描绘“团泊洼的秋天”静谧的特点的。

  (2)“ 向日葵摇头微笑着”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作用?(10分)

  我认为: 拟人;虽然是已经到了秋天,但到处仍充满了无限生机。

  (3)你觉得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10分)

  我认为: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4)读了本诗,你也许还有不解处,先提出来,再试着探究一下它的答案吧! (10分)

  我的问题: 问题举例:这首诗的第二节写得很好,你能说说它好在哪里吗 ?解答:这两句话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高梁、向日葵的颜色、长势和丰收在即的气象。

  设计:

雪花的快乐5

  早晨六点半,耳畔就响起闹钟‘叮叮叮’的铃声。睁开睡眼,就觉得今晨的窗户有些异样:似乎多一些光亮,多一些透明。狐疑中听得窗外街上有人惊叫:哦哟!好大的雪!我一听,是对面茶馆主人的声音。原来昨夜下雪了!

  心里一阵兴奋,周末要懒床的意思不翼而飞。翻身起来,推开窗,哇!高高低低的屋宇,稀稀疏疏的树枝,街道公路的两边,白茫茫的全是雪,真是银装素裹,分外妖娆!我有好多年未见这样大的雪了。

  诗人徐志摩有一首诗叫《雪花的快乐》,里面的雪花那么轻快,那么自由,我想,那一年,诗人正在少雪的江南吧。骤遇一场大雪,心里兴奋极了,张开双臂,仰天接雪,那洁白的六出琼花,融化了情思深曲的诗心。若是久居北国,想必不会因为一场雪而诗性大发。

  我们蜀南的雪更是稀奇。处在这个巨大的盆地里,盆周秦岭,巫山,邛崃山,大巴山,大凉山等一系列‘连峰去天不盈尺’的巨大山脉,将每一年从西伯利亚而来的冷气,阻绝于外,让寒流无计可施,盘桓一阵后,只好悻悻而去。所以很多时候,比我们更南的云贵,湖广可见下雪,而四川盆地则难觅雪花的踪影。寒冬腊月的盆地,树照样绿,花照样红。一个都江堰的水利,一个盆地内的气候,构成了’天府之国‘的基本要素。但对于人心而言,物以稀为贵,有时候真希望来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望着灰暗的冬季的天空,心会想:一个人的人生,没遇见一场大雪,是多么不完整啊!看一场大雪,这几乎成了蜀人的心结。

  天气预报说,今年北极上空涡旋气流将冷空气卷至我国,规模历史罕见。看来今年的冷,不是朔风吹来的,朔风翻不过秦岭,今年的冷,是地球的‘乾坤大挪移’,将北极的冷空气挪到我们的头顶,从九天直扑而下,才使盆地灌满冷气,才能遇见这场纷纷扬扬的大雪。我记忆中,这样大的雪,只小时候见过一次。

  大约是七岁那年冬天, 一个很早的早晨,我蜷卧在被窝里,半梦半醒之间听见母亲对我喊:“四啊,快起来,快起来,外面下好大的雪,竹子都压断了呢”,下雪了,竹子都压断了?这该多大的大雪啊!我想,连忙爬出被窝,我要出去玩雪。母亲连忙拉住我,笑道:“别慌,别慌,再穿件衣服,另外,把鸡婆鞋也穿上!”。鸡婆鞋是一种禳棉花的布鞋,先用浆糊一层层粘好旧棉布,再用针和麻绳把十几层的棉布纳成鞋底,被称为千层底。然后再将柔软厚实的灯草绒布做成鞋面,鞋面里填入雪白的棉花,于是鸡婆鞋做好了。鞋子肥肥的,笨笨的,像家里的老母鸡。

  这样的鸡婆鞋,母亲每年都要给我做一双。我穿上鸡婆鞋,就不冷了,于是可以跑出去,在雪地里胡乱踩踏,去结冰的稻田里玩冰凌,或者与伙伴们玩雪仗,抓起雪花搓成雪团,往他们头顶,脸上,脖子里使劲扔去。雪团在空中飞来飞去,砸在头上,脸上,脖子里,一点都不冷。我们嬉笑着,躲避着,奔跑着,嘴里哈出的热气像大人吐出的香烟,一阵阵天真的笑声在空气中荡开,回漾在村子的上空。那时候,我们的手是小小的红萝卜,我们的脸是圆圆的红苹果,这在白雪皑皑的映衬下,如今想来那是何其艳丽的图景!

