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足常乐1
人们常说知足者常乐,但我却认为不知足者常乐。
通常人们所说的知足常乐,我认为只是物质上的追求,而我所说的不知足指学习上的不知足。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就是这个道理。著名数学家陈省身先生在他93岁生日时还公布了他的最新研究成果。他以此为乐,认为自己每天都在感受着最美的学问。其实学习中有着很多乐趣,而且学海无涯。所有的知识人类不可能全都学会。爱因斯坦说过:“我只是沙滩上的一个贝壳,只是感受了海水的轻抚,但真理的大海我还没有找到!”这么伟大的人都认为没有找到真理的大海,那我们这些正在求学的人,是不是更应该戒除自满而不断虚心学习呢?
学习的过程中必有书的陪伴。但是我想问:中国有多少本书?亚洲有多少本书?全世界又有多少本书?这么多的书你又能否读完?朋友,我想没人敢给肯定的答案。但是会有一些永远追求真理的人,他们会用所有的时间去读书,虽然读的书只能算沧海一粟,但是他们却懂得了许多道理,成为了有修养、有知识的人。虽然读不完所有的书,但毕竟在书海里遨游了一回,即使不能到达真理的彼岸,也有了一次满足而愉快的经历。因为他们有着不懈地追求知识和真理的精神。
不知足者常乐!让我们怀着一颗不知足的心,在学习的海洋里,驾驶着我们的求知之船,尽情遨游吧。
上一页2下一页@_@我是分割线@_@
不知足常乐2
似乎总是这样的,每一个常常快乐的眸子里总闪烁着探索的光芒,他们知道万千世界,自己只能窥得沧海一角。他们并不知足,渴望着发现,追求着梦想,在迈向远方的道路上,快乐地奔走,带着无限的希望。
正如一个呱呱坠地的婴儿,世界是新奇的。无论任何人或任何事,他们总会咧开小嘴,微微地笑着,快乐地带着好奇的目光打量着这陌生的一切。从不会知足,从不会停顿,他们渴求融入这样一个美好的世界。这是他们常乐的源泉,这是他们新生的喜悦。
也就像入校的学生,尽管偶尔烦躁,也曾失落,但生命的主旋律依然是一首欢乐的进行曲。伴着某次攻克一道难题时,“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画”般惊喜的成就感;伴着某次考试取得满意的进步时,“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般安心的收获感;甚至伴着某次赢得体育比赛时,“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般风华正茂的个性张扬。学生时代总是充满着快乐的气氛,而这样的快乐也总是因为对某难题的执着,对某考试的不懈奋斗和对某些比赛的坚持努力带来的。他们知道学海无涯,天外有天,所以他们不知足,不放弃,向着理想,向着远方,坚定而执着地走去,留下一路欢歌笑语。
是的,常乐者是永不知足的。因为有目标,才有奋斗的动力,才带来了快乐的经历。试想想,如果一个热衷于登山的冒险家跨越了所有的高山,那么他还会快乐么,他还有值得为之拼搏的目标吗?
独孤求败,竞也是一种莫名的悲哀。一种站在高处不胜寒,失落了欢乐的悲哀,一种被现实逼迫着接受知足的.悲哀。当然――
也有这样一类自我满足,困在自己狭隘的世界中,独自默守寂寞与孤独的人。他们宁可沉溺在纸醉金迷、醉生梦死的生活里,抛弃梦想,遗忘自己内心的追求,得过且过。这样的人是可悲的,也许到死也不会知道,为什么自己的生命竞如此空虚,如此的不快乐,如一个抽空了的布娃娃,残破得什么也留不下。
这样的知足,叫人如何常乐?
世间万物,这是一个不变的规律。
常乐者不知足。
不知足常乐3
用这个标题,我作了一番考虑。因为它完全与我国一句流传很久的古语—“知足常乐”相对立。然而我们在今天就应 提倡“不知足”.不知足者常乐。
想起李白有一首诗《将进酒》是很有名的,里面就有这么 一句:“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借酒浇愁,以醉求 乐.把世事一古脑儿抛开,“真太舒服了”,也许这就是"知足常乐”的一例吧。其实,这是一种消极回避的人生观。人屮在世, 对世界上一切不闻不问,与死物何异?况且,知足了,就不思进 取了。有句俗语说得好: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所以说, “知足常乐”虽是一句流传巳久的古语,但对我们无益而有害, 我们应该抛弃这种观点。
“知足”的反面就是“不知足”,对今天的改革者来说,就是要锐意进取.迎难而上,不断夺取新胜利。
在“不知足”者面前有的是困难与挫折。改革是项探索创 新的活动.改革者随时会遇到新问题新情况,分析失误,付点 学费总是难以完仝避免的。再说,改革要打破旧观念,旧体制, 必定会遇到重重阻力,改革的道路真是又曲折又艰难。
改革者是否可以“知足”、“适可而止”呢?这是不行的。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其实是块试人石。在懦夫面前,它俨然是 庞然大物,高不可攀,懦夫退却了,绊脚石成了懦夫墓碑;在勇 士面前,它不过是块小顽石,它成为勇士的垫脚石、磨刀石。今 天的改革者们就应当争当勇士,不断进取,不断攀登,挫折只 是前进中的挫折,因为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因而是无 敌的、必胜的。 ’
这样说来,好象改革者要成为“不知足”者,不是在享乐反 而在受苦吗?诚然,“不知足’’者必定会吃苦,然而,“不知足 者”同困难作斗争,其中不就有“知足”者所无法体会到的乐 趣?再者,任何欢乐幸福都不会自己从天上掉下来,都是由苦 而来,苦是乐的根,乐是苦的果。不要只看到成功者胜利时的喜悦,而要看到他们身后的一串坚实的脚印。
李白的那首《将进酒》中另有一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在 此不妨借用一下寄给改革者們,望他们担负起历史的重任,勇 往直前,义无反顾,为国为民鞠躬尽瘁,造福后代,正是有志者 之本分,何怕别人讥笑“不知足”?!