雪花的快乐6

  雪花的快乐, 寒冷的冬天,令人感到无尽的惆怅。大雁的南去,树叶的凋零,寂静的夜空。总会让人感到无比的失落。

  但我却愿做冬天里的一片雪花,享受翩翩的半空里的潇洒,在飞落的瞬间认清属于我的方向,飞扬,飞扬,让大地来见证我的存在。

  可现实证明我并不是雪花,只是一只掉了队的孤雁,不知该何去何从。雪花是快乐的,但我却不属于这种快乐,随意的放纵,使我坠入了深渊。

  但我还是希望自己化作一片雪花,不去那冷漠的幽谷,不去那凄清的山麓,也不去那惆怅的荒街,我只认准自己的方向飞扬,飞扬。不知疲倦,让自己与泥土融为一体,使自己孤独的心有个落点。

  但愿我下辈子能做一片雪花,在半空中娟娟起舞,认清那清幽的.去处,等待着与俏丽的梅花相遇。我不崇尚落红的情操,也不妒忌牡丹的风姿,更不向往莲的清高,我只愿做一片洁白的雪花,去欣赏梅的傲骨与清香!

  我凭借着自己轻盈的身躯,粘住它的红花,贴近它柔弱似波的心房,消融,消融,从此与它混为一体,没有你我之分,它的凋零也将代表我的逝去,正如徐志摩所说: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可爱的冬景,无声的雪花。独自享受着冬的寂静,与幽谷的香草同埋,独自飞扬在天空,面对无尽的苍穹,是一种无言的快乐!!!!

雪花的快乐7

  雪花的快乐

  徐志摩

  假如我是一朵雪花,

  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

  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

  飞扬,飞扬,飞扬,——

  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不去那冷寞的幽谷,

  不去那凄清的山麓,

  也不上荒街去惆怅——

  飞扬,飞扬,飞扬,——

  你看,我有我的方向!

  在半空里娟娟的飞舞,

  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

  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

  飞扬,飞扬,飞扬,——

  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

  那时我凭借我的身轻,

  盈盈的,沾住了她的衣襟,

  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

  消溶,消溶,消溶——

  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

  雪花的快乐赏析:

  《这首诗写于1924年12月30日。发表于1925年1月17日《现代评论》第一卷第6期。诗人徐志摩在他的《猛虎集》序文中写道:“诗人也是一种痴鸟,他把他的柔软的心窝紧抵着蔷薇的花刺,口里不住地唱着星月的光辉与人类的希望,非到他的心血滴出来把白花染成大红他不住口。他的痛苦与快乐是深成的一片。”如果把徐诗中《雪花的快乐》、《再别康桥》和《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个方向吹》(以下简称《雪花》、《康桥》、《风》)放在一起,它们正好从这样的角度展示了诗人写作的连续、希望与理想追寻的深入。这是一个有趣的比较,因为这三首名篇风格之一致,内在韵脉之清晰,很容易令人想到茅盾的一句话:“不是徐志摩,做不出这首诗!”(茅盾《徐志摩论》)

  徐诗中表现理想和希望感情最为激烈、思想最为激进的诗篇当推《婴儿》。然而,最真实传达“一个曾经单纯信仰的,流入怀疑的颓废”(《猛虎集》徐志摩自序)诗人心路历程的诗作,却是上述三首。在现代主义阶段,象征不仅作为一种艺术手段,更是一种思维方式。诗人朝向一生信仰的心路历程是一个纷繁的文学世界,其中曲折的足迹读者往往需追随及终点方恍然大悟。胡适之在《追忆志摩》中指出:“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的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的一生的历史,只是他追求这个单纯信仰实现的历史。”(《新月》四卷一期《志摩纪念号》)徐志摩用了许多文字来抵抗现实世界的重荷、复杂,在现实世界的摧毁面前,他最终保持的却是“雪花的快乐”、“康桥的梦”及“我不知道风在哪个方向吹”的无限惆怅。如果说现代诗的本质就是诗人穿越现实去获取内心清白、坚守理想高贵(传统诗是建筑于理想尚未破裂的古典主义时代的),那么,读者不难理解人们对于《雪花》、《康桥》和《风》的偏爱。

  在徐志摩的诗中,爱情诗是他全部诗作中最有特色的部分,这些爱情诗抒唱了他对爱与美的追求。他有时以自己的感情基础,有时则以假想的异性为对象。而在《雪花的快乐》中,诗人把它作了升华,既把对爱情的追求与改变现实社会的理想联系在一起,包含着反封建伦理道德、要求个体解放的积极因素,热烈而清新,真挚而自然,真切地表达了诗人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诗分四节,与其说这四节韵律铿锵的诗具有启承转合的章法结构之美,不如说它体现了诗人激情起伏的思路之奇。清醒的诗人避开现实藩篱,把一切展开建筑在“假如”之上。“假如”使这首诗定下了柔美、朦胧的格调,使其中的热烈和自由无不笼罩于淡淡的忧伤的光环里。与阅读相反,写作时的诗人或许面对窗外飞扬的雪花热泪盈眶,或许独自漫步于雪花漫舞的天地间。他的灵魂正在深受囚禁之苦。现实和肉身的沉重正在折磨他。当“星月的光辉与人类的希望”令他唱出《雪花的快乐》,可以说,诗的过程本身就是灵魂飞扬的过程。 《雪花的快乐》是一首纯诗(即瓦雷里所提出的“纯诗”)。在这里,现实的“我”被彻底抽空,雪花代替“我”出场,那雪花在半空中“翩翩”的“潇洒”,“娟娟的飞舞”,直奔向“清幽的住处”,会见“花园”里的“她”,直到溶入“她柔波似的心胸”。诗人以“雪花”自比,运用了借代的手法,以那潇洒飞扬的雪花为意象,“她”是诗人想象中的情人,更是升华了的神圣的爱情,巧妙地传达了诗人执着追求爱情和美好理想的心声。但这是被诗人意念填充的雪花,被灵魂穿着的雪花。这是灵性的雪花,他是人的精灵,他要为美而死。值得回味的是,他在追求美的过程丝毫不感痛苦、绝望,恰恰相反,他充分享受着选择的自由、热爱的快乐。雪花“飞扬,飞扬,飞扬”,这是十分坚定、欢快和轻松自由的执著,是诗人自明和自觉的结果。实际上,诗人是穿越现实去获取内心的清白、坚守理想的高贵。而这个美的她,住在清幽之地,出入雪中花园,浑身散发朱砂梅的清香,心胸恰似万缕柔波的湖泊。她是现代美学时期永恒的幻像。雪花的旋转、延宕和最终归宿完全吻合诗人优美灵魂的自由、坚定和执着。对于诗人徐志摩而言,或许隐含着很深的个人对象因素,但身处其中而加入新世纪的曙光找寻,正是诗人选择“她”而不是“他”的内驱力。 这首诗的韵律是大自然的音籁、灵魂的交响。步入“假如”建筑的世界,人们往往不仅受到美的沐浴,还要萌发美的守护。简单地理解纯诗,“象牙塔”这个词仍不过时,只是读者需要有宽容的气度。

  《康桥》便是《雪花》之后徐诗又一首杰出的纯诗。在大自然的美色、人类的精神之乡前,诗人轻轻地来,又轻轻地走,“不带走一片云彩”。这种守护之情完全是诗意情怀,而这又是与《雪花》中灵魂的选择完全相承的。只有当追求和守护的梦幻终被现实的锐利刺破之时,《风》才最后敞开了“不知道”的真相以及“在梦的轻波里依洄”的无限留恋和惆怅。 《雪花的快乐》的韵律比较和谐,富于音乐美,如诗人运用反复的手法连用三个“飞扬”就不乏轻快的韵律。其次,《雪花的快乐》也富于绘画美,不仅那“清幽的住处”、恬静的“花园”等构建出了一幅幽雅秀丽的画面,重复出现的“飞扬,飞扬,飞扬”亦织出一幅深邃的灵魂图画。在用词上,《雪花的快乐》也富有想象力和象征性,如最后三节中的“她”可以象征诗人的“心上人”,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心中向往的理想追求。作者把对理想的追求的主观感情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从而化实景为虚境,创造出了一个优美的意境,显示了他飞动飘逸的艺术风格。

雪花的快乐8

  假如我是一朵雪花,

  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

  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

  飞飏,飞飏,飞飏——

  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不去那冷寞的幽谷,

  不去那凄清的山麓,

  也不上荒街去惆怅——

  飞飏,飞飏,飞飏——

  你看,我有我的方向!