不知足常乐4
知足可常乐,但敢于拼搏,开拓进取,努力地向着更高、更快、更强冲击,亦可获得常乐。
——题记
“知足常乐”。相信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一定听到过不少这种类似的话语。诚然,若是保持一颗平常心,不追逐名利,可以感到安闲的快乐。但是,“不知足”的进取精神,就不能让我们感到快乐吗?
我认为并非如此。回想一下:在你的日常生活中,专心致志地背完一篇冗长的文言文时、耐心思索后解出一道复杂的数学题时、努力学习后考出更好的成绩时…………在这些时刻,你的内心难道不会有快乐吗?
有人说,知足者是精神的智者:陶渊明悄然遁世,隐居南山,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闲适;刘禹锡被贬后居于陋室,也仍有“调素琴,阅金经”之雅趣。但请思考:他们真的是所谓“知足”吗?恐怕不是。他们也有追求。他们追求的不是世间的功名利禄,而是常人难以体会的另一层次的精神的满足。请不要把“不求上进”与“更高的精神追求”混为一谈。
大名鼎鼎的“发明大王”爱迪生,早年发明了电灯、留声机等诸多改变世界的物件,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在这之后,他便开始了所谓“知足常乐”,不再追求更高的水平,甚至说出了“不要向我提出什么意见,因为再好的意见也比不上我的头脑”这种愚蠢至极的大话。也正因他的这种“知足常乐”导致的顽固不化,让他在晚年不肯将直流电改为交流电,成为了他一生中最大的败笔。他的事迹,启示我们要警惕某些时候的“知足常乐”,因为那很可能是不思进取的另一说法。
高尔基曾说过:“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的越快,对社会就更有益。”诚然,“知足常乐”可能是高尚的,但是一个不断进取的开拓者,对于社会的贡献要比“知足常乐”的“智者”多上许多。如果人们都开始“知足常乐”,那么油灯便不会被电灯所代替,人力不会被机械所代替,社会也就不会有进步。
不知足,并非是让人被欲望控制,变成名利的奴隶,而是拒绝安逸,拒绝安于现状。现今,任何事物都在日新月异地发展,所谓“知足常乐”也很难在这样的环境下立足。
不知足常乐5
小草生长在墙角一隅,它不满足于墙根的庇护,而想一个劲地向上长汲取更多的阳光;花朵竞相开放在花坛里,它不满足于人们千篇一律的赞美,而想让芬香流传千古;博士生谭超白天送快递,晚上扎堆文献,也是想在不断探索与奋斗中,实现自身价值。
所以我认为不知足常乐能让人们不断发现自己的不足,尽力在不断探索与弥补中实现自我价值。
不知足,才知不足。
古今中外,多少文人墨客的佳作流传至今,他们的作品之所以成为佳作,大多都是建立在对自己作品一种“不知足”上的,不断地细细雕琢、推敲、改进最终成为了人们口中称赞的佳作。书法家颜复卿,写得一手好字,但他不知足于自己的水平,于是拜师求学找到自己不足,刻苦练习,成为了一代大书法家。韩愈的“推敲”,王安石的《泊船瓜舟》中反复推敲而来的“绿”字,都是因为诗人的不满足而更好的知道了“不足”。
不知足,才愈上进。
回看今朝,有的人一生为了金钱而奋斗,有的人一生为了功名奋斗,但还有一些人是为了自己理想而奋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说明了容易知足的人,只安于现状;不易知足的人反而拥有向上的动力。董卿是活跃在公众前家喻户晓的主持人,在《朗读者》与《中国诗词大会》中人们还发现了一个腹有诗书气质才华,知性的董卿。正是因为她的不满足,她不断地学习积累沉淀,愈发上进,才成就了她自己的知性美现。是呀,有多少人像他们这样为了自己理想不知足地努力再努力呢?正因那永不知足,他们才得到源源不断地向上的动力。
不知足,才会‘长’乐。
有人说:“知足常乐”,但我更认为不知足会“长乐”。在学习生活中,我常常抱着不知足的心态面对自己的每一次成绩,因此一直以来我都会在成绩发下来时找出不足,及时纠正然后给自己定下下次考试成绩的目标,即使在下一次考试中我取得了进步,我也一直会告诉自己:“还不够,要继续努力!”因此我一直保持着永远向上的心态去迎接每一次成功。在学习上我正因有了这个不知足的冲劲,成绩一直在不断进步。不知足使我精益求精,让我可以一直笑着迎接属于我的成功!
在这优胜劣汰的社会中,何不与我一起“不知足常乐”呢?
【不知足常乐】相关文章:
1.不知足才常乐
2.不知足者常乐