  在半空里娟娟地飞舞,

  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

  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

  飞飏,飞飏,飞飏——

  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

  那时我凭借我的身轻,

  盈盈地,沾住了她的衣襟,

  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

  消溶,消溶,消溶——

  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

  赏析:

  《雪花的快乐》无疑是一首纯诗。在这里,现实的我被彻底抽空,雪花代替我出场,“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但这是被诗人意念填充的雪花,被灵魂穿着的雪花。这是灵性的雪花,人的精灵,他要为美而死。值得回味的是,他在追求美的过程丝毫不感痛苦、绝望,恰恰相反,他充分享受着选择的自由、热爱的快乐。雪花“飞扬,飞扬,飞扬”这是多么坚定、欢快和轻松自由的执著,实在是自明和自觉的结果。而这个美的她,住在清幽之地,出入雪中花园,浑身散发朱砂梅的清香,心胸恰似万缕柔波的湖泊!她是现代美学时期永恒的幻像。

  诗作以“假如”起头,将人拟物,自然轻巧;“我有我的方向”,“雪花”成为有灵性的物,“雪花”又拟人化了。物的人化与人的物化,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不知是人变成了雪花,还是雪花变成了人?物我一体,正如庄生蝴蝶之妙。前两节远远写来,第三节透露消息,至末节才点岀主题来--要将自己“溶入”爱人的“心胸”。诗人正是借助了“雪花”的形象,通过雪花入水波,浑然不可分这一意象的创造,生动准确地表达了热烈而真挚的爱情。

雪花的快乐9

  假如我是一朵雪花,翱翔的在半空里潇洒······这首美丽的诗,大家知道这是谁的吗?这就是徐志摩的《雪花的快乐》。徐志摩作为我国现代的浪漫派主义代表诗人之一,最擅长的就是细腻柔和的语言描写,下面我们就来仔细的品味一下这首徐志摩的诗歌吧。

  假如我是一朵雪花,

  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

  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

  飞扬,飞扬,飞扬,

  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不去那冷寞的幽谷,

  不去那凄清的山麓,

  也不上荒街去惆怅

  飞扬,飞扬,飞扬,

  你看,我有我的方向!

  在半空里娟娟的飞舞,

  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

  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

  飞扬,飞扬,飞扬,

  啊,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

  那时我凭借我的身轻,

  盈盈的,沾住了她的衣襟,

  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

  消溶,消溶,消溶

  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

  《雪花的快乐》无疑是一首纯诗(即瓦雷里所提出的纯诗)。在这里,现实的我被彻底抽空,雪花代替我出场,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但这是被诗人意念填充的雪花,被灵魂穿着的雪花。这是灵性的雪花,人的精灵,他要为美而死。值得回味的是,他在追求美的过程丝毫不感痛苦、绝望,恰恰相反,他充分享受着选择的自由、热爱的快乐。雪花飞扬,飞扬,飞扬这是多么坚定、欢快和轻松自由的执著,实在是自明和自觉的结果。而这个美的她,住在清幽之地,出入雪中花园,浑身散发朱砂梅的清香,心胸恰似万缕柔波的湖泊!她是现代美学时期永恒的幻像。对于诗人徐志摩而言,或许隐含

  着很深的个人对象因素,但身处其中而加入新世纪曙光找寻,自然是诗人选择她而不是他的内驱力。

  与阅读相反,写作时的诗人或许面对窗外飞扬的雪花热泪盈眶,或许独自漫步于雪花漫舞的天地间。他的灵魂正在深受囚禁之苦。现实和肉身的沉重正在折磨他。当星月的光辉与人类的希望令他唱出《雪花的快乐》,或许可以说,诗的过程本身就是灵魂飞扬的过程?这首诗共四节。与其说这四节韵律铿锵的诗具有启承转合的章法结构之美,不如说它体现了诗人激情起伏的思路之奇。清醒的诗人避开现实藩篱,把一切展开建筑在假如之上。假如使这首诗定下了柔美、朦胧的格调,使其中的热烈和自由无不笼罩于淡淡的忧伤的光环里。雪花的旋转、延宕和最终归宿完全吻合诗人优美灵魂的自由、坚定和执著。这首诗的韵律是大自然的音籁、灵魂的交响。重复出现的飞扬,飞扬,飞扬织出一幅深邃的灵魂图画。难道我们还要诗人告诉我们更多东西吗?

  徐志摩的诗歌就是这样,让人读来心里都沉醉了,总是忍不住还想再读一遍。徐志摩大师就是以这样宽容的态度,将大自然的美和我们人的思想的美紧紧的结合在了一起,这大概就是为什么徐志摩的诗这么吸引我们的地方吧。

【雪花的快乐】相关文章:

1.雪花的快乐读后感

2.雪花

3.雪花

4.雪花

5.雪花的自述

6.   美丽的雪花

7.雪花的启示

8.雪花的拟人句

9.来自天堂的雪花

军训后有感 合作的智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